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类专业新生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关系的探究
2017-05-30李璟图雅
李璟 图雅
摘 要:目的:通过对某高校工科类专业新生进行大学生人格问卷和家庭环境量表的调查,探寻工科类大学生人格和家庭环境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20名工科类的大一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并用“大学生:人格问卷”和“家庭环境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新生的性别、居住环境、家庭氛围等因素对其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结论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人格健康关系密切,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和健全的人格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家庭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3-0168-02
为了探索大学生人格健康状况和家庭环境直接的关系,更好的开展学生的心理辅导和教育工作,现尝试将大学生人格问卷UPI与家庭环境量表FES相结合用于新生的心理普查。实践表明,UPI能够较科学地评估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地筛选出心理健康方面需要关注的对象,做到对心理问题进行早期预防和早期发现。然而,家庭状况都是通过由其形成的家庭心理环境来影响家庭中子女的心理,因而应用心理学领域的家庭环境量表来研究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应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以广东某高校2015级工科类专业新生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抽样法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问卷112份,有效問卷为100份,其中男生64人,女生36人,平均年龄为20岁。
(二)方法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问卷。在新生开学正式上课第4周,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体测试,集中发放问卷,采用统一的指导语,以记名的方式完成。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进行测量。
二、结果
(一)一般情况
共调查100人, 其中男生64人, 女生36人;来自农村64人,来自城市36人;独生子女29人, 非独生子女71人。城市农村的学生在UPI得分的差异如表1所示。
来自城市的学生在UPI得分普遍比农村学生低,城市或农村的不同地域中,都显示男生较女生得分较低。
(二)UPI结果
经UPI筛选出第一类26人, 第二类22人, 第三类52人,将第一类和第二类人合并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第三类人为可能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共 人,发生率达48.00%。UPI总分是衡量症状多少、心理问题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男生总分平均分为14.83±9.77;女生总分平均分为16.67±8.33。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UPI得分的比较如表2所示。
可能存在某些程度的心理问题的第一、二类的学生和第三类学生相比,UPI总分显著更高。同时,独生子女的得分较非独生子女低,心理健康状况较好。
(三)UPI总分与FES的相关分析
对可能存在和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在 FES各分量表上的得分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除独立性、成功性和控制性三个分量表外, 其余分量表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矛盾性分量表上的得分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显著高于可能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在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组织性等分量表上的得分低于可能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对可能存在和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在FES各分量表上的得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亲密度、矛盾性、组织性和道德宗教项目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道德宗教项目分量表上的得分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显著高于可能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如表3所示。
三、讨论
1.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UPI得分上的差异表明,一方面,来自城市的学生从小接受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教育,心理健康水平较为稳定。另一方面,城市中的学生所在家庭的经济压力普遍较小,心理负担也较小。农村的学生在经济和心理上会承受相对较大的压力。在适应大学生活方面,遇到的困难也相对较大。
2. 家庭环境对人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家庭成员之间亲密度低, 易导致情绪问题的出现;在家庭中不能顺利表达自己的情感就不能缓解成长中的困惑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从而进一步形成人际沟通障碍;矛盾性高的家庭, 其成员之间通常矛盾冲突较多。
FES中知识性、娱乐性高的家庭, 参与社交和娱乐活动的程度较高,使得家庭成员在社会有生活中的视野相对开阔,能更好的与家人进行情感交流,从而助于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家庭的情感表达、娱乐性、组织性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因此, 在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适当开展家庭干预将有积极意义。
3. 工科类专业的学生男生居多,在本次研究中男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女生更好。一方面,选择就读工科类专业的男生在选择就读自身专业时更加从容和自信,能更好的适应本学科的学习。另一方面,选择理科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更有把握,对升学的心理压力与选择文科的学生相比相对较小。
4. 量表得分给高校心理工作带来了重要启示。良好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要求和思路。首先,在入学教育阶段,学校心理中心及辅导员要关注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结合了解家庭情况对其进行大学生活适应方面的引导。
参考文献
[1]武慧多.大学新生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20(6):117-118.
[2]苏亚玲.大学新生的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心理健康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0).
[3]鞠鑫.商科类大学新生大学生人格健康量表(UPI)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评定结果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6).
[4]马仁娥.大学生气质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7).
[5]王君,张洪波,王莉娜,等.安徽省大学生抑郁症状与人格特征和家庭环境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