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为何上不来
2017-05-30曹龙
曹龙
《回声》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科学童话。借青蛙母子的对话,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回声原理。透过对话中的提示词:高兴—奇怪—高兴—欢快,让人感到童话的情趣盎然,故课后提出了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要求。
近日,观摩了6位教师同上此课,均奔着这一目标而设计教学。课始,有的教师范读课文,以期创设情境和榜样示范。随着教学的展开,却总感觉学生和预期的感情朗读有段距离,只好多方寻找,一个不行再找一个,一直找到满意为止,然后要求大家学着他(她)的样子读。至于为何这样读,虽然读过,多数学生也摸不着头脑。
其中一位老师的教学是这样的:
小青蛙奇怪极了,他问妈妈:“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吧?他在学我说话哩。”妈妈笑着说:“孩子,跟我来!”
她在教这一段朗读之前,让学生自己读,思考这样的问题:“小青蛙的话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应该说,这样的问题既指向朗读指导——提示语中的“奇怪”一词就提示着应该怎样读,也指向阅读理解——“奇怪”一词说明小青蛙此时是疑惑不解的。问题提出之后,一个男孩子很快地站了起来,回答道:“应该读出惊奇的感情来。”这个答案不但一语中的,还用换词法解释了“奇怪”的意思。教师顺势提出:那你给大家读一读吧。当大家都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他的时候,他却读得很谨慎,语气语调不但没有变化,中间
还重复了一处。教师只好另寻他人。
当然,如果教师此时范读,让大家模仿读,也是个办法。可这只是把最后的结果给了学生。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效果就打了折扣。问题出在哪里呢?大致应该有这几个方面。
一、正确流利未保证
回顾几位教师指导有感情朗读之前的教学过程,大体上都要求初读一两遍课文,虽然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可是这种初读由于是老生常谈般的流程,加上缺少细致到每人的检查,学生多是有口无心的小和尚念经般地读。接着就是所谓的直奔重点——识字,而且是用集中识字取代了随文识字。此时以为字认识了,书就会读得更好,就直接要求读出感情。自己读尚可,当众读,学生恐怕也会出错,还是以保证不读错字为出发点。于是,集中精力盯住每个字,发好每个音,即使知道应该读出“惊奇”的感觉,但实在力不从心,难顾其余了。
二、關键知识未明晰
这一点,恐怕是受了教学参考书的影响:“童话是孩子们最爱读的。本课采用童话的形式介绍了回声的知识,只要让学生读懂声波和水波一样,碰到障碍物就会返回来产生回声就行了,不要细读科学知识,教学的重点要放在朗读课文和词句训练上。”类似的建议在低年级教学参考书中时有出现,极容易使教师产生“科学知识”和“朗读课文”是两个层面的训练的歧义。“不细讲”是应该的,可“朗读课文和词句训练”是为了获取“科学知识”,二者不有机相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吗?
青蛙妈妈说:“孩子,你的叫声/就像这水的波纹。水的波纹/碰到河岸又荡回来。你在桥洞里叫,声音的波纹/碰到桥洞的石壁,也要返回来。这样,你就听到/自己的声音啦。”小青蛙高兴得一蹦老高,说:“妈
妈,我明白了,这就是回声吧?”妈妈笑着点点头。
这是课文中青蛙妈妈借水波和声波的相似,来告诉回声道理的一段话。对于成人而言,理解上丝毫没有难度,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读懂这段话并非易事。多数教师选择借助电脑演示来直接讲解,是否每个学生真理解了,并未实测。可这样的“科学知识”如果模糊的话,“青蛙妈妈”在朗读时怎么能“笑”得起来呢?
借助演示不是不可以,如果给学生如此标出停顿,或者再简单地标示出青蛙和桥洞的草图,让学生画出声波“荡”“返”的过程,是不是更语文一些——因为这是运用朗读知识和词语知识来读懂科学知识的过程。
同样,前面教师指导的那个语段也涉及知识的运用,问号、句号、感叹号这三个标点同时出现在一段话中,读出它们的不同,“奇怪”的意思才能表现出来。教学时,这些如何读懂文章的知识如果不关注,不转化为学生可以运用的程序性知识,那这样的语文教学就要值得反思了。
三、指导方法缺实效
讲课时教师常常将插图复制在屏幕上,可是只从宏观着眼,不引导学生观察细微,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本课有两幅插图,一幅是青蛙母子在桥洞的水中,另一幅是青蛙母子在河岸上。地点和景色的变换不是主要的,小青蛙的动作神态才值得关注。第一幅,小青蛙的脸上是着急疑惑的,手指着大桥洞问妈妈。第二幅,小青蛙变成恍然大悟的表情,且小手搔着自己的头。生活中的学生何曾不是“小青蛙”:哪块儿遇到问题指着哪块儿追问不休,明白后又不好意思地摸摸头。让学生做着这两个动作,再读一读,效果肯定会发生变化。
插图是教学资源,当然也是指导朗读的资源。引导学生发现两幅图中小青蛙的不同表现,表面上是在指导朗读,事实上是利用插图唤起学生原有经验实施教学的过程。实施教学都需要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朗读指导更是如此。
四、朗读意义尚模糊
语文课要书声琅琅,似乎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可为什么要书声琅琅,却未必每个人都做过深入思考。有些可能认为别人的课堂都红火热闹,我的课堂也不能沉默寡言。张颂先生被播音界公认为继往开来的领军人物,国家级教学名师。他将朗读的作用概括为五个方面:
(1)朗读有利于深入体味文字作品;
(2)朗读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朗读有利于发挥语言的感染力;
(4)朗读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
(5)朗读是达到语言规范化的途径。
这五个方面,都未提及朗读是将静态符码转化成有声音节就可以了。而文字体味、语言表达、语言感染、精神享受、语言规范,不正是语文课致力达到的学科素养吗?难怪特级教师于永正有一个提法,书不读熟不开讲。书读熟了,语文课上期待的目标,已经凭借朗读这一手段,完成十之七八。不讲,也无大碍;反之,讲了,也无大用。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这是课程标准里对有感情地朗读作用的解释。简言之,有感情地朗读就是把体会到的感情通过恰当的语气语调表现出来。用朗读来“体会”是基础,然后才是选择合宜的
语气语调来“表现”。从这个作用上来讲,朗读首先是学习语言的必要手段,其次,也是传递语言、表现情感的一种手段。
综上,教学时一定要把朗读视为一种学习的手段。在读中识字学词,提取信息。而且一定要让朗读由正确到流利再到有感情,逐级推进、逐级落实。感情的体会和表现,可以借助范读和情境渲染来提高效果,但从长远的目标来看,还是要让学生沉浸在语言的品味之中,就是停连、重音等朗读技巧的学习,也要结合语言品味来进行。这样,才能达到既学习朗读,又学习语言的双赢效果。
(作者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研中心)
责任编辑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