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2017-05-30赵芳

体育风尚 2017年5期
关键词:热心热身教案

赵芳

一、提出问题

准备活动是一节体育课的开始,也是体育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充分有效的准备活动,会给体育课开个好头。目前学校体育课中准备活动存在不少问题,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观察,归纳如下:一、准备活动缺乏创新,使得准备活动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枯燥。学生提高不了兴趣。二、注重“热身”忽视“热心”。很多学生身体进入体育课学习训练状态,但是,心还在想其他的事情。三、缺乏科学评价体系,使得体育教师只能靠经验去判断准备活动是否做好或者做“过”。

二、准备活动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一)准备活动定义

准备活动是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为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过程和预防运动损伤而有目的的进行的身体练习,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或比赛做好准备。

(二)准备活动运动生理学理论

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大脑反应速度加快;还可以提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水平,使肺通量及心输量增加,心肌和骨骼肌的毛细血管网扩张,使工作肌能获得更多的氧;准备活动可使体温升高,从而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增加氧的供应,增加体内酶的活性,物质代谢水平提高,预防运动损伤;同时准备活动可增加皮肤的血流量,有利于散热,防止正式比赛时体温过高。

(三)准备活动有效性的界定

笔者认为有效的准备活动是依据运动生理学规律,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投入最少的精力和物力,获取最大的准备效果。或者通俗地讲就是在相对较短时间内,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将锻炼者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生理和心理都做好准备,为接下来的练习内容做好铺垫的一个身体预热过程。

三、 提高中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有效性对策的研究

(一)“热心”对策

准备活动编排要关注学生心理活动,简称:“热心”。“热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心理上快速的进入体育课训练中来。实践中“热心”准备活动有:教师的语言激励、设问;教师的示范;视频与挂图;队列练习;集中注意力游戏等。本人翻阅了“2014年全国体育教学课时计划优秀成果评比活动”获奖教案,并以此类教案为案例进行分析。

1.游戏导入

准備活动安排内容要丰富多彩,游戏可以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在准备活动的编排中必不可少。在优秀案例中:水平四(七年级)《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及体能发展》教案中准备部分用手球小比赛进入准备部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这一环节有效的达到收心,热身的目的。跟随音乐节拍活动身体各关节,从而达到最佳准备状态。巩固提高准备姿势和移动技术,为新授内容做良好铺垫。

2.球性训练导入

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全面、丰富、形式多样。既要有徒手体操,又要有器械操,既要有原地的、也有行进间的,既有单人的、也有双人或集体的,既有一般练习、又有模仿、诱导或辅助性的专门练习。这样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又激发了学生运动欲望。优秀教案中水平五(高二)《排球—正面扣球》教案中准备活动中:安排了队列队形训练,再用一个球性训练引入这次课的主要部分。队列队形具有强化课题常规,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达到收心,热身的目的。专项球操既可以活动筋骨又与主教材紧密相关。

(二)“热身”对策

针对不同教材、不同季节、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的热身方法也是不同的。小学生的准备活动应根据身体发育特点,以游戏或简单易学的动作为基本思路,中学体育课,在准备活动时,既要有一般性练习,又要有专门性练习,并要根据男女生生长发育的差异,女生不爱运动的特点,结合教材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分组练习。

低年级的小朋友,他们认知水平低;注意力集中不能持久;学习技术能力不强。在这个阶段,我们体育教师在设计准备活动时就要注意趣味性,简单性。可以安排一些游戏,比如:

“老鹰抓小鸡”、“巧过拦截区”、“钓鱼”、“你追我躲”、“跳跃争先”、“斗智斗勇”等游戏活动,可以锻炼他们移动、躲闪、急停、跳跃等。高年级同学他们追求时尚,喜欢新鲜事物,女同学不爱动,准备活动安排时,体育教师可以带着他们听着音乐做一些操类准备活动或者安排一些符合他们的游戏。

气候不同,安排准备活动也不同。天气太冷,应选择运动量大一些的动作,重复次数多些的连续操等形式活动,天气热时,选择一些运动量小,动作多样化的操。不同教材的学习,准备活动也不一样。比如球类的学习,在准备活动安排上,最好安排一些步法训练和球性的练习。投掷课时,准备活动就要把身体的各个关节要活动开。跳高或跳远课时,准备活动就要安排一些踢腿,摆腿的练习。一般准备活动没什么变化,专门性准备活动要根据不同教材而变化。

(三)“评价”对策

中小学体育课45分钟,准备活动一般安排在5到7分钟,如何评价准备活动效果呢,没有任何理论数据依据,只能凭体育教师的经验去看,微微出汗,面色红润,各个关节活动到位,就是准备活动做好了。虽然有许多文献资料中提出准备活动后学生的心率应达到120次/分左右,这些参照数据对于现今的小学生而言是否适用,是否适用于所有年龄阶段的小学生,是否对于田径、球类、技巧类等都能适用,这还需要更多的学者进一步的研究。

四、结语

学校体育课准备活动存在3大问题,提高学校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有效性,就要热身的同时不忘热心;热身要注意不同年龄,不同教材,不同气候准备活动的安排也是不一样的;准备活动是否做好,现在理论依据很少,体育教师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学生体育课准备活动是否完成。体育教师要重视准备活动的编排,学生要从心理重视准备活动。科研人员要加快研究准备活动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任志林.高效体育课堂应从“准备活动”开始[J].中国学校体育,2011,09.

[2]梁丹,董华.适宜准备活动[J].德州学院学报,2011,S1.

[3]李晓静.浅谈体育游戏如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16.

[4]谢泰.浅析高校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机制与实施[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07.

[5]徐兆静.浅析体育课准备活动的特点及选用策略[J].体育博览,2011,07.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热心热身教案
世界最大“充电宝”为冬奥“热身”
热心的叮当猫
《立定跳远》教案
热心的奶奶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两会热身:以优异成绩迎接十九大
延伸阅读:『洋女婿』热心且盲
when与while档案馆
《半张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