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7-05-30张克学

大东方 2017年11期
关键词:音乐专业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张克学

摘要:普通高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_的重要使命。针对当前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指出应明确确立高校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及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普通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普通高校的音乐专业,其主要培养方向是培养中等学校、中小学校进行音乐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音乐研究人员以及社会所需的艺术教育工作者,从而担当起繁荣和发展地方音乐艺术文化、为地方输送和培养专业音乐艺术人才的重要职责。然而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的音乐教育却存在着教学资源缺乏、课程体系陈旧、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现象,其教学现状、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着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已无法适应和满足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在珠三角这样的经济发达区域特别明显和严重。因此,如何与时俱进摈弃旧的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地方高校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的最终定位与模式,进一步推进音乐教学改革,加强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办出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特色,是当前地方高校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普通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发展很快,音乐教育的办学规模空前扩大,一批地方高校纷纷开办了音乐艺术类专业。以广东为例,全省已有20多所高校开设了音乐专业,毫无疑问,地方院校是“高校扩招的主力军,是本科教学的主要基地,他们承担了90%的本科教育”。可由于这些新上的音乐专业院校在教学水平、教学设施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严重的参差不齐的现实境况,因此,在培养音乐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诸多问题都在显现出来,尤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依旧传统、守旧,没有建立起真正符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没有清晰准确的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定位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决定教育方向、影响教育全局、体现教育价值的关键。”。高校音乐教育是培养中等学校、中小学校进行音乐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音乐研究人员以及社会所需的艺术教育工作者的摇篮,它的办学质量直接影響到整个国民音乐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要有清晰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才能使得音乐专业人才培养适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音乐专业教学课程结构及体系不合理

目前,从一些普通高校音乐专业课程设置来看,过于强调音乐学科本位,追求单科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之间缺乏横向联系、渗透和整合,使课程越教越细、越教越深,从而造成学生知识面过窄、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的局面。而在课程内容上,许多音乐专业教材几十年不变,有的虽然作了修改,但基本上还是老套子,内容陈旧,不规范、不配套,不能及时反映音乐学科研究成果。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普遍存在口传心授、机械训练、灌输式和一言堂等现象。严重影响了高素质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塑造。

3.扩招带来音乐专业生源、教学质量下降

近几年,因为扩招,许多地方高校出现了音乐专业生源质量无法得以保证的问题。以往的音乐艺术类专业招生,由于专业考试要求较严,学生要在专业上花费较多时间,并具有一定的专业条件和专业演唱能力,经考试三番五次筛选,最后录取的人不多。如今,音乐专业扩大了招生规模,一些考生经过几个月的突击,就能考上高师音乐院校,由于生源质量较差,导致、教学质量滑坡。再按照以往的教育模式进行培养的话,已变得相当困难。

4.缺乏一支有过硬专业技术和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

随着普通高校办学层次的提高,要求音乐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教学能力,还要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和科研能力。然而音乐专业的扩招使师资问题更加凸显。首先是扩招后新生的数量暴涨,但师资并未随之增加,故而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再就是,扩招后为应付剧增的课时而迅速补充的师资,许多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挑大梁的都是讲师和助教,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师资队伍既年轻又不稳定。这些年轻教师因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于是出现了教学质量下滑的趋势。

二、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要求

基于以上所论述的地方院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现今音乐专业办学特点与实际,应制定出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思路,办学定位及培养规格。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培养规格应该宽口径、厚基础、多方向、复合型。二是培养目标包括高素质、应用型、创新能力。三是培养过程中注重基础教学,加强实践环节,实施个性化培养。对于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来讲,只有夯实了音乐理论知识与音乐专业技巧课的基本功,逐步形成正确认识音乐教育专业的专业意识,才可能学到真正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音乐专业技术技能。因此笔者认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思路可作如下调整:本专业要培养的是具有系统的音乐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应用型音乐专才,既有深厚的艺术功底与宽阔的艺术视野,熟悉教育、对外宣传、艺术策划、艺术管理等工作。由此出发,在办学定位上,也就宽泛了许多。

三、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途径和措施

1.转变教学理念,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培养应用型音乐艺术人才必须首先转变音乐教育专业理念。地方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应使音乐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还应该注重专业课程的调整。一方面要科学合理的开设专业课程,增加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另一方面要面对音乐市场的变化,要不断增加大量新知识,新课程。此外,在开设的课程上,还要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就业的实际,开设一些有用和对路的选修课程。

2.适当提升生源质量、优化专业课程

从前面提的问题来看,当生源的数量下降了合理了,前面所提到的一刀切的大课,就不能作为主要的授课形式出现。其中数码钢琴集体课程,只能作为键盘基础专业课程的培训课程。至于声乐小组课也只作为声乐基础理论讲授课,同时,我们也不能说音乐专业讲大课就是不科学的,我们从近两年对广东省多所音乐院校的调研、考察中,从其专业技巧大课开展的实际效果的教学过程中,也悟出了音乐专业技巧大课的有利之处。

3.建立一支学术研究与艺术实践兼备的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

当控制了招生规模,教师将有时间进行专业学习、深造和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以及实践能力。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和鼓励教师采用各种有效形式,了解和掌握音乐专业最新技术和发展要求。拓宽教师的饮音乐艺术视野,同时还要加大引进高水平的兼职教师以充实到教学第一线。加快音乐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四、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特色培养模式

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音乐系为例:

1、人才培养特色

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与佛山地方文化艺术紧密结合,以服务地方艺术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如深入地方进行传统艺术采风学习;与地方文化机构部门联合举办活动;带领学生深入地方社区,将优秀高雅艺术带到群众中;为学校校园艺术文化建设提供提供支持,指导其他专业学生参加艺术演出活动,活跃校园文化。

2、课程设置特色

发扬佛山作为岭南音乐发源地的优势,我系开设以地方音乐文化相结合的课程,如:陶笛演奏、岭南音乐、粤剧音乐、地方音乐活动实践及社团艺术实践等相关课程,参与佛山“秋色”、“三月三”和“粤剧节”等地方传统艺术活动,并取得一定成效。

3、教学模式特色

“以赛代练,以练促学”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型竞赛,通过比赛激励学生学习热情,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三年来,我校音乐专业在此模式下培养了一大批实践能力优秀的人才,在省内外比赛中均获佳绩。

(作者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音乐专业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