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2017-05-30刘庆华

体育风尚 2017年1期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高职体育教学高职学生

刘庆华

摘要:针对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存在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缺乏职业特点;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忽视学生性格等方面问题,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策略,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高职体育教学的质量,为高职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高职体育教学;高职学生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办学的指导思想,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开始融入到现代教育活动中,但是有关于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教育研究却相对较少,忽视了体育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影响。文章将结合高职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讨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构建策略,希望能够对相关教学实践研究活动带来一定的借鉴价值。

一、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纵观当前高职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其问题突出表现在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缺乏职业特点;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忽视学生性格等方面,阻碍着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缺乏职业特点

很多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学活动主要包含健美操、足球以及篮球运动等等,单一、枯燥且千篇一律的体育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较差,体育教学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1]。高职体育教学的目标不够清晰,缺乏职业特点,没有认识到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没有构成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上述问题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知程度,也难以发挥教学引导的价值,致使高职体育教育中各类不良问题频频发生。

(二)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忽视学生性格

体育学科教学的内容与教学的方法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总体学习质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2]。高职体育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师示范,学生模范的指导方式,在动作示范完成后组织学生自由练习[3]。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致使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较差,忽视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体育课程教学中没有基于高职学生的实际性格特点、认知特点以及未来发展需求予以设计,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也会产生重要不利影响。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构建策略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可以通过构建特色化体育教学目标,发挥体育教学指导的价值;融入多样性体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以及发挥体育教学促进性价值,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等方式予以构建,发挥教育指导的价值。

(一)构建特色化体育教学目标,发挥体育教学指导的价值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活动中,需要明确体育学科教育的特点,以职业为导向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重视体育课程指导对学生未来工作与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切实发挥体育教学的价值[4]。

适当增加体育理论教学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程知识的认知程度。比如教师可以将身心健康知识、科学健身方式、健身效益等理论知识融入到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活动中,注重学生体育运动中团队协作意识、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基于专业设置与职业发展要求,明确各个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会从事的工作,进而制定与之相对应的体育知识讲解内容,明确体育教学的目标、技能指导的方式等。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差异性的专业适应能力指导,能够规范教学的过程中,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比如针对于文科专业的学生,由于长时间需要伏案工作,则可以重点指导其参与瑜伽、健美操等舒展工作,舒展其身姿,使其能够放松身心,缓解紧张的学习状态。同时,这种方式能够指导学生学会自我放松的方式,改善学生的颈椎状态,对高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也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二)融入多样性体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丰富多样的体育教学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体育课程知识学习积极性,为后续课程教学指导活动的深入开展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根据体育项目的特点,教师可以对学生加以心理引导,纠正学生的心理缺陷,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

体育教学在追求表面效率、运动负荷、练习密度等方面忽视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针对于上述问题,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成功的满足,诱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融入到高职体育教学活动中,将3名到4名学生划分为1个小组,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以篮球运动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竞技的形式,组织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展投篮竞技比赛。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一名学生负责记录,两名学生负责在两个方向捡球,另外一名学生负责投篮,且可以中间适当调整位置分配等。这种方式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学习兴趣,且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在相互帮助、共同努力的氛围中达到最终目标。

基于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状态等融入适当的训练项目,培养学生敢于挑战,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竞技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三)发挥体育教学促进性价值,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

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即为培养职业岗位体能胜任力为主要目标,使学生能够树立职业体育意识,增强学生的职业体能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以及联合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也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体育欣赏课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观看很多运动员在赛场中拼搏的场景,运动员在运动场中挥洒汗珠,彰显其对体育运动的热爱。这种视频观看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参与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加爱岗敬业,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学会迎难而上,坚持不懈,彰显自身价值,为其未来的工作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基于其职业进行进行场景构建,比如针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教师则可以模拟未来成为“银行大厅服务人员”的场景,组织学生保持微笑站立,坚持一定的站立时间,学会适当的身体放松方式。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将来可能从事职业特点与需要,为培养未来职业工作所需要的实用体育知识、职业身体素质、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及岗位适应能力。

三、结束语

以就业为导向展开体育教育活动,能够对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予以改革,为学生带来全新的体育课程学习体验。教师可以通过构建特色化体育教学目标,发挥体育教学指导的价值;融入多样性体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以及发挥体育教学促进性价值,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等方式,以就业为导向,与学生专业特点相互融合,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职业发展能力,促进学生体育锻炼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升,真正发挥高职体育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海英,胡海燕.高职大学语文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以建筑类专业为例[J].哈爾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74-75.

[2]杨岸亿.简析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策略[J].运动,2015(07):135-136.

[3]吴慧倩,吴跃进,刘水庆.构建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研究——以服务贵州经济为视角[J].河南科技,2010(06):68-69.

[4]罗建钢,罗强.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新体系[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02):45+94.

(作者单位: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体育教学高职学生
关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体育教学信息平台的构建
以就业为导向探索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
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学困生教学模式
浅论日语教学中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体系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