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副结核病的防治

2017-05-30李树华

畜牧兽医科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牛场粘膜肠壁

李树华

摘要:牛副结核病是牛感染副结核杆菌而发生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消化道感染是临床主要传播方式,病牛主要表现顽固性腹泻和进行性消瘦,最后全身衰竭而死,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小肠和结肠处,表现肠粘膜增厚和形成皱襞;本病无治疗意义,临床应以预防为主,加强管理、及时扑杀病牛和定期消毒能最大程度防控本病。

关键词:牛;副结核杆菌;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3637(2017)07-0156-01

1病原简介

本病病原为副结核分枝杆菌,归属于分枝杆菌科,分枝杆菌属,革兰氏染色呈阴性,抗酸性染色剂,镜下观察为直或弯的细长杆菌,呈单独或平行相聚排列,棍棒状,间有分支,大小约0.4~1.5μm ×0.2~0.5μm。本菌初次从病料中分离时,所需条件苛刻,培养基中需要加入丙三醇和非致病性抗酸菌浸出液才能生长良好,培养所需时间也较长。对热抵抗力差,60℃30min之内即可死亡,沸水中瞬间被灭活,阳光直射数小时即可失去感染力。

2流行病学

副结核分支杆菌除了感染牛之外,羊、猪、马、骆驼、驴等动物也能感染,以牛发病较为严重,尤其是犊牛。感染后病原主要分布在肠粘膜和肠系膜淋巴结部位,通过粪便不断向外排出,一旦饲料、饮水受到污染则很容易传播下一头牛。本菌在环境中抵抗力较强,能在粪便中存活很长时间,清粪频率低的牛场疫情暴发的概率远远大于卫生管理好的牛场。病原还能经过肠壁进入血液,最后通过肾脏和乳房排出,实验室检测尿液和乳汁能分离到本菌。

3本病的危害

牛群中发现有病牛时,其传播的速度较慢,即使感染的牛其潜伏期也很长,有的甚至能达到一年之久,造成表面上牛群呈散发,实际上处于潜在流行状态,很多牛场对本病没能引起足够重视。母牛怀孕后也能通过母子垂直传播方式感染犊牛,难以净化。病原以破坏肠粘膜为主要特征,病牛肠道受到损害,消化不良,饲料利用率降低,经济效益明显下降。

4发病机理

病原菌侵入机体后,在肠道部位定植,并逐渐向更深的肠粘膜下层移动,造成整个肠壁的损害。小肠位置靠前,最先受到侵扰,之后逐渐向后蔓延至结肠和直肠。粘膜中分布着大量的肠腺,具有分泌消化酶和肠液的功能,粘膜的损伤使得肠腺分泌功能出现紊乱,消化功能受到影响,营养物质不能被充分分解,饲料无法充分利用,吸收率降低。患牛表現营养不良,逐渐消瘦,水盐功能调节紊乱,严重下痢,病猪丢失水分到一定程度后可造成脱水,肠粘膜细胞的破坏还可造成肠道出血性病变,粪便中可发现凝血块。

5临床症状

病牛主要表现消瘦,营养不良,病初间断性下痢,随着病情的发展转变为顽固性腹泻,特别是饲喂青绿饲料后腹泻加重,粪便恶臭、稀薄,有时带有血块,含有大量泡沫和粘液。食欲减退,反刍功能下降,部分牛继发前胃迟缓,皱胃炎等疾病。机体因脱水而出现眼窝凹陷,精神萎靡,长期的营养不良使生产能力下降,全身无力,卧地后不愿站起,毛焦肷吊,毛色干枯无光泽,下颌部位水肿。哺乳期母牛泌乳量减少,大多数牛最终因衰竭而死。

6病理变化

对病牛尸体进行剖检,可见消化道病变最为集中,尤其是空肠、回肠、结肠前部最为明显,肠壁增厚,肠粘膜脱落,表面不平,粘膜及粘膜下层有大量的上皮样细胞生成,病灶部位出血,肠内容物稀薄,恶臭。肠淋巴结肿大,变软,切面浸润并有黄白色的病理特征。浆膜和肠系膜出现明显的水肿,肠壁有皱褶,突起处充血出血,粘膜发黄。

7本病的诊断

根据发病表现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的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可确诊。常用检查方法有细菌的分离鉴定、血清学诊断、分子诊断和变态反应诊断。细菌分离鉴定可刮取患牛直肠部位或病牛尸体小肠病灶部位的肠粘膜,制作成涂片后进行抗酸染色,在显微镜下如果能看到成堆或丛状的菌体,可确诊。血清型诊断是根据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原理,检查血清抗体的有无,未免疫的牛如果出现抗体,则表明有野毒感染。分子诊断为提取病料中病原微生物,根据病原特征设计DNA复制引物,利用PCR技术进行遗传物质的扩增,如果能够得到大量的復制体DNA则能确诊本病。变态反应多用于检查临床症状不明显的牛,副结核杆菌菌素局部注射,如果注射部位出现红肿、隆起等特征则代表阳性。

8本病的防治

本病在牛群中大多以隐性感染或处于潜伏期的形式出现,定期对牛群进行身体检查是防控的最好办法。当表现出明显的症状时,疾病往往已经发展到后期,治疗难度极大,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大型牛场或曾发现过本病的牛场每年进行至少2次的统一变态反应检查,有感染的牛要及时淘汰并进行扑杀处理。病牛污染的牛舍地面、墙面、食槽、器具等可选择2%氢氧化钠溶液、生石灰、来苏尔、聚维酮碘溶液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消毒。平时加强管理,尤其是对外来车辆和人员,一定要彻底消毒后再允许进入生产区,对瘦弱的牛加强营养,增加精料的供给,以提高疾病抵抗力。本病一旦发生,治疗难度很大,同时从经济效益上讲也无治疗的意义,因此本病一定要以防为主,养与防相结合,杜绝本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牛场粘膜肠壁
洛绒牛场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腹性紫癜所致肠壁改变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超声观察
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提示大肠肠壁增厚的临床意义
规模牛场健康养殖技术
基于严重烧伤抗休克时胃肠粘膜内缺血的研究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矫正阴道松弛的护理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手术治疗阴道松弛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