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创新模式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2017-05-30宣慧

高教学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协同创新

宣慧

摘 要:协同创新在人才培养方面表现为多元主体协作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注重广泛性、针对性和社会适应性。培养目标制定要跟进需求,分层分类;培养过程要强化社会资源开拓,互助共振;评价机制要多元参与,基于产出;平台建设要打通共享通道,综合集成。

关键词:协同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1-0150-02

Abstract: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anifests as a mode of multiple subjects collaboration and interaction in talent train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universality, pertinence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So we should follow the requirements and make classification when setting training objectives; strengthen the exploration of social resources and promote mutual help in designing training process; establish a multi-participated and achievement-based evaluation system; and build a platform based on shared channels and comprehensive integration.

Keyword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mechanism

人才培養是高校的首要任务,在创新创业成为时代要求与现代发展方式的现在,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亟待研究的课题。协同创新,从微观角度可以概述为,为实现共同目标,不同创新主体(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之间相互配合、合作和整合,发挥各自优势,获取外部性效应,产生“各种分散的作用,在联合中使总的效果优于单独效果之和”,即1+1>2 的效用,从而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绩效[1]。在我国,目前协同创新的发展处于产学研合作的层面,随着一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和建设,围绕“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这一核心任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再次凸显,协同创新模式则从实现途径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一、对创新人才的认识

创新人才是一个大而广的概念,指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博、专结合的知识准备;以创新能力为特征的智力能力;富于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个性品质;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以及强健的体魄。创新人才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同时,社会发展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样的,基于此认识,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具有广泛性和针对性,并具有时代和环境适应性。

创新人才培养的广泛性在于,创新教育要面向每个学生,而非研究生或者尖子生专有;创新人才培养的针對性在于,对不同学历层次和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开展创新教育,要有指向性;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和环境适应性表现在,创新人才培养要与学科发展、行业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紧密结合。

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几个协同关系

(一)教育管理与教学工作的协同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管理与教学工作的共同目标,育人队伍职能的分工和耦合对接,部门内部成员之间、成员与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关系的处理等会直接影响协同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2]。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管理与教学工作对学生培养目标的高度认同,在培养过程中强化联系与反馈,追求育人工作的整体利益。

(二)教学与科研的协同

教学是科研的隐形动力,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教学与科研不可分割,高校师资多为教学研究型,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实施者,教学与科研的协同既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吸收优秀的科研成果,跟踪学术前沿,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弥补原有课程内容与先进科研成果之间的断层,同时潜移默化地将创新的思维方式、严谨的治学态度传授给学生。

(三)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生培养的协同

师资队伍的层次、规模、结构决定学科、科研工作的发展水平,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障,要与学生培养目标相适应,相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需要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型师资队伍与专业化的实践教学型师资力量,学校要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有意识地引入兼职师资,协同育人。

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

(一)培养目标制定跟进社会需求,分层分类

培养目标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决定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应体现高校科学研究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的协调统一,即创新和应用的统一;体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立足学校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跟进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体现社会适应性和特色;依据学生学历层次和专业特点,分层分类,差异化构建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多元。

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果最终体现在人才使用上,在培养目标制定和修订过程中,要加大社会参与。目前地方性高校多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培养有创新要素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高校要充分考虑学科前瞻并对人才需求做出预判。如常州大学把“创新精神、责任意识、专业素养、协作品质、国际视野”作为高级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创新要素,各专业围绕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依据特色,跟进需求,采纳教师、学生、校友、行业的意见,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培养过程强化社会资源开拓,互助共振

培养过程中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传统办学经验,强化开放办学思想,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和可持续性。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健全校地、校企、校校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人才培养需求的多样性,成立校企合作机构,制定校企合作办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企业或地方的需求和资源,采取合作培养教学模式;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编制教学大纲、承担教学任务、研发技术项目,参与教学管理、监控教学质量;引进企业设备资源,共建实习基地、实验室,吸纳企业师资,开展实践课程兼职教学;推进校校之间的协同育人,以在线课程建设、学分互认机制建构为契机,建立校际间定期与不定期学生交流机制、实现校校间教学资源共享。

以常州大学为例。常州大学充分发挥办学历程中积淀的石油化工特色,立足行业地方,推进合作办学。如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四方共建常州大学,从更深层次上推动学校与地方、行业在人才培养上的协同合作。又如学校与常州第二人民醫院联合办学,共同申报护理学专业,通过整合双方优势资源、探索新型教学管理机制、构筑有效教学监控体系,形成完整的联合办学培养体系,学生培养效果优。再如学校利用地方人文资源,以常州地方文化名人冠名华罗庚学院、史良法学院、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和李公朴社会教育学院,推进了拔尖人才培养、文科管理人才培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

(三)评价机制注重多元参与,基于产出

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通过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评价来体现,现行的评价方式单一,评价主体单一,多为对教学活动的结果评价。这种方式难以适应对学生高阶能力的评价,因而不利于创新能力发展。促进学生创新发展的教學评价为发展性评价,应满足以下特征[3]:重视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注重质性评价方式。因此,围绕培养目标,基于产出,从内容上说,评价机制的多元性表现为:人才培养全过程(包括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等)要体现知识、能力、素养的逻辑关系,创新要素要体现在教学和教育管理环节中,为目标达成提供有效支撑。从形式上说,多元性表现为:评价主体既有教师,也有管理人员,还包括用人单位以及学生本人;既有可以量化的成绩评价也有能够反映学生发展增量的质性评价,包括外显层面的知识能力评价和内隐层面的态度动机评价。

评价主体多元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呼吁的是大育人观、学校与社会在人才培养与使用上的密切联系、学校内教学与管理的无缝对接。创新人才培养的产出导向,是对培养过程的方向性指引和对培养结果的要求。常州大学“五位一体的跟进式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关注学生发展状况,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从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活动五个方面跟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拓宽了原有的教学评价渠道,了解学生在不同学习情境下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通过质量监控和反馈,发挥评价的诊断和改进功能。

(四)平台建设打通共享通道,综合集成

平台建设过程实质是资源整合的过程,要发挥资源集聚优势,综合集成求效益。

1. 发挥协同创新中心的人才培养功能。在原有产学研合作基础上,伴随着2011计划的实施,各高校都在积极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校级协同创新中心。中心的协同单位组成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人员构成为该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汇聚了创新发展的资源要素,是开展科学研究的人才高地。协同创新中心的科技创新成果贴近产业发展需求,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相呼应,因而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内部平台和外部通道。在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中,中心宜以创新项目和任务为纽带,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小组,在“导师制”的人才培养制度下开展创新活动和创新教育,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标志性产出。

2. 整合各类创新实践平台和资源的同质化功能,实施资源共享。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广泛,课程教学,主题培训,创新实践活动与竞赛均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产生积极意义。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整合校院两级创新实践平台的同质化功能,促进校内不同教学单位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如打造创新教育课程群,以模块化课程代替严格的学科分类课程,提高创新课程教育的系统性;完善跨专业选课制度,扩大学生学科视野和知识结构;统筹各口径(教务、学工、团委、研究生部、学院)的创新活动项目,借助智慧校园的网络化平台和信息技术提供菜单式内容供给,完善学生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的记录和评价,提高创新教育的覆盖面,体现创新人才培养的广泛性。

参考文献

[1]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7):81-84.

[2]任丽丽.普通高校教育管理与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及能率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5(13):32-34.

[3]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生中心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21):19-22.

猜你喜欢

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协同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机制研究
探索具有吉利特色的产教融合之路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