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风险控制对策研究

2017-05-30张大禹

中国商论 2017年31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金融风险

张大禹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我国一直采用管控的方式管理金融市场,由此造成了我国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不成熟和不理智一直是我国金融市场的代名词,金融市场是实体经济的输血器,实体经济也饱受诟病。为发展金融市场,实现实体经济的良好運作,打开金融国际化的窗口——粤港澳大湾区应运而生。本文在金融风险控制方面,发现了在建设过程中资金外逃加剧和热钱内流造成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的问题,通过讨论风险的来源,对如何去规避相应的风险,提出建议,为我国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建言献策。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 金融风险 金融科技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1(a)-017-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过不断发展,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目前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和促进内地与港澳合作,进入改革开放2.0时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发挥港澳独特优势,至此,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上升至国家战略。

深化粤港澳合作,特别是金融领域的合作,发挥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的独特优势,利用其相对较完善的金融制度和市场带动了广东金融发展,为广东的发展提供金融、法律等一系列服务,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一环,在提升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 粤港澳大湾区现状及前景

1.1 粤港澳大湾区现状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发改委主任何宁卡在2017年3月6日两会中提到,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我国经济增长和“一带一路战略”重要引擎,国家在战略和政策上会高度重视、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包括广东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珠江三角洲的升级版粤港澳大湾区集结了香港的金融优势、深圳的科技创新优势、组建三角洲的高端制造业的优势,事实上,已经具备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

何宁卡援引粤港澳大湾区2015年经济数据,说道“粤港澳大湾区整体经济规模已达1.36万亿美元,整体产业体系完善,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香港和澳门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占九成以上,广东九市制造业基础雄厚,在此基础上,粤港澳三地在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交流、联系紧密、交流频繁。

1.2 粤港澳大湾区前景

1.2.1 对外开放程度更高

粤港澳大湾区一旦建成,将成为继美国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日本东京湾区的世界第四大湾区。

目前大湾区尚处于规划和建设中,以往的建设概念是加数式的整合,但此次的建设是以乘数式的整合为目的,体现了一种大融合的概念。现在来看,国际三大湾区的经济形式和发展的优势无疑具有很大的优势。对于我们中国而言,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建设和发展意义,相比于其他三大湾区,意义更加重大,潜力更为不可限量。众所周知,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一直都是被输入的,究其原因我们以前相对落后,要被输入更为先进的东西,如今,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显著提高,经济等各方面实力大为增强,相比部分其他国家,我们变得更为先进,我们有实力去输出了。大湾区一方面是输出,较于世界其他三大湾区,在层次上更加高一些。因为这个大湾区的建设包含了“一国两制”的关系,虽然难度有所增加,但是同样乘数式效应会明显大许多。在我国“一国两制”的大框架下,内地和香港各有优势,优势互相补充,因此建设的成果方程式不是加数而是乘数。

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会计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文傑说:“粤港澳大湾区在发展过程中,希望有更多的公司来参与,无论是现有的还是新成立的,都可以借助香港‘跳板拓展海外业务。例如:香港会计界一直对接国际金融业,无论是规则还是制度,香港都是国际会计界的代表。国内企业要走国门,无疑香港这个平台是最好的,同时我们的会计师可以更多的帮助这些企业走出去,在香港或者海外成立公司,去做一些大型并购的项目,对于香港会计界无疑是一个良好的机遇。”

1.2.2 为深圳创新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

“科技+创新”模式在旧金山湾区的运用毫无疑问为我国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旧金山地区学校在二战以后为了学校周转,将部分校区转让或租借给企业,这样也加大了企业和学校的联系,如此高的活力也吸引了大量的风投积聚旧金山,为深圳创新提供融资等金融支持。反观我们中国南部沿海,一边是有创新闻名的东方创新之都“深圳”,一边是金融文明的国际金融都市,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并且,粤港澳大湾区相比于旧金山湾区的一大优点,大量的风投是全国吸引过来的,旧金山的资本是逐渐积累起来的,但在我们的中国粤港澳大湾区,香港金融领域的地位和资本服务条件更加比旧金山金融条件优秀。更有甚者,港珠澳大桥开通以后,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之间联系更加紧密、交通更加方便,也可以风险资本直接进入深圳本地,在一个CBD内工作,两幢大楼之间相隔不足百米,更快、更便捷更支持创新。

2 粤港澳大湾区面临的挑战

2.1 资金外逃加剧

当前,在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下,资金流出成为了我国目前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同时,随着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资金进出的渠道也将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这对我国的资金流动监管提出了挑战。在我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进程中,对外窗口不断扩大,资金流不断增加,监管的难度相比以前也有一定的增加。

两地跨境资金流动规模,从1994年7985亿港元,到2004年的1.55万亿港元,GDP比重也从6%上升到10%。如果剔除贸易因素,香港和内地资金流动总规模也从1994年的4749亿港元,上升到2004年的6747亿港元。

整体渠道,无论正规还是非正规,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两地资金流动规模在167万亿港元左右,即使不包括贸易带来的流动,亦高达近百万亿港元。非正规渠道在香港和内地之间洗钱,非法跨境转移资金,多采用地下钱庄方式,加大了当局金融监管监察难度。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窗口即将开放的当下,监管无疑成为了重中之重,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美国加息等因素,资金外逃加剧,成为了当下的必须面临的现实难题。

2.2 金融风险波动加剧

一方面,众所周知,我们国家对于金融行业一直采用的是管制的方式,它有它的弊端,但是也正是因为管制,我们才将亚洲危机成功抵御,将2008年金融危机的损失降到最小,无疑,管制起到了一定的防火墙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的金融不断开放,粤港澳大湾区的窗口不断扩大,防火墙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我们国家的金融体系的完善,自身的稳固成为了另一道防火墙。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国外的资金从短期或者长期看好中国的资金将会通过该窗口流入中国,我们要警惕墨西哥比索危机爆发的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监管者一定的经验借鉴。我们国家的经济不断增长,外国资本流入中国,无疑会引发信用政策风险,从而造成通货膨胀和货币高估,也从而给人民币贬值带来一定的压力。

3 金融风险防范的建议

3.1 引导和规范香港的资金流向

粤港澳大湾区是既已在国家层面展开了规划,金融合作是重中之重,推动香港到深圳、广州的金融正规渠道健康发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规范非正规渠道促使其向正规渠道方向转变无疑是应该大力加强的。正规渠道的资金流动是可检测的、风险可控的,对待灰色渠道,应多方合作制定一份适用于各地的金融风险控制办法,尽可能合作规范双边相关机构,疏导和发展正规渠道,推进香港人民币业务的发展使两地资金流通。对待洗钱等黑色渠道成立专门的反洗钱机构通过银行体系对其进行严格的监控和严厉的打击。

对香港路径的考察,一方面是关注通过香港路径的过境资金流动如何影响到内地的金融稳定,另一方面也需要关注跨境资金流动对香港经济及金融稳定的影响。我认为大力促进香港金融业繁荣与推进内地资本项目开放,目前可以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深化香港个人人民币业务的发展,发展香港债券市場,发展中国香港的人民币离岸金融。

3.2 推进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改革

当前,中国正在实行有控制的独立货币政策同时兼顾稳定汇率和资本管制的宏观政策,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资本管制政策是否有效。如果难以防止资本管制出现漏洞或出口则当局或者为维持汇率稳定而丧失部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或者为实现货币政策独立性而推动货币机制灵活性。从政策动向来看,10年以来中国对外投资政策开始松动内地外管制也有明显松动。香港这一路径将进一步突显内地宏观政策协调重要性性。

3.3 建立金融风险协调机制

在粤港澳大湾区大融合概念提出以前,香港、深圳、广州在该地区为了赢得更多地区优势,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竞争,例如金融资源等。在其协调方面做得很少,远远不够,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提出以后,建设区域金融一体化,在金融互联、风险控制、债券、股票等方面协调应该增强,在不久的将来,类似深港通的“债券通”也即将出现,届时,两地可以互通债券买卖,互相协调风险控制。我国的债券市场也将得到极大的扩容,对我国公开市场操作而言,也起到了积极性的作用。

4 结语

为发展金融市场,实现实体经济的良好运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共识。这是一个联系世界的窗口,要保持稳定有序,适当扩大资金流和配额,逐步走向世界和国际化,在稳定内地金融秩序的前提下,控制风险有序高效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 赵勇.人民币跨境流动风险问题研究[J].西部金融,2011(07).

[2] 毛红燕.跨境短期资本流动的风险监管[J].经济经纬,2007(05).

[3] 朱莉.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分析框架及方法探析[J].华北金融, 2013(12).

[4] 王诏惠.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研究[J].时代金融,2015(32).

[5] 桑博.汇率影响下的跨境资金流动——以吉林省为例[J].吉林金融研究,2015(10).

[6] 胡俊伟.防范资本项下跨境资金流动风险[J].中国外汇,2013(17).

[7] 孙欣蕾,刘华,刘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难点及政策建议[J].黑龙江金融,2013(07).

[8] 王亮.新形势下跨境资金流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政策应对[J].金融经济,2012(20).

[9] 李亚新.对跨境资金流动形势的基本判断[J].中国金融,2011(03).

[10] 孙涛.香港路径中的跨境资金流动与潜在金融风险[J].中国金融.2006(1).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大力增强忧患意识 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百度金融成立国内首家“金融科技”学院
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若干思考
宁夏平罗县城乡居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