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旅游岛视角下的海南生态旅游发展分析

2017-05-30彭鹏

中国商论 2017年22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发展现状海南

彭鹏

摘 要:生态旅游业作为海南省新兴的重要产业之一,其持续而健康的发展关系到海南省的民生大计。然而,目前海南省旅游业中存在着诸如市场混乱、法制不健全、专业人员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海南省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基础上,对海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目前海南生态旅游市场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海南 生态旅游 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8(a)-048-02

1 生态旅游的定义

近些年来,我国旅游业呈现高速发展的趋势,旅游产品和旅游形式的开发和发展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其中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的形式,逐步成为游客心中的热门而备受瞩目。

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这一定义在国外学术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污染问题已经不容忽视,生态旅游进而引起了我国旅游界的充分重视。国内许多学者加入了生态旅游的讨论和研究。如宋晓维、刘红(2011)认为生态旅游是指人们在不损害野生动植物、不危害环境、不破坏地方社会风俗和人文古迹的条件下,进入某一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中,如森林、草原、湖泊、农庄、海滨等,回归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的行为;周克军(2011)指出生态旅游就是在为游客提供旅游观光的同时,更加强调对观赏景观的保护,使其不受到破坏。上述不同学者对生态旅游的定义,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协调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2 海南生态旅游发展概况

2.1 海南生态旅游现状

海南作为旅游大省,近年来随着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发展,吸引了更多国内外游客。海南依托独特的热带海滨风光,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极具特色。其中海南生态旅游的发展更是独树一帜,在近年得到充足的发展。首先,海南省凭借自然环境优势,目前已有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还拥有呀诺达热带雨林等一批以生态旅游文化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区。其次,拥有独特的热带滨海风光资源,长达1528公里的海岸线,以“椰风海韵”而家喻户晓,并且一半是可以被开发和利用的优质海滨沙滩,是海滨旅游的重要条件。最后,自然景观丰富且各具特色。山地景观与热带原始森林雄奇秀美,多为热门的登山旅游和避暑的胜地;水文景观也点缀其中,如万泉河、南渡江等;火山、溶洞、温泉星罗棋布,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2.2 海南生态旅游发展的意义

2.2.1 有利于促进海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海南旅游初期的发展则是以粗放式为主,主要表现是以过度地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污染自然环境。由于长期依赖这种模式,给海南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并且日益明显,极大地影响了海南旅游业的发展。而生态旅游的发展可改善这种粗放式的发展状态,为旅游业注入可持续发展的生机。与此同时,近年来,生态旅游已成为国际旅游者追逐的流行趋势之一,生态旅游的参与者主要来自于社会的中、高阶层。他们是属于知识分子、高收入人群,大多具备环境保护意识,有利于环保风气的形成,而且他们具有一定生态旅游产品的购买力,可以为海南带来较高的经济价值,也能够为海南做出可观的生态贡献,同时为海南老百姓提供良好的示范作用,将对海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2.2.2 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发展,其必要前提是该地区必须具备优质的生态旅游资源。凡是破坏的、污染的旅游地區,并不具备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因此生态旅游极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就要求海南生态旅游的参与主体要具有较强的生态意识,才能促进海南旅游业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生态旅游的发展,将从根本上消除粗放型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破坏,极大地推动了海南生态环境的保护。

2.2.3 有助于带动海南经济的发展

旅游业已经成为海南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据统计,2015年海南省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7.6%,旅游总收入相对于GDP的15.5%。预计2020年,海南省第三产业的比重将达到60%,旅游总收入将超过1000亿元,年均增长达到13%。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海南省住宿餐饮、交通运输、房地产等行业的繁荣发展。其中,生态旅游的贡献也不可忽视,通过开展生态旅游业给岛上各旅游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

3 海南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3.1 海南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1 生态旅游市场混乱,“伪生态旅游”泛滥

在现在海南省的旅游市场之上,生态旅游的口号处处可见,但更多是“伪生态旅游”的表现,很多旅游经营者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但是仅仅单一地把自然旅游资源作为卖点和噱头,进行过度的开发利用,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一方面破坏了自然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一些不良商家以野生动植物作为餐饮的宣传卖点,直接危害到海南地区野生动植物的多样性。生态旅游不单单是对自然环境的参观游览,也要让游客对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产生享受和体验。而“伪生态旅游”实质上并不具备内涵,它是对环境甚至文化的粗暴破坏。

3.1.2 生态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缺乏特色

目前海南省生态旅游的发展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缺少内涵、缺乏特色、质量差、档次低、类型单一等而且有些生态旅游景区在前期生态旅游规划不合理,无法突出生态旅游这一文化主题,兴建了大量的人造景观和人工游戏项目,对景区的自然环境保护造成了极大的干扰。多年来,海南众多的旅行社都在经营“环岛游”观光旅游产品,穿梭于各大自然保护区、风景区,但行程安排太紧,缺乏特色,且在景区观光的时间甚少而花在购物点的时间又太多,这样的结果是让很多旅游者在“几日游”之后,对海南旅游大为失望。优质的自然风光资源及独特的人文资源被浪费,整个旅游观光过程无法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或是引发旅游者内心的某种共鸣,这样的旅游产品设计是失败的。

3.1.3 知名度有限,部分旅游企业实力不强

海南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虽发展较快,但目前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依然有限,并未在世界旅游业完全打响海南生态旅游的品牌。海南生态旅游的竞争不单单是与国内旅游景区一较高下,同时也要与世界知名生态旅游景区“扳一扳手腕”。通过知名度的提高,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海南旅游企业大部分规模偏小,经济基础较弱。部分旅游企业缺乏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势单力薄、孤掌难鸣,这与日益增长的海南生态旅游需求是不相匹配的,对海南旅游可持续发展会带来消极的影响。

3.2 海南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分析

3.2.1 加强监管、合理规划

海南生态旅游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构建一整套合理的壁垒,挑选一些优秀的大企业集团来开发和投资海南的生态旅游业。同时,对旅游景点的开发经营应进行全过程生态控制,将生态规划、生态监控和生态保障融为一体,还要对不同的旅游景点评析其环境承受力,确定合理的旅游接待量,加强监管,可以为游客带来良好的旅游体验,同时保障景区的承载量,推进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合理而科学的开发规划,提出可持续利用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目标和保障措施。此外,还要在一些生态环境较敏感的旅游地区规范和控制相应的旅游活动。采取合理规划,符合当地的自然规律和情况特点,尊重当地传统民情和社会风气,进行适度、适当开发。

3.2.2 树立创新意识,丰富产品内涵

要提高生态旅游的吸引力,树立创新意识,丰富产品内涵。满足旅游者多元化的需求,对于旧有的生态旅游产品,要做到优胜劣汰、去粗存精,剔除不合理的。对于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产品,要丰富其文化内涵,同时要不断创新、推陈出新。比如,随着人们旅游意识的提高,对美食文化产品的需求也日渐高涨,适时推出海南生态美食旅游产品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此外,为了顺应人们日渐增长的科技意识,通过文昌市卫星发射中心的建设,可在文昌发展生态科技旅游产品。诸如此类,充分利用海南本地的特色资源,创新海南本地具有特色特点的生态旅游产品,抢占市场的先机。

3.2.3 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宣传力度

树立品牌意识,海南必须打造出专属于海南独有的生态旅游品牌,在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浪潮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做大做强品牌为理念,提高海南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可及性,扩大海南生态旅游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要加大对特色产品的宣传力度,在当今这个传媒业如此发达的世界,酒香也怕巷子深。目前海南生态旅游产品的知名度不高,除了要设计有特色的、符合生态旅游内涵的产品外,努力做好宣传也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陈海鹰.海南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8.

[2] 宋晓维,刘红.浅谈我国生态旅游的环境法规制[J].行政与法,2011(10).

[3] 周克军.论我国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J].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1(5).

[4] 刘云亮.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几个法律问题[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

[5] 陳玉婵.海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 2008.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海南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
生态旅游对野生鸟类行为的影响探讨
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与规划研究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