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顶岗实习对从业意愿的影响研究

2017-05-30张镒柯彬彬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7年4期
关键词:心理契约酒店管理顶岗实习

张镒 柯彬彬

【摘 要】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经历校企合作过程中的顶岗实习后毕业后从业意愿显著下降。在心理契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法相结合,以酒店管理专业在校大学生为研究样本,收集学生顶岗实习的期望、实习后的满意度、毕业后从业意愿数据,并探索影响学生毕业后从事酒店行业的意愿的因素。研究发现,学生实习前的期望、实习过程中的满意度与学生从业意愿显著相关;学生心里契约的满足程度与学生从事酒店行业的意愿显著相关,心理契约在专业认知情况与从业意愿的线性显著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最后,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学生酒店从业意愿的措施。

【关键词】心理契约;顶岗实习;满意度;从业意愿;酒店管理

【中图分类号】F592.6,G7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7)04-0205-04

高等院校开设酒店管理专业比较普遍,但是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愿意从事本行业的比例却很低,这一直是酒店管理专业办学比较尴尬的地方。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酒店行业工作的意愿一直是个难题。在参与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在顶岗实习后对酒店管理专业的认知会有一个很大的改变,实习后愿意从事酒店行业的人数急剧下降。为了寻找导致学生顶岗实习后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意愿降低的原因,本文引入心理契约理论,以期寻找答案。

1 文献综述

关于顶岗实习的研究文献中,有学者研究顶岗实习风险、顶岗实习成本、顶岗实习质量评价体系、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顶岗实习教学质量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顶岗实习自我效能感等。

关于从业意愿的研究文献中,有学者对大学生从业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大学生职业成功观[1]、专业认同[2]、父母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资本、大学生个体特征等都会影响就业意愿。

关于心理契约的研究文献中,有学者研究了心理契约违背对人才偏离行为[3]、员工建言行为[4]、离职倾向、员工绩效等的影响。国外对心理契约的研究较为丰富,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一是心理契约的概念,主要分为2个派别,一派是“Rousseau学派”[5](狭义定义);另一种派“古典学派”[6](广义定义);二是关于心理契约内容与结构的研究[7];三是关于心理契约形成和载体的研究[8];四是关于心理契约破裂、违背的研究[9]。

鉴于此,文章运用心理契约理论探索顶岗实习与从业意愿的相关性,找出影响学生从业意愿的因素。

2 研究设计

2.1 理论基础及假设

Rousseau对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 theory)的定义是“指在组织与员工互动关系的情境中,员工个体对于相互之间责任与义务的信念系统”[24]。心理契约是一种非正式存在于组织和成员之间的期望,与经济契约相比较一种是隐形契约,更多的是满意度与心理期望的差距产生的心理效应。

心理契约的理论基础包括法学的契约法理论,社会学的社会交换理论,心理学的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和认知图示式理论,经济学的成本—交易理论等。心理契约通常包括7个方面:员工工作环境、工作报酬、工作任务、价值认同、安全感和归属感、学习培训、晋升发展等。研究中将心理契约分为现实型心理契约与发展型心理契约。

心理契约理论认为酒店与顶岗实习的学生之间是一种互惠互利的相互关系,良好的心理契约满足程度能使员工发挥主体作用,与酒店保持良好、稳定的关系,并将员工个人的发展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充分结合,实习个人与组织的结合;如果酒店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契约遭到违背,会导致人才行为偏离、员工离职倾向、绩效下降。

因此,在此理论背景和文献基础上,提出假设,H1:学生顶岗实习的满意度越高,学生的从业意愿越高;学生顶岗实习的期望值越高,学生的从业意愿越低;H2:学生的顶岗实习期望值越高,心理契约满意程度越低;学生的顶岗实习满意度越高,心理契约满意程度越高;H3:学生的心理契约满足程度越高,从业意愿越高;综合前3个假设,得到假设H4:心理契约在顶岗实习和从业意愿中间起中介作用。研究假设模型如图1所示。

2.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法相结合,收集在校大学生关于顶岗实习的期望、满意度及心理契约的满足程度与毕业后从业意愿的相关性,目的是為了探究什么因素会影响学生毕业后的从业意愿。因此,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实习前期望值、实习后的满意度及个人信息背景三大部分。2013—2016年年底,利用学生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的身份对参加实习的大学生进行多次调研,累计收集到127位学生的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利用Excel和SPSS21.0等工具进行处理和分析。

2.3 样本收集

通过人口统计学分析,发现样本中127位学生男生占16.5%,女生占83.5%;学生就读年级方面,二年级占37.8%,三年级占29.9%,四年级占27.6%,一年级占4.7%;学生的家庭来自农村的占76.4%,家庭在城市的占23.6%;实习形式由学校统一安排占51.2%,自主选择占2.4%,两者结合占44.1%,另外寻找占2.4%;实习岗位在前厅部的占21.3%,餐饮部占53.5%,客房部占16.5%,康体部占7.9%,娱乐部占0.8%。

对调研问卷进行可靠性分析,对学生实习期望的15个题项进行Cronbachs Alpha检验,得到系数为0.72;对学生实习后满意度部分的15个题项进行同样的Cronbachs Alpha检验,得到系数为0.84。因此,问卷的可靠性程度高。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顶岗实习前后比较

3.1.1 实习前的期望

学生对实习的期望中,期望值排在首位的是工资薪酬福利,然后是工作任务的繁重程度和时间;排在末尾的是与酒店工作同事相处的关系是否融洽、接受酒店系统的培训和教育。总体上来看,学生相对比较关注实习期间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对诸如技能知识的学习、归属感和安全感这类需求关注度较低。

3.1.2 實习后的满意度

学生实习后的满意程度中,满意度高的有工作任务的繁重程度和时间、接受酒店系统的培训和教育、实习期间居住的条件等,满意度较低的有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工作环境、同事关系、工作用餐等方面。

3.1.3 实习前后比较

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在实习前的期望和实习后的满意度,发现学生经过实习后满意度会与期望值产生变化,总体上可以看出,学生期望越高的题项,实习后的满意度越低。

3.2 实习与从业意愿

3.2.1 实习期望与从业意愿

对实习期望中的题项与学生毕业后从事酒店行业的意愿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见表1),实习期望中学生对实习期间的工作任务、在实习期间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家人对酒店工作的认同3个题项与学生毕业后从事酒店行业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学生对在酒店实习期间的工作任务、获得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家人对酒店工作的认同会影响其毕业以后是否从事酒店行业,部分验证了假设H2。

3.2.2 实习满意度与从业意愿

将学生酒店实习后的满意度调查题项与学生毕业以后是否会从事酒店行业的意愿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见表2),学生在酒店实习的工资和薪酬福利、实习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的繁重程度和时间、实习期间与同事的关系融洽程度、获得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实习期间积累资源的效果、工作用餐、家人的认同及与家人分享的程度等方面都跟毕业以后是否愿意从事酒店行业显著相关,相关程度较高的有家人的认同、在酒店获得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及薪酬福利,部分验证了假设H1。

3.3 心理契约与从业意愿

3.3.1 心理契约构成

实习生心理契约主要包括2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发展型心理契约,其特点是注重自身在酒店获得的对未来长远发展有帮助的因素;二是现实型心理契约,其特点是比较在意在酒店实习期间能够马上实现的,注重物质方面的获得,如工资、工作用餐、住宿条件等。

3.3.2 心理契约与从业意愿

按照前面的方法将学生的心理契约分为现实型心理契约与发展型心理契约。然后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实习后的满意度与实习前的期望值,得到学生在酒店实习期间的心里契约满足程度,与学生毕业后是否从事酒店行业的意愿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见表3),学生的心里契约满足程度与否与学生毕业后是否从事酒店行业的意愿密切相关。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学生现实型心理契约的满足程度对毕业后从事酒店行业意愿的影响要大于发展型心理契约的影响程度。也就是说,相对远期的发展利益,学生更加看重在酒店工作的工资、福利、待遇、工作用餐等这些现实因素,这些短期的因素会相对较高地影响学生从事酒店行业的意愿,部分验证了假设H3。

3.3.3 专业认知、心理契约与从业意愿

首先对学生的专业认知情况、心理契约与从业意愿进行相关分析,得到学生对酒店管理专业的认知与心理契约满足程度跟学生毕业后从事酒店工作的意愿显著相关。然后将从业意愿作为因变量,将学生的个人信息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分步放入专业知识、心理契约(现实型心理契约、发展型心理契约)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专业知识、心理契约与从业意愿显著相关。

学生对酒店管理专业知识的认知情况会影响其毕业以后从事酒店工作的意愿,而心理契约起中介作用,同时专业认知也影响学生的心理契约,验证了假设H4。

4 结论

文章在心理契约理论的基础上,对影响酒店管理实习生的从业意愿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学生实习前的期望与实习后的满意度成反相关,期望越高的满意度越低;在期望量表中,学生对实习期间工作任务的期望、实习期间归属感和安全感的期望、家人对酒店工作的认同的期望与学生毕业后是否从事酒店行业显著相关;学生在酒店实习后的满意度中,工资薪酬福利、实习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的繁重程度和时间、实习期间与同事的关系融洽程度、获得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实习期间积累资源的效果、工作用餐、家人的认同及与家人分享的程度等方面都跟学生毕业以后是否从事酒店行业显著相关;学生的心里契约满足程度在学生对酒店管理专业知识的认知情况与学生毕业以后从事酒店工作的线性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毕业后从业意愿,研究建议:学生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注重物质利益与个人职业发展长远利益相结合,降低学生实习前的期望值,避免只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发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注重在实习过程中主动学习职业生涯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酒店重视员工心理契约的管理,注重学生现实型心理契约和发现型心理契约的满足和兼顾,既满足现实型心理契约提高学生实习期满意度和幸福感,同时指导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酒店行业培养后备人才;学校和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对专业的认知,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职业需要的理念和态度。

参 考 文 献

[1]刘雪梅.大学生职业成功观对就业意愿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13(5):76-82.

[2]林诚彦,张兴杰,曾细花.专业认同影响从业意愿路径的实证分析——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J].高教探索,2013

(3):133-138.

[3]贾冀南,张琦.心理契约违背对新生代科技人才偏离行为的影响机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21):143-150.

[4]曹科岩,李宗波.心理契约破坏与员工建言行为的关系:领导成员交换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16(3):

644-650.

[5]Rousseau D M,Parks M J.The contracts of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In L L Cummings,&B. M. Staw(Eds.).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M].Greenwich,CT:JAI Press,1993:1-43.

[6]HerriotP and PembertonC.A new deal for mi-

ddle managers[J].People Management,1995,15

(6):32-35.

[7]Robinson,S L,Kraatz M S,Rousseau D M.Chang-

ing obligations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a longitudinal stud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

urnal,1994,37:137-152.

[8]Turnley W H, Feldman D C.A discrepancy model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violations[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1999,9:367-386.

[9]Simon Lloyd D Restubog,Prashant Bordia,Sarbari Bordia.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each on career success:Convergent evidence from two longitudinal studies[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11,79(2):428-437.

猜你喜欢

心理契约酒店管理顶岗实习
心理契约破裂与酒店员工离职意向的相关研究
嵌入心理契约的馆员知识服务能力建设研究
如何对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学生班委干部管理及培养研究
“酒店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