变“教学”为“学教”
2017-05-31张仁进
张仁进
[摘 要]先进行有目的的研究,是为“先研”;在学生展示汇报后,教师结合教学重难点提升学生的认知,达成教学目标,是为“后教”。让学生直面教材,走进教材,让“教学”变成“学教”,实现先研后教。
[关键词]先研;后教;教学;学教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4-0003-03
【背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一节组内研究课
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教师满心欢喜地走下讲台,学生一个个兴高采烈地走出教室,显然这是一节大家都觉得成功的数学课。我照例对身边的一名学生进行访谈。
我:“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满意吗?”
学生:“说实在的,没什么新的收获,因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我早就知道了,但是老师上课前一再强调,板书公式之前我们都不能说!所以我觉得郁闷,因为我们要装作不知道!”
听后我十分惊愕,无言以对。于是我问上课的教师:“你们班有部分学生在上课前已经知道公式,为什么要‘一再强调不能说呢?”
教师:“我还没讲,学生就说出公式,会影响我的教学进程,不利于学生体验新知。”
原来为了让学生适应固有的教案,教师要学生“装”——明明知道,却要装作不知道!
那么究竟有多少“装”的学生呢?我决定作个调查。调查结果让我十分吃惊:全班52名学生,有近70%的学生在课前就已经知道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仍然对长方形的计算面积公式“遮着、掩着”,领着学生亦步亦趋地学,是不尊重这70%的学生的认知基础的,对他们来说亦是不公平的。那么,怎样设计才能既照顾到学生的经验基础,又能让学生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呢?这成了我上课前思考的问题。我决定课前用足教材,让学生直面教材、走进教材,即“先研后教”:先进行有目的的研究,是为“先研”;课堂上在学生展示汇报后,教师结合教学重难点提升学生的认知,达成教学目标,是为“后教”。让教学变成学教!
根据学情我制定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的教学目标: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先研”时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在研究成果展示汇报中培养学生的思维交际能力以及倾听、质疑、反驳等研究品质,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调控、提升、概括中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先研】让学生根据研究单在课前自主研究。
课前研究单
摆一摆: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出一个大一点的长方形。
填一填:每排摆了 个,摆了 排,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的总个数是 ,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摆成的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
我的发现: 。
[解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有必要让学生带着研究单“先研”。研究单中的三个环节,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入手”,具有可操作性。这样安排让“先研”具有实效性。]
课前了解:根据课前的了解,安排三名学生在课堂中展示课前研究单。
[解读:精彩生成源于精心预设。这样设计可以避免没有目的的展示,提高课堂的层次性和时效性。]
课前谈话:(略)。
[解读:提出问题是研究问题的开始,鼓励学生不但要提出问题,对其他同学的研究成果也要敢于质疑。]
【后教】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1.揭示课题,板书公式
师:知道今天我们研究什么内容吗?(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师:这部分内容你们课前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学习,谁能说说长方形面积是怎样计算的?正方形呢?
[解读:“打开天窗说亮话”,让学生尽情展示他们所知道的。]
2.引发思考,以疑激趣
师:为什么用长乘宽就能得到长方形的面积?为什么用边长乘边长就能得到正方形的面积?想研究这个问题吗?答案就在你们的课前研究单里。请在小组内交流你们的研究成果,首先要仔细听,然后及时记录新的发现。
[解读:“为什么”点中了学生认知中的“弱点”,让学生觉得再研究十分必要。]
二、成果展示,汇报提升
[展示一]
生1:我一排摆了( 3 )个,摆了( 2 )排,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的总个数是 6 ,长方形的面积是 6 平方厘米,摆成的长方形的长是 3 厘米,宽是 2 厘米。
我的发现:可以不用数小正方形的总个数,用每排的个数乘排数就能得到小正方形的总个数。
师:能说出你算小正方形总个数的算式吗?其他同学也是这样算的吗?(多找几个学生报算式)
师(小结):看来,不用硬数小正方形的总个数,用每排的个数乘排数即可。(板书关系式)
[展示二]
生2:我一排摆了( 4 )个,摆了( 3 )排,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的总个数是 12 ,长方形面积是 12 平方厘米,摆成的长方形的长是 4 厘米,宽是 3 厘米。
我的发现:小正方形的总个数相当于长方形的面积数。
师:对于这个发现,其他同学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
生3:这个结论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2用研究单中的数据证明)
师:其他同学的数据能帮助他证明吗?
师:生3,对大家的数据证明你满意吗?其他同学满意吗?
师(相机引发学生思考):你们满意,我不满意!我不明白为什么“算出了36个小正方形,大长方形的面积就是36平方厘米”。
……
师(小结):算出有多少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大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多少,也就是总个数相当于总面积数。
[展示三]
生4:我的发现:每排摆几个,长就是几厘米,摆了几排,宽就是几厘米。
师:对于这个发现,其他同学有问题问他吗?
生5:这个结论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6:为什么每排摆几个,长就是几厘米,摆了几排,宽就是几厘米?
[解读:有了“展示二”所对应的活动经验,生5的问题不难解决,生6的问题则有一定难度。]
师:这里也要用数据说话。其他同学对这个结果满意吗?
[解读:又是问学生“满意吗”,但学生有了上次的“碰壁”,这一次都不敢轻易说满意了。]
生7:为什么每排摆了7个,长就一定是7厘米,摆了3排,宽就一定是3厘米呢?
师:哪些同学也有类似的发现?你们能用数据说明吗?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张研究单,你们想看吗?
师:这是其中的一部分——“摆成的长方形的长是
4 厘米,宽是 3 厘米。”你看到了什么?猜一猜这位同学是怎么摆的,再想一下摆的样子,比划一下。 (实物投影验证)
师:请一位同学像这样报一下长和宽,其他同学来猜一猜他的摆法。
[解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老师这里也有一张研究单”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猜一猜知道了长和宽后怎么摆,学生就会兴趣盎然。这里再次引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体验到长是几,一排就摆几个,宽是几,就能摆几排。]
师:看看我们的桌面,猜一猜它有多长,宽呢?(板书数据:长9分米,宽4分米)。这一次该怎么摆?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不仅知道了“每排摆几个,长就是几,摆几排,宽就是几”,而且还知道了“长是几,一排就摆几个,宽是几,就能摆几排”。也就是说,每排个数相当于长,排数相当于宽。
[解读:随着学生一次次地猜,逐步凸显面积单位的作用。]
三、抽象概括,连句成段
师:看来“摆”的学问挺大的,从同学们的研究单中我们选了三条发现。谁能把这三条发现连起来说一说?三条发现连在一起后,你有什么新发现吗?
生(齐):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能把这四条发现连起来说一说吗?
……
师:不知不觉之间,我们已经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就是“為什么”这个问题。现在大家明白了吗?说说其中蕴含的道理。
师:刚才我们发挥集体的智慧,从三条发现中发现了第四条,请把它记在研究单中。
师:你是怎么记录的?
师:有同学用的是文字,还有其他方式吗?比一比,用字母表示和用文字表示哪个更好。
师:要求长方形的面积需要哪些条件?
[解读:连句成段,由三条发现到第四条发现水到渠成。]
四、巩固练习,实际应用
1.针对性练习
2.“试一试”中的练习
3.让学生任意选择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量一量后再算一算面积。
4.交流研究单中其他同学的发现,引导学生得到新的问题,并带着问题走出教室。
[解读:练习虽简洁但有层次。练习1能引出计算正方形面积的方法,呼应了课前的大问题;练习2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数学知识又回到生活中;练习3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场景,在培养学生估算意识的同时再次呼应课前学生的“先研”。]
【教后反思】
教学完这节课后,我长长地舒了口气。课前一直担心三年级学生能否适应我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否跟上我的节奏。显然,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课前给了学生“先研”的空间,学生还给我的是一份满意的答卷。尽管教学起点比较高,但是在课堂上师生一直徜徉于研究的快乐中。
1.大问题意识串联整节课
人们常说:“学生知道的不教,学生知道不多的少教,学生不知道的重点教。”本节课由于课前安排了学生“先研”,因此学生知道的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不知道的是公式的由来,也就是课中提到的“为什么”问题。因此课始我就让学生展示他们知道的一面,但又让学生知道仅仅“知道”是远远不够的:“为什么用长乘宽就能得到长方形的面积?为什么用边长乘边长就能得到正方形的面积?”这样的大问题把课堂的学习引向了深处,让课堂教学紧紧围绕“为什么”这个大问题展开。在学生成果展示环节,我有目的地选择了三条发现进行展示,由其他学生发问、佐证、补充,通过巧妙的“连句成段”,让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呈现水到渠成。
2.师生心智相通
我以为,一节课的设计不管有多高深的理论作为指导,只要师生之间不能“相溶”,师生的心智不能相通,那么师生之间始终有距离,课堂就会显得生涩。在本节课中,师生的心是那样的贴近,在贴近的过程中又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些都得益于:轻松的课前谈话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情绪,精巧的课堂教学设计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
3.学生研究行为的转变
学生研究行为的转变来自于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和渗透。课前的师生谈话不仅能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更能引出学生发问的意识。在“展示一”中,发问者主要是教者。在“展示二”中,教师有意识地退到“幕后”:“对于这个发现,其他同学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其他同学的数据能帮助他证明吗?”“对大家的数据证明你满意吗?其他同学满意吗?”“为什么算出了36个小正方形,大长方形的面积就是36平方厘米?”“你们满意,我不满意!”……无疑是对学生未经深入思考后“随大流”的应答的善意否定。在“展示三”中,学生用数据说明自己的结论后,教师又一次问“你们满意吗?”,这一次学生不敢轻易说满意了,自然得出问题:为什么每排摆了7个,长就一定是7厘米,摆了3排,宽就一定是3厘米?可以看出学生由开始的“随大流”(不会提问题)到提出一个问题(“展示二”中),再到提出两个问题(“展示三”中),问题意识逐渐增强。显然,只要教师有这种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学生的研究行为将会发生更大、更多的转变!
“先研”不是教学“大撒把”,所有问题让学生扛。“先研”是一种教师指导状态下的研究。教师可以给学生研究的提纲,或者给学生研究的方法,让学生的“先研”具有可操作性。“后教”不是一种想当然的教,它是一种生成状态下的教。教在疑惑点,教在提升点,教在拓展点。教学前,教师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研究过程,以及每一个研究的细节,以便确定最佳的教学方案。教是为了不教,由先教后学、先学后教、先研后教,最后到达最高境界——无教而研! 我会一直走下去,因为我知道:学习力、研究力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