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党员干部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基本前提

2017-05-30禚明亮

宁夏党校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政治纪律党内政治生活

禚明亮

摘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主张,是党员干部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基本前提。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前提是维护党中央权威。

关键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党内政治生活

世界上,每一个政党都有其自我运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内在机制。这一机制的有效运行是维持党的性质、落实党的宗旨、实现党的政治目标的基本制度。党的纪律和党内规矩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是党的生命线。全体党员遵守党的纪律和党内规矩是我们党永葆生命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法宝。党员干部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少数”,各级党组织能否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关键看“党员干部”。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党员干部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基本前提。

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主张。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主要目标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主张,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主要目标。虽未直接使用“党内政治生活”这一术语,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批判资本主义、构想未来社会主义模式的过程中就已经对未来共产党的基本组织原则、工作机制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主张和建议,为各国共产主义者所参考和借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和实践者——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都极为重视党内政治生活的问题,他们在各自任期虽然面临的主要时代课题和任务略有不同,但都对党内政治生活进行了重点关注,提出了一系列带有中国特色的党内政治生活理念和主张,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其中一些理论成果已经被落实为党的法规。关于这一点,最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是1980年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这是第一部既总结历史上处理党内关系和整顿党风的经验,又提出了体现时代特征的党的建设的任务和要求的比较全面系统的党规党法。尤其是总结了十年“文革”浩劫中党内政治生活错乱,党的组织、党员的党性观念、党的优秀传统和作风遭到严重破坏的教训。这部党规党法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大背景下,为了使党内政治生活恢复正常并逐步走上正轨,开启党内政治生活新局面,夯实领导改革开放的领导基础而制定的。这部党规党法共有十二条。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坚持集体领导,反对个人专断;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坚持党性,根绝派性;要讲真话,言行一致;发扬党内民主,正确对待不同意见;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选举要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同错误倾向和坏人坏事作斗争;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同志;接受党和群众的监督,不准搞特权;努力学习,做到又红又专。《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前30年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的反思、概括和总结,更是对未来党内政治生活的全面规定。

自《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颁布以来,36年时光已然过去。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共产党取得了让人无比自豪的执政成绩。《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在这36年的时间里成为全党的政治共识,在增进党内团结,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一准则的内涵和外延也将实现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开拓进取、不断前进,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指引,党的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孕育、丰富和发展,党的建设也随之进入了关键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期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分析和总结苏东亡党亡国教训,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治党经验,应对威胁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而做出的最新的战略决策。2016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提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鍵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这次会议确定了严肃党内生活的新十二条原则。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和保障党员权利;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在阐述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时,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多次场合提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作用、内容和重大意义。在2016年“七一讲话”中,习近平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又强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性基础工作,是全党的重大任务。由此可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将成为未来我们党政治生活的永恒主题。那么,我们该如何深刻理解这一论断呢?

第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党落实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基本前提。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断取得胜利,其执政资格的取得、维护和巩固均有赖于中国共产党严格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种严格的纪律性第一表现在践行人民立场的坚定性,坚持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规矩。习近平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不管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都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唯一宗旨,维护了党的为民形象。对于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尤其是党的腐败问题,党中央采取高压态势,严惩不贷,惩处了一批“老虎”和“苍蝇”。第二,这种纪律性和规矩意识体现在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上。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且明确提出了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五个必须”要求,即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必须遵循组织程序,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违背组织决定;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如果沒有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小团体主义、山头主义、拉帮结伙现象盛行,使党丧失纪律性和规矩意识,将严重损害党的形象、窒息党的政治活力,那么随时会有丧失“执政资格”的风险。

第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净化党内政治氛围的重要举措。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环境不是一个真空地带。其执政环境与一定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的发展状况,社会风气的性质深刻影响着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拥有8 800多万名党员,分布在440多万个党组织中。这440多万个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础性力量。这些党组织的党内政治生活状况如何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党的政治生活状态。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各级党组织要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净化党内政治氛围的重要举措,其中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起着带头和模范作用,必须带头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活,允许充分的民主讨论,不搞一言堂。党内政治生活空间应当是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2016年8月,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强调,各级党组织要自觉担当责任,严格按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办事,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破坏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都不能拿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交易。要坚持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做起,形成以上率下的浓厚氛围。

第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激励和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性的基础性工作。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目的是形成全党共识,凝聚全党合力,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既要做到维护党中央权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形成全党同志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又要做到通过开展严格的党内组织生活、促进党内民主、完善党内监督,发挥每一位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激发党的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是推进党内民主进而带动人民民主的重要举措。通过构建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努力营造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而不是“官大一级压死人”或者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谀奉承,从而激励和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凝聚8 800多万名党员的智力人心。正如2016年8月,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所强调的,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最终体现到调动廣大党员干部积极性、推动事业发展上。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二、维护党中央权威: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关于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具体实施路径,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且明确提出了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五个必须”要求。其中,居于首位的是维护党中央权威。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并贯彻落实呢?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多次在著作中阐释权威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的权威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现实的双重选择。从新民主义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再到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是通过伟大的实践和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而自然获得的。在面对“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任务时,全党必须继续坚守和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形成集约型、凝聚性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最大程度地激发党执政兴国的伟大力量。因此,全体党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的团结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核动力”,中国共产党需要跟随时代的进步和社会阶层的演变,不断吸收新的社会阶层,坚持五湖四海的选人用人原则,以政治忠诚作为衡量党的干部的重要指标。政治上不合格的,坚决排斥;政治上合格的,优先考虑。以政治忠诚促党内团结,团结一切忠于党的理想信念、忠于党的政治规矩和纪律、忠于党的根本宗旨的好同志。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和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的重要性,并在多次场合对这一问题进行阐发。习近平在2013年1月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在2014年10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中央权威,全党都必须自覺维护,并具体体现到自己的全部工作中去,决不能表面上喊着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实际上没当回事,更不能违背中央大政方针各自为政、自行其是。在2015年7月召开的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又强调,群团组织要始终把自己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贯彻党的意志和主张,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承担起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把自己联系的群众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恩格斯曾在《论权威》中指出,权威存在的前提是服从。“我没看到,一方面是一定的权威,不管它是怎样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从,这两者,不管社会组织怎样,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赖以进行的物质条件下,都是我们所必需的。”关于权威原则与自治原则的关系,恩格斯强调将两者绝对化,“把权威原则说成是绝对坏的东西,而把自治原则说成是绝对好的东西,这是荒谬的。”,“权威与自治是相对的东西,它们的应用范围是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改变的。”这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执政权威关系到党的执政生命。党的执政权威与执政合法性的确立和维护必须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拥护和支持,必须大力发展人民民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权威与执政合法性的维护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我们应当居安思危、总体布局,采取各种方法与时俱进地维护党的执政形象、增强党的执政权威和执政合法性。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权威与执政合法性,必须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效率、提高执政成绩和执政的民意满意度上下功夫。同时,还要加强党的执政形象建设,严厉打击腐败现象,树立和增强党的依法执政、清廉自律、亲民为民的优良执政形象。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一些未曾遇到过新问题、新挑战、新矛盾不断涌现,给党的执政能力带来了极大的考验。在这个关键时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党内团结就变得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守纪律讲规矩要做到“五个必须”,特别是必须维护中央权威和党的团结。如果说在恩格斯的时代,革命的权威就是要凭借它的武器对反对派造成的恐惧,来维持自己的统治,那么今天维护中央权威即是凝聚全党的力量,同仇敌忾,应对未来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艰难困苦。

责任编辑:文会

猜你喜欢

政治纪律党内政治生活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意义、问题、对策
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建设基本问题探讨
基层党组织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堡垒
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治党的逻辑必然
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三点攻”新模式
党史视野下的“政治意识”演进历程
继承与超越:革命时期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给新时期带来的现实启示
严守纪律规矩画“红线” 强化监督责任正“衣冠”
理解“党内政治生活”的三个维度
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的地方政治生态建设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