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问题为径,让课堂更“给力”

2017-05-30李良

阅读(教学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给力问题教学法小学英语

李良

【摘要】长期以来,很多英语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对学生只注重书本知识的教授,课堂教学缺少趣味性。为了改变这种“尴尬”的教学现状,本文提出将问题教学法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并从问题教学法的内涵、理论依据、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步骤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试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小学英语 问题教学法 问题

一、研究概述

(一)问题教学法的内涵

问题教学法是根据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设置的对策,也是对已知的知识、方法、概念达到预设目标的刺激情境。总的来说,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文本材料挖掘有价值的问题,然后通过引导帮助学生主动思考,得出问题的答案,锻炼他们的积极性。

(二)问题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上不断建构,同时也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新内容的前提。因此,建构主义提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借助一定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引导他们对知识进行分析和重建。

2.多元智能理论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的教学观强调“为理解而教”,要让学生真正去理解,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英语课程教学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智能优势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如唱英文歌、做游戏、表演情景剧等。

3.人本主义理论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提出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接受学生不同的答案,鼓励学生不断创新,积极思考。他们反对直接“灌输”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而要实现主动学习,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问题过于肤浅,缺少智力探险

有的教师在设计问题时,答案过于明显,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教师往往为了学生记忆英语来设计问题,而不是为了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展开深入的英语学习。试问这样的模式怎么可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二)思考过于容易,缺少发散空间

学习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设计的问题太过简单,低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往往会不屑于回答。这种单纯追求问题的数量而忽略问题质量的教学方式,极容易忽视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教学片段Unit 5 Our new home(译林版英语四上)

T: Whats in your bedroom?(教师询问学生的卧室里有些什么)

S: A bed, a desk, a chair and a sofa ...

T: Maybe the sofa is in the living room.

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师硬生生地把学生的思维固定在书上的统一答案中,非要说沙发在客厅里面。其实按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和装修格局,孩子的房间除了书桌、床,有沙发也是很正常的事。而教师为了便于学生考试,总喜欢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所谓的”标准答案中,使学生丧失了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的空间。

(三)教师过于“强势”,缺少因势利导

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关系发生偏离。笔者曾在一个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的教学研讨会上,听一位特级教师说过:一节好课的标准既不是教师占主导,也不是完全由学生主导,而是学生要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只起到辅助作用。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的课堂教学模式都是教师“一言堂”,学生只负责听。

例如:教学片段Unit 4 Wheres the bird(译林版英语三下)

T: Whats this?(教师进行课前谈话)

T:(呈现小鸟)学习单词: bird

T:(教师追问)How about the bird?

S: Its nice. Its beautiful.(通过预习部分学生能说出beautiful这个新词)

T: 教师顺势导出How beautiful ...!(这是本文的新句子)

T: Wheres the bird?

(教师呈现单词): on, in, behind, under.

(呈现很多物品的位置)操练Wheres the ...? Its ...

整个教学片段脉络清楚,层次分明,学生也了解了本课的重点句型“Wheres ...?Its in/on/behind/under ...”。但是不难发现,整堂课下来都是教师在问,学生回答。虽然,这能很快地结束教学任务,但是学生没有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在头脑里也没有留下学习的印记。

三、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一)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运用问题教学法最基础的方法,它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将有价值的教学资源集中起来,设计教学方案,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注重情境的指向性,让学生自己归纳不懂的知识点,并且注意问题的层次性、丰富性,把握好教学的规律。

(二)提出问题

1.把握提出問题的时机

很多优秀的教师都非常注重导入环节,因为好的开头是一节好课的评判标准之一。在导入时,用学生们喜爱的问题作为背景材料,可以调动他们的热情,促进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例如:教学片段 Unit 8 Birthdays(译林版英语五下)

T:(呈现一个日历)Which month do you like best?(让学生在作业纸上圈出来)

S: I like ... best. Because ...

T: Good! Can you guess which month does Mr Lu like best?

(学生猜测,如果猜不出来,教师便呈现February这个单词)

T: Because my birthday is in February.(借此巧妙地引出今天的主题Birthdays)

从上面的教学片段可以看出教师利用日历来询问学生最喜欢的月份,进而引导学生猜测教师最喜欢的月份,然后教师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月份是二月,因为生日就在二月,从而自然地导入了本课的话题。

2.抓住提问的介入点

教师可以多采用追问的方式。追问是指教师利用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答案的提问。教师的追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明白问题本身的意义,还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3.灵活多变的提问方式

在英语课堂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教师问学生“yes or no”,学生也只需要对问题的答案“say yes or no”。而这样的提问方式属于无效提问。教师应该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内容,给予学生提问的新鲜感和刺激感,而不仅仅是一问一答的模式。

例如:以想象的方式提问。鼓励学生充分运用想象来解决问题。以施延霞老师执教的小学六年级英语《My e-friend》的教学片段为例:

T:(PPT呈现一台电脑)Whats this?

S: Its a computer.

T: What can we do with the computer?

S: Play computer games, watch cartoons, listen to the music.

T: We can study English with the computer, too.

T: Now, look at the computer. Can you guess whats on my computer?

(學生猜测各种各样的答案)

T: 呈现本课的课题Unit 6 My e-friend

从上面的片段可以看出,教师借助电脑提问学生:我们可以用电脑做什么? 进而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积极思考教师的电脑上可能会出现什么?最后教师在电脑上呈现本课的课题,进行接下来的文本学习。

(三)解决问题

1.学生自主学习解决。要求学生借助一些学习工具独立思考,来解决自己或他人提出的问题。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能够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解决问题,充分地体验收获知识的乐趣。

2.生生合作学习解决。这是一种最佳的思维碰撞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迸发出来,他们相互分享着自己的意见,使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问题的解决方式更加多样。

3.师生合作解决问题。在我们的课本上,也会出现一些跨学科的问题,教师也并不是样样精通,但有的学生可能会有教师意想不到的见解,这时,师生可以共同参与,合作探究,一同寻找问题的答案。

四、总结

问题的解决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的结束。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及时地进行归纳和总结。总而言之,在现今教学手段愈加丰富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完全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通过问题的引入,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利用问题的形式活跃学生的思维。当然,在具体利用这一教学方法的时候,教师必须要结合实际,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然后找准提出问题的时间点,并通过丰富多样的手段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给力问题教学法小学英语
巧用夸张,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让备课“给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