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 传统中的真滋味
2017-05-30
采囤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潮汕人要“送神上天”,意思为恭送神明上天庭做年度总结,从这一天开始,家家户户开始大扫除。潮汕人把这种年底扫尘打理房子的活动称为“采囤”,用松枝掇草打扫屋子、擦洗窗户、拆洗被褥,人们认为要把所有家具用品都清洗干净,才能洗净这一年所有的晦气。
办年货
除夕还没到,潮汕人家家户户早已屯满了年货,新衣服、新器皿、年画、春联等,食品方面除了鸡、鸭、鹅、猪肉、魚肉之外,还要制作各式潮汕独特的粿品,以备过年之用。潮语中的粿,其实就是其他地区所称的糕,过年期间常见的粿品有红曲粿、酵粿、白饭桃、“菜头粿”(萝卜糕)、甜粿(年糕)、酥角等,有了它们,才有了年味。此外,柑桔、青橄榄等象征吉祥如意的水果也要早早备好,作为迎送亲友的佳果。
贴春联
潮汕地区的新年必不可少的便是在除夕这日给家中门上贴一对红彤彤的春联,明朝时期潮州才子林大钦撰写的“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流传至今,成为潮汕家庭最喜爱的春联之一。
除夕
到了除夕这一日,外出游子都得赶回家围炉吃团圆饭,开饭之前必定要祭拜祖宗,饭后大人要给小孩,子女要给父母派发“压岁钱”,农村家庭讲究水缸要储满水,米缸要填满米,通宵不可熄灯,以作为好兆头。
拜年
正月初一这天一早要吃素,考究的老人家会在一大早播放一段潮剧,《万仙》《仙姬送子》等都是必备曲目。家中需用红盘子装满大桔、青橄榄、糖果等,孩子们换上新衣服,逢人都要说上一句吉利话。早餐后开始浩浩荡荡的拜年行动,拜年的客人要向主人家赠以一对大桔,主人家请客人吃青橄榄、糖果,共品工夫茶,也要还以客人一对大桔,交换彼此的美好祝愿。
初二回娘家
正月初二这一天,嫁出去的女儿们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回娘家必定要置办一些糖果、饼干等,由母亲分送给邻里乡亲,“礼轻情意重”,小小的糖果代表的是外嫁女儿对乡亲们的思念之情,也是潮汕地区富有人情味的表现之一,如今许多特别传统的家庭还要求女儿回家只能“食日昼”,也就是只能吃中午饭,必须在晚饭之前赶回婆家。
文娱活动
春节期间的潮汕地区文娱活动丰富,通常在年初二、初三会有大锣鼓队、舞龙、舞狮子、英歌舞等传统节目,有的小区或是村庄还会组织游园活动,联络邻里乡情,也增加了不少节日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