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创新

2017-05-30舒佳

大东方 2017年5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高校大学生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然是我国战略布局中的重要部分。高校做为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地与摇篮,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否成功有着直接关系。本文从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诉求依据,设计创新实践载体,旨在通过符合时代节奏,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活动对高校学生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进行理念渗透,继而让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注入到日常行为中,实现知行合一。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高校;大学生;载体创新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5年3月24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会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是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基地,是先进文化、思想的重要聚集地和传播者,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丽水职业技术学院身处于浙江省西南部山区,素有“浙南林海”、“华东氧吧”“浙江绿谷”之称的丽水,建设生态家园应该成为每一个丽职青年的共同担当和价值目标。那么如何有效利用绿色环境资源,让大学生们更主动积极的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继而成为生态建设的引领者、丽水铁军的一份子呢?生态文明建设贵在实践、重在行动。在当前的趋势之下,必然要坚定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让大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自省、自觉、自律。针对这一点,我们必须设计一些创新的载体、一些有效的抓手,推进此项工作。

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以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设计并通过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多样,内容多彩,风格独特的活动载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一、上好团课 做好思想引领

开展班级关于“共建生态美家园,争做文明好青年”主题讨论会,开展“共建生态美家园,争做文明好青年”主题团课,提高大学生生态意识与思想道德修养。环保意识、环保实践能力的提升,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继而学会保护生态环境,爱护人类资源。

二、塑造典型 榜样引领

生态卫士评选活动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同学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绿色生活方式,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美丽校园、全国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中来,开展生态卫士评选活动。旨在通过活动,挖掘出一批在治山治水、垃圾减量、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等领域热爱生态环保事业、投身生态环保公益实践活动、宣传监督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带动、导向和示范作用的学生典型,同时以此为契机,广泛动员团员青年积极参与生态校园、美丽校园建设,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努力营造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的校园生态文明氛围,逐步建立校园生态环境建设的师生参与机制。

寻找“最美校园环保大使”活动 菁菁校园,你我身边总会涌现出一些为了生态文明建设默默付出的人;一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事。就是这种身边的力量在慢慢唤起当代群众的环保意识,得到共鸣。是榜样的力量,增强了师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文明消费,并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

三、旧物交换和改造 以经济价值的二次实现引领

“淘淘乐”活动 为响应建设生态型校园的号召,举办“淘淘乐”跳蚤市场活动,为广大同学搭建一个旧物展销、物物交易的平台。旧物生态良性循环实现了旧物的二次价值。这种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方式,增强大学生的生态循环意识,创建生态文明校园。

四、善用自媒体 以体验时代潮流新事物的感受引領

“主播新机电,网红正能量”生态环保主題主播秀大赛。常驻主播内容围绕身边的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正能量小故事展开,在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上开设FM访谈专栏,每周邀请不同的同学进行专访,推送每期采访内容,以阅读量和点赞量作为参考数据进行评选“网红主播”。

“生态文明话题秀”在微信号发出话题“嘿!大学生,关于生态文明,你都做了什么——”,由同学们进行转发,并总结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仪行动进行回复,集满20+个“赞”,截图转发至公众平台。

标语+喇叭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在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关于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创新的研究通过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提高了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厚兴趣,加深了学生对于生态循环的理解,增强了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创建的意识。因此,我们将继续将高校生态文明建设在学校开展下去,寻找良性循环方式将高校生态文明建设常态化。生态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名族的未来发展大计,是关乎人民福祉的关键所在。在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破坏的严峻形势下,遵循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等文明理念的树立尤为重要,做为祖国建设者的培育摇篮,高校教育应该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显现在每一个领域,教育引导大学生为美丽中国的建设、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2006.

[2]《在党的十八大上的报告》,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8/c64094-19612151-1.html

[3]陈丽鸿,孙大勇.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M].中央编译局,2009.

[4]杨志华,严耕.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J].中国林业教育,2010.

[5]张雪萍.高校应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J].唯实·现代管理,2014.

[6] 魏源,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J].商,2016.

作者简介

舒佳(1980-),女,浙江丽水人,讲师。

(作者单位: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建设高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