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主要挑战与路径选择

2017-05-30朱利娜

大东方 2017年11期
关键词:战略意义县域经济路径选择

朱利娜

摘要: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还存在不协调,农村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的现状。县域经济不得不面临着城镇化发展滞后、融资机制不完善以及结构调整转型压力等。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促进我国城镇化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迫切需要不断健全结构更优以及质量更高的产业体系,以不断促进县域经济的长足发展,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关键词:县域经济;战略意义;主要调整;路径选择

县域经济实际上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结合部分,本质上说属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部分,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石以及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经济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在新形势下,我国县域经济也正在走向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对国家整个经济发展战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重视解决现阶段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是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为出发点,分析县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以及针对问题采取的措施。

一、当前形势下发展县域经济的作用

(1)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支撑

应该指出的是,所谓的县域经济实际上就是以县城为中心,县域所属农村地区为腹地,对接农村、农业以及城市等,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我国资源、人口以及信息等空间枢纽,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不管是发达国家亦或是发展中国家,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中,县域经济对整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健康平稳发展所作出的贡献都非常大。截止到2016年12月,我国县域地区的生产总值突破了30万亿元大关,这部分经济占据我国生产总值的55%。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并非指经济处在停止的状态,甚至是负增长的状态,而是一种随着整个国家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其县域经济能够始终处在一个相对较为平稳的状态,或者相对较为合理的状态中。在这样的背景下时刻保持县域经济的有效发展,同时不断激发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2)县域经济是现阶段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支撑点

在城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新型的城镇化本质上就是人的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空间结构、人口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型过程,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支撑点推进农业人口向着市民化的转变,不断优化城镇化的形态以及布局,提升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布局。在我国城镇化的体系发展过程中,所谓的城市发展实际上涵盖直辖市发展、省级市发展以及副省级市发展、地级市发展。而乡则涵盖镇以及村,而县域经济作为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点与着力点,对整个地区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都非常巨大。积极有效的发展县域经济,不断推行体制机制的城乡统筹发展是现阶段缓解我国人口的压力以及经济压力的重点,要不断推进农村人口向着城市聚集,以更好的姿态吸收我国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形成一种农村与城市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二、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1)县域经济的经济产业机构转型压力较大

在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县城经济发展基本上依靠数量方面的扩种,而经济发展的重点实际上也是产品价格竞争的重点。目前经济增长点转向的数量在不断的扩张,同时质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市场竞争逐渐转变成为服务以及质量等多个方面的竞争。在这种全新的大背景下,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结构也越来越突出。首先,县域经济依赖于资源以及出口等发展的傳统形式必须要面临全新的改革;其次,县域地区的发展产能过剩以及同质化问题较为突出,尤其体现在产能过剩方面。就现阶段的发展实际而言,很多县域产业的体系发展基本大同小异,不少产业链条短以及科技含量不高等,尤其是部分县域地区主要依赖于传统产业,比如水泥以及钢铁等传统的产业支撑,现阶段很多县域经济发展都出现了供给能量不断降低以及运行风险问题不断突出的现实情况。

(2)县域经济发展开放程度不够

在我国以往的考核体系中,我国很多地方的县域经济发展往往需要依赖于竞争发展为主,很多地方的经济发展往往更加侧重于通过借助区域发展资源,一些地方甚至采用差异化的发展政策,以达到吸收外来资本而不断强化自身实力的目的。就区域发展的整个体系而言,这对于形成有效的发展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优先发展区域政策相对较好,同时自身条件较高的县域经济。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地区的县域经济都出现竞争大于合作的情况,很多县域经济的发展往往不能放眼未来,县域经济发展在不断竞争的过程中出现了自成体系的情况,因此区域资源共享问题也较为突出。主要体现在,空间经济发展问题上,很多县域地区因为缺少跨区域性的产业结构形式,使得县城与县城之间存在产业并存的问题,没有以优势互补的协同发展为第一发展方向,这对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以及转型布局而言非常不利。

三、新时期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1)健全结构更优以及质量更高的县域经济

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产业结构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县域经济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应该充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以及特点,实现结构更优以及质量更好的发展速度,不断促进自身经济发展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要摒弃传统的以粗放增长型为基础的经济方式,经济发展的动力要能够真正的适应新的发展方式。第一,可以以全新的工业发展为依托,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推动整个制造业产业链的所有环节,涵盖专业化以及服务化的产业发展,尽可能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以及现代物流等新型的产业结构。发展重点需要以市场化发展为重点,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加大力度发展一批具有产业特点的产业项目。

(2)不断加快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脚步

我国经济的发展始终要走向一条城镇化的发展之路。新型的城镇化不单单是城市空间扩大以及城市规模扩张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充分立足于统筹城市与农村发展体系。城镇化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从物到人的过程,首先应该不断促进产业机构调整以及产业的融合,善于吸引投资的同时还应该善于接纳投资,要从自身县域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产业机构等出发,使得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发展。另外,要不断提升县域经济的服务以及承载能力。以发达国家为例,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发展始终以服务为基准,把产业化的发展和人口的聚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科学合理的规划,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同时发展地区的县域服务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要扩大产业发展以及县域经济发展的规模,还需要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品质,使得县域经济能够又好又快的发展。与此同时,县域城镇化的发展应该与城镇化的制度建设充分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户籍体系的改革,保障农村产权能够实现进一步发展,不断完善农村土地的流转以及征地补偿等一些体系,形成有利于地区发展以及人口迁徙的转变体制。

结语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促进我国城镇化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迫切需要不断健全结构更优以及质量更高的产业体系,以不断促进县域经济的长足发展,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经济发展不是一个封闭的概念,需要人们放眼未来。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整体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相关政府部门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产业结构特点,以新型的产业结构发展为依托,不断完善县域经济发展体系,使得新时期下我国县域经济能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单位:濮阳县发改委)

猜你喜欢

战略意义县域经济路径选择
边缘海及其对中国的战略意义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浅议县域经济在招商引资中面临挑战和机遇之探析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电视剧宣传方式新探索——论“首播庆典”宣传模式的战略意义
新能源的环境意义和能源安全战略意义
西部地区民族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