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民族地区传统手艺数字化保护刍议
2017-05-30刘强
刘强
摘 要:武陵区域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存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利用数字技术可实现武陵民族地区传统手工技艺的数字化采集与保存、数字化传播及数字化传承。问卷调查数据表明数字化保护具有较好的民意基础和一定的技术支撑,具有形成数字生态的可能。其数字化保护技术路线包含摸底调查、归纳整理、制定方案、人员建设、硬件建设、采集保存、后期加工、数字传播、数字开发、数字生态、动态监测等诸多环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土家族织绵数字化保护方案。
关键词:武陵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数字化保护;数字化生态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7)06-0086-04
一、武陵民族地区传统手工技艺保护面临的困境
武陵山区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边界,是一个颇具特色的多民族聚居区。该区域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回族和仡佬族等。[1]武陵民族地区传统手工技艺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截止到2016年12月,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中有剪纸、传统木结构营造等技艺进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吊脚楼营造技艺、土家族织锦技艺、苗族剪纸、苗族挑花、苗画、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苗族服饰、侗族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侗锦织造技艺等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
武陵民族地区传统手工技艺是在一代代手工匠人经验传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传承大多是师徒之间言传身教、口耳相传。传统手工技艺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它的传承具有活态性、生态性、变异性等特点,这就使得它的保护难度比较大。而在当今中国高速发展、变革的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思想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对闭塞的武陵山区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年轻劳动力大量外出,村寨出现了空心化的趋势,传统的生活方式被打破,传统手工技艺逐渐萎缩,有的甚至陷入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困境。
武陵民族地区传统手工技艺保护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传统手工技艺种类复杂,表现形式差异大;传统手工技艺所处地理位置一般较为偏僻,地理分布上也较为分散,交通与信息不畅;传统手工技艺种传承人年龄普遍偏高,本地青壮年大多外出发展,活态化传承难度大;传统手工技艺主要靠人与人之间的言传心记,容易出现误差;传统手工技艺种传承群体规模较小,时间与物质成本较高。
近年来,社会各界也积极展开了一些保护工作,但效果不够理想。现有的保护方式及其效果有限:
(一)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状况
据笔者调查,当前武陵民族地区大大小小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多达30多个。文化生态保护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活态性保护的工作,缓解了村寨空心化的趋势,使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有了具体的环境依托和生存土壤。但其不足之处是:保护区虽然在形式上划出了保护的区域,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问题;现代社会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武陵民族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保护区无法也不可能使当地居民退回到过去的生活,活态性保护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博物馆式的保护状况
博物馆式的保护优点是可以较好地记录、保存和展示传统手工技艺。但其不足之处是,场馆场地、空间有限,不能完整地覆盖所有的种类;脱离原生土壤,不能形成活态的保护;缺少对技艺传承人的保护,传承的机制少,传承功能薄弱。
(三)生产性保护状况
生产性保护提供了场所、资金等条件,使传统手工技艺在一定程度上能继续维持,体现出了活态性的特点。土家族织锦的生产性保护就做的非常不错,武陵民族地区的土家族织锦传习所较多,土家族织锦也利用了市场需求打开了销路。但其他类别手工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并不容乐观。因为时代的变化,很多传统手工技艺产品并没有市场需求,缺乏经济效益,没有生产动力。
二、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
数字技术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当前,人们的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逐渐以数字技术作为媒介来展开。数字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生活质量,使人类生活更方便、快捷、安全、高效。运用数字技术,对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进行数字化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数字化的采集与保存
数字化的采集与保存可以克服手工艺种类复杂、各民族文化差异大的困难,使传统手工艺的信息得以全面而真实的保存、记录。传统手工艺的信息不会因为人为的记忆或理解而出现误差,会准确而客观。保存的信息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出现质量上的损失。同时,后期的处理与加工也更为方便。[3]
2.数字化的传播
数字化的传播可以克服地理上的分散、偏僻、交通不便等困难。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通过数字化的传播,可以在各个媒体平台上展示,可以快速、方便地传播到世界上任何角落。
3.数字化的传承生态
传统村落生态正在土崩瓦解,传统的传承方式的土壤和环境正在逐渐消失。运用数字化技术,可以使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打破传统的村落限制。在空间上,传承人与被传承人可以天各一方;在时间上,传承人和被传承人可以同步也可以异步。大家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方便而又合理地安排传承环节,形成数字化的学习社区。在这种数字化的传承生态下,传承人可以突破一对一的限制,扩大传承对象,广泛吸引有兴趣的人来学习传统手工艺。
(二)数字化保护的可行性
为了确保数字化保护的有效实施,我们设计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27份,其中有效问卷103份。问卷发放对象为武陵山区各少数民族聚居村落中的传统艺术传人、学习者、村落干部及普通少数民族群众。有效问卷中,传统艺术传人8人,传统艺术学习者46人,村落干部10人,少数民族群众39人;年龄在18岁以下者48人,18至35岁者6人,35岁至50岁者7人,50岁以上者42人;土家族38人,苗族31人,侗族24人,仡佬族8人,汉族2人。分析调查数据,主要结论如下:
1.武陵山区少数民族村落中留守人口成两头大、中间小的格局。未成年人和老人较多,青壮年较少。具体原因与武陵山区经济不发达,青壮年人口大多选择外出打工有关。青壮年人口回乡时间非常短暂,传统艺术传承的断代趋势明显。
2.对于本民族的传统艺术是否喜欢,82%的被调查者选择喜欢或者非常喜欢,10%的被调查者选择一般,8%的被调查者选择无所谓。由此可以看出,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在本民族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3.对于本民族的传统艺术是否了解,6%的被调查者选择十分了解,13%的被调查者选择较为了解,4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解程度一般,29%的被调查者选择不太了解,5%的调查者选择不知道。可见,只有少部分人(19%)对传统艺术了解程度较深,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传统艺术知晓程度还不高。
4.对于数字化设备和工具的掌握(可多选),问卷调查显示:61%的人会使用电脑,48%的人会使用智能手机,17%的人会使用单反照相机,12%的人会使用摄像机。这组数据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武陵山区虽然地处偏僻,经济不发达,但大多数人对数字硬件的掌握具有一定的基础。
5.对于是否有能力将传统艺术进行数字化存储和传播,3%的被调查者选择十分有能力,13%的被调查者选择有一定能力,73%的被调查者选择不太有能力,11%的被调查者选择不知道。这说明绝大多数人还不具备数字化存储和传播的能力。和前一题的结果联系起来看,两个数据的结论表明,大多数人虽然对数字硬件有一定的掌握,但在应用于传统艺术方面时,就没有太多想法和能力。
6.对于是否有必要将本民族传统艺术进行数字化保护和开发,96%的被调查者选择十分有必要,4%的被调查者选择較有必要。这说明人人都知道数字化保护和开发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大家对此也很欢迎和期待。
7.调查发现,85%的被调查者完全不知道数字化保护和开发应当怎么来开展,92%的被调查者认为传统艺术的学习只能面对面,89%的被调查者对数字化开发的产业形式不了解。
综合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一是武陵民族地区传统手工技艺的数字化保护有着比较好的民意基础;二是武陵民族地区传统手工技艺的数字化保护有了一定的技术支撑;三是武陵民族地区传统手工技艺潜在受众群体较大,具有形成数字生态的可能。
三、武陵民族地区传统手工技艺数字化保护的技术路线
武陵民族地区传统手工技艺的数字化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摸底调查、归纳整理、制定方案、人员建设、硬件建设、采集保存、后期加工、数字传播、数字开发、数字生态、动态监测等诸多环节。
首先是摸底调查。摸底调查是为了了解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具体现状如何。比如存在哪些手工艺?地理分布如何?民族分布如何?特点如何?应用范围如何?哪些传统手工艺已经失传?哪些手工艺濒临灭绝?哪些尚在传承?传承的情况如何?等等。
然后是对调查的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归纳整理是为了把纷繁众多的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进行有序的归类划分,梳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武陵山区不同民族之间所处环境虽相对闭塞,但仍有着一定交流。各民族或各地之间有哪些传统手工艺是相同或者相似的?这些可以归纳到一类中,以便进行保护。比如土家族织锦工艺,恩施与湘西两地的传承虽有一定差异,但主要技术要领和传承特点基本相同。经过归纳整理后,对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类别与特色就能够总体掌握。
接下来是根据掌握的情况来制定数字化的保护方案。制定方案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要制定总体方案,主要考虑如何搭建数字化保护的框架,如何制定计划,如何推进和具体实施整个数字化保护的计划;另一个层面是要制定一对一的数字化保护方案。手工艺之间可能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要根据其现状与需求精准的进行保护,对每一项传统手工艺专门制定一个方案。
制定方案之后需要同时进行的是人员建设和硬件建设。数字化保护需要相关人员掌握一定的数字技术。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数量较多,需要的保护人员也较多。全部采用专职人员在经济上和现实上难度较大,可以考虑使用本地人员兼职,对其进行必要的数字技术的培训,快速形成多级人员体系,覆盖整个地区。同时,要采购数字化保护必需的设备,准备相应的场地和制作空间。数字设备的购置可以根据前一步制定的方案进行,但要注意性价比。而设备需要的场地可以借助当地各级政府组织进行建设。
接下来,就可以进行传统手工艺信息的采集和保存了。发挥各基层点的作用,就近进行信息采集和保存,并把信息向上一级保护单位汇集,建立起数据库。信息采集与保存的方式可以运用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多种方式。对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使用三维扫描与虚拟现实技术来对传统手工艺的现场信息进行采集和保存。
下一个环节就是对这些传统手工艺信息进行后期加工和处理。数字化的信息在后期加工和处理时十分方便,能任意拷贝和转换格式,制作成满足不同需求的数字资源。比如在影视媒体上主要需要的是视频格式,在广播媒体上需要的是音频格式,在平面媒体上需要的主要是图片和文字格式。
再接下来的环节包含三个方面,即根据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数字资源进行数字传播、数字开发及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传播是把这些资源传播到各个媒体平台上,向世界展示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把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推广出去,扩大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影响力;数字开发是选取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数字化的开发。比如进行影视、游戏、动漫、APP应用的开发等。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应当选取市场接受程度高的传统手工艺进行重点开发,同时带动周边数字产业的发展;数字生态建设是让数字技术作为媒介,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突破传统的传承模式,进行数字化的传承和学习,建设数字化学习社区,形成数字化生态。
还有一个重要环节是对数字化的保护进行动态监测。动态监测是对数字化保护效果的反馈。数字化保护是一件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种常态,应当进行动态的检测,一有情况立即反馈,根据监测结果适时地对各个环节进行调整,形成良性循环。
四、土家族织锦数字化保护方案
土家族织锦又名西兰卡普,是武陵民族地区富有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土家族织锦的数字化保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以三维动画方式展示土家族织锦工艺流程
三维技术可以使用的软件有:3ds max、Auto CAD、FLASH 3D、VRAY、illustrate等。[4]要对土家族织锦工艺进行深入学习并且完全理解其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把土家族织锦工艺流程尤其是挑花工艺3D动画以动态方式展出。对土家族织锦工艺流程进行真实的模拟呈现与全真再现,采取动态的形式向给观众全面展示古老深厚的手工技艺,在虚拟空间中再现活态的传统手工艺状态。前期对土家族织锦工艺的工艺流程进行调研,向传承人学习土家族织锦工艺,在熟悉并掌握工艺特性的前提下,构建土家织锦织机的三维立体模型,并且将土家族织锦工艺用三维动画的方式呈现,受众能够清晰直观地看到织机的基本构造、形态和使用方法,了解土家族织锦工艺的详细流程。这不仅为没有亲眼见过土家族织锦工艺的受众提供了最为便捷和全面的了解平台,从保护的角度而言,还原了土家族织锦技艺的原真性,体现了土家族织锦工艺的活态状态。
(二)以動画场景漫游方式再现土家族的生产生活情景
场景建模:选取较具代表性的土家族聚居地。土家族的自然场景处于亚热带温暖潮湿区域,生长繁衍着各种植物。土家族的生活场景包括土家族村寨里的吊脚楼群和自然环境等。场景漫游能够全面展现土家族的生存环境和背景,让受众从地域文化的角度了解土家族织锦的特定生存空间。除了三维场景漫游外,也可做三维的 360°空间旋转的虚拟展示,观众可清楚直观的观赏到土家族村寨的全貌。人物建模:构建典型的土家族女性为虚拟人物主角,其服饰样式及外貌特征参照土家族支系的穿戴特点。其他道具建模:土家族常用的生活生产道具。土家族织锦工艺所需包括织机、织机、梭子、挑花板、提花板、综、蹑、线、纺线器、绕线器等等。此外还有竹编、陶器、木器等。在三维动画漫游中,要增加交互的方式,可以利用VIRTOOLS等软件,设置观众与场景的多重交互。
(三)建立矢量土家族织锦纹样数据库,进行土家织锦纹样数字化展示
土家族织锦纹样图案异常丰富,民族风格特别鲜明,可建立矢量纹样库进行分类整理,将土家族织锦纹样运用到设计各方面,如产品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等等。经数字化手段处理后将土家族织锦纹样变为数字格式,梳理土家织锦纹样,并且进行纹样分类和纹样寓意解读。采用数字手段将土家族织锦纹样处理成矢量格式,无论是体积或者是都非常具有优势,方便受众随时查阅与调取,并可作为设计师的创意素材,将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做对接。[5]
(四)构建土家族织锦数字化学习社区,进行数字化传承
数字化学习社区以网络为平台,可以采用BBS、博客、在线课堂、数字学习资源包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主题框架应以bbs来搭建。以土家族织锦的传承人为核心,赋予其较高的权限,可以开设各种栏目,为学习土家族织锦技艺的人提供学习入口和交流空间。
(五)进行土家族织锦的数字产业开发
挖掘土家族织锦的文化内涵与工艺上的趣味性,可以开发出土家族织锦的游戏、APP、微电影等数字产业。如可以利用土家族织锦纹样的寓意,设计一种猜谜过关游戏,一种纹样对应着一个寓意,背后则是一段故事。这样不但把土家族织锦的纹样介绍给了观众,还推广了土家族文化。
总的来看,武陵民族地区传统手工技艺未来的发展充满着各种挑战,数字化保护是一件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本文希望抛砖引玉,为推动武陵民族地区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一份绵薄的力量。
注 释:
[1] 谭志松:《土家族非物质文化的教育保护与传承研究》,民族出版社,2011年。
[2] 路甬祥:《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民间手工艺》,大象出版社,2007年。
[3] 蔡成:《地工开物》,《追踪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4] 李欣:《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向》,科学出版社,2011年。
[5] 郑巨欣、陈峰:《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学苑出版社,2011年。
责任编辑:刘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