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教育背景下预出国留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研究
2017-05-30梁青青
梁青青
摘要:目前,高校教育已经进入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视野,部分大学生带有很强的国际化背景,他们面临着更加多元化和多变性的学业选择和职业选择,他们要面对跨文化融合、跨专业学习和跨地域工作的多重冲击。在这种国际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选择长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的出国预备留学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访谈法,从职业规划、职业发展等方面入手,依据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探讨了职业生涯规划对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提升大学生特别是国际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群体的满意度,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有效提升学业与职业匹配度的正确途径,但国内职业生涯规划实践还存在多方面的制约因素,需要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作进一步分析并寻找对策。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匹配度;经济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B8442;C9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7)05-0031-05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7.05.007
近年来,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高科技迅猛发展,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市场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宏观环境的影响,就业压力和严峻形势凸显。严峻的就业形势,是目前在校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去向之间没有得到良好的关联和对接,当然不排除就业时可选职业的缺乏,但有很大程度是因为在学业过程中就基本没有对未来职业生涯进行过规划。
一、研究背景
目前的高校教育已经进入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视野,部分大学生的求学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国际化背景,近年来留学生和准留学生群体的快速增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部分大学生群体面临着更加多元化和多变性的学业选择和职业选择,他们要面对跨文化融合、跨专业学习和跨地域工作的多重冲击。在这种国际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显得更加重要。目前国际化教育和出国留学热度不断攀升,多数大学生忙于学业而无暇考虑职业规划问题,大部分高校也专注于提升国际化教学能力而忽视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在国内受到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本来就很少,对未来职业的认知和规划能力很弱,那么在面临境外学业和境外职业选择的时候,如果没有辅之以科学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会更加加剧他们在未来职业选择时的迷茫和困惑。
二、研究对象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1]。它包括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职业规划、爱情规划和生活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无及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求职就业甚至未来职业生涯的成败。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每个人在其自身成长的不同阶段,因为周边生活环境的差异,自身综合素质的差异,以及职业发展的差异,因此其制定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也存在不同。具体来说,大学生处于职业学习阶段,尚未开始真正的职业生涯,所以其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与其他阶段不同的特点,在总的指导原则和框架相似的前提下,其规划的具体内容和指导重点都有其鲜明特点。主要差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差异。
普通的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目的是要达到某种的职业晋升目标或者职业成就目标。总体来说,普通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没有区分明确的阶段目标,主要根据现实情况而定。而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尤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职业初始的就业成功,能找到一份符合自己在收入与需要能力方面能满足自己预期的岗位。
2.职业生涯规划的年限差异。
正如上文提到,职业生涯规划根据具体年限不同,可以划分为短期、中期、长期和人生四类规划。普通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依照自我职业背景和外在环境特点,制订符合其个人需求期限的规划。而大学生整个在校期间的时间被明确的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有清楚地的起止时间标志,因此针对其最重要的是中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其具体年限根据学制不同和规划时间不同略有差异。
3.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策略差异。
普通职业生涯规划是依照其职业未来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落实措施,从而完成针对一定职业的职业培训、技能提升、职场技巧锻炼等计划。高校学生处于其专业工作的学习准备阶段,其規划更多地侧重点是了解未来工作的特点和该工作与自身特点的契合度,寻找二者之间的差距,从而进行相应的学习或实践,而这些学习和实践都要与高校学生所在的校园大环境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1.确定职业理想。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的选择要从确定职业理想开始,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确定一系列可选的职业类型和领域。职业理想是在大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经过调整修正的方向性选择,这个环节是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起点,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对于后续的职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合理评估自身及客观条件。这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内容,包括内部的自我评估和外部的客观条件评估。这两项评估内容应及早启动,并随着个体成长过程不断地完善改进。
3.科学选定职业目标。职业目标是前述职业理想的具体化,大学生在完成上面两项内容的基础上,来筛选确定自己有意愿并且适合自己的工作单位及工作岗位,作为自己的求职目标。
4.制定行动计划并进行反馈、调整和再评估。大学生在确定合理的职业目标后,就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实施措施,如求职计划、入职后的工作规划、晋升方向以及为适应工作要求的培训学习计划等等,并且需要在这些具体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做好更加重要的一块内容,即反馈、调整和再评估,这是动态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环节,通过阶段性的职业实践,动态调整职业目标、实现计划以及对职场环境的认知更新,更科学地修正之前制定的职业规划。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结合自身特点挖掘自身潜力。
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一个人正确认识自身优、劣势,明确自身发展方向,正确定位人生轨迹。越早进行自我认知,就越能深入客观地了解自身特点,从而越能结合自身特点发挥所长,发现并发掘自己的优势方面,并在后续规划和选择与此匹配的职业和发展路径,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2.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消减职业选择的盲目性。
职业生涯规划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只要有明确的目标、合理的安排都是必要的。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消减职业选择的盲目性,增强职业选择的目标性和针对性。
3.有效的职業生涯规划可以提升个体的社会竞争力。
个体的社会竞争力是在其学习、成长、兴趣、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社会竞争力最终也将转化为职业竞争力,反过来,职业竞争力的不断增长也会最终促进社会竞争力的提升。
三、研究方法
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寒假期间,笔者对95位大学生做了访谈,访谈形式为半开放式,访谈内容和访谈大纲提前拟好,每名大学生访谈时间约1小时左右。结果表明,和往届的赴海外学习的留学预备生相比,这一届的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兴趣较浓,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对学院出国留学教育的满意度有了明显提升。这一结论验证了前任的研究结论,即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满意度。
四、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考虑到访谈样本的全面性,在选取访谈对象时,笔者覆盖了不同层次、不同条件、不同成绩和年龄的大学生。访谈样本最大年龄25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年龄224岁。其他具体情况见表1:
五、研究结论
根据访谈,我们总结出受访者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及其带来的满意度提升的反馈信息,具体包括下面三方面:
(一)被访者在未来职业选择方面的满意度提升明显
学院实施职业生涯管理前后,被访者在未来职业选择方面的反应有所改变。如表2所示,2013年即学院未开展职业生涯管理之前,有435%的受访者对未来职业选择较为模糊,357%的受访者对于未来职业选择有一定范围,但不知是否适合自己,134%的受访者对自己有一定分析,确定了几个备选的职业方向,74%的受访者职业方向和自身特点都比较清晰,而且对未来职业有明确的发展设想。对比来看,2014年学院实施了职业生涯管理之后,受访者中前两类人群比例分别降至133%和174%,后两类人群的比例分别提升至358%和335%。这表明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在实施后,对大学生的未来职业选择和职业定位起到了很好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此外,我们也通过访谈结果看到大学生在未来职业选择方面满意度的提升。如表3所示,我们用递减的ABCD等级来描述受访者在未来职业选择方面的满意度。A、B两个较高等级满意度的受访者比例由2013年的95%和135%分别提升至2014年的326%和423%,而C、D两个较低等级的满意度占比由2013年的324%和446%分别降低至2014年的179%和72%,表明在学院开展职业生涯管理后,学生对于未来职业选择的满意度有了明显提升。
(二)受访者在自我认知方面的满意度同步改善
学院实施职业生涯管理前后,被访者在自我认知方面有所改善。如图1所示,2013年即学院未开展职业生涯管理之前,被访者在描述自身在自我认知的状态时,有422%的人对自己的性格特点和特长优势没有概念,344%的人有加深自我认知的意愿,并且尝试进行过自我分析,147%的人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自身优势、潜力和缺憾已形成基本认知,87%的人自我认知较为充分全面,并且能将自身条件与不同职业要求进行对比分析。对比来看,2014年学院实施了职业生涯管理之后,前两类人群比例分别降至120%和161%,后两类人群的比例分别提升至371%和348%。这充分表明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在实施后,大学生的自我认知状态有了明显改善。
同样,我们也通过访谈结果看到大学生在自我认知方面满意度的提升。如表4所示,我们用递减的ABCD等级来描述受访者在自我认知方面的满意度。A、B两个较高等级满意度的受访者比例由2013年的119%和159%分别提升至2014年的350%和447%,而C、D两个较低等级的满意度占比由2013年的296%和426%分别降低至2014年的151%和52%,表明在学院开展职业生涯管理后,学生对于自我认知的满意度有了明显提升。
(三)受访者在学习状态方面的满意度逐步增强
学院实施职业生涯管理前后,被访者对学习状态的满意度有所增强。如图2所示,2013年即学院未开展职业生涯管理之前,有440%的受访者对学习方向和指向性不明确,不清楚未来职业的要求,387%的受访者学习动力不足,对于学习的东西以后能做什么概念模糊,122%的受访者有一定的学习动力,知晓现在所学在未来职场的作用,51%的受访者能根据未来职业选择需要,有针对性地主动学习并拓展视野。对比来看,2014年学院实施了职业生涯管理之后,受访者中前两类人群比例分别降至138%和204%,后两类人群的比例分别提升至346%和312%。这充分表明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在实施后,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动力有了明显增强。
同样,我们也通过访谈结果看到大学生在学习状态方面满意度的提升。如表5所示,A、B两个较高等级满意度的受访者比例由2013年的123%和246%分别提升至2014年的347%和398%,而C、D两个较低等级的满意度占比由2013年的296%和335%分别降低至2014年的151%和104%,表明在学院开展职业生涯管理后,学生对于自我认知的满意度有了明显提升。
综合上述三方面访谈结果,在R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14年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之后,大学生在未来职业选择、自我认知能力和学习状态方面的满意度都有了明显提升,说明职业生涯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满意度。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一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会受到行业、地理、家庭、专业和组织环境的多方面影响。在国际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要面对跨文化融合、跨专业学习和跨地域工作的多重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显得更加重要。目前国际化教育和出国留学热度不断攀升,多数学生忙于学业而无暇考虑职业规划问题,大部分高校也专注于提升国际化教学能力而忽视职业生涯规划。在此背景下,对国际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研究就具有很高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新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9
[2]李富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0
[3]刘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教育问题研究[J].教育评论,2015(04):102-104
[4]曹荣,陈东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问题及举措—基于北京部分高校的调研[J].继续教育研究,2013(02):110-111
[5]孔洁珺,臧宏.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06):63-67
[6]姜明伦,李战国,颜小芳,莫佳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行为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宁波市6所高校的调查分析[J].高教探索,2015(02):110-116
(责任编辑:蒲应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