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7-05-30李玉梅

大东方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不倒翁洋芋触点

李玉梅

一、小学儿童有一种潜在的以自我为主的探索性学习意识,集中表现为他拉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及强烈的求知欲。此种意识孕育着他们的创意,是“创新”的潜在动力,也是创意的萌芽。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的途径。一、冲出极限,突破定势。由于人们在学习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习惯运用某种思维方式,致使产生一种定势心理,思维方式受到限制,难以活跃,创新意识难以产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解放学生的大脑,帮助他们冲出极限,突破定势心理,启发他们独立地、多方面、多角度地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独特新颖的见解。在教学中,不能用固定的模式去限制学生,只发情理所在,都应允许多种不同的答案存在。

例如,在小学科学小电珠的教学中,许多学生用常规的方法,用导线把小电珠的两个触点和电池的两极连通,从而使小电珠发光,这种方法无疑是符合情理的。但是,为帮助学生冲出极限,突破定势,我启发学生:“请同学们想一想,除以上方法能使小电珠发光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能使小电珠发光呢?”经过学生的再三思考后,我作出以下提示:“只要设法使小电珠的两个触点和电池的两极用导线接通,都能使小电珠发光”。通过学生的奇思妙想及争论后,得出以下独特见解:“1.用小刀把电池侧面的绝缘纸划破,用导线把小电珠的两个触点和电池的正极划破边通,小电珠就能发光;2.用小刀把电池正极一端上方的绝缘纸划破,直接用小电珠的两个触点把电池的正极和划破口连通,也能使小电珠发光;3.用针插入电池侧面的绝缘纸内,再用导线把小电珠的两个触点、电池正极、针头连通,同樣能使小电珠发光。”随之我又问:“同学们,你们的想法很妙,但是这样做且不是损坏了电池原有的美观了吗?”很快有的学生提出超常的见解,说:“老师,这样做虽然有损美观,但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必须这样做。”我又问:“为什么?”他接着说:“因为有时没有导线或者导线不够长时,我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使小电珠发光照明。”

以上方法无疑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晶,因为它已超出极限,突破常规的方法而有新的拓展。

二、引发联想

敢于联想,思维才能发展,才会有所创新;善于创新,必须善于联想。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发挥联想、探索,寻求新知,提出合理独特的见解。

例如,在教学小学科学《平衡》一课中,我启发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方面展开联想,并问:“请同学们思考,哪些地方应用了平衡原理?”经过思考他们想到了跷跷板、天平、挑担等等。

从以上的联想可见,已不是简单知识的表面再现,而是已有知识的多种内在联系的重新组合、加工、整理,促成联想的“生长”。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本中的几种常规平衡方法,而且还有所创新,得出以下独特见解:“在杠杆尺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要使杠杆尺平衡,数量多的应挂在离中心支点近的地方;数量少的应挂在离中心点远的地方。”然后我又问:“为什么?”许多同学一致认为:“挑不同重量的东西和称秤,支点总是靠近重物的一端。”

由此可见,经常启发学生的联想,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及创新潜能。

三、激励求异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要求学生凭借自的智慧和能力,积极、主动力、独立地思索问题,主动力探索知识的内涵,创造性地提出新的见解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相关知识,而且还要激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见解,准许标新立异,穷思奇想,以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例如,我教学《不倒翁》一课中,我先让学生玩“不倒翁”,然后让学生想里面是什么东西,再看看外面的形状,最后叫他们拆不倒翁,随之又叫学生归纳出“不倒翁”的特征后,我就让他们自制“不倒翁”,并做出适当要求:“比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好?”结果许多学生都按照课本中的用蛋壳或制作材料给定的半球做,但放的重心物有泥土的、铁块的,石子的,橡皮的等等。惟独有一个学生放了一个大洋芋,有的同学好奇地问:“老师,洋芋也能做不倒翁?”我没有及时辩解,而是说:“你们试试看。”过了一会儿,一个精美的“不倒翁”呈现在全班学生面前。随之我叫这位同学谈谈他的见解,他说:“洋芋比较容易造型,只要按,‘不倒翁的外形去雕刻,然后用刀把上部挖空,就能很快地做出‘洋芋不倒翁,既不要什么胶水,也不需涂颜色,是天然的淡黄色。”经过讲解,那些感到奇特的同学豁然开朗,由衷地伸出大拇指:“真棒!”

这位学生做的“洋芋不倒翁”虽然不是那么起眼,但是他富有胆识,敢想敢做,具有创新思维,激励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又引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勇于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也是发明创造的摇篮。小学科学教学大纲,当今科学教材,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及实验能力的培养。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实验,无疑是要求学生参与实践,大胆探索,这显然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科学《制作电热切割器》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认识电热切割器的制作原理、结构、工作部件,然后让他们大胆去做,去自然中找材料,并提出适当要求:“看看谁做得美观、新颖、独特。”结果做出了各种形状不一的电热切割器。其中,有一组学生砍了一个三叉的树枝,做出了一个多功能的电热切割器。他们在不同大小的叉上绕上金属丝,然后用导线把金属丝接通,做起来又简单又快捷,又能切割厚薄不一的材料,且不是绝了。

以上活动,既有一定的灵活性,不但解放了学生的手脑,冲出了教室的极限,又能充分发挥学生活用科学知识的才能和才干。

培养学生的创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贯穿——教学的始终,才能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阳光小学)

猜你喜欢

不倒翁洋芋触点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林升栋:将消费者触点思维融入广告媒体计划
笨笨熊“说”不倒翁
可爱的不倒翁
航空电转换器的损伤原因分析及修理
大将军搬砖
洋芋搅团:砸出来的美食
接触器辅助触点接触电阻产生原因分析
炕洋芋
为什么不倒翁不会倒?
为什么不倒翁会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