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建设与改革

2017-05-30马艳娥张甜

高教学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改革建设

马艳娥 张甜

摘 要:分析独立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发展历程,针对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考试方法等方面提出专业建设和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从而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并对教学质量考核的方式方法进行改革,促进和加强教风建设,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教学职责、学术职责和社会职责。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7-0148-02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proposes guiding ideology and specific measures in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in view of the teaching contents, course system and test method, so as to achieve the aim of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 improve teachers' teaching quality, enhance students employment competition ability. And it reforms the assessment methods of teaching quality, promotes and strengthen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and gives full play to the teachers' teaching responsibilities, academic responsibility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Keywords: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reform

一、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现代化的进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要搞好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必须要针对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以及考试方法进行建设和改革,才能促进专业发展,实现应用型本科对电子信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使本专业人才得到社会的认可。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成为社会需求的热门专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及时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新,加入新知识,改善实验实习实训的手段,改进教学质量考核方式方法,促进和加强教风建设,提高我院的声誉和地位。

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建设与改革

对于我院作为独立学院,以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的思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课程体系上不断提升和改进,结合国内兄弟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采纳新思想并同时保留自身特色,2014级电子信息专业新方案以“围绕物联网,突出智能化”为发展宗旨,以“智能移動通信”技术为培养特色,着力培养从事各类智能化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在学分制条件下,优化了专业的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针对本专业的发展及特点,分别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微型改革。

第一,完满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课程授课总课程门数和学时不变,其中授课内容和学时由学院作统一安排完成,并在保证能够完成完满教育和通识教育授课数的条件下,对专业教育的专业课程进行改革。

第二,对专业课程的门数和学时进行压缩和删减,培养方案中专业教育从原来的25门课程缩减和调整为现在的23门课程。对于实验实习实训课课程的学时学分也进行调整,为了满足我院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提出加大了学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本次教学课程体系的修订中,优化了理论课程的学时,加大了实验实习实训课程的学时,为学生以后学习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对理论课程的删减和调整,所有课程按照教学内容的整合选取了适合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材。另外还将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电子工艺设计等课程的部分知识放至实验室讲解,同时还强化了课程设计的教学时间、内容、方式和效果。

第三,专业课的课程设计比例提高。按照学院教学模式的转变,增设了一些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特色相符的实践能力的课程,用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设置了电子信息系统设计类的课程,主要有通信技术课程设计、数字信号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与接口课程设计等,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上述所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同时开设了相关的计算机软件类的课程,例如:C程序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等课程,设立此类课程的目的,主要原因是拓展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为将来的综合设计类课程设计、为学生参加电路设计竞赛和毕业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的理论和实践两个翅膀都强健,才能高飞。这样既落实了学院加大实验实践教学力度的要求,也可以扭转毕业设计的被动局面。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重视教师教学观念的创新是电子信息专业的重要指标,大力鼓励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传统的教学方法中的优势要保留。在授课过程中要积极发挥教授法的特点和优势,同时教学中采取精讲、互动、提问、模拟演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第二,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是教学方法中必要的手段。在授课中应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例如: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等课程中应用广泛。提倡并鼓励教师制作精美课件,从而把原来黑板上的单一信息表现形式改变成声像兼备、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信息,课件中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增加播放效果,从而提高课堂质量及教学效果。

第三,课堂讨论法。对于提出的问题以分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在讨论中使学生求得共同的认识和对问题的看法,获得新知识,同时以这样的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性以及创新性思维。课堂讨论法还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求异思维的能力,而这样的能力是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必须具备的素质。

第四,启发式教学。这种方法对学生课下自学能够起到关键的作用,课上以重点内容归纳提问的方式,启发并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维和积极思考,对重点讲解的知识点加深印象,并调动学生课下对知识点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变课堂满堂灌的现象,活跃课堂的氛围。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基础上,我院为进一步推进应用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考核方式的改革为导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推行多样化的考试方式。一是对传统的考试模式进行合理化的创新与改革,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改进和完善现有的考核方式。从理论的传统考核方式,改变为现在的侧重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是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的的考核方式,采用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融合,集中考试和平时成绩评定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验实习和实训的考核方式可以通过对全过程记录的方式,实现对实践课程的考核改革。评定学生成绩时,可将平时成绩与集中考查成绩相结合,在平时成绩中,加入对各项环节的考核。注重过程考核和管理,这样的考核方式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掌握更加透彻。

五、教学质量考核方式方法的改进

对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的监督、检查、评价等管理工作要重视。制定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教学评价档案,形成由院(系)领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可以作为对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实践证明,建立健全合理的和有效的教学管理和监控体系,不仅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帮助,而且对人才的培养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

对教学的质量考核方式的改进,第一,要建立领导、督导、同行听课、管理人员听课制度,全方位的了解教学运行情况,实行教学督导,对学院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工作实行全面的督促作用;第二,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注重教学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反馈,通过多种方式掌握信息,全面了解学院教学质量的状态,及时并有效的将重要信息反馈到相关部门和领导,从而使教学进度和工作得到调控;第三,建立一个适用于学院内部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教学评价,包括课程体系建设评价、专业建设评价、教学质量评价、毕业设计质量评价等,以评促建,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六、加强教风建设

为加强教风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职责、学术职责、社会职责。电子信息专业教师把“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躬耕苦读,鞠躬尽瘁”作为加强教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融入到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中,贯穿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工作的全过程。

第一,以多種形式开展教师教育活动。重视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法制教育、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要定期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教师法的内容,例如《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和《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等相关的法规和文件;提倡教师像身边的教育先进人物进行学习,努力提高本专业教师参与师德师风建设的自觉性。

第二,重视教风制度建设。制定相关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和科学有效的教风建设体系是建立教风建设工作评估制度的重要保障。同时建立学术道德承诺制度,对申报科研奖励或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要书面公开承诺坚守学术诚信,恪守学术道德。

第三,对教师考核制度严格管理。建立教师师德档案,坚持师德与业务考核同样重要。坚决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将师德师风的考核结果作为职务职称聘任、教师年度综合考核和评优奖励等的重要依据。

七、结束语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对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研究和改革是按照边研究、边实践和边探索的过程推进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在理论教学方面,我们改进教学方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结合制作了精美课件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满足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主动性,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和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方面,教师充分利用从生产实际例子出发再到理论推导、实物参观、实验操作、实习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和改革各课程的考试模式,做到了既考理论知识,又考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我们也加强教师教风建设,以教风建设促进学风建设,实现学院教学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为学院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松松,郭显久,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22-25.

[2]边莉,赵金宪,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与改革[J].武汉大学学报,2012(58):17-19.

[3]魏双燕.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10(6):554-555.

[4]武晓光,郭天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31):21-24.

[5]张翠敏,李春华,姚青梅.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9):35-36.

[6]邹新莲.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及内容改革初探[J].创新教育,2010.

猜你喜欢

改革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改革之路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