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相关问题探讨
2017-05-31付超
付超
摘 要:文章分析了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特征,探究了不同公众群体信息素养提升的需求,并结合当前公共图书馆的具体情况,就公共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意见。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5-0017-02
关键词:信息素养;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MOOC
1 在公共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1.1 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和庞杂性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信息服务,但与网络技术发展速度形成对比的是当前较为滞后的网络监管水平。现在的网络在为大众提供有益信息的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信息陷阱。事实上,信息的海量性也必然导致信息的复杂性,这是不能回避的事实。
1.2 全民整体文化素质还有待提高的客观现状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9,656,4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764,00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1]。以上数据显示,大专以上文化学历的人口没有达到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就我国国情而言,农村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的百分比将会更低。由于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在当今这个对信息高度依赖的时代,有些人无法利用信息资源,有的人会用信息却不懂得如何甄别信息的真伪。因此,在全国范围内的公共图书馆推行信息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1.3 信息素养教育的特殊性
信息素养教育的提出源自美国,当前被广泛接受的定义来自1989 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LA),它主要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要的信息方面的内容[2]。我国引入该项教育的时间相对较晚,直到2004年左右才有这方面的文章公开发表。笔者以为,信息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而非一项技术,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既包括掌握一定的电子软件的操作技能,又包括信息甄别的方法和理论,而且这一学科是不断发展的,面对层出不穷的各类信息,该项教育的内容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信息素养教育具有专业性和持续性的双重特征。近年来,信息素养教育引起了国内学界的重视,国内各大高校陆续开设了该项课程,很多学校将其作为本科阶段的选修課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公共图书馆这一基层文化服务的重要机构,开展该项服务的却寥寥无几。同时,高校开设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主要是以软件的应用为主要内容,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素养教育,有信息素养教育之名,但是欠缺信息素养教育之实。
2 公共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可行性
2.1 公共图书馆的覆盖程度和硬件建设基本达标
目前,辽宁省已经在全部行政村建成农家书屋11,762个,社区书屋3,977个,全省128个公共图书馆和86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实现了免费开放。所有公共图书馆、乡镇文化站以及部分社区都建设了电子阅览室,配备电脑供读者免费使用;在搭建硬件平台的同时,还提供大量优秀文化资源,不仅为百姓通过网络查找信息提供便利,还对读者阅读的内容进行正向引导。
2.2 即将推行的总分馆制度为边远地区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提供硬件支撑
2016年,我国确定了县域图书馆总分馆制度建设的目标,乡镇图书馆和村级图书室的管理将更加规范,而且信息的交流更加畅通,以实现地域内信息和资源的共享。这一制度的推行,为亟须信息素养教育的农村和偏远地区提供了硬件支持。
2.3 公共图书馆的人员招录实现专业的多元化
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各项业务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坚持传统纸质阅读方式的基础上引入了数字阅读的新理念。为了适应图书馆相关业务的发展,各级图书馆在招录工作人员的过程中,对于招考人员的专业不再局限于图书馆专业,而是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法律以及电子信息和计算机等专业,为进一步更为有效地为读者提供多元化服务提供了保障。
3 公共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对象
鉴于公共图书馆人力和物力有限及部分群众信息素养亟待提高的现实情况,公共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应有所侧重,做到重点突出,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笔者以为,信息获取的“弱势群体”是公共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对象。“弱势群体”包括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收入偏低群众:①未成年人对于信息的获取具有极大的兴趣,但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社会阅历少,不善于辨别信息的真伪。一旦受错误信息的引导,他们极有可能误入歧途,影响终生。因此,公共图书馆对未成年人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十分必要,而面临升学任务的学校也无暇兼顾该项内容,公共图书馆是向未成年人提供信息素养教育最为合适的机构。②老年人和收入偏低群众囿于精力和收入的限制,接触社会信息的机会少,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信息素养意识不强,或者根本没有信息素养意识。因此,作为文化主阵地的公共图书馆有义务对这一群体信息素养的提升提供条件和机会。
4 公共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具体做法
4.1 面向社会举办免费信息素养培训讲座
讲座应该包含两部分内容,即信息素养教育的宣传和信息素养教育的具体技能。①要将信息素养教育的理念传递给群众。尽管很多人对于在网络或者图书馆检索信息已经习以为常,但是对于信息素养教育却知之甚少,所以公共图书馆首先应该以公益讲座的形式,向读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信息素养的理念。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开展大型公益讲座,并将讲座内容印发成宣传单,发放给来馆借阅的读者,也可以利用周末家长陪孩子到图书馆阅读的机会,在少儿活动区或者专门开辟的休息区滚动播放关于信息素养的宣传片和讲座内容,供读者观看,以此提升信息素养在群众中的认知度。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具体培训课程。笔者认为,培训内容应该包括信息的给予和信息获得技能的传授。这部分内容既包括固定的教学内容也应该涵盖时时更新的内容。为此,公共图书馆应与法律、医疗、金融和政府部门定期联合举办知识普及讲座,内容包括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讲解、一般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以及政府职能部门工作的一般流程,这类内容的讲解应该实现常态化。例如:对于新法或者国家政策的出台,应当增设讲解内容,邀请专业人员解读新政新规,以拓展公众的信息容量,进而提高他们辨别真假信息的能力。③通过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as,简称MOOC)[3]开设“信息检索”课程。信息检索课程的最直接目标就是提高读者的信息素养,基层图书馆很难找到专业的教授开设信息检索课程,但图书馆可以通过网上慕课向读者讲授信息检索知识。比如:在中国大学MOOC里,武汉大学黄如花的《信息检索课程》从实际出发,讲授了如何精准、快捷地获取想要的资源。图书馆可以作为社会教育的传播平台,为读者提供MOOC课程,提高读者的信息素养。
4.2 为特殊群体开展针对性服务
因材施教是进行教育的原则也是“捷径”。公共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主要面向未成年人、老年人和低收入群体,所以,图书馆应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制订针对性强的培养计划。例如:未成年人在寒暑假有一定的空闲时间,并且有在图书馆上自习的习惯,图书馆应将针对未成年人的相关讲座和信息集中在假期这段时间播放。同时,图书馆可以联合学校的图书室,走进学校,利用学生的午休和课间时间播放讲座并引导同学们翻阅相关书籍。
4.3 对现有馆员的再教育
公共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对象不仅包括读者,也包括馆员。当前图书馆招录工作人员,专业方面不再局限于图书馆学,而是涵盖经济、法律、中文以及英语等专业,这一做法有助于图书馆工作向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但新招录人员往往对图书馆学基本内容较为陌生,信息检索的能力也较为欠缺。因此,图书馆应为馆内工作人员的再教育提供资源和机会,强化业务技能,拓宽知识面,提升馆员的整体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对于馆内的工作人员,图书馆在开展常规教育的同时,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检索教育,比如要求馆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中国大学MOOC的信息检索课程。
4.4 面向当地的大中专院校招录志愿者
基层图书馆特别是区级图书馆面向辖区内的读者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工作时,会出现工作人员短缺的情况。在财政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图书馆可以在当地招募大中专学生和具备一定文化素质的志愿者,进行必要的培训之后,让他们为来馆参加信息素养教育的人员提供帮助,此举既有效缓解了人员短缺的压力,又能满足广大读者学习技能的要求。
参考文献:
[1]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2011-04-28].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kpcgb/qgrkpcgb/201104/t20 110428_30327.html.
[2]汪静.试析公共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对策[J].公共图书馆,2016(1):49-53.
[3]罗博.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与高校图书馆角色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4(3):130-136.
(编校:崔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