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涯中的几个片断
2017-05-30沈桂芳
“误入”彩调
1959年六七月间某天,陈亚昭来我家说广西彩调剧团来桂林,在艺术馆演出叫我去玩。事后我才知道他去考了彩调团并推荐了我,当时我在学校拉二胡是小有名气的。我去后见了团长沈禹峤和乐队队长戴海平, 他们向我了解了家庭的一些情况后,叫人拿了把二胡来叫我拉,叫我拉了一首刘天华的《独弦操》和一首陆修棠的《怀乡行》,看得出他们很满意,问我愿不愿到彩调团工作。我说不知道,因是陈亚昭叫我来玩的,而我的理想是从事专业演奏,他们叫我回去问问家里,并叫晚上来看演出。回家后和母亲商量,考虑到弟妹还小,家庭经济比较紧张,尽早出来工作是合适的选择,打算先到彩调团工作,以后有机会再离开。就这样在对彩调毫无了解更谈不上喜欢的情况下,于1959年8月7日随团踏上了去南宁的火车。
1962年4月至9月团里安排去北京中央广播民族乐团随二胡演奏家张韶学习,期间他经常叫我拉几段唱腔给他听,他说戏曲音乐很丰富,是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著名笛子演奏家刘森住在我对面,经常叫我到他房间拉彩调特别是《刘三姐》,也强调戏曲音乐的重要性。后来,著名二胡独奏曲《春诗》的作者钟义良(广西马山人,广播乐团创作员)告诉我,《春诗》是用彩调传统唱腔《五把扇》发展而成。至此,使我开始对彩调音乐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随三姐远行
到团不久,我就投入了《刘三姐》的排练,从1960年参加民间歌舞剧《刘三姐》的排练到2003年参与新版彩调歌舞剧《刘三姐》的创作修改,是我艺术生涯中的两件头等大事。
1960年4月21日至4月27日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广西全区《刘三姐》文艺会演。参加人员有一千多人,包括了彩调、桂剧、邕剧等十一个剧种,共演出了23场,轰动了南宁,由柳州《刘三姐》第三方案推动的这次广西全区《刘三姐》文艺会演获得了圆满成功。
《刘三姐》会演一结束,区文化局局长郭铭即调集各路精英,组成一支强大的一、二度创作队伍,经过三个月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一台崭新的民间歌舞剧《刘三姐》诞生了。
1960年7月21日,以广西彩调剧团和广西歌舞团为主体,抽调各地市精兵强将组成的广西民间歌舞剧演出团奔赴首都北京演出。在北京演出近百场,场场爆满,座无虚席,轰动了北京。以《人民日报》为首的七八家报刊,先后发表了何其芳、歐阳予倩等十余位专家学者的评论文章,对歌舞剧《刘三姐》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大诗人郭沫若对主演傅锦华说:“我写不出这样的诗,我比不上刘三姐啊!”在京期间,《刘三姐》曾四进中南海怀仁堂,为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
1960年10月初,广西民间歌舞剧演出团一行113人,奔赴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几个大区的13个省24个大城市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演出,连演500场。民间歌舞剧《刘三姐》连续演出时间之长、地域之广、场次之多,且场场爆满,这在中国戏剧史上是极为罕见的,至今无法超越。
我有幸全程参与了这次演出话动,当时团里学习气氛很浓,平时有空或在车上,很多人都是拿个音叉棒本视唱教程在练视唱。到各省还观摩了不少地方戏,如东北的吉剧、福建的高甲戏、湖北的汉剧、江西的采茶戏、湖南的花鼓戏等。在边演出边学习的过程中,全团演职员增长了知识,得到了锻炼,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都成了各个单位业务骨干和领导。
当时,我在乐队拉高胡,每到一地都去拜访当地的高手,一年下来受益匪浅,与上海民乐团著名演奏家项祖英还成了朋友。我当时还是学员,每月工资只有22元,寄5元回家,交8元伙食费后,剩下的钱几乎全部拿去买了各种音乐书,跟随《刘三姐》演出的这段经历,对我后来的成长至关重要,至今仍难以忘怀、心存感激。
发现“集曲”
1977年夏天开始,我利用工作之余和半年时间不午睡的时间,对几百首彩调传统唱腔曲目,系统地、仔细地进行分析对比,发现了一个独特的现象。有些唱腔之间,旋律是互串的,比如某段唱腔的上句是某传统唱腔甲的上句,而下句是某传统唱腔乙的下句,也有某段唱腔是由多首传统唱腔组合而成。这种区别于现代作曲法的创腔手法是很独特的,当时我取了个名,叫“将一些唱腔拆散重新组合”。后来,看了1980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岀版的张庚、郭汉城主编的《中国戏剧通史》才知道这种手法叫“集曲”。它起源于宋词,南戏把它继承下来,作为一种戏剧性手法加以运用,在昆山腔中得到进一步发展,手法上更为成熟,技术上更加完善。后来,新兴的地方戏为了提高自己艺术水平和表现能力,从这些古老的剧种中接受了过去所积累下来的艺术成就。“集曲”作为一种创腔手法,也为清代在南方各省兴起的地方小戏所运用,成为这些地方剧种所共用的传统创腔手法之一。
所谓“集曲”,就是“把几支不同的曲牌,各摘取若干片断(一句、数句,以至全曲均可),重新加以组织,而成为一支新的曲牌”。彩调民间艺人在发展彩调音乐时,广泛地运用了“集曲”这一手法。这类集曲唱腔较多地体现在彩调的主腔(路腔类)和一些花腔小调中。如〔四小景〕由〔十月花〕和〔老旦腔〕结合而成,〔回娘家〕由〔对口调〕和〔送花腔〕结合而成,〔拜年腔〕由〔五双鞋〕和〔钱牌腔〕结合而成。
自从在彩调传统唱腔中发现“集曲”这一现象后,我在创作实践中有意识地运用了这一手法,几十年来的创作实践证明,在现代彩调音乐创作中,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传统的“集曲”创腔手法,并使之与现代作曲技巧相结合,是继承和发展彩调音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哪嗬咿嗬嗨
1993年夏天某日排练休息之余,我和张仁胜、龙杰锋、杨步云在排练场旁边聊天,张仁胜说他有个想法,想写桂北一个民间调子班的一群小人物在桂系部队中的经历。他讲了几个情节,其中一个:抗日战争时期的桂林保卫战,一场激战之后,一帮剃光头的调子客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在吼唱彩调《四门摘花》。我们被这极具震撼力的画面所感动,叫他赶快动手写。当时,我是艺术室主任,第二天我到新华书店买了一套《桂系演义》给他,以后就是隔三差五地催他。张仁胜与导演龙杰锋、胡勖等艺术同仁多次讨沦,并请编剧常剑钧共同参与创作,几经反复,终于拿出了相对成熟的本子。最初剧本名叫《桂系中的调子》,后由原副厅长张化声改为《哪嗬咿嗬嗨》,用一句彩调的衬词来当剧名是非常妙的,它什么都是,什么都不是,却包含了丰富的内涵。
剧本出来后,我就开始了音乐创作的准备,在音乐构思的过程中,经过反复地研读剧本,和剧中飞彩班的男人们一起去北伐、抗战,和他们一起为生存而挣扎、抗争。突然,一句旋律竟然脱口而出,这就是后来贯串全剧的主题:
2 5 │7 5│6—││║
哪 嗬 咿 嗬 嗨
这不是用什么作曲技巧刻意创作的旋律,只是将衬词“哪嗬咿嗬嗨”用桂林话自然吼出来而已。它朴实无华,沒有经过任何修饰,但它是调子客特有的,是飞彩班的艺人们对人生的呐喊!这句衬词、衬句,作为全剧的音乐主题,以各种不同的情绪和形态,随着剧情的展开,伴随飞彩班的这群艺人走完了二十余年的人生苦旅。
彩调传统唱腔中衬词、衬句,表达的情绪较为单一,主要是欢快、喜悦的居多。《哪嗬咿嗬嗨》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将衬词、衬句用到了极至。有深情的、有愤怒的、有感叹的,还有用彩调传统《蠢子腔》创作的《哀乐哪嗬嗨》等。
《哪嗬咿嗬嗨》中的衬词、衬句的运用与传统的相比,在功能上作了广泛的扩充,在内容上作了深层次的开掘,使无具体内容的衬词、衬句具有了生命力。实践证明,这是体现剧本深刻、丰富内涵的一种最适当的表达方式。如果去掉衬词、衬句,这个戏的音乐将大为逊色,整个戏的艺术感染力也将大打折扣。内涵丰富且饱含了人生百味的衬词、衬句,将表导演无法表达穷尽的意蕴,通过衬词、衬句功能的外延表述了出来。使音乐超越了音乐本身,实现了审美的超越,进入了戏曲音乐功能的较高境界。
事情已过去二十多年了,对当年的那段创作历程依旧怀念,当时,没有一点杂念和功利主义目的,一帮从事彩调艺术多年的调子客,就是想搞这个戏,搞好这个戏,目的很单纯。整个创作过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未想过要去拿什么奖!结果却获得了包括国家政府艺术最高奖文华奖在内的国家级奖25项和省级奖15项。
重会刘三姐
经典延续
2001年初,广西彩调剧团领导将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由傅锦华主演的舞台艺术片《刘三姐》,刻了上百张碟,寄向国内外演出商,希望曾经辉煌的《刘三姐》,再次走向市场。但反馈得到消息:演出商明确提出不要旧的,希望看到新的《刘三姐》。面对这一情况,剧团领导和几个创作人员常在一起议论,时代变了,《刘三姐》也应适变化了的时代。通过讨论取得了共识:必需改编、重排一部新的《刘三姐》,将经典延续下去。之后,江波经过几个月的工作,于2002年元月完成了新版《刘三姐》剧本的初稿,在团里小范围内进行了讨论。从第三稿開始,成立了由江波、尹天植、龙杰锋组成的改编小组,我作为音乐改编,自始至终参与了剧本的讨论和修改。
其后,改编小组就主题的定位、人物的塑造、情节的编排、结构的调整等问题进行了充分地讨论。决定将主题提炼为“为自由而歌唱,为尊严而抗争”。这一主题思想的确立,既是对旧版《刘三姐》主题思想的深层次挖掘,又克服了旧版《刘三姐》强调阶级斗争的时代局限。剧本结构由八场调整为五场,情节作了调整,唱词进行了增删。直至2002年7月,新版《刘三姐》剧本第六稿时,才以征求意见的形式对外公布。后根据各方意见,改编小组反复讨论修改,至2003年5月十易其稿,一个相对成熟的新版《刘三姐》剧本定稿了。
集资启动
剧团领导为了尽快将新版《刘三姐》剧本投入排练,想方设法筹集经费,找过有实力的公司和企业寻求合作,找过各级领导寻求支持和帮助,动员演职员想办法。无奈,新版《刘三姐》不是原创剧目,并未得到有关各方的重视,有领导认为:“刘三姐都快五十岁了,找个年轻的吧!”为此,耗费了一年多的时间,排练经费依然毫无着落。剧团领导和主创人员认为,这样下去将贻误战机,既然重排经典是为了将它推向市场,何不采取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呢!于是,团长兼导演龙杰锋,提出了一个向全团演职员集资,将新版《刘三姐》剧本迅速投入排练的方案。集资启动的方案一提出,立即得到了全团演职员和离退休干部们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以1000元为一股,迅速地筹集了35万元。利用这笔有限的资金,剧团领导精打细算,让各部门迅速运转起来。
创新重排
首先,成立了由龙杰锋、卢浩任导演,沈桂芳任音乐改编,王小旭任迷笛制作(特邀),雷敏任舞美设计,龚文敏任服装、造型设计(特邀),闵锐任舞蹈设计(特邀)等组成的二度创作班子。将在张艺谋导演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中扮演“漓江女儿”的王予嘉调回来演刘三姐,并由区彩调剧团的一级、二级演员组成了最强阵容,由马定和、蒋剑、王阳桂、杨步云、周瑾分别饰演小牛、老渔翁、莫海仁、莫进财、媒婆。由朱凤立、覃慧梅、付广联、朱山、刘伟光分别饰演刘二、韦老奶、陶秀才、李秀才、罗秀才。
导演在排练一开始,就作了这样的定位:这次重排不是简单地依葫芦画瓢,而是在尊重经典的前提下,以个性化的定位和新时代的理念来延续经典,挖掘剧中“为自由而歌唱,为尊严而抗争”的精神。对矛盾冲突的呈现、情节的展开、舞台的调度等诸多方面都作了不同于旧版的处理。
对这部经典作品的音乐如何修改,从参与讨论剧本开始到十易其稿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反复酝酿。在延续经典时必须“保留精华”,在音乐改编上追求一种“熟悉的陌生感”,是主创人员达成的共识。原剧中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美、动听的音乐,如“刘三姐主题歌” “盘歌”“年年三月是歌节”“想妹一天又一天”等剧中的精彩唱段都给予保留。但是,产生于几十年前的《刘三姐》,也有它历史的局限。现代文化氛围所决定的时代感又要求我们从内容出发,在保持旋律风格、韵味不变的前提下,作适当的改编,以增强音乐的现代感,让观众看到一部既熟悉又陌生的《刘三姐》。
《刘三姐》的音乐素材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以柳州民歌《石榴青》为主体的广西民歌,另一部分是广西彩调剧的传统唱腔。
1960年排《刘三姐》时,音乐是在柳州彩调团第三方案的基础上,由来自区直几个不同单位的7、8个创作人员负责,分段重新改编的。使用的还是传统的联曲体的创作方式,大部分人对彩调音乐不熟悉,在彩调音乐与民歌如何有机地结合上缺乏考虑。刘三姐在唱戏与唱歌时,音乐之间毫无关联。因而音乐整体布局上的散,音乐语言的不统一,成了这个剧音乐上的先天不足。针对这一问题,从音乐的整体布局上考虑,用│26 76│ 5—│和它的上五度6 3 #4 3│2—│相结合设计了一个主调:6·3 #4 3 ︴2323 5·3 ︴2 56 76 ︴5 — ︴,用这个主调及其发展、变化来贯串全剧,使刘三姐这个人物的音乐语言统一起来。刘三姐的主题音乐是上下句的结构,在剧中频繁岀现,为了减弱上下句不断重复产生的单调感,将上下句发展成四个乐句。另外,还将刘三姐主题歌的上句发展成一段哼唱式的旋律在剧中贯串,作为刘三姐和小牛的爱情线,在某些重要的场景和段落衔接中反复岀现,在音乐的整体布局中产生一种新的形式感。
签约维萌
2004年10月29日,新版《劉三姐》经过5个月的紧张排练,在南宁剧场举行了首场演出,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闻讯而来的十几家演出商在观看了首场演出后,找到剧团领导商谈签订演出合同的事宜。剧团领导最后选择了北京维萌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下简称维萌文化),是因为该公司对民族文化情有独钟,曾经包装过一些民族品牌,为了《刘三姐》的合作事宣,总经理李娟、艺术总监张小华七次来南宁。经过多次协商,双方达成了共识:“刘三姐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刘三姐,而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集体记忆,是一种历史符号,也是一笔文化遗产。我们要做的是把它打造成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完美结合的文化品牌。俄罗斯有《天鹅湖》、美国有《米老鼠》,中国要有一个《刘三姐》。”
2005年1月16日在北京举行了大型歌舞剧《刘三姐》全球巡演签字仪式,李娟和龙杰锋代表双方签了字。根据协议,剧团负责演岀,维萌文化作为巡演的总代理进行市场推广。有关媒体称:“这种合作方式开创了民营文化公司与演岀团体全方位合作的先河。”
再度赴京
四十五年前,以广西彩调剧团和广西歌舞团为主体组成的广西民间歌舞剧团带着首排的民间歌舞剧《刘三姐》赴北京演岀。四十五年后的2005年4月21日,广西彩调剧团带着新版的彩调歌舞剧《刘三姐》再度赴京,这是一次历史的巧合。
4月29日晚,2005年版彩调歌舞剧《刘三姐》在北京解放军歌剧院举行了首场演出。首场演岀后,北京多家报刊和网站及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剧团进行了专门采访和报道。对新版彩调歌舞剧《刘三姐》给予了充分地肯定:“此次《刘三姐》在保留原剧目原汁原味的同时,突出了各个角色,而一些边缘角色也处理得各有情致,在淡化阶级斗争的同时,加入了新的内容。”“与几十年前的老版本相比,新版《刘三姐》就像给一幅已经褪色的图画重新添上了一层新鲜的色彩,让人在重温熟悉的旋律与故事的同时,领略到一种现代美。”“《刘三姐》中的音乐备受人们关注,经过改编,有一种春江水荡的感觉融入了《刘三姐》各个唱段之中,使人们看到了一个有着现代感觉的新《刘三姐》。”
在广西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导演张德元说:“戏不错,你们将原来印象中的那个《刘三姐》搞成这样,是我没有想到的!”电影《刘三姐》中老渔翁扮演者的夫人和女儿看后觉得:“新版《刘三姐》有创新,舞美、服装都比电影中漂亮多了,演员的声音、音乐的旋律也都非常美,整体上感觉很好。”
原文化部长、时任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刘忠德在观看演岀后,对在座的总政歌剧院和中国歌剧舞剧院的领导说:“高雅艺术的极致就是能做到雅俗共赏,在如何用现代手法去表现我们民族经典文化项目方面,也是值得大力研究的问题,而在《刘三姐》今天的演出中,这两点我都看到了,做得非常好。”
新版彩调歌舞剧《刘三姐》在北京首演取得了成功,之后开始了国内外巡演,先后赴美国七个州、两进新加坡、三赴马来西亚及泰国、柬埔寨等国家和台湾、上海、南京、杭州、海南、四川、山东、湖北等地30多个城市演岀,至今已演岀了200多场。
……又一个十年过去了,经典还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