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世承中等学校职业指导思想及其启示
2017-05-31谢德新汤婷婷
谢德新+汤婷婷
摘 要:廖世承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在开展职业指导实践活动中,专门对中等学校职业指导的必要性、目的、功能和实施方法进行较为系统而深入的思考,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中等学校职业指导思想。廖世承关于中等学校职业指导的独特认识和深刻理解,不仅对当时中等学校开展职业指导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对当前我国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指导活动仍有借鉴与参考价值。
关键词:廖世承;中等学校;职业指导
作者简介:谢德新(1984-),男,广东化州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史;汤婷婷(1990-),女,四川仁寿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自动化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比较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社科类)“广东特色现代学徒制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2015WQNCX085),主持人:谢德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4-0092-05
廖世承(1892-1970),字茂如,上海嘉定人,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他先后担任南京师范高等学校教育科教授兼附属中学主任,上海光华大学副校长兼教育系主任、附中主任,国立师范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上海第一师范学院院长、上海师范学院院长等职务。同时他还担任中华职业教育社职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积极参与由职教社发起组织的“一星期职业指导运动”,主持上海、南京职业指导所的工作[1]。廖世承在职业指导实践活动中,专门对中等学校职业指导的必要性、目的、功能和实施方法进行较为系统而深入的思考,这些关于中等学校职业指导的独特认识和深刻理解,不仅对当时中等学校开展职业指导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对当前我国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指导活动仍有借鉴与参考价值。
一、中等学校职业指导的必要性
当时,就世界范围而言,现代意义的职业指导兴起时间不久,中国的职业指导活动才刚刚起步。为了提高人们对职业指导的认识,廖世承针对当时中国社会缺乏职业指导的现象以及没有职业指导的弊害,对职业指导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廖世承敏锐地认识到,中国社会贫弱的原因不仅仅是外国人所认为的“不知道利用天然的财力”而导致“货弃于地”的问题,更为关键的是“一般国民没有相当的事业去做”,把有用的精力,消耗在无用的事情上。在青年择业的问题上,当时社会出现这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学法政的人做官了,大家以为学法政是做官的‘终南捷径,都去学法政了。一时又看见工程师的薪金很大,以为工程师的事业,很可以干得,又相率而学工程了。学成以后,看见社会上的位置很少,又不得不别作企图。学法政的,改营教育;学工程的,转业盐务。”[2]在他看来,这种“盲从”和“趋同”的现象,导致社会出现“学非所用,用非所长”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中等学校缺乏相应的职业指导。他认为国家要“不弱不贫”,必须从两方面进行努力:一是用科学方法,实现“物尽其用”;二是提倡职业指导,实现“人尽其才”。
為更好地说明中等学校职业指导的必要性,廖世承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去分析缺乏职业指导的弊害。对个人的损失,主要体现在能力、健康、时间和兴趣方面。其中,人的能力不同,选择职业不以能力为依据,导致特殊才能的埋没;人的健康不同,担任不适合的职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用“尝试错误”的方法去选择职业,造成时间上的浪费;从事的工作与个人能力、身体不服,造成兴趣的缺失。在社会损失方面,效率低下影响社会的进步,埋没天才导致各职业“生气”消沉[3]。
可见,廖世承根据当时青年择业茫无目的的事实,指出中国社会缺乏职业指导的现象,分析中等学校缺乏职业指导对个人和社会的弊害,强调中等学校职业指导的必要性。
二、中等学校职业指导的目的
廖世承非常关注中等教育,并长期从事中学教育实践活动,对中等学校职业指导的目的有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认识。虽然职业指导涉及的范围很广泛,但他认为中等学校作为学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分担部分职业指导事业。
廖世承认为“职业指导的目的,就在使各人得到一种相当的事业去做”,但他质疑青年花时间去考虑职业选择的问题。于是1924年,他在申报特刊《教育与人生》专栏“职业指导号”中明确强调,中等学校实施职业指导的目的主要体现在“引起学生职业上的趣味、帮助学生选择职业、补充职业上知识、增加职业上训练、引起家庭注意、引起职业界注意、介绍职业”这七个方面[4]。同时,他在《中等学校的职业指导》中,对中等学校职业指导的目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5]。
在职业兴趣方面,廖世承指出,大多数青年进入中学后,没有意识到将来择业的问题,对读书的目的没有明确要求,对社会各界的状况缺乏相应的关注,等到快毕业的时候,才开始考虑“升学”和“服务”的问题。但由于平常缺乏关注和思考,他们对于升学的学校和科目以及服务机关和职务的选择问题,往往过于仓促而草率地做出决定,导致出现失败的尝试而浪费较多的时间。因此,廖世承希望,中等学校能够重视青年的职业指导,把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激发职业兴趣,形成关注职业的意识和习惯。
在职业选择方面,廖世承认为,虽然学校不应干涉青年择业的志愿,但应在指导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能力,修正错误的择业观方面担负起相应的责任,从而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在职业知识方面,廖世承认为,学生如果缺乏职业知识,就很难引起他们的职业兴趣,也不利于他们的职业选择,所以要使职业指导更好地落到实处,学校应为他们补充相应的职业知识。
在职业训练方面,在廖世承看来,虽然增进职业技能是职业教育的任务,但中学生无论毕业后预备升学,还是直接服务社会,平时要有相应的职业训练,所以职业指导应当承担部分的责任,使他们养成职业需要的良好习惯和素养。
在家长观念方面,廖世承认为,青年择业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而大部分家长既不熟悉教育理论,又不了解青年的个性,只凭个人的好恶决定,所以学校要对家长进行一定的职业指导,使他们对各种职业有相应的了解,以便改变他们原有的错误观念。
在职业界方面,廖世承意识到,职业界对学校教育缺乏信任,因为学生难以满足职业界的期望,毕业后不受职业界的欢迎,所以职业指导应增进职业界对教育与职业关系的认识,使学校教育能够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满足职业界的需要。
在职业介绍方面,廖世承认为,虽然职业介绍只是职业指导的一个部分,而且学校很难完全承担职业介绍的责任,但也应力所能及地设立职业介绍部,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以便于他们选择适合的职业。
由此可见,廖世承对中等学校职业指导的目的解读,不一定完全囊括职业指导的全部目的,但他从职业兴趣、职业选择、职业知识、职业训练、家长观念、职业界和职业介绍这七个影响中等学校职业指导目的实现的因素来进行阐释,无疑有助于学校、学生、家长以及职业界更全面和深刻地認识职业指导的目的。
三、中等学校职业指导的功能
廖世承非常熟悉中等学校的情况。他认为,尽管中学教育的职能非常繁复,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学是普通教育完成与专门教育开始的时期。而这个阶段的学生比较复杂,他们的家庭、年龄、志愿、兴趣、智力、心理和能力等方面差异较大,中等学校实施职业指导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
当时,中等学校课程的开设,普遍存在与社会隔阂,与生活脱离,与学生兴趣不符的问题,而学生被安排学习这些课程,就会处在一种机械而盲目的状态,自然把学习视为资格的养成,认为学习与生活没多大联系,也就难以发现学习的意义。为此,廖世承指出,中等学校除了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对学校的课程进行调整,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选择之外,还应密切联系生活,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让他们知道学习与职业的关系,在应对环境和贡献社会方面能够发挥功效。这样,他们才会对中等学校里的学习产生兴趣,才会更好地去理解和体会学习的意义。可见,中等学校实施职业指导能让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有利于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和动力。
(二)使学生选择职业免入歧途
在廖世承看来,“经验愈深,走路愈审慎,错误愈少”,中等学校的学生“经验薄弱,取舍的标准,全凭一时冲动”。[6]在入学读书的问题上,他们“完全为了一己暂时的虚荣,或冲动,或受父的指使,或受其他的影响”,“智力优秀的人,或者还能适当地向上进展,智力学力稍差的大都自暴自弃,把自己的天赋能力,无端埋没掉”。[7]同时,他认为中等学校的学生意志薄弱,“若是遇到一件未曾经历的事情,定然是茫无头绪”。尽管廖世承可能有夸大其词、言过其实之嫌,但他的这些看法大体上能反映出当时中等学校学生在读书与择业方面普遍存在共同的问题。
面对中等学校学生的这种状况,廖世承强调,“职业指导的功能,是在发展个性之特长,适合社会的需要”,如果中等学校对于学生“切身的职业问题,并无相当的预备和指导”,会使他们“很觉得前途渺茫,无所事事”。[8]所以,中等学校实施职业指导,为学生补充有关职业上的知识,引起他们对职业的兴趣,有助于他们在职业选择时减少错误、少走弯路,避免走入歧途。
(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品性
在廖世承看来,求学、服务与做人这三者是一以贯之的,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有共同之处。一般而言,“求学切实的人,就是服务勤恳的人,也就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公民。反之,在校敷衍将事、不守校规、不爱惜公物,在社会上服务,就欺骗取巧、营私舞弊。”[9]虽然智识和道德没有直接联系,但求智识的态度和动机能够反映日后的行为。他指出,“我们中国人在商业上的名誉与信用,很不可靠,个人的人格,亦多可议,公德心更是缺乏”,进而强调,“我们在社会上,无论担任何种职业,对于道德和品性的养成,很是紧要,尤其是现在的一般青年此点更为重要”,“有了智识,没有品性,非徒无益社会,并且造成种种罪恶”,“所以我们要首先养成各种职业的品性,使一般青年出而服务,有相当的态度和规矩”。[10]因此,职业指导必须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与训练,结合职业界的相关要求,对中等学校学生的立身处世和良好态度加以指导,从而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品性。
四、中等学校职业指导的实施方法
为更好地实现中等学校职业指导的目的,使其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廖世承对职业指导的实施方法和措施进行系统探讨,为中等学校实施职业指导提供重要参考。
(一)改进课程编制,增加教材实用性
课程是职业指导的重要载体。为更好实施职业指导,廖世承要求从增加职业陶冶、力求教材实用和激发学生兴趣这三方面改进中等学校的课程,从而更好地实现职业指导的目的。
在职业陶冶方面,廖世承强调学校编制课程时,应多加注意职业陶冶的课程。在他看来,初中的手工、家事、用器画(注:亦称“几何画”、“工作画”、“制图”)等科目都有职业陶冶的功能。同时,初中的混合科目,如混合理科既向学生介绍普通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的大意,又能增进他们的科学知识,使他们对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在选科时不致茫然无知。对此,学校应予以重视,增加职业陶冶方面的课程。
在教材方面,廖世承强调,初中教材要切合学生日常生活的应用问题,注意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删减远离学生生活的内容,提高中等学校教材的实用性。他非常赞赏当时切近学生生活的“童子军”内容,认为它既可以陶冶学生的良好品行,又能增加学生动手体验的机会,有利于掌握有用的技能。
在学生职业兴趣方面,廖世承指出,中等学校的教师要打破各自为政的状况,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样,一方面各科教师可选用切近学生生活的教材,为他们补充职业知识;另一方面,利用学生游戏或团体活动的机会,加强对他们的职业训练。
(二)改进训育形式,兼顾职业道德训练
廖世承指出,训育与职业指导有密切的联系,为了更好地实现职业指导的目的,中等学校要注意改进训育形式,兼顾职业训练。
在廖世承看来,“青年最重要的问题,为缺乏合作精神,不知爱惜公家财物”,“所以中学训育方针,应该侧重这两点”。[11]他认为,中学教职员多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是改进训育的重要形式。他强调,在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的过程中,要观察学生的言语行动,考查他们的志愿性情,探听他们的家庭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训育,感化效果更好,指导也更有针对性。
同时,廖世承强调,“不过道德的习惯,空言不易奏效,应于工作中养成。最好的工作,为课外活动”。[12]他认为,课外活动对学生养成职业界所需要的特质非常有帮助,如编辑周刊、管理厨房、演说辩论、游戏运动等各种集会,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服务精神和责任心。因此,在改进训育形式的同时,兼顾职业道德训练,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养成为服务职业界所不可少的诚实、耐劳、负责任等方面的特质。
(三)进行讲演与参观,引起学生职业兴趣
如前所述,引起学生的职业兴趣,为他们补充职业知识都是中等学校职业指导的重要目的,而讲演和参观对实现这两个目的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在讲演方面,廖世承认为,中等学校可以请校内教师、校外名人和职业界人士分别讲演选科指导、社会趋势和职业状况。其中,从初中或高中开始,请各科教师按每个星期的规定,结合各科目的性质、内容,以及学习的途径,讲演一小时或两小时,为学生预备选科提供指导;同时,每两个星期或四个星期,请校外名人讲演各种专门学术、农工商业的发展趋势,以及青年修养的问题;另外,学校还可请职业界人士,专门就他们所从事的职业,讲演某种职业发展的状况。学校举办讲演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知道择业的重要性、了解国内人才的需要、明白职业界应有的修养,以及熟悉中外贸易的状况。
在参观方面,有本地参观和外出参观这两种形式。前一种可随时进行,后一种由于经济、时间方面的限制,只能结合实际需要临时规定。廖世承认为,参观可以弥补讲演难以表述清楚的缺憾,发挥视觉刺激比听觉刺激更好的效果。他指出,这些参观可以引起学生的职业兴趣,增进学生的知识,但要注意避免不求实际又走马观花的参观。
(四)获得家庭的支持,调查职业界的意见
家庭对学生职业的选择和职业界对学校人才的期望,是中等学校职业指导目的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中等学校职业指导的实施,一方面要加强与家庭联系,获得家长的支持;另一方面,要调查职业界的现状,了解它对学校办学的意见。
在与家庭联系方面,学生入校读书的目的、就读科目的选择以及毕业后的职业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尤其是家长的意见,可见学校职业指导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廖世承认为,加强与家庭联系,获得家长的支持有三种方法:其一,调查学生家长的职业、家中生计状况,了解家长希望学生升学还是服务社会的意见;其二,召开家长会,学校既可展览各种成绩,增进家长对学生在校读书以及学校情况的了解,又可请人讲演普通问题或职业问题,纠正家长原有的错误观念;其三,与家长进行个别谈话,深入而详尽地了解家长的意见,以获得他们对学校职业指导的支持。
在与职业界联系方面,职业界对人才的期望,直接影响到学校课程的开设、教材的使用、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廖世承认为,加强与职业界的联系,了解职业界的意见,也具有三种途径:其一,请职业界名人来校讲演,既能增进学校师生对职业界的了解,又能加强讲演人与学校的联系;其二,与职业界的人进行谈话和交流,既能让职业界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也有助于学校熟悉社会各种职业的相关内容;其三,调查职业界对学校办学的意见,对毕业生服务社会的建议,能够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五)设立职业介绍部,出版职业指导的研究
在廖世承看来,尽管中等学校不能完全承担职业介绍的责任,但介绍职业是职业指导的组成部分,学校应力所能及地设立一个职业介绍部,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帮助。他认为,中等学校职业介绍部的功能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调查各种职业机关对人才的需求,并与之保持联系,获取人才需求的相关信息;二是根据职业的需求,结合学生的实际,为他们选择适合的职业提供帮助;三是为学生介绍半工半读、兼职、实习之类的临时工作。
同时,廖世承认为,中等学校职业指导目的的实现,也有赖于对职业指导的研究。他强调,应对为开展职业指导所进行的调查结果、本国职业指导的情形以及外国职业指导的情形加以研究,并把研究所得,或撰写成文章,公开发表在相关刊物上;或编写成著作,付诸于出版。这样,既可以保存已有的职业指导经验,又可以为社会介绍职业界的最新消息。
此外,在廖世承看来,调查和展览这两种方法,也是中等学校职业指导的实施方法。其中,在获得家庭的支持,了解职业界的意见时,都运用到调查的方法;同时,在召开家长会时,运用展览的方式,向家长和职业界展示学校的办学成绩,增进社会对学校办学情况的了解。可见,调查和展览贯穿和融合其他方法中,共同实现中等学校职业指导的目的。
五、结论与启示
在中国近现代职业指导兴起之初,廖世承根据自身早期的职业指导实践,结合中等学校的实际情形,对职业指导的必要性、目的、功能和实施方法进行较为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中等学校职业指导思想。诚如有学者所说,“廖世承从事职业指导的时间虽不长,但他对职业指导从理论到实践均作了一定的探讨,其丰富的职业指导思想中不乏新颖、独特之处,不愧是我国近代一位重要的职业指导理论的探索者。”[13]廖世承在中等学校职业指导方面的认识和见解,对当前中等学校开展职业指导仍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第一,正确认识中等学校开展职业指导的必要性。中等学校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社会阅历不足,考虑问题不够周到,处理事情不够稳重。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他们对学习目标的认识不够明确,对人生发展的规划尚未清晰,对未来职业的选择缺乏了解。然而,中等教育又是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因此,学校应重视职业指导的必要性,专门为学生提供学业、教育和职业方面的指导,让他们在能力、健康和兴趣方面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他们将来的升学或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他们在成长和成才的道路上发展得更为顺利。
第二,充分发挥中等学校职业指导的功能。在中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方面,应适当增加职业陶冶的课程,注重课程与教材的实用性,注重教育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发现学习的意义和乐趣。中等学校实施职业指导,为学生补充职业知识,引起他们对职业的兴趣,增进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减少他们职业选择的错误,避免走入社会歧途。同时,结合职业界的相关要求,重视学生职业道德训练和培养,指导他们形成良好的人生态度和職业品性,从而使职业指导的功能得到较好的发挥。
第三,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获得家长的支持。中等学校学生读书的目的、就读科目和未来的职业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尤其是家长的认识。而家长的观念、个人偏好以及对职业的认识,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决定。然而,家长的认识和观念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中等学校职业指导的实施,要加强与家庭的合作,获得家长的支持,帮助纠正他们原有观念和认识上的偏差,从而使职业指导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四,保持学校与职业界的联系,了解职业界的需求。职业界对人才的需求,直接影响学校的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育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中等学校要保持与职业界的联系,加强与职业界的沟通与交流,调查职业界对学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意见,了解职业界的人才需求信息,把握职业界发展的最新状况,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学生实施职业指导。
参考文献:
[1]谢长法,杨红霞.廖世承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3(5):50.
[2][3][5]廖世承.中学教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385,386,388-393.
[4]廖世承.运用职业指导调查表所得来的几个意见[J].教育与人生,1924(24):1164.
[6][9][11][12]廖世承.职业指导与中学校[J].教育杂志,1928(3):2,2,3,3.
[7][10]廖世承.中学职业指导的问题[J].教育与职业,1928(96):423,425-426.
[8]汤才伯.廖世承教育思想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56
[13]谢长法.中国职业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403.
责任编辑 宋庆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