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游泳训练的疲劳特点及恢复方法
2016-12-17黄翼
黄翼
中图分类号:G86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2-000-01
摘 要 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疲惫感会影响到体育训练的正常进行,也会降低体育训练的质量和效率,会使运动员做许多无用功,甚至还有可能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严重损害。因此,本文就游泳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疲劳情况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较为科学的恢复措施,希望能对我国游泳运动事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游泳训练 疲劳 恢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体育事业也蓬勃发展,体育运动员们的体育素质也大大提高,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当属游泳运动。然而,目前我国游泳运动事业仍面临着些许问题,其中最受游泳运动界关注的当属游泳训练过程中的训练性疲劳问题。游泳训练过程中的疲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游泳训练的质量,要求我们严肃对待运动员们在游泳训练中产生的疲劳,通过科学的方法加深对游泳运动员训练过程中产生的疲劳的认识,并科学地预防和防治游泳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
一、游泳训练的疲劳特点与表现
(一)游泳训练的疲劳特点
1.游泳运动的特性。首先,游泳运动是一项在水中进行的活动,而水的阻力不同于空气的阻力,约为空气阻力的800倍。这种环境的差异性,又给游泳运动员的训练加大了难度,相比其他竞技类运动而言,游泳运动训练更容易产生疲劳感。其次,水的散热性更好,使得游泳运动员的体力消耗比在空气中的体力消耗更大,更容易产生疲惫感。
2.运动性疲劳的特点。训练疲劳是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正常现象,它是由肌肉伸缩过程导致的最大收缩力量和最大输出功率暂时性下降所引起的。在此过程中,肌肉会失去弹性,甚至还有可能出现肿胀、酸痛等情况,肌肉此时自身的调节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种对于运动员生理和物理上的伤害,不但会损害运动员的身体健康,还极有可能给运动员的心理带来伤害,打击到游泳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因此,教练应当加强对运动员训练过程中这一方面的重视,学习和掌握科学的理论基础,为运动员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二)游泳训练疲劳的具体表现
游泳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之后的疲劳具体主要表现在生理、心理以及神经方面。绝大多数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后会出现四肢无力以及酸痛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记忆力衰退和反应能力变弱的情况。这些都是训练性疲劳的具体表现,需要游泳训练者认真对待,依据具体表现找到科学有效的恢复措施,以保证运动员们的正常训练。
二、游泳训练疲劳的恢复方法
(一)改善新陈代谢法
1.水中积极性休息。改善新陈代谢方法中最为简单方便的方法就是水中积极性休息。在高强度的游泳运动训练中,运动员们体内的血乳酸积累将减少,而根据研究发现,当血乳酸水平彻底降低到一个安静范围时,采用主动恢复方法要比静态恢复方法节省两到三倍时间。因此,在游泳运动员进行高强度训练之后,安排慢速的800米游泳将会有效消除运动员的疲惫感,使游泳运动员们快速恢复体力。
2.热水浴、桑拿浴。游泳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之后,先稍作休息,再进行一个热水浴,将会很好地消除游泳运动员们的疲惫感,促进游泳运动员们的体力恢复。值得一提的是,在训练结束约一个小时之后,采用冷、热水浴交替的方式将更能促进疲劳感的消除,从而达到恢复体力的效果。
桑拿浴方法则是指游泳运动员们在高温环境下,将排除大量汗水,加快体内血液循环,从而使游泳运动员们的新陈代谢变得更加旺盛,促进体内代谢物质排除体外。需要注意的是,桑拿浴一般最好不要超过五分钟,否则会适得其反。
(二)神经系统调节法
1.心理学恢复手段。这种手段主要指游泳运动员通过自我调节、自我放松、心理暗示等方法,调节中枢神经,促进身体的兴奋,从而达到运动员体力的快速恢复。具体可采用呼吸调节法、催眠暗示、催眠休息等方法。
2.睡眠。睡眠是降低大脑皮层兴奋性最有效的办法,能够直接、有效地消除游泳运动员们的运动性疲劳。同时,这种办法也最节省训练经费。在平时训练中保证运动员们的充足睡眠,尤其是在高强度训练时,更应当适当延长运动员们的睡眠。若时间安排十分紧张,可在中午安排一小时左右的午休时间。
(三)营养补充与调理法
1.营养补充。在高强度的游泳训练下,游泳运动员们体内的能量自热消耗得更快,这就要求游泳运动员们加大对能量的补充。由于人们对糖的需求相对较高,而糖又更容易被人吸收,因此,教练们可以采取给运动员们补充糖分的方式,保证对游泳运动员们的营养补充,并且还能有效预防运动员们产生贫血等问题。当然,对于运动员们的营养补充也不能忽视对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等的补充。
2.中药调理。我国在传统中医药方面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中草药对运动员身体状况的影响不可忽视。中药注重调理,对于某些在游泳训练中产生疲惫感的运动员,可以采取中药调理的方式,帮助运动员进行身体机能恢复。某些中药中许多药品如枸杞、阿胶、冬虫夏草等都能很好地消除游泳运动员们的疲惫感,提高游泳运动员们的运动能力。
三、结束语
对于游泳运动员高强度训练带来的运动性疲劳的恢复,不仅需要相关教练增加重视,在给游泳运动员们训练之前就学习和掌握好理论基础,并在实际训练过程中予以运用,还需要游泳运动员们深刻自身认识到训练后体能恢复的重要性。只有运动员们自身认识到运动性疲劳恢复的重要性,在每次游泳训练之后,积极主动的进行体能恢复,才能更加高效的促进疲劳的消除。
参考文献:
[1] 梁峰.高校游泳教学内容方法及模式研究[J].科技资讯.2014(24).
[2] 周艳辉.试论游泳训练疲劳的特点与恢复[J].当代体育科技.20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