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的操作风险管理
2017-05-30李菲
李菲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也得到迅猛发展,金融市场的运作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有着直观重要的影响。对此,企业必须认识到加强金融投资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结合企业内部实际情况合理制定金融投资操作风险管理方案。
关键词:金融投资 操作风险 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1(a)-026-02
如今,全球经济快速发展,金融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核心。在新形势下,金融市场开始对外开放,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着各个国家金融风险的巨大冲击,而且金融风险还在不断加大。虽然我国已经认识到加强金融投资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但是从金融投资操作风险管理现状来看,风险管理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才能真正实现金融投资操作风险管理目标。
1 金融投资操作风险管理
风险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也是对未来可能发生事件的预测,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金融风险产生的因素比较多,金融市场的波动对于金融投资操作风险影响比较大。金融风险实际上就是多种因素导致金融市场出现波动,进而导致企业面临巨大财物损失。金融风险包括以下两种:一是市场风险;二是信誉风险。金融投资操作风险管理实际上就是专家学者通过金融理论来对金融市场波动进行分析评估,并通过调节企业资金安全来实现企业收支平衡,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2 金融投资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缺乏金融投资操作风险管理意识
人们的思想会指导行动。相比西方国家而言,我国投资者缺乏金融投资操作风险管理意识,而且对金融风险的理解和认识不足,法律意识也比较淡薄。在新形势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了国家经济发展,给金融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但是金融风险的类型也在不断增多,金融风险影响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商业银行为了加速发展步伐,实现贷款任务量,大量发放贷款,却忽视所发放贷款企业的资质问题,类似较差资质的企业数量较多的话会导致严重不良贷款的出现;除此之外,虽然增加了很多投资业务,但是投资业务的开展缺乏明确的方向性,比较盲目,这些都加大了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另外,国内各大中小型券商机构,紧跟市场政策导向,抓住市场融资转型时的契机,为企业制定各种融资方案,这种行为从根本上讲是有利于企业发展,降低融资成本,但在操作过程中,一些中小券商为了短期的盈利,为很多偿还能力相对薄弱的企业发债,虽然也满足发行条件,但长远来看却有相当程度兑付风险的隐患。
2.2 金融投资操作风险管理热情较低
目前,我国金融企业不仅缺乏金融风险管理意识,而且金融风险管理热情和积极性比较低,无法真正发挥出金融风险管理的作用,金融风险管理过于形式化。相当一部分金融机构管理人员目光比较短浅,过于追求眼前利益,忽略了发展中的金融风险,给企业发展埋下了巨大隐患。很多金融机构并未设置专门的金融风险管理部门,即便设置了风险管理部门,管理职责也不明确,未能给予实际风险管理的权限与职能,风险管理人员能力较难发挥。除此之外,金融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于金融风险管理成效有较大影响,而很多金融机构缺乏专业的金融风险管理人员,现有的金融风险管理人员缺乏实践经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低,无法紧跟时代步伐,更无法满足金融风险管理需求。
2.3 金融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加入WTO后,虽然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但是我国仍旧缺乏健全的金融风险管理制度,金融风险管理体系也不完善,存在诸多问题。金融机构现有的金融风险管理制度和体系在某种程度上也不完全能够满足金融市场运作需求,这就导致金融机构容易出现信用风险。
3 金融投资操作风险的特点
3.1 风险内生性
相关部门对于金融投资操作风险是这样定义的,事实上导致金融风险出现的因素非常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因素:一是内部程序;二是内部人员;三是内部系统不完备;四是外部事件。以上因素都导致金融机构风险比例上升,体现了金融风险内生性的特点。
3.2 风险收益不稳定
一般认为风险越大收益就越大,这种观点在金融投资中并不适用。金融投资的风险收益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较为明显的如投资上市企业,其股价波动并不仅仅由企业自身发展情况而决定,而是取决于市场宏观经济条件的宽松状态、是否符合国家支持鼓励的发展行业、企业自身是否具有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经营能力等。若是再投资金融衍生品等加带杠杆的金融产品,则风险会成倍放大,此时能确定的是风险的绝对存在,却不能确定收益一定随着风险加大而加大。而且投资风险的波及面相当广,如果因投资品种的失败或者投资头寸不足导致投资失败等,很容易影响到其他投资业务的正常进行及企业自身经营的状况。极端严重的情况下,企业会面临倒闭的風险,金融机构也会面临监管机构的处罚。
3.3 风险不易控制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金融投资操作风险控制难度非常大,影响金融投资操作风险管理的因素非常多,只要有投资产品存在就会出现投资风险。金融机构产品类型越多,金融风险就越大,而且金融风险会随着金融机构的发展变化,随着金融衍生品不断创新而产生新的金融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大了金融风险管理难度。
3.4 风险的人为因素
风险的人为因素实际上就是投资者。如果风险管理意识比较淡薄,而且操作不规范,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开展风险管理工作不仅不会降低金融投资操作风险,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3.5 风险的危害性大
随着金融风险类型的不断增多,金融风险的覆盖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金融风险的危害性也在不断加大。金融机构内部不同的投资产品会导致不同金融风险的出现,在投资的初期会产生金融风险,比如银行贷款无法按时收回,必定会加大金融机构运营投资风险,在收益阶段依旧会产生金融风险,比如回款比较难等风险。由此可以看出,无论在哪一个投资阶段,只要操作失误都会导致金融风险的出现。对此,金融机构如果仅仅采用一种对策是无法覆盖金融投资操作风险的。
4 金融投资操作风险类型
4.1 人工操作失败的风险
人工操作因素是导致操作风险出现的主要因素。事实上,操作风险是可以控制或者管理的,操作风险贯穿金融机构投资全程。很多金融机构缺乏专业的操作风险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无法把金融投资操作风险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除此之外,很多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缺乏实践经验,会出现操作失误等问题,最终导致操作失败。
4.2 内部操作风险
事实上,无论哪种金融投资都具有风险性,只是风险的类型不同、程度不同。金融机构操作速率对金融风险的程度有较大影响。金融机构操作效率低,金融风险就会加大,反之就会降低。金融风险过大必定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影響企业的正常发展。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对内部操作风险的出现有较大影响。对此,金融机构要想降低内部操作风险就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严格按照风险管理方案开展风险管理工作。
4.3 技术风险
如今,金融行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创新层出不穷,这就对内部软件设施的更新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才能保证各金融软件系统的正常运行。专业硬件设施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配置较高的硬件设施能更高效的运行,从技术层面降低风险。因此,金融机构必须不断更新内部软硬件设施,并坚持学习新技术和新技能,满足不断发展的金融产品需求,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5 金融投资操作风险管理对策
5.1 强化相关人员风险意识
无论是银行、券商还是其他金融机构都必须强化相关人员风险意识,加强相关人员的风险管理教育。除此之外,国家相关部门也必须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保证企业金融投资操作风险管理的顺利开展。但是,根据西方国家的总结经验,相关部门的监管政策并不能真正降低金融机构操作风险,也无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事实上,让民间来监督金融机构成效是比较明显的,银行金融投资操作风险和民间监督制度是否健全有直接联系。国家应该多建设民间银行,而国家银监会则需要降低民间银行进入金融市场的标准,拓宽银行经营范围,放松监管条件。既然人为因素是导致金融投资操作风险出现的主要原因,那金融机构就需要从加强内部人员管理入手,时刻监督内部人员开展工作,降低工作中的失误率,规范机构内部人员的行为,增强内部人员的责任感,提高内部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让内部人员能够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本职工作中。
5.2 提高风险控制热情和积极性
金融监管实际上就是国家监管部门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进行限定。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是否健全对金融市场发展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要想保证金融市场发展的稳定性就必须对金融市场进行准确定位,健全金融信用制度。除此之外,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健全财税制度,正确处理企业、银行和财政之间的关系。国家相关部门还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合理推行适合国情的经济政策。金融机构需要在内部设置岗位责任制,把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位,对于出现违规行为的人员给予适当的处罚,对于表现优秀的内部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金融机构人员的风险控制热情和积极性,进而实现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管理目标。
5.3 加快金融法律法规建设进程
要想实现金融投资操作风险管理目标,国家相关部门就必须健全金融操作风险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金融操作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和保障。金融机构还必须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抗风险和风险应对能力,降低外部因素对金融机构发展的影响,提高金融机构的经济效益,推动金融机构的发展。
5.4 加快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为实现信息的有效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有效管理、降低运营风险等,金融机构必须根据自身行业性质,开发或者购买符合自身发展的信息系统,最大程度地从控制由人工操作环节、主观投资失误等因素而引起的任何风险隐患,从技术层面控制风险增加的可能性,从而保证金融机构最大程度上良好的持续经营的能力。
6 结语
如今,金融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多,金融机构投资操作风险的类型也在不断增多,金融投资操作风险给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经济损失,阻碍金融机构的发展。在新形势下,金融机构必须认识到加强投资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结合内部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投资操作风险管理方案,增强管理意识。但是,从金融机构投资操作风险管理现状来看,金融投资操作风险管理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金融机构必须详细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调整对策,提高金融投资操作风险管理水平,实现投资风险管理目标,推动金融机构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怡轩.投资银行金融风险管理策略研究——以高盛集团为例[J].对外经贸,2016(10).
[2] 杨晨.金融投资中的操作风险以及应对策略[J].经贸实践, 2016(08).
[3] 任楠.金融投资的操作风险管理[J].中国市场,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