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税政策对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研究

2017-05-30康婕

中国商论 2017年31期
关键词: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中小企业

康婕

摘 要: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这一企业群体发展迅速,逐渐成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然而随着发展的不断深化,中小企业的发展后劲也受到诸多不良因素的制约。本文拟通过对我国财税政策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进行相关研究 ,发现现有政策中尚需优化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更好地为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服务。

关键词:财政政策 税收政策 中小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1(a)-068-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中小企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中小企业是最具有生命力的,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我国,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0%以上,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税款征收的贡献比例较高,同时对吸纳闲散劳动力就业、促进出口、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與市场中其他较大型的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虽然具有经营更加灵活、运营成本相对较低的竞争优势,但是融资难、税负重、缺乏优质人才等问题也成了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我国政府了解了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困难,政府相继出台了若干财税政策,以期最大限度地清除中小企业经营中的现实障碍,提高其经营管理效率。另外,财税政策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有助于促进宏观经济的健康、持续、稳定向前。因此,深入研究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显得尤为必要。

1 目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1.1 中小企业尚需继续减轻税费负担

2016年5月1日开始,我国全面推行“营改增”政策,对营业税纳税人全部改征增值税。国家推行“营改增”政策是为了使纳税环节更加科学、严谨和规范,通过“减负”进一步刺激经济,助力企业发展。

然而,好的政策全面落实并产生预想的成效尚需时日,“营改增”为企业“减负”的政策目标尚未实现。就目前的政策落实情况来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使得税款的计算更加复杂,许多企业在学习并执行“营改增”的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尤其是广大的中小企业,一方面受到人才专业素质的限制,对于新政策的理解和操作执行不到位,导致工作失误、落实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本身业务所限,无法更好的适用“营改增”的抵扣政策,导致税负反而更重。由此可见,中小企业需要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以及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以及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依然给企业造成了沉重的压力,相关税费负担尚需继续减轻。

1.2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且融资困难

最近几年,国家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相继出台了许多政策,包括逐步完善资本市场,进一步规范新三板上市融资渠道;增加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额度、优化小微企业的贷款程序、提高贷款审批效率与放款速度等。但是,政策落实与效果显现中间存在时间差,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高以及融资难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一方面,融资环节的各项收费较高,包括各种担保费、评估费、审计保险以及财务顾问费等各项高额费用直接推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在经营规模以及经营管理效率方面的劣势,使其抵御外部市场风险的能力有限,所面临的经营风险较高,同时,由于中小企业拥有的实物资产数量较少,缺乏可靠的抵押担保物,导致银行从稳健性的角度出发而对其“惜贷”。

1.3 中小企业缺乏人才吸引力

我国的中小企业多是由家族企业发展而来,传统的家族企业经营模式具有内部治理结构松散、所有权集中于企业主及部分家族人员手中、员工激励机制不健全等特点,导致中小企业中员工待遇较差、人员流动性高以及员工整体业务素质能力较低。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完善的人才吸引机制,导致企业人才尤其是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匮乏。中小企业缺乏人才吸引力,而由此导致中小企业受到人才所限而发展受阻。

2 财税政策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效应分析

2.1 财政政策效应分析

为了支持与鼓励中小企业发展,政府制定了多项财政政策,每项政策所产生的政策效应不同,带给企业发展的影响也不同,主要政策及效应分析如下。

2.1.1 运用财政补贴等财政转移支付手段

政府运用各项相关财政补贴等财政转移支付手段,直接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以财政补贴的形式注入符合帮扶条件的企业,或者将补贴资金用于对企业高管人员以及员工的培训,帮助企业渡过发展瓶颈期同时更好的培养企业人才,提高业务素质及经营管理水平,为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2.1.2 运用政府采购等财政支出手段

通过运用政府采购等财政支出手段,在市场竞争中通过公开招投标,引导企业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努力进行研发与设计的创新、增强市场竞争优势,从而使得若干企业能够从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政府采购项目,同时推动企业的发展。

2.2 税收政策效应分析

政府经常使用的税收政策工具为税收优惠,包括优惠税率、税额减免及简化税制等手段。政府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特定产业、特定区域以及特定产品进行政策扶持。

2.2.1 税收优惠税率

税收优惠政策通过降低中小企业的征税税率,例如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对高新技术企业设置较低档税率、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区域设置不同的税率等,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实际税负,降低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其创新动力,从而促进其经营发展。

2.2.2 政策性的税额减免

通过政策性的税额减免,将更直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这在一定程度上与财政政策的效应相同。通过降低企业营运成本,而为其生产经营注入活力,推动中小企业发展。

3 中小企业財税政策的优化建议

3.1 继续加大税收优惠力度、简化办税流程

中小企业的会计账簿体系往往不够健全,由此便无法享受相关诸多税收优惠政策,且这类企业的办税人员业务素质普遍不高,无法正确处理复杂的税收、会计业务,在纳税实务中,部分中小企业不仅不能享受相应的减税优惠政策,反而会因为算税错误以及税款核定征收而加重纳税负担。由此,政府应该继续加大税收优惠力度,惠及广大中小企业,同时简化办税流程、优化纳税服务,并通过加强纳税辅导、增强对中小企业的办税培训力度,对中小企业提供预约纳税、“一站直达”等服务,提高办税效率、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

3.2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和人才支持

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对部分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以低息或者免息的方式对其进行政策激励,也可以运用财政资金结合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引入风险投资机构或者其他类似金融机构,并继续完善新三板交易融资平台的建设,充分发挥财税政策效应,帮助中小企业从根本上解决融资瓶颈。

另一方面,对中小企业人才的支持可以从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两方面入手。在人才引进方面,政府应该加强政策导向,为优质人才进入中小企业工作提供政策支持,如:人才落户、购房贷款利率优惠等,以帮助中小企业吸引高端、优秀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政府可以增加对企业科研以及管理人才的培训补贴,帮助中小企业留住并培养人才。

3.3 稳步健全政府采购制度

为了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稳步健全政府采购制度,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将以往政府采购规模较大、额度较高的采购合同进行分拆,使得更多的中小企业有能力参与竞标;第二,建立一个畅通有效、公开透明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平台,降低中小企业的信息搜寻成本。

3.4 拓宽政策宣传渠道、广泛普及财税政策

随着信息来源渠道的不断拓展,中小企业获取信息的平台逐渐增多,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面对多如牛毛的各类信息,如何获取优质、有效的信息又成了摆在中小企业面前的一大难题。政府可以继续拓宽主流媒介的政策宣传渠道,利用微博、微信等手段,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筛选适合企业、与企业发展关系密切的财税政策信息,对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舆论引导与政策普及,使得中小企业能够及时的关注并知悉相关最新财税政策,从而能够享受到这些政策所带来的切实利益。

参考文献

[1] 林亚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实依据与财税政策选择[J].财政研究,2017(04).

[2] 唐文君.促进海南服务业快速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7(3).

[3] 马海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财税政策思考[J].新疆财经,2017(2).

[4] 张淑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财税政策调控的着力点及创新路径[J].长白学刊,2016(10).

[5] 陈雅.基于供给侧改革的中小企业财税政策问题研究[J].上海会计,2016(10).

猜你喜欢

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中小企业
预算执行紧缩下的积极财政政策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下半年促经济稳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转型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税收政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浅析建国初期稳定物价的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