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2017-05-30杨胜兴
杨胜兴
摘要:在大力推进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受到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重视。作为贵州综合性大学的音乐学院,如何充分利用地方民族民间音乐资源来为教育教学服务,这是当前需要认真思考与研究的课题。文章从开发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必要性谈起,具体阐述了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开发路径和实施策略,目的在于从理论上去探索如何建设、开发和实施好地方课程,促进贵州高校音乐专业课程建设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高校课程;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开发;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7)05-0068-04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7.05.015
在高等学校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当下,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必然也是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实施者。如何根据区域音乐资源去开发地方课程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作为贵州高校民族音乐学专业的教师,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深入地研究贵州民族民间音乐,并把这些资源加以开发后运用到高等学校音乐专业教育之中,这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本文从开发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必要性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详细阐述了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路径和实施策略,目的在于从理论上去探索如何建设、开发和实施好地方课程,促进贵州高校音乐专业课程建设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一、开发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必要性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作为贵州综合性大学音乐学院的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课的任课教师,我们常常苦于找不到适合当代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参考教材。从贵州大学音乐学院来看,目前我们学院开设的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使用的参考教材是张中笑等主编的《贵州民间音乐概论》[1]。这本参考教材共有汉族民间音乐、苗族民间音乐、布依族民间音乐、侗族民间音乐、土家族民间音乐、彝族民间音乐、仡佬族民间音乐、水族民间音乐和民间芦笙音乐这九个专题,前八个专题里基本上都涉及该民族的民歌和器乐,部分专题里面还有说唱和戏曲,最后的专题民间芦笙音乐重点介绍了苗族、侗族、水族和瑶族的芦笙音乐。由于其内容详实、音乐形式丰富和层次清楚而成为贵州大学音乐学院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课中长期使用的参考教材,对于促进贵州高校音乐专业地方课程的教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笔者近两年开设这门课程的效果来看,学生学习这本教材没有太大的兴趣,经过初步分析,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教材缺少音响和影像资料。在现代媒体技术非常发达的今天,教育教学手段也日趋多样化。特别是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听音响和看视频欣赏音乐是不可缺少的学习方式,而本教材没有配备音响和影像资料显然是很遗憾的。第二,教材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愿花时间去理解。这样的教材比较适合音乐理论专业的学生学习,表演专业的学生对理论缺乏热情。第三,教材中音乐形态分析较多,学生不容易理解。由于现在中国音乐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分析的基础知识相当匮乏,理解起来存在较大的难度,当然他们也不愿花太多的时间去理解这些看似与他们的主科学习没有太多关系的知识,从而对这类知识失去应有的兴趣。特别是像贵州大学音乐学院的本科几乎都是表演专业的学生,当然他们就更不愿意去学习这门课程了。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大环境来看,各地方院校都在开发本地区的教学资源,充分运用地方优秀文化资源为高等教育教学服务。在教育部组织专家对高校进行的教学审核评估中,各校的特色课程是大家所关注的,尤其是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开发的课程更是大家所期待的。因此,作为贵州综合性大学的音乐学院必然需要积极开发区域内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并把这些音乐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后编印成地方教材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加以利用,从而推动贵州高等学校音乐专业本科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开发路径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各民族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繁衍的过程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音乐文化。由于贵州在历史上长期处于交通闭塞、经济不发达,科技水平不高的落后状态,因而贵州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相对完好地得以保存。在贵州民族音乐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贵州民族民间音乐得到了很好的采录和研究,可以说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这表现在贵州民族民间音乐不仅具有很多的文字资料,而且视听资料也非常丰富。在我国高等学校大力推行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的当下,我们应该对这些文字和视听资料进行全方位的收集和整理,并把这些资料整合后在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建设中加以充分利用。
(一)文字资料的整理
贵州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有着良好的传统和深厚的基础,在老一辈民族音乐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从比较大型的成果来看,贵州除了有中国民族音乐四大集成中国民族音乐四大集成是指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和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贵州卷之外,还有贵州少数民族祭祀仪式音乐研究[2]和贵州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研究贵州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研究目前已发表的成果有《贵州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研究——苗族篇》《贵州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研究——侗族篇》《贵州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研究——布依族篇》等,详细信息见参考文献。以及贵州民族出版社集中出版的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资料丛书,其中包括《贵州苗族芦笙选集》[3]《贵州花灯选集(上、下)》[4]《贵州彝族民歌選集》[5]《贵州布依族水族仡佬族民歌选集》[6]等,特别是凝聚着贵州老一辈民族音乐学家集体智慧和心血的《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集萃》[7]包含了丰富的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该丛书获得了第九届金钟奖理论评论奖的金奖。还有众多著名学者写了较多的学术专著和论文,这些成果涉及包括汉族在内的众多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文化,尤其是汉族民间音乐和贵州主要的七个土著少数民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的民间音乐成果非常丰硕。这些丰富的研究成果为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开发提供了非常详实的文字资料。
(二)视听资料的收集
在中国民族音乐四大集成的编写过程中,贵州民族音乐学家们在民族地区采录了大量的音响资料,这些资料都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采录的,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在民族音乐学家们对贵州民族音乐进行研究的最近几十年中,他们也摄制了大量的音响和视频资料,加之其他研究者和政府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及保护中采集的视听资料,共同构成了贵州民族民间音乐的音响和影像资料库,从而为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开发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视听资料。
(三)多方资源的整合
在贵州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中,对于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们应本着核心、简洁的原则,因为我们不可能通过一学年的课程学习时间,把贵州所有的民族民间音乐全部学习完,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就需要我们把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资源整合后,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去进行甄别和选择,把具有核心价值的资源留下来加以利用。与此同时,需要考虑贵州土著民族中几个主要少数民族的核心音乐形式,特别是大家经常看到、见到的音乐形式更应该选取到教材中来。比如汉族的山歌,苗族的飞歌、游方歌和芦笙,布依族的山歌和说唱,侗族的大歌、琵琶歌和侗戏,土家族的山歌和哭嫁歌,彝族的戏曲,仡佬族的情歌和水族的祭祀音乐等都属于这些民族的比较重要的音乐形式,这需要我们挑选后合理利用。
在教材的编写上,我们可以按照汉族音乐、侗族音乐、苗族音乐、布依族音乐、彝族音乐、水族音乐、土家族音乐、仡佬族音乐这样的顺序进行编排。每个民族的音乐形式可以按照整合资料的实际占有情况进行选择,遵循不求多,但求经典的原则,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对贵州民族民间音乐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并对少部分核心音乐形式能够有比较深入的学习。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演唱几首具有濃郁地域特色的歌曲,那就更好了。
三、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实施策略
从贵州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构成来看,虽说贵州本地学生占绝大多数,但他们对贵州的民族民间音乐也是比较陌生的,这就需要我们转变角色,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这门课程。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课程要实施好,还需要转变高校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从主导者、讲授者和权威者转变为组织者、参与者和协调人。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就是权威,既然是权威,当然不可冒犯。在现代教学中,我们需要打破权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挑战权威,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在课堂上教师主动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可能有机会对教师传递的知识提出质疑,因为传统意义上的课堂讨论大多也是在教师的掌控之下,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学生即使有机会提出自己不同的想法,常常也不敢说出来,要是让老师难堪了,怕遭到教师的惩罚。因此,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听话的孩子。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育教学过程的实施是教师主导着的,哪天上什么,怎么上都是教师早已预设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学习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没有学习的动力。
在当下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需要真正转变教师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去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从而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的伟大转变,不断释放高校教育教学的活力。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
贵州高校音乐专业教育要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热情,我们就必须改变过去那种教师主动传递,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
对于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教学,我们可以采用探究和讨论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实施的第一节课中,教师可以把整个学年的教学内容按照开课时间的多少分成若干个知识板块,然后按照每个小组负责两个知识板块(一个学期一个知识板块)的任务把全班同学按照自由组合的形式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最后每个学习小组根据组员的兴趣和爱好选择本组负责的知识板块。每个小组做好分工以后就可以去进行本组知识板块的学习探究了。在课堂报告的过程中,学生报告中的理论讲授时间不能太长,可以一边讲解新的知识,一边欣赏音乐,同时提出很多问题供大家讨论,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三)评价体系的完善
评价体系作为高校课程学习效果的评定标准,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导向性。要想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教学取得好的效果,必然需要完善原有的评价方式,建立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
教学方式的改革必然要求评价体系的改变。对于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来说,我们可以尝试建立多阶段、多方参与的评价体系。可以把课前学生的参与度、课堂报告中的贡献度、期末的自我表现等纳入评价体系之中。还可以邀请本班班干或专业比较好的同学和其它专业教师、学生来参与我们的评价。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探索适合本班学生特点和本门课程学习情况的评价指标,并不断去加以补充和完善。只有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发挥评价体系的有力导向和监督作用,发挥它的最大效力,推动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向着又快又好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在贵州高校中开发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课程资源,不仅是现今参考教材严重缺乏的迫切需要,而且也是当下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要求。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课程要开发好、建设好和实施好,不仅需要我们对有关贵州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字和视听资料进行充分的收集、整理和整合后加以利用,而且也需要我们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完善现今的评价体系。我们只有在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建设中充分利用贵州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贵州民族民间音乐在贵州高校专业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断促进贵州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中笑贵州民间音乐概论[M]. 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0
[2]杨方刚,张中笑.贵州少数民族祭祀仪式音乐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
[3]贵州省群众艺术馆.贵州苗族芦笙选集[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0.
[4]贵州花灯剧团,贵州省群众艺术馆.贵州花灯选集(上、下)[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1.
[5]贵州省群众艺术馆.贵州彝族民歌选集[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1.
[6]贵州省群众艺术馆.贵州布依族水族仡佬族民歌选集[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1.
[7]贵州省音乐家协会.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集萃[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涂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