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2017-05-30王敬吕宁

大东方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王敬 吕宁

摘要:校企合作教育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方式。通过校企合作,有助于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有助于构建系统的实践就邪恶体系乖稳定实习基地;有助于培养符合社会经济的=实际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同时,企业也应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加强对校企合作的资金和场地支持,和高职院校一起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心理品质,提高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教学从三个维度设计新课程,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体验与价值观,不仅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提高学生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通过和企业合作,学校可派送学生去企业参加定岗实习,让学生用理論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创新理论,从而成长为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一、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对于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有几种不同的观点:第一,创新创业教学应将重点放在创新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第二,创新创业教育应将重点放在创业上,培养具备开创性质的人才,重点培养进取心、事业心等创业品质,树立独立工作意识和提高独立管理技能;第三,将创新与创业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创新观点,掌握创业的基本技能。

其实,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而创业的本质也是对事物的再创造,因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非得开创公司,而是让学生学会生存技能,学会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实现自我价值。

二、优化校企合作,增强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推动力

(1)从广度上加强优化校企合作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大部分是高职院校的某专业与对相应领域的几家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合作模式主要为定岗实习和订单班等,但这类校企合作并不能很好地实现高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目标,所以,高职院校应从广度上加强校企合作。

①多行业合作。不同专业虽然特点不同,但如今社会上要求的人才却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并且一个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并非在一个领域求职或者创业,所以,高职院校在实行校企合作的时候,应从多种行业中选取合作对象,扩大校企合作领域,让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能接触到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管理者和企业创业者,从而从多方面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②多企业合作。通过和多个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有助于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多个实际平台,邀请到更多企业管理者和创业者参与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来,优化整合多种社会资源为创新创业教育服务,真正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效果。一个企业有着本身独特的企业文化,而企业的管理者和创业者必然是该企业文化的促生者、践行者,因此,高职院校通过和更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去感受不同企业的文化,尤其是创业型企业的创业文化,更有助于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同时,在不同企业实习过程中,学生可收获更多企业文化中的精华,促进其职业生涯发展,甚至有可能决定学生的创业是否成功。

③多途径合作。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合作模式并不只能是定岗实习和订单班等模式,其实可以和企业共同探索共赢的合作方式,让合作中的多个主体,包括企业、校方、教师、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更好发展。比如,开展产学研结合的合作;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园的合作等等。

(2)从深度上加强校企合作

目前,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主要方式一般都是派送学生去企业实习、订单培养或者成立企业冠名班等,这些合作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但仅仅依靠这种浅层次的合作是无法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优化整合学校优势资源和企业的优势资源,深化校企合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的提升。

①校企共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在设置创新创业课程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充分考虑创业成功人士的建议,对于不同专业和学科,比如,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要结合该专业的自身特点,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有机融入到该专业的教学课程中,比如,在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中,引入创新创业精神,给出典型的创业成功案例,以此激励学生。另外,需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真正激励学生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②组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应由学校传统理论型教师和企业创业实践型教师共同组成。第一,为了提高本校教师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校应派送教师去合作企业参加创新创业实践,不仅丰富创新创业教学内容,而且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第二,从企业中邀请企业家、创业者到校开设讲座或者担任创业导师,将真实案例带到创业课程中,从而给学生提供实际帮助。

③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高职院校和企业联合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比如,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可开展制作软件,编程等方面的竞赛,同时,开展模拟创业竞赛,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积累创业经验,比如,让企业作为导师指导学生参加省市或者全国性质的创新创业大赛。

综上,高职院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从合作广度和深度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出色的创新创业人才。

作者简介

王敬(1987-10-03),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籍贯:山东滨州,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作单位:山东协和学院

吕宁(1986-05-07),学历:本科,籍贯:山东济南,研究方向:市场营销,工作单位:济南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单位:山东协和学院)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