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参与中小学校园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2017-05-30张婷婷

大东方 2017年11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

摘要:我国中小学校园管理系统由封闭逐渐走向开放,原有的教师单一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立德树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家长与教师共同努力促进学生成人成才显得万分重要。本文将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养责任共同体一致性、校园管理质量的提高三方面来分析家长参与校园管理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促进家长参与校园管理的对策,包括普及“家校共育”理念,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为不同类型家长提供可参与的不同项目;为家长参与校园管理提供制度保障,为家长设置参与管理的平台和不同种类的机构;为家长参与校园管理增加更多的渠道,激发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和热情;孩子成人成才是家庭、学校和社会肩负的共同责任,而父母对孩子既要扮演好启蒙教师的角色又要对孩子进行终生的指导,所以家长与教师共同管理学生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了必然趋势。

关键词:家校共育;教养责任共同体;家长参与校园管理对策

一、研究背景分析

幼儿教育中“家园共育”理念已经得到广泛传播和认可,而在中小学中“家校共育”理念还未得到应有的关注,据统计现实生活中只有28%的家长有参与校园管理的想法和意识,但实际参与校园管理的家长比较少,主要原因是参与的欲望不强以及参与机会较少。在中小学生的成长道路中,父母的关爱和教育是不可缺乏的,但是等孩子上了小学后,因学生在校时间较长,便把培养孩子这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几乎都交给了教师。要促进孩子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家长自身要对孩子的品德和教育加以重视,同时做到以身作则,为孩子学习成长提供榜样。所有父母都希望子女成龙成风,出人头地,但是想要成才就必须学会如何做人,家长的为人处世方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为人,所以父母参与校园管理能在学生为人处世上给予指导和帮助。习近平于2016年9月6日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指出,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我国基础教育包括小学和中学教育,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往往把成才和成人进行了无意识分离,进而使得学生在知识储备和品德修养两方面发展不平衡。同时因为家长在成长环境、身份背景、学历、职业、自身修养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教养理念。因为中小学生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溺爱孩子的现象较为严重,进而导致教师与家长在管理学生方面经常产生冲突,而学校教育理念与家庭教育理念的不一致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所以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来培养人才显得格外重要。

二、家长参与中小学校园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1、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中小学学生在校时间远远超过在家时间,这意味着家长对孩子应该承担的教养责任转移到了学校教师身上,孩子跟父母相处的时间少,在学校由于教师精力有限,因而中小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遇到思想和心理问题时,他(她)们难以找到倾诉者和引导者。所以家长应该通过参与校园管理的方式来承担起孩子的教养责任,与学校共同合力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中小学生在校时间远远多于在家里的时间,所以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时间比较少,而在学校同学之间竞争激烈,老师也以成绩好坏来区别对待学生,使得有一些学生遇到问题时会陷入孤独无助的状态,所以这时如果有家长志愿服务者来为学生提供帮助,倾听孩子们成长的烦恼和心声,将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

2、增强教养责任共同体的一致性

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处在社会中但是多数时间是在家庭和学校里,所以学生教养责任共同体包括了社会、學校和家庭,而中小学的教养责任更多的是落在了家长和父母的身上。所以同一个个体在接受教育时,如果教授者在教养方面的大方向和基本理念存在分歧时,学生将难以接受,甚至会导致人格分裂。中小学生在校园的时间多,家长与学校要形成高度的一致性,就必须参与学校管理,形成共同体,通力合作、齐心培养。家参与校园管理既能使学生形成正确一致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又能减少家长与教师由于管理学生不一致形成的矛盾与冲突。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学校和家庭应该尽力做到信念一致不管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价值观的传输等方面都不要发生分歧。家长与学校要做到信念一致,原则相同,要求统一,双方就必须在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机构、管理人员配置等方面达成一致,所以家长参与校园管理是增强教养共同体一致性的前提。

3、有利于校园管理质量的提高

当今时代大部分学生家长文化水平都不低,很多家长对于学生的管理也存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甚至有些高学历高素养的家长很容易就能看出中小学校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因此会产生对学校教师的不信任,不放心把自己的小孩交给学校,但是小孩到了一定年龄又不得不进学校,因此如果能让家长参与校园管理,让他们指出校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献言献策提出改进办法,那么校园管理将得到完善,校园管理质量将得到提高。家长在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可对学校的具体教育教学情况有所了解,进而对学校产生更多信任感,从而积极配合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家长对学校处理的各项事务也能给予更多的理解,由家长参与制定的规章制度也更能得到家长们的认可。在对部分小学校长进行访谈时,很多小学校长均认为,让家长参与校管理有利于提高学校管理质量。

三、总结

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中小学生的成长发展离不开社会力量更离不开家庭和学校,所以在校园管理中渗入家长的力量,将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有助于学校管理质量的提高,能够增强家校共同体在教育上的一致陛。同时不管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我们都责任也有义务去关注和思考“家长参与校园管理”这个话题、去争取家长参与校园管理的权利、创新家长参与校园管理的方式和途径。

作者简介

张婷婷(1994-)女,汉族,江西赣州人,硕士,研究生,广西师范大学,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
新形势下家校共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探索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成就孩子美好明天
浅谈如何构建有效的家校共育平台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对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几点看法
家校共育势在必行
用爱心筑就孩子阳光成长之路
家校共育模式下培养小学生学习自觉性的体验式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