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研究探析

2017-05-30龙柳韵

体育风尚 2017年12期
关键词:体育素养职业能力高职院校

龙柳韵

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制造业如日方升,随之而来的便是技术型人才供不应求的问题。高职院校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专门为社会输送技术型人才。体育作为高职院校中很容易被学生和家长忽略的一门学科。本文就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以及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作一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素养;职业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略有不同,高职院校担当着为社会输送技术型人才的重任。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利用体育教学,更加注意学生身体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升,使得体育教学也能很好的帮助学生适应社会。

一、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

(一)体育课程安排少,导致体育教学被忽视

在现阶段的教学大纲下,为了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的技术,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性基础课程密集,导致一周仅有两节体育课,一节45分钟。若冬天天气不好,一周仅有的两节课也是在教室里度过的。所以学生在体育课上练习的时间少,不能掌握专业体育的技能,没法形成系统性的体育锻炼。所以体育课程时间少是阻碍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的一大因素[1]。

(二)传统的教学方式抑制了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现阶段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内容陈旧,方式落后,都不能很好的引起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而且体育课的授课模式仍然是以“教”为主,这就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体育课有了抵触心理,更不利于對学生进行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单一的教学项目限制了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据调查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课程还是以传统的科目为主,例如足球、篮球、健美操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课程对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未免太过于陈旧和单一,远远无法满足当代学生对体育课的锻炼需求。

二、培养高职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必要性

(一)总体来讲,学校的社会地位是由毕业生的就业率来决定的。培养技术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现阶段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差,在体育课的训练中偷奸耍滑,上课时缺少积极性,从而导致体育课程的成绩差。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高职院校的体育课就是随便活动,自己的重心还是专业课的训练,所以对体育课没有必要引起重视。反之,专业技术的学习需要一个强健的体格,自身素质不达标,怎么来应对高强度的专业训练?

(二)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来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率居高不下,然而极少数学生由于身体素质的原因,隔三差五的生病请假,这就影响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所以提高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符合社会发展需要[2]。

三、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从思想上改变对传统体育教学理念的认识

现代化的高职体育教学目标是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也得以提升,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时刻保持最佳的状态。在教学理念上,教师要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对高职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相结合,结合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来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在教学的设计中可以添加一些对学生参加工作以后有利的教学环节,在保证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同时要适量的增加体育课的上课次数,以便更好更出色的完成新课标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的教学任务[3]。

(二)丰富教学模式,培养高职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转变教学思想,改变教学模式,将过去的单纯培养学生体质为主转变为新课标下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双重提升为主。丰富教学模式,完善教学体制。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教学模式来替换传统的教学模式,展开公平竞争,培养学生大局观念和合作意识。例如在“排球发球技术训练”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要让学生掌握正面下手发球和正面上手发球。教师完全可以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训练为主,然后调动体育骨干的积极性来起到带头作用,用学生教学生的方法来完成教学。首先,在课前准备的五分钟时间内,教师可以进行一个排球知识的问答比赛让学生积极发言;例如“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的排球队取得过五连冠的辉煌战绩?”等这些趣味小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排球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了解排球单脚起跳、背飞扣球、快抹、短平快、错位单脚前飞等这些排球技巧。其次,教师可以提前编排一套简易的体操,来活动颈椎、腰椎、四肢、关节、韧带等这些身体部位,防止学生在运动中受伤。然后开始正式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对排球技巧运用娴熟的学生作为骨干重点培养。十分钟之后开始安排分组,6人为一组展开训练,每组安排一名骨干进行训练,教师巡视指导。最后,训练时间结束后展开小组赛进行比赛,每小组选出一名学生参赛,教师任裁判。每名选手连发3个球,以准确率来定名次。由班费支出买三个价位适中的排球来进行奖励。

四、结语

体育锻炼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终身体育的观念更是深入人心。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体育教育时,应该从体育素质和职业能力相结合的角度出发,结合高职院校教学的特色,合理规划教学课程,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纪周.基于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高职体育教学分析[J].运动,2017(5):130-131.

[2]陈文华.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探究[J].才智,2017(30).

[3]张丹.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7):73-74.

(作者单位: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体育素养职业能力高职院校
大学体育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活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研究
90后大学生体育素养培养模式改革初探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