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的扶贫效应①
2017-05-30巩惠
摘 要:近些年,在一些贫困地区,旅游业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带动当地居民脱贫的作用日益显露。石台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利用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从而实现精準脱贫。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旅游业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但也存在当地旅游产品不突出、政府管理存在缺陷等问题。同时,提出加强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等建议,让当地居民从旅游业发展中得到真正实惠,实现脱贫致富。
关键词:精准脱贫 石台县 旅游业 扶贫效应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6(a)-054-02
为了早日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高贫困区人口的人均收入。党中央一直在宣扬精准脱贫的战略口号,利用贫困地区不同的特色从而实现脱贫目的。在精准脱贫中,旅游业极大地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帮助贫困人口真正实现脱贫。本文以国家级贫困县石台县为例,来探究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1 石台县概况
1.1 地理区位
石台县是池州市辖县,位于安徽省南部,皖南山区西部。东与黄山区交界,南与黟县、祁门县相连,西与东至县接壤,北与贵池区、青阳县为邻。地理坐标为北纬29°59′至30°24′,东经117°12′至117°59′。
1.2 旅游资源
石台县位于安徽省南部,东傍举世闻名的黄山、旅游胜境太平湖,北邻佛教圣地九华山,属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是安徽省“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内空气清新、生态优良,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山水洞俱全、风光原始、自然迷人。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保护自然生态教育基地-牯牛降,古称“西黄山”,不仅集雄、奇、幽、秀于一体,而且蕴藏着2000余种的动植物种类和植被群落,形成了一个天然而庞大的动植物基因库,有“绿色的自然博物院”之称。它是皖、赣、浙、苏四省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原始森林。
2 石台县旅游业的扶贫效应
2.1 理论分析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拥有较强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很好的将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人文景观与当地劳动力就业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很好的将旅游活动社会化、旅游活动商品化,促进当地生产力的发展。石台县为国家级贫困县,同时具有“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境内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6处,如秋浦漂流、百丈崖等著名景点,旅游资源丰富。随着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当地居民办起了农家乐、景点摆摊以及旅游景点特色服务等工作,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提高了农民的人均收入。
2.2 实证分析
根据石台县政府官网数据显示,2015年旅游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分别达到620万人次和44亿元,比2010年分别增长了210%和238%,年均增长25.3%和27.6%。通过实施产业扶贫、精准扶贫,全县农村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3.59万人减少到2015年底1.865万人,比“十二五”预期目标多减少贫困人口3650人,贫困发生率从39.8%下降到20.7%。2016年1~11月份,旅游人次和总收入分别完成694.6万人次、51.3亿元,分别增长14.8%、17.9%,占年度目标的97.4%和97.3%,超时序进度5.8和5.7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是石台县的旅游业发展不仅增加了当地旅游总收入,而且为贫困人口的减少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从表1可以看出,从2005年~2011年以来,石台县农民人均收入(元)、财政收入(万元)、旅客(万人)都在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为了更好的分析石台县旅游业的扶贫效应,将农民人均收入(元)作为被解释变量y,旅客(万人)、财政收入(万元)作为解释变量x1、x2,建立多元回归线性方程。Y=769.2681+4.000538x1+0.15961x2
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旅客人数每增加1万人,平均来说当地农民人均收入增长4元;财政收入每增加1万元,当地农民人均收入平均增长0.1596元。R2=0.998,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也与理论和现实意义相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旅游业发展对人均收入增长的重要性,因此在石台县大力发展旅游业是精准脱贫的重要工作。
3 石台县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旅游资源开发不合理
尽管石台县的旅游资源丰富,有地文、水域、生物景观等,但是当地旅游资源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开发与运作。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旅游资源独立且分散,石台县的旅游景点范围广,缺乏系统的旅游线路和旅游管理。石台县著名的十大旅游景点分布在不同村落,其中4A级怪潭景区位于石台县横渡镇钓鱼台村,而天方富硒村落在风光秀丽的石台县珂田乡,且旅游开发主体不同,所以造成旅游产业管理混乱。(2)景点开发程度低,大多数景点游玩设施大同小异,缺乏特色。(3)未能形成系统的旅游产业,大多数当地居民依靠贩卖普通速食品分布在景点各处。这样低附加值的产品并不能拓宽当地居民的增收渠道。
3.2 配套设施不完善
石台县的大多数景点位于偏僻的村落,到处是蜿蜒的盘山公路,有些地方仍存在泥土路的情况,恶劣天气时常导致泥流下滑,人们出行困难。在景点中,安全设施陈旧,保障工作仍做得不够充分。同时,石台县宾馆的接待能力不足,县城内酒店年平均入住率在40%,并且在旅游旺季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配套设施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游客的进入。
3.3 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石台县贫困人口的先天弱势限制了他们参与旅游发展的能力和获益的机会。在石台县长期居住的人群中,大多數以中年妇女、老幼儿童为主,他们普遍呈现文化素质较低,缺乏旅游开发经验。在游览景区时,旅游开放商一般会聘请当地居民作为景点内的导游,但她们大多数自己也并未完全了解景区内的特色之处,并不能很好的向游客介绍,这使得初次而来的旅客失去了大好兴致。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使他们难以依靠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服务业。
4 石台县旅游业发展建议
4.1 加强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在石台县精准脱贫工作中,政府必须要根据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乡村旅游,大力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1)完善重点村旅游基础设施。加大重点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接待条件。优化重点村乡村公路、慢行道、停车场、标识标牌等交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重点村公共服务和商贸物流体系,支持有条件的重点村建设综合性游客服务中心。(2)支持贫困户增收脱贫。充分发挥旅游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景区与周边贫困村、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和支持群众依托景区发展种植养殖、餐饮住宿、特色旅游商品。(3)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当地政府通过一定比例的财政拨款,加大贫困地区市县领导干部和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培训力度,对乡村旅游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贫困户)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来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文化素质方面的提高。政府可以定期开展旅游景点知识普及讲座,让当地居民对自己生活附近的景区深入了解。
4.2 提高当地居民的参与能力
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程度,决定了旅游开发的广度和深度。只有提高当地居民对旅游产业的参与能力,才能早日实现石台县精准脱贫,拉动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人均收入。经过对石台县的实地走访,我们发现石台县居民对当地旅游开发的参与,呈现获利不均的现象。对于有些临近景区的居民,他们则通过兴办农家乐、蔬菜果园来吸引游客消费,使得收入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而对于那些距离景区较远的居民来说,他们只通过早起挑一些小饰品以及食品去附近景区贩卖。对于这部分居民来说,他们并未能真正从当地景区的开发中获得利益。
因此,当地政府以及旅游公司、开发商应该创造一些机会来让获利较少的居民,利用自身的优势进行获利。例如,开发商可以对当地居民进行旅游知识培训,雇用当地居民进行安保以及导游工作等。
4.3 加大宣传力度
强有力的宣传力度是吸引后期游客络绎不绝的保障。尽管石台县拥有多处旅游胜地,但在安徽省并未能够打响旅游胜地的口号。大多数人谈到安徽省池州市只会想起佛教圣地九华山,而并没有意识到石台县的大好风光。可见,石台县的旅游品牌仍处于初期阶段。为了加强对石台县旅游风光的宣传,当地政府、旅游开发商应提高旅游宣传费用在旅游收入中的比重,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广告宣传。同时,石台县也应该建设自己的旅游产品、旅游特色,利用这些物质产品进行宣传,吸引世界各地游客到来。只有大量游客的参观,旅游产业才能真正发展起来,从而提高当地居民的人均收入,早日实现精准脱贫。
参考文献
[1] 孙玉君.以旅游为导向推动安徽省石台县城镇发展策略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2.
[2] 张遵东,章立峰.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以雷山县西江苗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1(6).
[3] 王永莉.旅游扶贫中贫困人口的受益机制研究——以四川民族地区为例[J].经济体制改革,2007(4).
①基金项目:本文属安徽财经大学2016年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旅游业扶贫效应研究——以国家级贫困县石台县为例》(201610378635)阶段性研究成果,指导老师:郭利京。
作者简介:巩惠(1996-),女,汉族,安徽池州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4级本科生,主要从事经济学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