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intech(金融科技)研究综述

2017-05-30张兴

中国商论 2017年2期
关键词:金融市场信息技术

张兴

摘 要:近来,“Fintech”在业界掀起一阵热潮,成为各大会议的焦点,比如在2016年3月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和几个月后的2016朗迪金融科技峰会,“Fintech”一词都成为金融业和科技界的热议名词。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对Fintech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状况做了许多学术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本文从性质界定、发展现状以及Fintech带来的革新与影响四个视角,梳理了专家学者在Fintech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并对Fintech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金融市场 Fintech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1(b)-017-04

两年前,以余额宝为典型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第三方支付、P2P网贷、众筹、票据理财、互联网金融门户和信息化金融机构等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进入快速发展的春天,受到大量用户追捧。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在极短时间内迅速扩散,互联网金融成了各行各业追逐的亮点。然而好景不长,据统计,仅2014至2015两年,P2P平台跑路家数达到1524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随着不法分子、非法机构大量跑路、停业而逐步放缓,准入和监管政策不断出台促使监管逐步收紧,行业进入转型和洗牌期。现在“互联网金融”这个词已经不常被提起,说得更多的是“金融科技Fintech”,如今的互联网金融也在极力摆脱昔日问题的标签,努力向Fintech即金融科技靠拢,金融科技Fintech成了当今金融业的热点。业界对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区别联系以及对Fintech的未来影响的讨论和研究更是泉涌般出现。我国金融业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金融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普惠金融仍然任重道远。若我国能够借助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实现金融服务水平的跨越式提升,甚至是弯道超车,这不仅是对我国金融业,而且对我国底靡的实体经济都是一大利好消息。

1 Fintech的性质界定研究

1.1 Fintech的性质界定

对于Fintech,目前国内外尚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表述方式,但万变不离其宗,不同的表述方式蕴含相同的本质:把科技与金融相融合,利用新兴的互联网信息科技改造和创新金融产品和业务服务模式。全球金融稳定理事会将其定义为“技术带动的金融创新”,认为Fintech的革命与创新不仅在于与用户对接的前端产品,还包括系统后台的应用技术。以李光磊(2016)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则认为:“Fintech”一词是金融的英文表述finance与科技的英文表述technology的合成,本质则是新兴的互联网或高科技信息技术公司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高科技开展普惠的面向大众的金融服务。韩梅(2016)对于Fintech一词的解释与李光磊等学者一致,但是对于这个词的深层含义,她认为金融科技仅仅是金融业和当代高科技即互联网信息技術的结合。李淼(2016)在其文章中对Fintech有不同见解:金融科技是一种商业模式,两个领域的碰撞融合是深刻而广泛的,涉及行业运行的每一个子系统,technology的融入使得finance更有效率,其目的在于使technology为finance的发展注入活力和能量,促进fi nance行业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1.2 互联网金融与Fintech的异同

同样涉及金融和科技因素的碰撞以及互联网金融公司大批向金融科技公司转型引起专家学者对互联网金融和Fintech的比较。

在定义上,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在业界也有许多争论,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国人民银行,2014)称:“广义的互联网金融既包括作为非金融机构的互联网企业从事的金融业务,也包括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开展的业务;狭义的互联网金融仅指互联网企业开展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金融业务。”各专家学者对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表述虽不同,但本质上无异,即为以互联网的手段来实现金融服务。童文涛(2016)的分析方法与韩梅类似,认为“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郑联盛(2016)提出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兴的金融服务模式,它的信息中介、资金融通等业务借助于新兴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从Fintech与互联网金融分别的定义表述中,我们得出结论:相较于互联网金融,Fintech的定义更广泛也更有发展空间。

从空间范围上,叶纯青(2016)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仅适用于我国,Fintech或金融科技则是欧美乃至全球范畴的概念,运用历史视角,童文涛(2016)将金融史与科技史相联系,提出互联网金融是金融科技的阶段:金融业的作用和使命没有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而改变,它的主要任务仍然是以为实体经济运行服务和为客户创造价值;整个金融体系也不会像一些人预言的那样会被互联网金融彻底改变,它的主要作用仍然是资源配置、支付清算、管理风险、价格发现等,互联网金融的经营模式缺乏可持续性,因而只是作为向金融科技过渡的一个阶段而存在。

在影响方面,一部分学者认同“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同质论”,叶纯青(2016)认为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有相同的本质和核心,都是利用技术驱动金融创新,从而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国内有些学者从消极的方面肯定了“同质论”,认为金融热潮在两者上的转变不过是旧瓶换新酒,这仅仅是名词上的创新,并不会给金融业带来大的变革。与“同质论”相对应,一部分学者则认为互联网金融与Fintech有本质上的区别,而不只是文字表述不同:Fintech是互联网金融的较成熟阶段,它利用的技术、解决的问题都比互联网金融要更进一个层次,这种提升是循序渐进的,但不可忽视。

2 Fintech发展现状研究

有些学者侧重于证明Fintech强大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发展前景,史博洋(2016)在《Fintech,更有生命力的金融未来》中,分别论述了Fintech在国外如火如荼的发展和在中国巨大体量下的光明发展前景。李光磊(2016)通过分析数据,发现Fintech已成为各国创业投资资本聚焦追逐的对象,将引起一轮新的投资热潮。韩梅(2016)从融资规模、公司性质与成立时间、地域分布、行业分布等方面对全球Fintech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在TOP50金融科技公司中,从资本要素来看,私人公司占了相当大一部分;从地域角度看,美国占据了半壁江山;从行业角度分析,借贷行业占比最高,为30%,从公司存续时间看,最长没有超过10年,虽然行业新兴起不久,但也已经初具规模。杨飞(2016)指出信息科技与金融业务的结合带来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在强势资本的支持下,网络支付、网络借贷、网络理财等诸多新型金融业态,以客户体验为导向、以数据技术为驱动、以互联网低成本扩张为手段,激起了金融科技蓬勃发展的浪潮。穆迪高级副总裁Robard William提出,整个行业的根基随着企业投资和并购的不断增加以及少量公司上市而日益稳固。唐宁(2016)从全球化视野,提出Fintech全球化面临着信息全球化、业务全球化、资本全球化、人才全球化和监管全球化五大机遇。

另外,有一些学者提出Fintech行业发展毋庸置疑也面临着一些挑战。赵学军(2016)指出Fintech还需要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前进,其面对的更大挑战是“如何帮人们增加收益”而不是停留在以往一些金融科技公司的目标“降低成本”上,毫无疑问,“增加收益”比“降低成本”更困难。朱太辉(2016)从风险和金融稳定的角度出发,提出Fintech具有的开放性、互联互通性、科技含量更高的特征,不仅不会改变金融业务的风险属性,还使得其面对的风险更加隐蔽、潜在风险更复杂、技术风险更突出。史博洋(2016)总结尽管我国Fintech公司有一系列发展机会,但我们一定要做好准备,应对Fintech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需要在解决技术难题、积累和沉淀数据、加强关键领域的人才培养和推动金融普惠的价值落地方面取得实质突破。

3 Fintech的创新与变革研究

Fintech代表金融和科技的深度融合,其核心是通过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推动金融服务不断进步。各学者对Fintech的创新与变革的研究也均是围绕在这个核心展开。

韩梅(2016)认为,一方面,技术创新带来了金融服务的创新:金融科技公司致力于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完善客户的金融服务和促进服务个性化、金融产品定制化,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并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另一方面,Fintech给金融服务带来了一系列的变革,例如,存贷去中介、支付革命即移动第三方支付的壮大、智能化交易与理财的变革和区块链(Blockchain)的发展。董莉(2016)也指出Fintech借助信息技术之手,实现了过去久久无法实现的金融服务如反欺诈、智能投顾、快速交易验证等服务。金融科技正改变着零售、支付、财富管理、经纪、保险乃至监管等金融业各领域。

李思(2016)提出金融服务对象也就是客户在Fintech发展中受益最大,特别是那些一直受到金融机构歧视的中小企业,在资金获得和支付方面有了更多选择。

浦发银行战略发展部智慧银行课题组(2016)从自身发展需求出发,提出Fintech技术是构建智慧银行的驱动力。

徐璐、朱太辉(2016)从Fintech对金融稳定的作用方面提出Fintech的创新点: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技能的信息技术的应用,金融科技可以促进金融机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风险管理能力、降低风险集中度,从而有助于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

杨飞(2016)在分析新型商业模式带来的颠覆性影响时指出金融科技有利于普惠金融的发展:普惠金融的目标是构建一個多层次、广覆盖、有竞争的包容性金融体系,解决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问题。金融科技创新增加了社会金融服务的供给,使普惠金融的可得性显著提高。李淼(2016)提出在美国,虽然金融体制已经相对成熟和完备,但来势汹汹的Fintech依然给传统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影响。金融机构构成的竞争激励着传统金融机构在信息技术上的投入,或从内部进行技术创新,或从外部引入先进技术应用,以提高服务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

4 Fintech对金融格局的影响研究

4.1 Fintech给传统金融体制带来冲击

Fintech的兴起给传统金融体制带来冲击。穆迪高级副总裁Robard Williams在他们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穆迪公司,2014)中指出,金融科技公司的新技术和创新、新的消费者“千禧一代”以及银行自身面临的挑战,这些都使得金融科技公司有更大的发展机会;并且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金融科技公司无需建立庞大的分支机构,无需获得银行牌照并且云计算技术给公司带来了灵活性和良好的成本效益,这些都使得金融科技公司的运行成本更低。李淼(2016)从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的联系角度分析指出,Fintech在我国会在普惠金融方面做出巨大成就,从而影响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份额,由于我国传统金融体制的弊病使得普惠金融供给不足、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在监管上存在明显差异,以及互联网金融所具有的覆盖广、成本低、易获得等特点均符合普惠金融的发展需求,中国互联网金融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已超过很多发达国家,而Fintech在中国可以理解为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的技术驱动型的互联网金融,因此Fintech在中国会借着普惠金融的推广获得进一步发展。

4.2 传统金融机构的应对

在Fintech公司给金融业带来了巨大冲击的情况下,一些学者给传统金融机构提出了发展建议。曹彤(2016)从宏观层面上给传统金融机构转型指明了道路:科技金融是商业银行转型的必然方向,这个转型不能忽视也不能跳过,转型的重点可归结为“四化”:资产端的证券化,存款理财端的互联网化,账户支付端的互联网化,贯穿全业务的大数据化。王怡(2016)则从企业内部和企业关系的微观角度指出银行可以在内部逐步引入更多的互联网新信息技术创新,不断提高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或者更好更直接的策略是与Fintech公司形成直接投资或合作关系。

4.3 竞争结果分析

关于在Fintech与传统金融机构的竞争中究竟哪方会胜出,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从本质上都认为Fintech对传统金融机构带来竞争压力不假,但是不可能取代传统金融机构,合作似乎是最有可能的结果。

李晓晔(2016)表示,Fintech企业的兴起,给传统金融机构带来了“倒逼式的竞争压力”。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虽然会产生竞争,但是由于在旧的金融秩序里传统金融机构庞大而不能倒的重要地位以及这些年来垄断产生的丰厚利润,金融体系产生彻底性颠覆的可能性不大。

穆迪高级副总裁Robard Williams在《Fintech正在改变竞争格局但它们未必能取代银行的中心地位》一文中,反驳了一些分析人士提出的“目前传统银行产品设计和定价方面的低效将给新进入者通过定制的便捷数字化金融服务取而代之的机会”,并指出这一过程不会像大家表述的那般轻而易举,并且存在高昂的成本和潜在的风险,传统银行作为金融业核心的地位仍然不会被改变,虽然有竞争但是少不了与Fintech公司的合作,双方既合作又竞争,这将有利于促进金融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和金融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唐宁(2016)对Fintech在我国接下来10年的发展状况做出了预测。他表示,在将来的10年里,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金融科技公司上市,从行业看,我国的金融体系将越来越完善,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将成为行业常态。

杨飞(2016)也相信科技创新与传统金融服务并不矛盾,也不对立。相反,二者的深度融合能够迸发出新的生产力,创造出更契合客户需求的产品。一方面,应用在金融领域的科技创新是在现有金融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其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现有金融生态系统的支撑,其中应用的信息技术丰富了金融服务的形式、拓宽了金融服务的渠道、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但并未改变金融的本质。另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正试图打破对常规路径的依赖,超越思维定势的局限,不断为传统金融服务注入创新开放的基因。

5 Fintech发展建议

5.1 以改善民生为落脚点,从金融科技到金融生活

Fintech即金融科技,是信息技术在金融服务中应用的结果,他没有改变也不能改变金融业的本质: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服务,切实改善民生,为人民谋福利。无论技术怎样发达,行业怎样革新,这个初衷不可忘。历史上所有的金融业创新都来自于实体经济或者说是商业创新带来的金融需求,正如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所说,“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待金融革命”。另外,生活是金融业发展依托的土壤,在实际中找到运用的场景,才能真正地把金融和科技相融合,这有利于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金融发展水平上的差距,甚至是反超,并且构建一个真正与生活相结合的金融生态,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性循环。

5.2 创新和完善监管体制,加强风险控制

2013年,以蚂蚁金融余额宝为代表的应用的崛起颠覆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史,2015年、2016年P2P平台大量停业、跑路给行业发展敲响警钟,促使互联网金融的政策和监管不断进步和规范。而在Fintech成为新热点的当下,比照中西方模式,看清未来趋势,完善监管体制,加强控制风险,对于监管者而言十分重要。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Fintech逐步融入金融系统的各个层面和不同领域,既产生了积极影响,也有消极作用,两者共同作用,构成对世界各国金融监管效力的压力测试和现实考验。Fintech给金融行业带来了“创造性促进”的影响,监管需要在享受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舒适和效率与识别随着发展不断出现的潜在风险之间做好平衡;加强对风险监测的评估,动态调整、优化监管政策;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推动“金融监管科技创新”的进步;并且要在金融科技日益全球化的条件下,加强跨业和跨国监管协作,提高Fintech监管的协调性。

参考文献

[1] 金融圈.FinTech现状[J].中国科技信息,2016(12).

[2] 韩梅.FinTech的创新与变革分析[J].创新科技,2016(06).

[3] 薛健.BAT摩拳擦掌布局FinTech[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6(14).

[4] FinTech.科技改造金融[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6(14).

[5] 李淼.FinTech来袭:重塑金融格局[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6(14).

[6] 叶纯青.“Fintech”與互联网金融[J].金融科技时代,2016(08).

[7] 析文.Fintech是“新酒旧瓶”,还是将由中国引领的下一场金融革命?[J].互联网周刊,2016(15).

[8] 史博洋.Fintech,更有生命力的金融未来[J].金融博览(财富),2016(08).

[9] Robard Williams.Fintech将改变竞争格局[J].首席财务官,2016(15).

[10] 打造“智能客服”Avaya借力Fintech推动联络中心改革[J].中国金融电脑,2016(09).

[11] 中国科技金融FinTech创新大会[J].金卡工程,2016(08).

[12] 邹均.区块链:Fintech的天之骄子[J].软件和集成电路, 2016(09).

[13] Avaya以Fintech为动力打造“智能客服”[J].中国信用卡, 2016(09).

[14] 朱太辉,陈璐.Fintech的潜在风险与监管应对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6(07).

[15] 董莉.最炫Fintech风[J].IT经理世界,2016(18).

[16] 浦发银行战略发展部智慧银行课题组,李麟.Fintech技术是构建智慧银行的驱动力[J].中国银行业,2016(08).

[17] 韩梅.FinTech的发展现状与金融创新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6(23).

[18] 王怡.FinTech来袭倒逼传统金融变革[N].科技日报,2016-06-15(008).

[19] 李思.Fintech引领金融创新[N].上海金融报,2016-07- 26(A08).

[20] 李光磊.Fintech:仍需“向前”发展[N].金融时报,2016-07-21(006).

[21] 刘泉江.Fintech崛起:从资本布局到变革力量[N].金融时报,2016-07-14(006).

[22] 闻君.Fintech全球化机遇的五大特点[N].经济参考报,2016-07-20(006).

[23] 郑联盛.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J].国际经济评论,2014(05).

猜你喜欢

金融市场信息技术
金融市场:寒意蔓延【精读】
假如金融市场崩溃,会发生什么? 精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金融创新产品与完善金融市场探讨
Copula模型选择及在金融市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