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戏人生
2017-05-30夏雪刘冰清赵颖
夏雪 刘冰清 赵颖
摘 要:辰州傩第一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主要流传于湖南沅陵县七甲坪及其周边一带。金承乾先生四十余年来,不仅致力于辰州傩戏的资料搜集、整理,而且全身心地投入到辰州傩戏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因为他的努力,辰州傩戏多次亮相于省级、中央电视台,在外知名度大大提升,也成为学界、艺术界关注的热点。采访中,金先生介绍了自己如何与傩结缘、又是如何坚守傩戏,以及他对傩戏传承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辰州傩戏;七甲坪;金承乾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7)06-0110-06
金承乾,男,1941年生,土家族,沅陵县七甲坪镇伍家塆人。曾任湖南省沅陵县原麻伊洑区文化站站长、区委办秘书兼区委宣传委员。现任七甲坪镇老年大学校长、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辰州傩文化学会会长等职务,系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员和怀化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1999年获湖南省委宣传部“连续从事宣传思想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先后在各级报刊上发表作品500余篇,收集辰州傩戏相关资料近百万字、实物近百件,长期从事辰州傩戏挖掘与保护工作。
本文是笔者根据对金承乾老师的采访[1]录音整理的,仅将会话形式改为自述形式,其内容均为金承亁先生的如实记录。
一、与傩结缘
和“傩”结下不解之缘,那还要从我小时候说起。我爷爷是个戏迷,小时候我常和他一起翻山越岭去外村看戏。当时在沅陵流行的剧种有辰河戏、祁剧、阳戏、花鼓戏和傩戏,我尤其喜欢神秘的傩戏,它的唱板太独特啦,那些稀奇古怪的面具很多人看了都怕,我却觉得很有趣。还有那些符,从小爷爷就告诉我,土老师要上通天师下镇鬼魅都靠这些符,要用最好的“辰砂”写在纸上,这是我们沅陵土老师的“首创”,有时候不用做法事,只要一个“辰州符”就可以保安宁,那上面画着的有像人面鸟兽的图案,也有像汉字的图案,不同的符都各有用处。那时候七甲坪这一带还傩愿的还不少,哪里还傩愿我都跑去看。12岁那年,家里人也为我还了一次傩愿,我记得当时掌坛的张大雷师傅背着我过火槽、上刀山,一把把刀都闪着寒光,张师傅念了咒封了刀,泰然自若地背着我登上一级级的刀梯,我很好奇他为什么能毫发无伤。
那时候我就被傩的神秘深深地吸引了,我常常听到大人给我讲一些土老师的故事。比如胡法秀县城求雨的故事,直到现在都还能听到老一辈的人提起,都说他有一把祖传的两斤多重的铜烟袋杆,求雨的时候朝乌云上一戳就能下起雨来。还有麻四公的老司滩套排的故事,这也是清朝时候的故事,说土老师麻四公在清浪滩边山上薅包谷草,有人对麻四公说,人人都说你有本事,你能不能把老司滩上的大木排套住呀?他就跟他们说,你们看到我走到铜钉滩就把锄头竖起来就好了。等他走过去,大家一竖锄头,滩上的木排果然不动了,原来是麻四公扯了一根头发把排套住了。我小时候就听这些故事长大,越听越觉得土老师个个都是了不起的人物,越听越觉得辰州傩神秘又新奇,越发爱看土老师做法事、唱傩戏。
1953年我进了沅陵一中,读了三年初中,1958年又到芷江师范读书,不过没多久,听说农业中学需要一个教师,我就去那边教书了。记得刚开始教书的时候一个月工资才5元钱,我总是拿来买书,所以生活很是艰苦。1964年5月,我们这里成立了文化站,我当时在七甲坪公社办公室担任秘书的工作,我读过一些书,还算是有点文化,也是怀着一腔对山区文化事业的火热之心,挑起了文化站工作的大梁。那时候农村半脱产文化辅导员的待遇低得可怜,每个月只有12.5元的微薄工资,我要养家糊口,身上的担子可不轻。有的领导同志劝我放弃文化工作,当时教师的待遇已经提高了不少,足够一家人吃穿不愁的。但是我真的太热爱文化工作了!我从小就和这些有缘份,我相信总有一天文化工作会受到重视的。
在文化站的这几年真是快活呀!我一直都很爱好文艺活动,读书的时候我就爱编新词歌唱党中央的中心工作,到文化站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我编写了《木叶颂》的剧本,又以湘西剿匪为背景编写了《阳明山下》。那时上级要求只能表演革命现代戏,我就“旧瓶装新酒”,创作新词,歌唱新生活,改编了《土地》、《八郎买猪》这些剧目的唱词,群众看了高兴,又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认识,大家都夸我编的好。有时候我也带领着傩戏班子到各大队去演出,我常扮小鬼、五猖之类的角色,八郎也扮过。因为长期和七甲坪的老傩戏艺人们接触,我和他们就成为了朋友,他们教我演傩戏要怎么唱、怎么走,那真是如鱼得水呀。可惜1966年“文革”开始之后,各地的文化站逐渐被取消,我们这里也不再办文化站了,我只得回到民办中学教书,后来民办中学也办不成了,我就回家务农搞建设,这一晃就是七八年时间。我那时候心里一直想着,什么时候能再回到文化站呀,我还想继续编剧本给大家看呀,我还想看那些傩戏艺人的表演呀。直到1974年,恢复文化站之后,我才又回到了我心心念念的文化工作的岗位上。
“文革”的时候说要破除封建迷信,傩戏都是要受到批判的,傩戏师傅们演傩戏是没有报酬的,能弄完碗饭吃就很好了,但还要被打为“牛鬼蛇神”,抓起来交罚款参加学习班,好多师傅都交不起这个罚款。我父亲当时是生产队长,他看见那些傩戏师傅都过得很辛苦,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就接他们来我们家吃饭。受到我父亲的影响,我也极爱护这些老艺人,盡自己的能力在生活上给予他们一点帮助,有时候这些老师傅在我们家堂屋里小范围地演傩戏,那时候都不敢弄出很大的动静,只能悄悄地做,我那时就帮他们挑工具,他们演,我就在旁边看。
那时候工作组到我们这里来了,要没收他们的行头,我就把他们演傩戏、做法事的道具、服装都藏起来,等检查过了再偷偷还给他们。我知道,这些法器、面具只有到了他们手里才能发挥出神奇的魅力。我尽量给他们安排轻一些的劳动,一些年纪大的老艺人,我就想方设法找借口把他们送回家去。这些老艺人们都说我是他们的“保护神”。
二、执着坚守
辰州傩戏这里头的门道可多哩,几天几夜都说不完!辰州傩戏起源于驱疫逐鬼的活动,后来逐渐增加了辟邪、消灾、纳吉、求子、延年等内容。七甲坪是辰州傩戏的主要流传地,这里的坛班可以分为上岗教和河边教两个派别,现在共有八十多坛,数量十分可观。其中,上岗教据说是清初由胡法秀在七甲坪远溪峪建坛的,最远可向前追溯十四代,主要的传人有胡法春、胡法真、胡法兴、张法兵、张显道、张应红、张法仙,又可以细分为张宅雷坛、全宅雷坛、法靖法门、金宅雷坛等坛门。河边教是清朝中叶在沅陵县蚕忙建坛的,创始人是田法显,最远可以追溯八代,主要传承人有全法明、邓法显、邓法成、邓显林、邓宗妙、全平、张大刚等。两个教派在法事上略有差别,比如上岗教有请师、升文、揭盖、迎神、观五岳、扎寨、下马、跳标、开洞等38场法事,开洞后演傩戏,法事与傩戏是分开的。但河边教就将开洞后的傩堂正戏和傩戏都当作法事。上岗教除牛角、师刀、令牌、竹卦外,还有绺旗,穿青色长衣;而河边教换柳旗为铃宝[2],穿红色法衣。另外,在唱腔上,河边教婉转流畅,上岗教古朴大方。
辰州傩有近四十场法事,从请师开始从不会乱套,不论是夹傩愿还是单傩愿[3],掌坛师都按师傅教的一丝不苟地进行,不能投机取巧偷工减料。辰州傩戏能够一直流传至今并且一直保持着古朴的美感,我认为是和土老师传承下来的严谨、认真的态度分不开的。但是在这严肃中又有活泼,不然群众不会爱看,土老师又唱又跳,锣鼓也很热闹。老百姓谁不喜欢热闹呀?况且土老师还能治病,上得刀山下得火海,谁又不愿意看呢?
土老师在做法时,挽手诀、踩罡步都可以看作是舞蹈,唱念傩戏再加上傩铃、师刀发出的撞击声组成了和谐的音乐,傩戏里还有多种唱腔,一唱众和,需要用锣鼓伴奏。《孟姜女》里就有好几种唱腔,比如“姜女范郎对唱调”、“姜女调”、“阴调”、“赞床调”等等,这对从小喜爱文艺的我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因为我识谱,后来就将这些唱调以简谱的形式整理出来了。辰州傩有独立表演空间,土老师的活动都要在傩堂里进行。
辰州傩戏一直吸引我的,还有它独特的美感。土老师做法事之前都要做准备工作,少则两三个小时,多则一两天,这其中最主要的功夫就花在傩坛的布置上。傩坛的剪纸、纸扎不同于别的地方多使用白纸,而用的是红、黄、绿各色的彩纸,剪成三角形或长方形的小旗,就是各路神仙兵马的旌旗,剪成梅、荷、竹、菊的图案就用来做装饰。扎坛时还要写上对联和字幅。傩坛上用的傩画、供的雕像、傩戏面具都出自民间能人巧匠之手。傩画里画着的都是神灵,天神在上,人神在中,其他神在下,主次分明;人物服饰色彩艳丽,刻画细致。在我们那个年代,不像现在的孩子能接触到彩色的电视、电影,我就最爱看这些剪纸、纸扎和雕像,这都是普通人智慧的结晶,只可惜现在会画傩画、雕雕像和傩戏面具的手艺人也不多啦。而上刀山、过火槽、踩犁头、滚刺床等傩技更是具有观赏价值,让人感到既神秘又刺激。
正是因为如此,我才被辰州傩深深吸引几十年,我也才如此执着地爱护着傩戏,我越是靠近它就越发现它有着无穷的魅力。在那些不让演傩戏的日子里,我天天期盼着能有更多人发现它的美,期盼着傩戏能早日正大光明地回到百姓的生活中。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沉寂多年的傩戏才终于迎来了春天。1978年12月,金立章、张刚怀和张大旺受到怀化市文化局的邀请,到怀化为他们录音、录像。八十年代初的時候,我们这里对于傩戏的态度没有前些年那样紧张了,老百姓零零散散地开始请土老师去做些法事,也有演傩戏的,不过那还是少,毕竟群众还是怕受到批评,但都抵不住那份喜欢呀。1981年,我在七甲坪林场带头组织了几十个人,组成了业余的阳戏剧团。那时候吃穿住行全要我们自己承担,住的房子是我们自己盖的简易的屋子,累了就扎几把稻草,搭几块木板就凑合睡了;吃的粮食是我们自己种的红薯、白菜,缺钱都各自去筹来。那时候大家也都不讲究吃穿,只是一条心地想排出群众喜欢看的戏。我记得1982年的一天,《贵州日报》上有一篇介绍傩戏的文章,读了那篇文章,我十分激动,我喜爱的傩文化终于受到公众的认可了,我的心里充满了干劲,日夜思考着如何才能保护好经历了浩劫的辰州傩戏。也正是那年,湖南电视台来我们七甲坪拍摄了《傩祭》的电视片,面向港澳台地区的同胞播放,这是辰州傩戏真正走出中国大陆了。我陪同电视台工作人员拍摄的过程中,我清醒地意识到,要保护好辰州傩戏,不仅要靠自己的力量去搜集、整理那些戏本、法器、道具等内容,更要借助电视这样的平台,真正将“辰州傩戏”推到湖南,推到全国,乃至全世界。1983年,沅陵的文化部门召集七甲坪的傩戏艺人召开了座谈会,会后,这些傩戏师傅还演了三天三夜的傩戏,那真是热闹呀!我们录下了傩戏师傅们演傩戏、做绝技的影像资料,这些资料后来也被制作成电视片向海外播放。
带着“要将辰州傩戏推向世界”的想法,我和七甲坪的土老师一起走向了更高、更广阔的舞台。1994年10月,我带着《上刀梯》和《过火槽》这两个节目代表怀化地区参加湖南省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表演,这两个节目均获得了一等奖;1997年4月,湖南电视台《乡村发现》栏目又到我们七甲坪拍摄了《巫技表演》电视片,并向海外播放,还获国际金奖;2005年,广西昆剧团排练基地聘请七甲坪的土老师远赴柳州教昆剧团的演员排练《三妈土地》这出戏。还有一些土老师被请到黑龙江、武汉、深圳、张家界等风景区表演傩戏、傩技,当地的反响都还不错。这让我备受鼓舞,辰州傩的名气越来越大,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关注。
1998年9月,“沅湘傩戏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金氏宗祠举行,共有7个国家、120多位中外专家学者参加会议。金氏宗祠就在我家祖宅边上,我家前面正好有一大块空地,我想这是我们辰州傩戏向外界宣传的好机会,就主动出了一些钱,将我家祖宅翻修一新,搭建了戏台,组织了金丕华、金正新、全帮准、全承华、李富国、全从主等师傅为来宾们表演了上刀山、踩犁头、过火槽、口含犁头等绝技,演了《龙王女》、《三妈土地》、《蛮八郎买猪》等傩戏剧目,还编排了刀梯舞向大家展示。另外,我提前组织准备了一批傩面具,都是请当地雕刻傩面具的师傅一面面手工雕刻出来的,凡是到场的嘉宾都人手一个面具。专家学者们赞不绝口,盛赞七甲坪是中国巫傩文化的神秘故乡,当之无愧,七甲坪的傩戏“原汁原味,不虚此行”。
要说起来,“辰州傩”这个名字还是我起的呢!2004年的秋天,湖南电视台来七甲坪拍摄《东方传奇——湘西赶尸之谜》电视片,当时林河先生是剧组请来的顾问,在拍摄的间隙,我将《辰州傩》书稿拿给林老看,请他给我提意见。他问我为什么叫“辰州傩”,我就说以前沅陵是辰州首府,这里的巫傩文化底蕴深厚,巫傩文化从这里逐渐向外辐射到周边的。我说沈从文大师笔下有“辰州符”,这已经成为了我们湘西的文化符号,而辰州符就产生在我们沅陵。林老听完就伸出右手大拇指,说我书名取得好,书稿的内容是真正和人民生存、生活息息相关的,很具有教育意义,我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大事。我听完他的话,觉得更有干劲了,这么多年的努力得到了肯定,我并不是白费功夫呀。他还建议我分门别类。后来,在刘冰清、王文明两位教授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合作出版了《辰州傩歌》、《辰州傩戏》、《辰州傩符》三本书。2005年,县里要我撰写辰州傩戏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材料,我沿用了“辰州傩”这个名字,考虑到“辰州傩戏”更为贴切,所以在申遗材料中使用了“辰州傩戏”的说法。
现在想起林老的那一番话,我真是觉得他说的很中肯。辰州傩戏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它教育着人民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尊老爱幼、怎样从事农业生产、怎样保护生态和环境,包含了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辰州傩戏是一部百科全书,值得代代相传。
比如在《观花教子》中,员外的一段唱词讲述了安人怀孕时的痛苦,教育姜女要知父母的养育之恩:
正月怀胎正发光,好似疾病在身上。
二月怀胎百花香,许家早盼贵子降。
三月怀胎清明上,挂清祭祖谢坟王。
四月怀胎插秧忙,茶不思来饭不想。
五月怀胎是端阳,我妻听得花鼓响。
六月怀胎大汗淌,只想哪里躲阴凉。
七月怀胎荷花香,池中有藕不得尝。
八月怀胎桂花香,脚罗手软腰作胀。
九月怀胎是重阳,枯瘦如柴脸带黄。
十月怀胎百草黄,儿在肚内把生降。
这出戏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是它一点也没有过时,这里面的道理教人要尊老敬老、感恩父母,教人要讲孝道。类似这样具有教育意义的傩戏剧目还有很多,比如《姜女下池》歌颂了年轻男女忠贞的爱情;《搬鲁班》教育人民要通过伐木、修屋改变自己的居住环境;《搬先锋》教育人民要讲究卫生、美化环境;《三妈土地》赞美了三妈勤劳苦做的品质。这是不论到哪个时代都值得学习的。
当然这些年我也经历了不少挫折。1995年,正在我觉得自己多年的努力略有成果之时,我遭遇了一件大事,这件事让我永生难忘。那时,我住在区公所,在区委从事宣传工作,一场大火将我这几十年来辛辛苦苦走村串户,收藏、整理的七甲坪傩戏资料大都化为灰烬。看着熊熊大火,我心疼不已,不是为了我被烧毁的家产,而是这么多年在农村文化工作中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资料全都被毁了,房子烧没了我还能重建,但那些珍贵的资料没了,我再上哪儿去找呢?这么多年再苦再难,我都没流过一滴眼泪,但那之后我每每想到这件事,总觉得后悔又心痛。消沉了一段时间后,我想起辰州傩戏还有那么多需要我去挖掘、整理,这条路是任重而道远。于是,我又重新出发走上了去探访傩戏艺人的道路。
三、传承之思
这些年来,在专家学者的努力下,我们辰州傩戏的知名度也提高了不少,尤其是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国内外關注辰州傩戏、研究辰州傩戏的人也越来越多。我曾接待日本、韩国、法国等国的专家学者来七甲坪采访、参观,邀请我们艺术团去表演的也越来越多。我们七甲坪的土老师们也都逐渐有了传承和保护的意识,原来有不少以前传下来的科书,都因为土老师保存不善损毁甚至丢失,现在都有了保护意识,大家的责任感也更强了。
但我还是十分担忧辰州傩戏未来的发展。一是这些年全邦准、全明思、全从主、姜英楚这些老的傩戏艺人相继去世,不少口传东西无法传承下来,如果还不抢救,必将灭绝失传;二是经历了“文革”的浩劫,傩戏传承出现了“断层”,民间有很多年时间不允许演傩戏。而且现在的年轻人都愿意出门打工,嫌做这个赚钱太少,前些年有的事主只给两包“白沙烟”算作报酬,当然不如在外面打工赚得多赚得快。学傩戏也是很辛苦的事情,如果没有对傩戏的热爱是万万学不成的,我听土老师说,他们学傩的时候,光是背朝科都背了好几年,还要和罡步、口诀相配合。所以现在的老师傅们苦于一肚子的密诀没办法口传下去,因为找不到肯学肯做的徒弟啊。
现在保护傩戏也很困难,一方面还是观众年龄断层的问题,老人爱看而年轻人不爱看,再过几十年,傩戏一旦失去了群众的根基,还怎么能活下去呢;另一方面现在对辰州傩戏的研究还是束手束脚的,很多学者还不敢放手认真研究傩戏,怕被视为搞封建迷信,甚至有些演出也只是挂挂辰州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子,不能很好地运用到现实中去。
仅仅靠我一个人整理辰州傩戏资料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年我整理了近百万字的傩戏资料,我的案头常摆着几本参考书,看不懂的地方我就去查那些古书,追溯历史,力求做到准确明白。2006年,我与这两位教授一同出版了《辰州傩戏》、《辰州傩歌》和《辰州傩符》这三本书,今年我又支持刘老师(刘冰清)编校《中国傩戏集成·辰州傩戏剧本》一书,这也说明我这些年的坚守和努力没有白费,我无愧于我自己了。我现在也在慢慢学习电脑技术,刘老师让我把这些年走访傩戏艺人的资料都整理成口述史的形式。我的两个儿子金先中、金先进从小就跟着我一起,他们也爱看傩戏,看到跳“毛人舞”[4]也爱在队伍里钻来钻去学他们的样子。现在他们也都被我“拉下水”,从事文化工作,我就让他们制作了一些傩戏、傩舞的视频,我还作曲编写了《我是辰傩文化守护神》等歌曲,都发布在网络上,让现在的年轻人能了解沅陵的辰州傩戏。
我还有一个想法,现在从事傩戏工作的艺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大都是初中读完就没有再读书了。他们做法事,都是凭着经验来做的,师傅怎么教,他们就怎么做,朝科、符、咒写在书上,但都没有能做到站在一个高度来看待傩戏。我想来开办一个学习班,给大家简单地讲讲理论知识,提高大家对傩文化的认知,看待传承和保护的问题也能更有一些深度。虽然2004年成立七甲坪老年大学时设有傩文化班,学员也有四十多名,但这些年活动不多,知名度也不够。另外,办学习班也能给想学傩的年轻人搭建一个平台,想学习的都可以先从理论学起,再拜师学习具体的傩艺,这也对他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对待傩戏老艺人,我认为一方面要在经济方面给予他们一些帮助,有不少傩戏艺人年岁已高,这些年,做不得很重的农活,也不太能做法事了,如果能帮他们解决生活方面的问题,就能更好地让他们安心收徒弟,继续传承傩文化;另一方面还可以将他们的罡步、诀法录下来,作为珍贵资料留存下来。
在傩戏的表演、宣传方面,我认为七甲坪还是做得不错的。早在1990年,七甲坪就成立了一支专门从事与“傩”有关的表演队。2005年,“辰州傩文化演出队”正式更名为“辰州傩艺术团”。我和我的儿子金先中、金先进一起和“辰州傩艺术团”的十几位演员一共编排了傩舞、傩技、傩祭、傩戏节目30多个。艺术团曾被邀请到张家界、怀化、绥宁、沅陵县城等地演出,这些演员都是我们当地普通的群众,也有一些土老师,他们大都是40多岁,其中年龄最大的有70多岁,除了排练、演出、比赛,他们平时就在七甲坪务工、务农。傩舞《傩之恋》就是把傩戏表演融入了民间舞蹈,我们艺术团带着这个节目去参加湖南省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的2017年“欢乐潇湘”全省群众文艺汇演活动,评委们对这种舞蹈与傩戏结合的形式给予了一致好评,他们评价这个节目“具有远古原始的舞蹈风格,大幅度的舞蹈动作在一张一弛间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我们艺术团的《傩之恋》也在专场汇演中获得了一等奖。不仅是这傩舞,我们辰州傩艺术团排练的傩舞在群众中反响也都不错。所以我想把这件事坚持下去,多编排几个节目。以后有机会了,我们也能排一台戏,就唱我们辰州傩戏。傩舞的成功让我意识到,傩戏在今天是需要进行适当改造的,要适应当下的社会,没有创新就很难有生命力。如果觉得傩戏演的时间太长,我们也可以考虑改编、简化,甚至重新编写。利用现在最新的技术,再加上我们精心排演的傩戏,将一两场戏固定下来,不仅是为我们七甲坪当地的群眾,更是向来到七甲坪的外乡人进行展示,以此为平台展示属于七甲坪、属于沅陵的文化。
如果有条件,我也愿意尽自己的能力做一点贡献,利用金氏祠堂附近的这片地,在现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傩文化基地”。要专门为傩戏搭建一个舞台,每天固定几个傩戏、傩技、傩舞的节目在这里演出。可以利用目前已经建好的“傩艺馆”和“民俗馆”。傩文化中间包含了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它对于人们研究人类学、社会学和文化、戏剧、美术、宗教等内容都有很高的利用价值,而办好“傩艺馆”能展示出辰州傩这块“活化石”的真正作用。另外还可以作为展览、出售纪念品的场地,特别是傩面具多种多样,都是樟木雕成的,质地坚固轻便,适合作为旅游纪念品。
在我看来,目前辰州傩戏的价值远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现在都强调文化的作用,我们要保护好辰州傩戏这块“活化石”,让它成为我们沅陵的一个文化品牌,当然啰,对它的开发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抛弃其中荒诞、庸俗的部分,讲究科学性,保留神秘性,提升奇特性,突出傩文化的品牌特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于祖先,无愧于后代,无愧于傩文化这悠久的历史。
注 释:
[1] 采访时间:2017年4月21日,采访地点:金承乾家“傩艺馆”。
[2] 即傩铃。
[3] 夹傩愿即三天两夜的还傩愿活动,单傩愿即一天一晚的还傩愿活动。
[4] 据金承乾介绍,七甲坪地区的“毛人舞”即土家族的传统舞蹈“毛古斯”。
责任编辑:黄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