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水课”教育改革研究

2017-05-30JhonyChoonYeongNg,陈红雪,宋凯文,谭清美,夏后学

高教学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水课扎根理论高校管理

Jhony Choon Yeong Ng,陈红雪,宋凯文,谭清美,夏后学

摘 要:高校中普遍存在的“水课”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水课”的存在导致学生无法从教学内容中有效地学到专业知识,浪费他们的时间与精力,同时也意味着学校教学资源的浪费。尽管“水课”现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是目前教育领域的学者却极少关注这种现象。文章使用扎根理论的方法来研究“水课”现象,试图探索出“水课”存在的导因,并据此为我国的高校教育改革提出有科学依据的建议。研究发现,大学生一般会将具有重复性内容的课程、任课教师授课不专业、考核方式过于简单的课程视为“水课”。鉴于此,在深化教育改革过程中,需要在树立课程考核方式,注重提升教师专业水平,重视学生意见等方面深挖完善举措。

关键词:教育改革;高校管理;“水课”;扎根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22-0015-04

Abstract: The prevalence of "shui-ke" phenomenon in China's colleges has attracted a lot of public attention. The presence of "shui-ke" in colleges not only indicates that college students are unable to effectively master the content of their classes; it also indicates the wastage of students' time and energy and college resources. Nevertheless, while the "shui-ke" phenomenon has attracted the public's attention, there is a current lack of literature on the topic. To fill this gap in research, our research team conducted this research using a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 in attempt to find the antecedents of "shui-ke" phenomenon, and to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that have scientific supports for China's future college educational reformation. We found that college students usually label courses that teach repetitive content, courses that are taught by teachers who do not behave professionally at class, and courses that evaluate students using a simple grading system as "shui-ke". Thus, we recommend college manager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issues pertaining to the redesigning of course grading system and retraining of unprofessional college teachers during their future educational system reformation, and managers should also actively seek the opin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to guide their policy making process.

Keywords: Educational system reformation; college management; "shui-ke"; grounded theory research

一、概述

近來,高校中普遍存在的“水课”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例如,一名学生向媒体写了一封名为“‘水课消磨了我们的大学”的公开信,有关大学改善教育质量的呼吁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该名学生在信中写道,由于自己所学专业的师资力量薄弱,学院把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安排给其他专业的老师负责。囿于对该专业的内容不熟悉,授课老师只能照本宣科,以致课堂内容枯燥乏味。在一般定义下,此类学生既不感兴趣也无法有效学习到专业知识的课程被称为“水课”。

目前学术界对于“水课”并没有准确的定义,但从大众的广泛认知上来说,“水课”一般被学生认为是“没用”并且不愿认真听讲的课[2]。高校开设一门课程的初衷原本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水课”的存在不仅代表学生无法从教学内容有效地学到专业知识,浪费了他们的时间与精力,也代表了高校教学资源的浪费。

尽管“水课”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但是目前教育领域的学者却很极少关注这种现象[3]。因此,本文使用扎根理论的方法来研究“水课”现象,试图探索出“水课”存在的导因,并据此为我国的高校教育改革提出科学建议。

二、文献综述

从研究实践来看,教育领域的研究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二是教学的形式与目标。根据上述两个问题,当前已有文献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文献主要探讨教师扮演的角色问题。学者们关心的是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所需承担的责任[4]、应该满足的社会需求[5]、除了专业知识以外必须兼顾的教学内容及教师本身应具备的能力等话题[6]。第二类文献主要关注教学目标与有效形式的问题。学者们认为教学目标应符合时代的要求,除了传授基础知识,高校教师也应该重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7-10]。除此之外,如何引进新技术来改良教学形式,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也是一个颇受关注的重要领域。例如,如何通过构建学科网、开放式课程教学网、学习网络等线上资源的方式来提升教学质量[11]、如何将微信公众平台融入大学生的教育等[12]。

尽管教育学者已经从教师和教育管理的视角做了大量研究,但“水课”的问题却仍然没有解决。本文认为,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之一是以往的学者普遍忽视了另一个教育的主体——学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素质能力[13]。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直接受众,最能够清楚地知道一门课的教学内容是否有用、教学方式是否有效[14]。然而,目前文献却极少从大学生的视角来展开教学研究。因此,本文基于扎根理论有关方法,针对大学生群体展开一系列半结构式访谈,试图从大学生的视角找到“水课”的特征及解决“水课”问题的方法。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展开调研[15]。扎根理论是一种质性研究的方法,主张学者在“自然环境”下收集研究数据,并通过使用归纳式逻辑的方式,开发情景理论。在西方文献中,扎根理论常被使用于探索性研究,让学者可以在没有成熟文献的情况下,通过受访者的视角,找出事情的规律,解释学者关注的现象。扎根理论的优势在于可以让学者可以通过小部分利害关系人的深入访谈,对研究现象产生深刻的理解。

本文用理論抽样结合滚雪球抽样的方法选择访谈对象[16],并通过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收集定性数据。数据收集过程一直进行到数据饱和阶段停止。在选择访谈对象时,本文将在校大学生列为访谈对象。鉴于大三大四的学生多处于备考或实习阶段,课程较少,故本文主要采访了课程较多的大一和大二学生。

本研究一共采访了30名大学生。其中19位为女性,11位为男性,年龄介于18-21岁。为了使访谈结果更加全面,本课题组选取了来自24所高校的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作为访谈对象。这些高校分别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通大学、常熟理工学院、温州医科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审计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温州大学、江苏理工学院、盐城工学院、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这30位学生来自20个不同的专业,分别为翻译专业、日语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眼视光医学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中医专业、会计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计算机专业、英语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审计专业、德语专业、电子信息专业、法医专业。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课程设计的过程,探究“水课”现象出现的原因,本文还访谈了2位名课程设计专家。这两位专家均为男性,职称均为教授,曾分别在他们任职的“211”大学担任研究生教学副院长和本科生教学副院长职务长达二十余年,拥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

本研究的访谈过程使用了以下6道导向题:你平时主要上哪些课程、你认为什么样的课是“水课”、你认为上“水课”的老师如何、一般在上水课时你的上课状态如何、班上的其他同学上课状态怎么样、你对“水课”本身有什么看法。

四、研究发现

访谈过程中,许多受访者表示自己曾上过“水课”。这些学生表示他们和周围的同学在上“水课”时一般不会认真听讲。大多数人会在课上玩手机、睡觉、做其他课的作业、复习其他课的内容。尽管学生上课不听讲,但由于一些课程有点名、签到等措施,大多数学生不会翘课。所以尽管学生无心听课,可是部分“水课”的出勤率还是较高的。

经过访谈,本文发现“水课”现象的存在的原因可分为课程因素与教师因素:

(一)“水课”现象的课程因素

被受访者称为“水课”的课程主要分三种类型:学生不感兴趣的课、考核方式过于简单的课以及与初、高中课程内容有重叠的课。

1. 学生不感兴趣的课。受访者通常会将他们不感兴趣的课当作“水课”。这类课程一般是高校的选修课或特色课。

一般来说,高校会开设多门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需要进行选择。然而,学院在设置这类课程时的首要考虑通常不是学生及市场的需要,而是其师资队伍结构。如果他们在某些学科的师资力量缺乏,教学资源有限,他们就会减少该类别的课程。因此,在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的限制下,不是所有学生的选课意愿都会被满足。学生有可能选到自己完全不了解或不感兴趣的课程。由于高校一般会要求学生修满一定学分的选修课才能毕业,受访者无奈之下往往被迫接受一些他们不感兴趣的课程。

另外,一些学院会根据自身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而开设一些“特色课”。这种课程的设置通常是基于学院师资队伍的强势背景,或是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所衍生的“热门”领域设定。例如,一位受访教师表示:“我们院管理类学科以定量为主,所以课程会比较偏向数学……高校早期海外博士比较少,所以开设的双语课也比较少。后来,随着高校的发展,外国博士多了,我们就逐渐增加双语课来让学院的课程更国际化。”由于是高校的指定特色课,无论学生是否感兴趣,他们都必须修习这些课程。

由于选修课和特色课的设置时常导致受访者被迫修习他们不感兴趣的课程,他们就将这些课程视为“水课”,并以敷衍的态度完成“学校交给他们的作业”。例如,一位英语专业的受访者将一门“医用材料的设计与加工”的课程称为“水课”(这门课程属于该学校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学校要求每位学生必须修满两个学分)。当问及理由时,她表示“因为我是文科生听不懂啊。”另外,也有部分工科重点大学出现学校强制全部学生选修有关“创业管理”的课程。因此,在这些高校就出现了“飞行员”和“艺术家”集体学习创业的“怪象”。

2. 考核方式过于简单的课。许多受访者将考核方式过于简单的课程称为“水课”。这类课程一般具有作业少、考试内容简单、“学分低、好拿分”的特征。由于课程内容只是单纯的知识点,学生只需要记住知识点就能够通过考试并取得高分。因此,受访者会持有“考试前只需要自己看书就能得高分”“不听也可以拿到学分,考试很容易过,去不去上课无所谓”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通常会在上课时不认真听讲,并在考试后就很快地忘记这些快速记忆的内容。例如,一位受访者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称为“水课”。因为这门课在考核时主要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许多受访者表示“考试主要靠考前背,上课听了也记不住”“上课传授知识不需要自己去消化理解,多半靠记忆,考试也有复习题库”。受访者认为,即使上课认真听讲也无法在课堂时间内记住课程内容,所以无论上课的状态如何都不会影响考核成绩。对他们来说,“考前突击复习”更有效率。

由于课程学分低,受访者认为这些课程不如学分高的课程重要;由于易取得高分,所以在高学分课程课业压力大时,受访者不希望在这些课程上耗费过多时间,会转而复习其他重要的课程。例如,有受访者表示有许多被迫接受创业教育的自动化学院学生会在上课时复习他们的专业课的内容。对于受访者来说,这类课程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对他们毕业后的生活与工作没有帮助。例如,有位受访者用一句话概括了这种课程的内容:“出了校园没有机会付诸实践,渐渐淡忘没有意义”。因此他们在学习时通常抱有“不管喜不喜欢,考试成绩自己满意就行”的态度。

3. 与初、高中的课程内容重叠的课。本文发现一些与初、高中的课程内容重叠的课程也会被学生称为“水课”。这类课程一般为思政类课程。例如,某课的大部分课程内容在初、高中的政治、历史课中都有所涉及,并且内容高度相似。因此受访者一般都认为这种课程“从小到大都讲一样的内容,没什么意思”。

由于课程内容没有新意,受访者很难对这些重复性的内容产生兴趣。因此,学生在上这些课的时候都不愿意认真听课。同时,由于受访者在初、高中时就学习过类似内容,他们通常会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这些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所以不愿再花时间“重复劳动”。因此在上这些课时,受访者一般不会选择听课,而是选择使用手机进行娱乐活动或复习其他课程。

(二)“水课”现象的教师因素

一门课程是否会被称为“水课”也受授课教师的课堂行为影响。本文发现“水课教师”一般有三种特征:教学方式单调、教学态度不认真、讲课经常偏离主题。

1. 教学方式单调。受访者表示“水课教师”在上课时一般只会照本宣科,或是“照着书或PPT念”。这些教师的教学内容往往只会局限于书本中的知识点,停留在概念层面,没有进行深入的讲解,也没有进行适当的拓展。教师既没有将授课内容与实际的情况联系,也很少与学生互动交流。因此,受访者表示在上这种课时,他们虽然能够对课程内容有肤浅的认识,但他们却依然不能理解知识背后的原理,更不会将之应用在实际生活之中。这种单调的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受访者希望教师在授课时“联系具体情况,联系现实”、“讲得深刻些,不要只是读读概念”。他们认为多样丰富的教学形式不仅能使上课过程精彩有趣,也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2. 教学态度不认真。“水课老师”的第二个特征是教学态度不认真。他们一般会在上课时忽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以敷衍了事的态度应付他们的教学任务。有时甚至会出现迟到、早退、缺课、找研究生代课的情况。受访者表示,“水课老师”一般只关注自己的教学计划,完成教学进度,不会在意学生有没有用心听课、是否听得懂。因此,学生很难在课堂上学习到知识。由于受访者不能够通过教师的授课有效地学习考试时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对他们来说,他们认为没有认真听课的必要。例如,一位受访者表示:“‘水课老师一般会全程念PPT。大家都跟不上,但是老师也不管你。那我就只能课后下功夫了。”因此,受访者表示他们一般会在上课时做一些其他的事,等到快要考试时再下工夫去做准备。

3. 讲课经常偏离主题。受访者表示,“水课教师”的第三个特征是他们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花在和学生谈论与上课内容毫无关联的话题。受访者口中的“水课教师”不仅是一些专业水平差的教师,也包括不少该校的知名权威教授。根据受访者表示,专业水平差的教师一般会出现“段子”多于知识点的情况,而权威教授则通常会出现过度延伸知识点来进行讨论以致严重跑题的情况。例如,在宏观经济课上讲“京杭大运河的兴衰史”、在创业管理课上讲“教师和某某企业董事长的饭局”。有些教师甚至会将整堂课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全部花在讲“段子”上。有少数的教师甚至会出现在课堂上点名抨击其他教师短处的恶劣行为。

然而,由于教师的授课内容和课程的考核内容大相径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对老师讲的话题感兴趣。受访者认为“老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上课讲很多,但是我抓不到重点”,“老是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讲得很开心,但我们并不想听。”尽管老师在高谈阔论时涉及的范围很广,但由于大部分的话题和课程的考核内容没有直接的关系,受访者一般都认为教师是利用上课的时间和他们“唠唠嗑”,并将该课程视为一种“浪费他们的青春和学费”的“水课”。

五、讨论及建议

基于此次研究的访谈结果,本文发现,一门课是否会被视为是一门“水课”,主要取决于课程的内容和考核方式及任课教师的课堂行为。“水课”的教学内容往往是学生不感兴趣,或是学生在上课前就已经学过的知识。这些课程的任课教师往往是一群教学态度不认真、讲课常离题的老师。他们一般会使用单调的方式上课,并以简单的方式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这些课程不能满足学生的期望和需求,他们一般就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这些课程,以致這些课程被沦为“水课”。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培养方案和课程安排主要由高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决定。他们一般会根据院校各级领导所制定的学科发展规划和学院的现有资源来设计大学生的培养方案,决定大学生在大学四年的时光中必须接受的教育内容。通常情况下,培养方案一般是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在考虑了国家发展规划和未来市场需求等因素后得出的最佳方案,容易忽略大学生的主观感知和自主需求。

且不论让艺术生学习“航空航天概论”和让航空专业学习“创业管理”是否会对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有用处。如果学生将一门“特色课”当成“水课”,在课堂上打游戏、玩手机、复习其他课程的作业,那么高校设置这些课程时的初衷不就被违背了吗?教师是公仆。他们本应是领着学生的学费、纳税人的税金,为人民服务的人群。可是如果教师的不良课堂行为导致学生无心听课,那么究竟是学生“不思进取”,还是教师“渎职”?

基于此次研究的发现,本文提出以下教学改革建议,希望能够为各位教育同仁采纳,进而达到杜绝“水课”,提升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目的:

(一)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的目标不仅是单纯地验收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要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否得到提升[17]。针对考核方式过于简单的课程,我们建议任课教师应当以更多元化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例如,将学生在平时课上讨论的表现、课下研究调查任务的成绩等考核指标作为期末总成绩的主要构件,并适当地降低卷面考试在总成绩的占比。这种灵活且比较全面的考核方式既能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目前许多高校的教师绩效考核系统偏重教师的科研成果,缺少对教师的课堂表现和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18]。然而,大学毕竟是学校而不是研究所,而教师的首要任务毕竟是育人而不是单纯的做科研。针对“水课教师”的课堂行为,本文除了建议教师注意自己行为表现和授课内容之外,也建议高校在重视教师的科研成果的同时必须关注教师的授课水平。高校应建立一个全面的教师考核体系,不仅重视教师的科研水平,也重视他们课堂言行的规范性和教学水平。

(三)重视学生意见

最后,我们建议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在设计学生的培养方案和开设课程时多听取和采纳 “消费者”的意见。目前,已有许多高校实施了让学生在结课后给课程和任课教师评分的机制。然而,这个机制在抑制“水课”方面却效果有限。本文建议高校管理者考虑公开发布学生的评分结果。例如,公开学生对课程的全部评语。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一些不负责任的教师找研究生代课等情况,也可让教师碍于“面子”而更认真地对待他们的教学任务。

此外,本文建议高校教师及教学管理者,在未来设计大学生培养方案和设置课程的时候,要征求学生的意见。虽然学生的眼界和经验有限,但如果大多数的学生都反对一门课的设置,那么学校就要做出一定程度的调整。虽然高校可以将一门课程设置成必修课,强势要求学生去修读,但却无法确保学生会认真地听课、学习。如果高校教师及管理者不想在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去设置一门课后却被学生当作“水课”,那他们就必须多听、多采纳学生群体的意见。

参考文献:

[1]樊静,邱晨辉.一封来信再揭大学教育弊病[N].中国青年报,2015-7-13.http://zqb.cyol.com/html/2015-07/13/nw.D110000zgqnb_20150713_1

-09.htm

[2]范江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水课”现象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5):447-451.

[3]陆国栋.如何打造真正的大学课堂[J].中国大学教学,2016,2:10-13.

[4]卢乃桂,王丽佳.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性与教师责任[J].教师教育研究,2013,25(1):1-5.

[5]卢乃桂,王夫艳.当代中国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身份之重建[J].教育研究,2009,4:55-60.

[6]刘加霞,申继亮.国外教学反思内涵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3,10:30-34.

[7]张晓娟,张寒露,范玉珊.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模式及国内外实践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30(2):95-101.

[8]Levin, H. A. Nation at Risk: The imperative for educational reform[J].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1983,26(2):467-478.

[9]周光礼,黄容霞.教学改革如何制度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在中国的兴起[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5:47-56.

[10]欧阳荣华.教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1]陈琳.中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J].教育研究,2012,4:50-56.

[12]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4:78-81.

[13]吴全华.论教育与人生幸福的关系——教育目的论视角的解析[J].教育研究,2008,10:27-32.

[14]吴康宁.教育改革成功的基础[J].教育研究,2012,1:24-31.

[15]Glaser B. G., & Strauss, A. L.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M].Chicago: Aldine, 1967.

[16]Ng, J. C. Y., Huang, M. M. D., & Liu, Y. The 'feminine' entrepreneurial personality trait: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female college-student entrepreneurs in Chinese wei-shang businesses? [J].Asian Business & Management,2016.

[17]梅迎軍.高校专业课程考核现状及改革[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6):25-38.

[18]陈潮光.构建高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理论与实践[J].高教探索,2007,2:123-125.

猜你喜欢

水课扎根理论高校管理
治理“水课”打造“金课”
高校公共体育课“水课”现象分析
基于扎根理论的会展场馆观众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社会心理安全氛围在工作场所欺凌中所起的作用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消费者在线生成广告行为阻碍因素及作用路径研究
大学生网上订餐意愿的定性研究
如何建构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水课”现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