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对高校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培育的启示

2017-05-30朱慧

高教学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核心能力高校辅导员

朱慧

摘 要:高校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深度能力,其内涵虽尚有待进一步识别和挖掘,但其凝练方法和培育原则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核心能力概念的起源、供给侧改革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契合性,追根溯源的将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运用于高校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研究是可行的。基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启示,高校辅导员核心能力不能单一的提取式凝练,也不能模型式囊括,在辅导员核心能力的培育上应坚持以人为本、动静结合、继承创新的三大原则。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核心能力;培育原则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22-0063-03

Abstract: The core competence of college counselors is the ability to form in the long-term practice. Although its connotation is still to be further identified and excavated, there are some rules for its concise methods and principles.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origin of the concept of core competence and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reform thinking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of the supply side. It also suggests that it is feasible for us to apply the concept of enterprise core competence to the research of the capability of college counselors. Based on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theory of enterprise core competence, the core competence of college counselors cannot be simply extracted or conden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ore competence of counselors,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people-oriented, the combination of dynamics and statics, and the capacity of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Keywords: college counselor; core competence; principles of cultivation

自2014年頒布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实施以来,辅导员职业的社会认同不断增强,辅导员主动提升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也有了路径和方向,各级辅导员培训基地、高校学工部门等也围绕着《标准》逐步建立健全科学系统的辅导员培养培训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进一步规范了辅导员培训内容,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增强,高校辅导员的能力大幅度提升,何为高校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以及如何培育成为学者们关注的新话题。

一、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应用与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的可能性

(一) 起源: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是职业核心能力概念的起源

“核心能力”概念是1990年由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的核心能力》一文中提出的,是企业能力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企业能力理论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发展、深化三个阶段[1]。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和以泰勒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初步认识到技术和技能是企业里最为重要的能力,较为关注企业的内部,随后各种协调论认为企业能力是一种注重内部协调的综合性能力,但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关注度不够。在此基础上,哈默等人提出的核心能力理论,认为企业的能力应该内外结合而获取,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竞争优势能产生影响,提出了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的优势之源。由于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识别、培育等诸多具体问题不是很清晰,由此在学术界和企业界掀起了一股研究的热潮,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内涵,核心能力研究引起众多学科的关注,从经济学研究到管理学研究,从企业研究到人的能力研究,核心能力理论成果逐渐丰富,对核心能力的概念、特征、培育原则等,学术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从目前高校辅导员的能力建设来看,还存在着很多困境,其建设情况尚不能满足国家、社会、高校、大学生群体发展的需要。追根溯源,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是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较为成熟稳定的理论成果对高校辅导员核心能力的提炼方法、培育原则有一定的启示性意义。将企业核心理论作为新的切入点,可以提升辅导员能力体系及核心能力研究的速度与效率,加快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研究步伐,促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二) 契合:市场供给侧改革思维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契合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之后,“供给侧改革”成为经济领域乃至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词汇,一定角度上看,供给侧改革已经从一种手段演化为一种思维[2]。而高等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息息相关。供给侧改革是要求提高供给质量出发,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对受教者施以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从而将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思想观念、道德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2]。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特殊性要求作为供给侧的辅导员必须具有强大的思想引领力,向大学生提供适应国家社会需求的教育“产品”,并积极引领受教育者对这种高级“产品”的需要。从这点看,将辅导员队伍看作是为受教育者提供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产品的企业是可行的,企业的核心能力理论同样适用于辅导员核心能力的改革和提炼。

高校辅导员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供给侧。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辅导员职业群体不断向党、国家、社会提供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求的“产品”——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从这点说企业核心能力理论适用于辅导员职业群体的研究。

二、对高校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提炼方法的启示

(一)高校辅导员核心能力不能简单式提取。目前学术界关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可以概括为四类:技术创新观、知识观、资源观、组织和系统观。虽然各有侧重,但表现出一定的共同点:几乎所有观念都赞成,企业核心能力不是指某一方面的能力,也不是只存在于某一个阶段的能力,而是渗透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是一种整合能力。《能力標准》明确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辅导员的知识储备做了明确要求,要求辅导员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库存”,如何将自身所具有的多项能力综合整合运用到学生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去更加关键。这决定了辅导员的核心能力是一种整合协调能力,不可能是某一项或两项单一的能力。辅导员核心能力提炼不能是简单的一元论或是二元论。二是明确了辅导员工作的九大任务。分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研究等九方面[3]。任务的明晰为广大辅导员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辅导员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结构和知识体系发展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与此同时,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必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协同发展,使得学科分类更加枝繁叶茂[4]。某一学科的教学能力不能片面的作为教师的职业核心能力,同理,在研究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时,也不能简单将这九大功能里某一项功能看成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因此高校辅导员的核心能力提炼过程中,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单一提取方式,这与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是相悖的。

(二)现阶段高校辅导员核心能力不能模型式囊括

哈默等人提出核心能力概念的基础是以世界500强中的一些机械和电子类企业为研究样本的,是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世界一流大企业成功经验的总结,采取的是一种回溯性的分析方法。后续研究者虽然提出了一些同哈默不同的观念,但大多数研究依然是以先进企业为研究样本的,进行企业核心能力研究的。在此基础上,学者们虽然没有找出一种核心能力适用于所有企业,但综合现有研究成果看,企业的核心能力是多向能力的综合体,是基于能力模型或分级下的能力体系。一些学者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体系模型,并据此构建了评价标准。那么,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是不是就是这样的能力体系呢?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运用不是照搬照抄,结合辅导员这个职业发展过程看,现阶段还不能对核心能力进行模型性囊括。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而辅导员这个群体最初的产生于20世纪中期,真正发展的时间至今不过60余年,从2014年《职业能力标准》将辅导员正式定义为职业至今不过短短数年,职业结构、职业制度、职业培训体系均不完善,在现行职业环境下孕育出的优秀辅导员尚为数不多。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才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高校辅导员的能力体系的研究尚不够充分,辅导员核心能力的提炼似乎为时尚早。从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的现有成果看,模型式的囊括容易模糊核心能力和一般能力的界限,辅导员职业培训目标不易明晰,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育难以找到着力点。模型看似全面,实则是基于《能力标准》中涉及到的辅导员众多职业能力的重新洗牌与组装,与其说是对辅导员核心能力的提炼,不如说是对辅导员能力体系的深入研究。

既然现阶段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还不够充分,出类拔萃的优秀辅导员还不多见,运用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回溯性分析方法是不是过于牵强?从这个角度看,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貌似并不适用于辅导员这个尚不成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研究。其实,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职业发展还不成熟,不够完善,才要加紧对辅导员核心能力的研究和培育,借鉴相对成熟的企业核心能力研究的既有成果,就是为了少走弯路,加快步伐,倒逼式促进辅导员能力体系的完善。

笔者曾在职业核心能力的凝练过程中,打破了既有的模型式囊括,又有别于一元论二元论,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按照辅导员职业能力目标、能力取向、能力准则的要求,从不同层面对高校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进行凝练,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信服力是辅导员职业的核心能力。三个维度的提炼既克服了多元论在辅导员培育及培训时难以有的放矢的弊端,又体现了辅导员岗位的独特性。当然,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提炼的核心能力研究均具有一定的价值。那么,在学术界关于辅导员核心能力尚未形成共识的情况下,能不能对核心能力进行培育呢?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认为,不同的企业因所处的产业环境和成长阶段不同,其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等也各有特色,各企业选择的核心能力培育的具体的方法可能大相径庭,但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却有一定的规律和原则可循[1]。

三、对高校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培育原则的启示

(一)以人为本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认为,人才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其直接关系企业核心能力培育的效果。既要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又要尊重消费者的需要,是企业核心能力培育的关键。高校辅导员核心能力,同样要从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出发,一方面要借《能力标准》的东风,努力改变辅导员的职业地位,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5]。对辅导员而言,虽然“高付出低待遇、严要求低回报”的现状急需改变,但满足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更为重要,即职业幸福感和自豪感,给辅导员公正的社会评价及职业认可。另一方面,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认为,核心能力最本质的特征就是顾客价值性,在产品及服务中实现产品价值是企业培育核心能力的最高追求。以人为本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应以主要工作对象的学生为本,将学生作为辅导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和学生的交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管理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满足学生物质精神政治文化等不同层面的需求,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知心朋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来培育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就是要把辅导员自身发展的“个人梦”同学生健康成长的“青春梦”无缝对接,完美统一起来。

(二)动静结合

学术界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虽不尽一致,但却对企业核心能力特征的看法基本一致。顾客价值性、独特性、不可仿制性、延展性、创新性被认为是核心能力的特征。核心能力的独特性和不可仿制性决定了核心能力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能力,是静态的;顾客价值性、延展性和创新性又决定了核心能力的动态结构。复杂多变的企业外部环境使得企业不断调整自己的内部条件,以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并加以积极利用,其变动的内外资源之间实际上也形成了一种动态的良性互动[1]。而高校辅导员面对新形势下如何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主动适应“95后”大学生的新特征,是当下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辅导员群体也不断注入了新的血液,昔日的作为被教育对象的“90后”也加入到今天的辅导员队伍中来,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追求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内外环境动态变化的过程中,过去的核心能力在新的形势下可能只是基本能力,现在所谓的培育重点在未来可能成为非重点。因此,在核心能力的培育上,坚持动静结合的原则,就是既要防止辅导员对原有的核心能力过度自信而对环境波动的惯常忽略导致的核心刚度,又要警惕过度关注大学生的需要和诉求,突破底线原则,从而分散了培育和完善核心能力的精力。

(三)继承创新

企业核心理论认为,创新是企业核心能力培育的永恒主题,在技术、观念、体制、机制上的创新,才不易被人模仿和复制,这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竞争优势。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要改进“配方”,提高“工艺”,“包装”上要时尚,同样离不开创新。辅导员在工作艺术上要坚持创造性创新,工作能力要进行继承性创新,工作载体上可以模仿性创新。另一方面,辅导员职业的工作对象是人,是一种特别注重实践和经验职业,在具体的学生事务性工作中产生的好的经验和做法需要继承,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中总结出的好的方法和技巧需要继承,在调查研究工作中提炼出的好的理念和手段需要继承。因此,辅导员核心能力的培育要坚持继承和创新,在辅导员的培训、培养上认清什么该继承,什么该创新,怎样继承,怎样创新,掌握和继承方式和创新理念,把握好辅导员核心能力继承和创新的度量衡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郭红玲,等.企业核心能力的挖掘与培育[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侍旭.高校思政教育也应有“供给侧改革”思维[N].光明日报,2016-03-16(016).

[3]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S].2014,04.

[4]姜土生.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协同发展[J]. 高校輔导员,2014(06):20-22.

[5]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6]张相琼.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16(07):49-50.

[7]章根红,李洪全,尹红婷,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路径与方法探究[J].高教学刊,2016(18):201-202.

猜你喜欢

核心能力高校辅导员
跨境电商人才核心能力分析及培养路径选择
习近平领袖核心能力的演进轨迹
本科生核心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展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探析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语用训练,语文核心能力提升的抓手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