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究

2017-05-30周俊森

高教学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主体间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周俊森

摘 要:主体间性理论强调教育者、受教育者双方皆是教育活动中独立而相互作用的主体,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二分关系模式进行解构,为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通过探讨主体间性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契合,对新时期优化高校网络育人环境,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具有理论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主体间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7-0161-03

Abstract: Intersubjectivity theory emphasizes that the educator and the educatee are the main bodies that are independent and interacted in the education activities, and deconstructs the relational schema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in the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viding a new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network-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paper ha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optimizing the network-based education environ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period, and improving the valid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twork by discussing intersubjectivity fitting with the theory of network-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words: intersubjectivity;colleges;network-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effectiveness

伴隨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当前的大学校园里“无处不网、无时不网、无人不网”,高校大学生成为了新一代“网民”的主力军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②互联网成为当前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阵地,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已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所重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指出要充分运用新型传播手段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动权。网络作为新兴的教育载体,其开放、自由、平等的特性已悄然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工作环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指挥式”的关系模式③被打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对于传统学校里那种权威式的传授知识的方式要重新进行估价。”④主体间性理论就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模式的解构,符合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需要,有助于高校教育工作者引导大学生辩证对待网络虚拟世界,帮助高校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树立正确价值观,健康全面发展。

一、主体间性理论内涵阐释

“主体间性”又称交互主体性⑤,“严格来说,主体间性范畴正式成为哲学话语,肇始于胡塞尔(E.Husser1)的现象学哲学,以后开始成为存在主义、哲学解释学、语言分析哲学、社会学一般理论关注的主题⑥。其中,尤以哈贝马斯(J.Habermas)在其“交往行动理论”⑦框架下描述的主体间性最为典型。

国内学界对“主体间性”的理论解读不一,主要有“主体间性是主体间关系的规定”⑨;“主体间性是指交往过程中所实现的人与人之间的统一性关系”⑩;“主体间性是主体间即‘主体一主体关系中内在的性质”, 以及”主体间性是主体与特殊客体(主体)之间的通融性 等代表性观点。

综合上述观点,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与统一性,是处于交往实践过程中的主体共同作用于客体而构建的主体间的关系属性。”

二、主体间性理论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世界的虚拟隐匿性以及交往过程中交往主体身份、年龄、职业差异的消除,在实现人与人平等沟通的基础上模糊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角色定位,导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绝对“主体——客体”的单向教育模式已经演变成为了一种平等的“主体——主体”之间互动的关系模式,契合了主体间性理论下所兴起的思想政治教育“革命”。“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两种关系的统一: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二者构成了主体——主体的关系;另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复数的主体,他们把教育资料作为共同客体,与教育资料构成主体——客体的关系,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所谓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不仅成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的理想空间,并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的实现开拓了具体途径。” 教育者不再是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组织实施者,受教育者也从完全服从和依赖的一方解脱出来,通过“三微一端”等新媒体自主参与互动式的信息交流与传播,实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信息共享,借助声音、视频、图像等形象丰富的信息传播媒介,以润物细无声地方式使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外化为个人日常的行为表现。

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确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责任的淡化,亦不是在迎合、迁就、纵容受教育者而盲目提高其地位,更不是削弱甚至歪曲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根本属性,而是在多元差异的主体交互过程中强化主体性。教育者通过不断更新观念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技巧,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受教育者在加强道德自律基础上自觉参与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关键在于教育主体能动性共同发挥作用的最大化,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某一事物、问题达成的相互理解、共识与共处,实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和而不同”。

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主体间性弱化的成因分析

在新媒体时代,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间性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观念转向,提升网络育人实效。然而,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主体间性弱化的困境仍有待化解,究其成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师借助网络媒体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技能与技巧较弱

网络条件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一方的教师开展教育活动时常常被传统思维模式制约,仍存有教育者高于受教育者的优越感,不能主动学习使用网络新兴媒体,无法准确定位自己在网络虚拟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无法像在现实空间那样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对学生进行教育活动,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缺失,难以使用网络语言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无法形成主体间的良性互动,思想政治教育少了交往互动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面对信息爆炸时代海量的网络信息中良莠不齐的价值观对学生思想的渗透时,仍采用原有的简单粗暴的方法封锁或限制信息,柔性引导的教育方法捉襟见肘,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和逆反心理,无法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致使主流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在网络平台上“失语”、“缺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性事倍功半。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缺位

新媒体时代下学生主体地位虽然得到提升,但受制于在校学生有限的认知解读能力使其意识不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双方皆为主体关系的意义,常以网络技术的积极使用者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接受者自居,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为教育活动主体一方的学生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由于和谐师生关系弱化,部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不足,致使学生持消极应付或反抗抵制的态度对待教师在网络平台上发起的教育活動,诱发学生个体主体性发挥有余,师生共同体关系中学生的主体性缺位的矛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大打折扣。除此之外,由于在校大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对事物全面认识能力欠缺,在面对多元价值交织充斥的网络虚拟世界中非理性言论和错误诱导,因无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而形成错误的思想乃至产生过激的行为,引发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妨碍了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四、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路径依赖

(一)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

一是强化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自律与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坚持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实现道德自律,增强抵御网络世界低级趣味信息的免疫力,化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二是密切网上舆情监督。密切关注学生聚集的贴吧、论坛、QQ群、微信群等信息传播渠道,学校应运用技术手段、规范网络运作等措施加强校园网络监管,及时了解、分析、果断处理可能影响校园稳定的有关问题。三是加强大学生网络法纪教育,普及法律常识,培养法纪意识,增强法纪观念,最终使他们自觉遵纪守法、自愿护法。

(二)整合资源以丰富教育内容,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

一方面,要利用网络多媒体具备集声音、文字、图像、数据于一体内容丰富多彩、形态多样的优势,整合时下热门应用APP,融入吸引学生眼球的新闻热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传递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教育信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黏性,优化高校网络育人环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育中来。另一方面,借鉴各高校“易班”网络班级建设经验,探索网络班团组织建设的思路、措施、方法,利用网络优势展示学生风采,宣传青春正能量,发挥网络班团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阵地辐射作用,提高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

(三)重视综合素质培养,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首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政治立场坚定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只有坚定政治立场才能把握准确的尺度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其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具备一定的网络素养。网络素养包括熟练使用网络通讯软件,熟悉网络语言、网络符号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和技巧。这样才能贴近学生,消除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再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具备学习能力。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善于发现总结,通过不断交流向学生及同事学习新观念、新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发挥网络育人功能,及时弥补不足以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注释

①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截至 2014 年 12 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到 2.77 亿,占中国青少年人口总体 79.6%。其中,大学生的周上网时长为29.3小时。(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2015年2月.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qsnbg/201506/P0201506034348930

70975.pdf).

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中国网,2010.

③“指挥式”思想政治教育遵循的是“主体-客体”的教育模式,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一方只是被动的接受教育者给予的理论,信息所有权、话语权归属教师,构成了填鸭式缺乏因人制宜的强制灌输,在统一了学生思想认识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有碍于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

④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2.

⑤梁德友.近年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兰州学刊,2008(4):192.

⑥居峰.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前沿,2013(3):160.

⑦哈贝马斯将行为区分为四种类型:目的行为模式、规范行为模式、戏剧行为模式、交往行为模式,呼吁回归生活世界。认为主体间性是人与人在语言交往中形成的精神沟通、道德同情,是通过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对话交流来实现,意味着主体间的权利与地位的平等以及多元价值的依存。

⑧闫艳.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内涵及其确立的意义,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0):25.

⑨闫青会.试论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融合[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O04(6).

⑩王晓东.交往理论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求是学刊,2000(3).

郭湛著.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238.

陈金美.论主体性与客体性、主体间性的关系[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4(6).

闫艳.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内涵及其确立的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0):25.

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蔡丽华,黄永久.浅析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络实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1).

牛晓玉.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方法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8):80.

参考文献

[1]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J].中国高等教育,2015(Z1).

[2]刘义.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网络育人工作困境及路径分析[J].高教学刊,2015(17).

[3]蒋广学,张勇,等.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系统思考与实践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3).

[4]周雅舒.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价值观教育启示研究[J].学理论,2013(20).

[5]谢振桦.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D].西南大学,2010.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中国网,2010.

[7]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张耀灿,刘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涵义初探[J].理论前沿,2006(12).

[9]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J].中国高等教育,2004(20).

猜你喜欢

主体间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对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展对策研究
师生主体间性理解的合理性考辨
浅析课堂话语模式的模糊与缺失
中国儒学外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变”与“不变”
内地青春片场域:期待从对立走向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