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分析及培养
2017-05-30陈怡名
陈怡名
摘 要: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社会问题,而创业意识的培养,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现状,为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3-0185-02
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毕业生人数的迅速增加,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近年来,就业的形势更加严峻,据统计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是700多万人,往届毕业尚未就业的学生和待业在家的社会青年人员,这个总数可能会接近或者突破1500万。面对这种形势,作为大学生就要改变就业思路,不能一味的去找传统意义的铁饭碗,应该在大学期间做好自主创业的准备,这样不但解决了自己就业的难题,而且也减少了竞争程度,也为其他的大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减轻了就业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创业意识的培养在促进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要求,高校要健全创业人才培养与流动机制,加快完善创业课程设置,加强创业实训体系建设。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创业服务水平。基于此,本文就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现状及培养作如下探讨:
一、当代大学生创业意识分析
(一)艰苦创业的意识
现在的大学生多是90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所接受的教育一直都是“呵护式”教育,他们依赖性较强,自主能动性较差,艰苦奋斗的意识比较欠缺。表现在:一是不爱惜公共财物。二是同学之间攀比。三是自我管理和服务能力差。总体上讲,部分学生的思想出现了新情况,具体表现:智商高但缺乏智慧,知识丰富但缺乏创新,个性极强但人格缺失,理论扎实但实践匮乏,因而他们往往被称为“抱大的一代”。[1]
(二)开拓创业的意识
通过对比中国和美国教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传统教育,一向以来遵循的是:刻苦认真、严谨求实,老师谆谆教导,学生惟命是从。虽然基础较扎实,但是与国外的学生相比,在后续的科学创造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读书型居多,有能力、有知识且能独立思考的开拓型人才少。[2]这种教育,阻碍和扼杀了学生思维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能力较低的直接原因。有关资料研究,我国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很高,有约37%的学生曾表示会考虑自己创业。然而据相关资料显示,最终能下定决心走上创业道路的仅仅不足3.5%。[3]
(三)自主创业意识
当前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较差,不愿承担风险,不愿吃苦,有一定得过且过的享乐思想。这从大学毕业生求职时热追工作性质稳定、工作强度较低的职业,不愿承受创业的艰辛与风险就能证实[4]。有关研究资料显示: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及观念有待加强,创业兴趣与热情仍需要引导,自主知识及技术储备薄弱[5]。大学生在就业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急于求成的想法,在经济杠杆的驱使下,很多大学生以个人利益为中心,以谋得一份稳定舒适的工作为目标;就业时过度依赖家人和朋友的作用。相当一部分大學生由于没有做好就业准备,在面对就业时自信心不强,过分的依赖自己的家庭关系网,缺乏自主创业的心理储备;对困难和失败的承受能力较低。部分大学生意志品质薄弱,吃苦和创新精神较差,加之思想幼稚,非常理想化,所以一旦出现与理想不符的情况,就会怀疑创业,出现情绪低落丧失自信心。
(四)风险创业意识
著名的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专家麦克莱伦发现,冒险是想创业成功人士必备的条件,具有高成就感的人同时也具有适度的风险承担倾向。就我国大学生的风险创业意识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盲目乐观,对创业风险心理准备不够;第二是急于求成,没有商业管理风险意识;第三是太理想化,对困难和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第四是市场观念较为淡泊,缺乏市场风险意识。[6]
(五)合作创业意识
大学生创业存在着经验不足、资金缺乏、能力较低的问题,虽然这些在创业的过程中会逐步的得到提升和解决,但是创业不可或缺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合作意识。而现在的大学生一般都个性独特,自尊心极强,自信爆棚,这对他们的创业和发展非常不利。在经济社会的大背景下,竞争的倾向被强化的同时,合作创业意识被淡化了。孙中山先生说:“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以合作为原则,人类顺此原则则昌,不顺此原则则亡。”由此可见,合作是多么重要。
二、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途径
(一)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深刻领会创业的含义
“创业是一种精神,创业是一种意识,创业是一种素质。创业不是个人行为,创业是合作和表率。创业不是获取私利,创业是奉献与无私,创业者是坚定的爱国者,富有激情的实践者,艰苦创业实干家。”[7]当下高校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处于比较肤浅的层次,所以要下大力气予以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创业含义,使学生认识到,综合素质高的创新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梦的所需之才,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随着大学生知识的积累不断深入其思想观念中。
(二)建立激励性的评价体系,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学校在素质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将“终身学习”、“自主创业”的教育理念贯穿始终,帮助学生树立为就业创业做好多方面准备的意识,引导和教育学生从书本上、课堂、社会实践中多方面、多层次的学习知识。倡导和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勤于发现问题,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把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高内在创业的能力和潜力。引导学生敢于说“不”,大胆提出新的想法,勇于挑战,能积极的尝试新的想法和新的观念。同时也要与时俱进的改变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建立激励性的评价体系,在学生全方位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让更多的学生在大胆思考后得到肯定的赞许。在这种环境之中,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使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系统化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因此要把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作为整个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给予足够的重视。应该创设条件,整合人才培养计划,将创业教育设置为学生的必修课程,投入相应的经费并对教学效果开展科学、系统的考核。创业教育的应该包括理想、风险、心理、技巧、能力、品质、法律等内容,同时构建多元化的辅修课程体系。开展“创业论坛”系列讲座,让创业成功人士与学生近距离沟通,发挥榜样效应。邀请经验丰富的成功校友到校园为学生现身说法,将是最好的真实“案例教学”。此外,学校还应积极利用创业网站,促进大学生在网上开展创业活动。
(四)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创业实践,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学校要开拓思路,想方设法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科研能力。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衔接,教育引导学生踊跃参加各种专业科研竞赛,着力搭建两个活动平台,一是与政府合作,搭建创业服务平台,二是与企业合作,搭建实践创新平台。[8]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指导机构,完善创新管理体制,鼓励学生将课外时间投入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激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结合专业特长和研究兴趣参加科研和各种专业竞赛活动。另外学校要多方联动,提供必要的软、硬件设施,大力开展以“挑战杯”大学生科技竞赛、科技创新发明大赛等为龙头的科技创新系列活动,合理利用学校的各种科研资源,大力拓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领域,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不断开辟新的创业方式,扩大自身的创业平台,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细致的观察力、严谨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动手力。
(五)加大心理教育力度,增强大学生自信心
高效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但要使大学生具有极强的工作能力,还要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多方面的应变能力,使之成为未来社会的强者和创造者[9]。因此,对高校大学生心理的关注在创业心理调适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学校除了心理咨询室展开日常工作之外,还要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加大力度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正確认识创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引导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时,一定要有健康的心理,正确面对,不能轻言放弃。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立体全方位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坦然面对创业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视之为成功路上必须经历的锻炼。
总之,在国家不断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下,高校一定要认清形势,大力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就业形式的改革和探索,不断更新和拓展就业指导的思路和方法,形成既适合大学生成长又适宜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机制、新体系,为大学生就业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张飞燕.论培训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3(9):126-128.
[2]房国忠,刘宏妍.美国大学生创业意识模式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12):41-44.
[3]高智慧.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调查研究[J].科学时代,2009(2):139-139.
[4]徐建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31-36.
[5]王沁,杜朝东,陈婷婷.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调研[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5):66-67.
[6]郑丹,田东飞,田永杰.再议大学生创业风险意识的培养[J].经济研究导刊,2012(32):248-249.
[7]王莉.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责任分担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3):171-173.
[8]毛京一.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J].今日南国,2009(10):49-50.
[9]孟春香,汪键.当代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树立和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