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电影中的运用与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

2017-05-30徐金龙汪泽琪

歌海 2017年3期
关键词:百鸟朝凤文化资源文化软实力

徐金龙 汪泽琪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资源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在我国强调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背景下,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资源应逐步适应消费模式的转型。文化创意产业之路成为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最好的方式。以往,中国的非遗文化资源常被国外用来创造影视产品,如今,我们自身也意识到了运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重要性,并以影片的形式呈现在大众的眼前。《百鸟朝凤》就是非遗影片的一次大胆的尝试。这部影片在获得成功的同时,也存在种种普遍性问题。正视这些问题并加以改进,将会对我国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的提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资源;《百鸟朝凤》;文化软实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重点强调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文化软实力,都是无形的,要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发展壮大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就要寻找一个合适的载体使它们得到广泛的传播。21世纪,信息的传播已经不是难事,但并不是随便哪一个信息都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长期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困境,时代的发展可能会导致它迅速的淘汰和消亡,但同时也是机遇,只要我们抓住了民族文化的“核”,并赋予它新的形式,就能使它重新充满活力。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资源逐步适应消费模式的转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世界遗产”来说的。早在2003年,联合国就签订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我国,像古代歌谣、神话、民间技艺等无形文化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截至2015年底,全世界274项《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中国有38项,其中7项列入急需保护名录,是目前拥有世界级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在中国已经被重视并且有所行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资源,它对于中国的意义,不仅仅是要进行技术上的保护,而是要把它融入中国文化之中,作为一次积极自觉的文化复兴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现代社会中存活下来,在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的同时,还要保留有民族文化的“根”。只有在文化本源上具有价值认同感,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够发挥它最大的效用。目前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活態保护”被多次提出。“活态保护”就是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载体上得以生存,比如:旅游、动漫、游戏、电影等,使它充满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不再像以前一样把文化资源死板地放进博物馆供人参观。

从消费模式来看,现代人的需求以精神文化需求为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资源也在逐步适应着消费模式的转变,从物质文化向精神文化转型,向现代生活靠拢。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应消费模式转型最好的方式就是走文化创意产业之路。尤其是在互联网普及、电子产品成为生活必需的今天,大众传播的手段越来越丰富,这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利用的大好时机,不仅其呈现方式可以通过电子科技实现人机交互,而且其传播手段也实现了跨时空的互动。

中国的传统文化素材被外国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并获得巨大的成功已经不新鲜了,美国有《功夫熊猫》《花木兰》,日本有《龙珠》《中华小当家》。所以,不是我们的文化没有吸引力,而是我们没有找到适合当代的形式去发展它。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实现成功的转换,则需要找到激发创意的引线,寻找这根引线可以从丰富的文学和民俗资源开始。

二、我国电影文化资源有待开发

德国著名文化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在其著作《西方的没落》一书中提出了“文化有机体”概念,在他看来,文化就是一个有机体。①文化表现的形式会变,可是其精神内核不会变,即文化母题不会消亡。电影是当代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其表现形式十分现代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电影史上早有呈现。例如1905年,由任庆泰导演的《定军山》就是一部以京剧为文化符号的电影,1960年版电影《刘三姐》中的“刘三姐”就是广西的文化符号。还有比如1953年桑弧导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梁祝传说)、1993年袁和平导演的《太极张三丰》(太极拳)、1993年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京剧)、1993年张艺谋导演的《活着》(皮影)、2009年马楚成导演的《花木兰》(木兰传说)、2010年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等都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故事、传统手工艺、戏剧、神话传说、民歌民谣、史诗的文化符号之上的。

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电影中可运用的类型十分广泛。从民间文学来说,当中就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创世史诗、歌谣、民间笑话、民间谚语、谜语等。民间音乐当中又包括民歌、器乐、歌舞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和民间祭祀仪式音乐等。文化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以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不同的文化将会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动力。

电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载体,它使得许多行将被人们遗忘的文化得以记录,由光与影所组成的动态画面对文化的阐释比文字更加有张力。除此之外,电影的故事性也为其打下了良好的观众基础。电影的渲染容易触动观众的情绪,引起他们对现实世界的思考。由于“非遗”的概念离城市里生活的人们有一定的距离,不了解其文化内涵与历史渊源的人,很难体会它深刻的内涵,更难以欣赏其独到的魅力。而电影,则能给观众一个直观的感受。当今社会,看电影几乎成为人们的日常娱乐方式之一,电影对生活的影响和渗透能力是巨大的,那么它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将要承担起记录和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

三、《百鸟朝凤》揭示出的非遗传承困境及其新的出路

《百鸟朝凤》运用了民间音乐这个母题,讲述了主角游天鸣向乡村唢呐匠拜师学艺的故事,并表现了其在学成之后面临社会转型的困境以及在西方文明的冲突下传统技艺逐渐没有市场的尴尬。在消费社会中,消费的主导方面是文化符号,在这部影片中唢呐就是这样一个文化符号。影片先讲述了游天鸣从小学习唢呐的艰辛付出,在他学成之后,却遇上社会突如其来的变革,唢呐被村民所抛弃。游天鸣作为传统艺人,自身并没有力量去对抗现代文明的“入侵”。“唢呐”作为传统的文化符号也无力对抗西洋乐器。拟像泛滥是消费社会当中常有的情况,体现在现代生活中,就是人们倾向于去追逐时尚潮流,尽管它很快就会被取代。《百鸟朝凤》这部电影,可以说是用文化基因去“对抗”消费社会的一种尝试。它试图让观众接受文化的“根”和中国核心的价值观。影片中唢呐这一民间艺术的传承方式是传统旧式的拜师学艺,这与中国儒家思想中“尊师重道”的理念息息相关。

消费社会对传统文化技艺的需求微乎其微,由此可以看到《百鸟朝凤》揭示出的“人间无凤凰,空费穿云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断层问题。影片对非遗的传承问题敲响了警钟。那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如何加以保护和利用呢?《百鸟朝凤》最后给出的答案是国家文化遗产保护部门对其进行录音,保存在博物馆。人类是在不断地总结历史、不断积累和经验中得以进步的,对于已经没有市场的文化遗产,不能直接抛弃任其消亡,而应该变换一种形式,让它与市场找到一个契合点。

《百鸟朝凤》最后在市场上取得的评分并不低,这其中有其营销方式和导演逝世的影响,但是光靠营销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作品,所以《百鸟朝凤》本质上还是有其内容上的优点。这部影片的成功,说明把非物质文化遺产搬上银幕是有市场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像《百鸟朝凤》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电影的创作还有很多问题。用一整部影片来讲述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的表现方式,还有可改进之处。我们利用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说要原封不动地照搬到新兴的文化创意产品当中,而是可以对它进行变形和加工,可以换一种外在的包装样式吸引年轻一代人对它的注意,通过流行文化来为自己创造平台。如果不是将非遗文化资源专门作为一个主题来讲,而是将它变作我们国产电影的文化元素,像《夜宴》和《白鹿原》中的“傩戏”“皮影”等,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以弘扬我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影片当中,再加上一些对人性的深入探讨,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我国电影史上,真正称得上好作品的非遗题材影片其实不多,大多数作品采用的仍是传统的叙事手法,情节本身不够吸引人,或者是只专注于叙事,却不能使观众产生代入感。还有不少影片仅仅只是为了宣传某一个文化遗产的项目而进行拍摄,缺乏生命力和文化视野。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策略

文化软实力最重要的特点是其具有感召力和影响力,使人们认同和接受相应的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这种文化价值的接受过程是一种主动自觉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消极的过程。由文化认同所产生的文化自觉,正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表现。通过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审美价值内容,可以提高文化的吸引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一)充分利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上的优势

截至2015年底,我国是目前拥有世界级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中华民族具有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相声、评书)、民间美术(剪纸、年画、泥塑、刺绣)、传统医药、民俗习惯等悠久而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为影视业提供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

(二)充分利用我国广阔的影视文化市场

我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文化“走出去”战略也为影视文化的发展带来机遇。电影文化除了电影自身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和文化影响力之外,它还涉及演艺文化、旅游经济等方方面面,如果能运用好广阔的影视文化市场,将会对我国经济有一个全面的带动作用。

(三)做优质的内容消费,运用非遗提升文化软实力

通观国内电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大致有三种形式:原生型(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进行真实文化记录式拍摄)、次生型(围绕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二次创作)、嫁接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影视应用)。近年来,我们时常听到的一个词叫做“优质IP”,所谓的IP其实就是以内容而言的,好的内容创作将给经济以持续发展的潜力。原生型的非遗保护形式是比较传统的,可以在科教频道看到,这种方式虽然真实,但是受众面过于狭窄,对于广大文化基础不是很好的观众来说,能够引起他们情绪共鸣的东西不多。次生型和嫁接型在当代都是很好的文化保护与利用的方式,改变的是文化的外壳,却不动其根本核心,这样既保存了文化本身的意义和内涵,又可以使人们乐于接受。

综上所述,我们的时代越来越强调精神消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精神财富,但是我们不能仅仅把它陈列在博物馆里了,而是要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赋予它第二次生命。我国的非遗文化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不能再将自己的文化拱手让给别人来创造巨大的消费价值,而是要将它确确实实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猜你喜欢

百鸟朝凤文化资源文化软实力
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
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转化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百鸟朝凤》的前世今生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标识语翻译规范化研究
《百鸟朝凤》对“西部电影”风格的坚守
莫让《百鸟朝凤》下跪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