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与个性化语料选用

2017-05-30张美兰

阅江学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常用词

摘要:语料对历时词汇研究关系重大。在汉语常用词演变个案研究过程中,在运用常规性研究方法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每个(组)词的个性化特点,选择带有个性研究的语料。应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材料特点、词汇语义演变特点,增设一般语料库基础外的特色语料,使个案研究更有针对性,解释更有说服力。

关键词:常用词;演变研究;常规语料;个性化语料

中图分类号:H10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17)06-0029-09

常用词是词汇的核心,它的变化决定着词汇发展的面貌。近20年来,汉语常用词历时演变研究越来越被学界重视,包含某个语义场专题研究、专书常用词研究、断代常用词研究。历史研究中选用历时文献语料是关键的第一步,我们发现常用词研究除了依据自上而下的数据库历时文献数据整理外,还应该根据不同词义的个性特点来选择所研究的文献。材料选取得当,会增加词汇历时演变的信息和论证力度。为此,专门就“选用语料范围”这一话题进行讨论,以引起学界的关注。

学界很早就关注汉语史研究中的语料问题。太田辰夫在《中国语历史文法·跋》中将语料分为“同时资料”和“后时资料”。那些经过后人转写转刊的后时资料,以作者写作的时间为依据,并未完全保持原材料的原貌。例如《文子》一书,《汉书·艺文志》著录为“九篇”,班固注云:“老子弟子,号孔子并时;而称周平王问,似依托者也。”柳宗元《辨文子》怀疑其是伪书。宋人叶大庆《考古质疑》、明人宋濂《诸子辨》、清人孙星衍《问经堂集·文子序》等都有讨论。1973 年河北定州中山怀王刘修墓中所发掘的竹简中,有 1000 余字与今本《文子》的《道德》篇相似,另有少量竹简与《道原》《精诚》《微明》《自然》几篇的内容相似,整理小组通过简文与今本《文子》对比研究认为:“今本《文子》是经过窜改的”,“确是驳杂不纯”。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简整理小组:《定州西漢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的整理和意义》,《文物》,1995年第12期,第39页。《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最早的刻本是明嘉靖年间的,虽基本上反映了金代的语言概貌,仍疑有后人增变。《元曲选》刻本,虽反映了元代的语言概貌,仍有明代增改现象。因此,文本的时代和作者是否明确,所依据的版本是否最接近原貌是我们甄选的前提之一。汪维辉(2000:152-153)提出了判定一种语料价值高低的四项标准:口语程度、文本的可信度、社会生活深广度、一定篇幅容量。汪维辉:《〈周氏冥通记〉词汇研究》,《中古近代汉语研究》第1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52-153页。这些都提示我们语料选择的重要性。文献语料所处时代、语体特征、文献内容等方面的不同,都会对常用词的使用产生影响。因此,我们研究常用词,要区别语料的性质,不可一概而论。

一、关注语料的同质性与特殊性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性质的语料,应加以区分使用。相对而言,存世文献以书面语料为主,以口语语料为辅,它们往往并不能完全反映各自时代的语言特点。因此,需要对语料进行较为细致的甄别。

(一)语体决定常用词使用的情况

1.同一作品常用词使用有复杂性

同样是中古文献,其语料性质不同,反映口语的情况也就不一样。《抱朴子》一书,有《内篇》与《外篇》。虽说《内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口语,但《外篇》则基本上属于文言,较难反映口语的实际面貌。因此,《抱朴子》一书语料呈现出复杂情况。方一新(2010)对《抱朴子》中“木/树、舟/艘/船、足/脚、目/眼”4组单音名词的使用情况和更替演变进行讨论,发现尽管在接近口语的《内篇》中新词替换了旧词,但在《外篇》旧词与新词并行不悖。方一新:《从〈抱朴子〉4组名词看中古基本词的更替演变》,《汉语史学报》第10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61-171页。

《朱子语类》是语言实录,记录了南宋文人阶层的口语面貌,是研究南宋语言的口语化语料。但内容丰富繁杂,涉及古代历史、经济、人物、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常常引经据典,文白夹杂。《元曲选》宾白纷呈,有韵、散不同文体的差异。《红楼梦》有对话与叙述语,显示的语体也复杂,不同阶层人所使用的语言有雅俗差异。

2.同一时代的同类作品常用词使用也有复杂性

《董西厢诸宫调》追求典雅,用词喜用文言色彩较浓的词,《刘知远诸宫调》则用通俗口语,两者典雅与通俗、文与白对照明显。如表“应当”义的助动词“合”在金元时已取代“当、应”成为主导词,《刘知远》用“合”为主,这和当时其他口语文献中“合”的使用情况一致;而《董西厢》则以旧词“应”为主。(参见张海媚2015)张海媚:《常用词“合”对“当、应”的历时替换及其消退考》,《语言研究》,2015年第2期,第39-40页。

3.同一时代,不同类型的作品常用词使用更为复杂

赵晓驰(2010)对中古典籍中“赤”类语词进行调查,指出中古典籍中共出现赤类语词74个,在史书、佛经、道经、小说等文献中仍是“赤”占据主导地位,使用次数明显多于其它颜色词,在诗歌体裁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则是“红”占据了主导地位,一共320次,“朱、丹”使用次数分别是280次和200次,而“赤”的次数仅有60次。 赵晓驰:《隋前汉语颜色词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10年,第36页。同处初唐的《游仙窟》《晋书》,因体裁的不同,前者较多地使用新词,后者相对保守用旧词。因此,我们选用语料时应注意同时代作品的分布差异。如选用明代语料时,《三国演义》用词比较典雅,《西游记》《水浒传》较口语。清代《品花宝鉴》仿古性浓,《儿女英雄传》通俗,有口语文献与书面语文献的差异。

4.相同内容,不同时代的引用,同义用词情况复杂

一般来说,后代文献比早期文献更口语。但后代文献引用前代古籍,并不都是使用后代口语新词。这一现象值得关注。汪维辉(2007)指出:唐宋时期所编的不少类书在引用古籍时往往好改前代口语,或是把原本比较口语化的词语和说法换成意思相近但较文较雅的词语和说法,或删去原文中的口语词,或以唐宋时期常用的词语替换前代口语词,有时还因不明前代口语而误改。汪维辉:《唐宋类书好改前代口语——以〈世说新语〉异文为例》,《汉语词汇史新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49页。因此,我们利用文献,不是简单地利用文献检索,而是要对文献内容的语言特点进行深入的理解。在进行常用词历时演变研究的过程中,最好是找到“内部的均匀性和一致性”较高的语料,尽可能地在同质系统中进行比较。池昌海(2002)提出应“选择几部或一部较大规模的能代表一个时代的专书作为选词和分析对象,对某一断代的同义词系统作相对封闭或完全封闭式的考察”, 池昌海:《〈史记〉同义词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页。这一观点极为有道理。

(二)文献的版本决定了常用词的使用面貌

文献版本的质量是重要基础问题之一,影响了相关的统计数据。语料原则上依据原始文献或原始文献的影印本。同样是《金瓶梅》,但词话本与崇祯本的用词有俗与雅的分别。同样是《水浒传》,容与堂本、天启刻本与贯华堂本用词也有俗与雅的分别。同是《红楼梦》,但程甲与程乙本不同,在常用词方面差异很明显。刘宝霞(2012)比对《红楼梦》程甲乙本,得到有关常用词的异文八十三组,按词性分为九大类。指出程甲乙本异文分三种情况:一是程乙本比较注意吸收明清新近发生发展的词汇,往往具有时代的特色,而程甲本则用上古汉语习用的词汇;二是程乙本吸纳了更多北方词汇,在程甲本中对应的是南方词汇;三是程乙本常使用接近口语的词汇,而程甲本则选择书面语色彩较浓的词汇。刘宝霞:《程高本〈红楼梦〉异文与词汇研究》,《红楼梦学刊》,2012年第3期,第123-138页。因此,版本问题也会反映常用词使用的不同面貌。

(三)文献的地域特点决定了常用词的使用面貌

受作者生活背景和基础母语的影响,不同文献还会有地域特点。《祖堂集》成书于泉州,少数用词多多少少会有南方话影响,《西游记》《水浒传》受江淮官话的影响大一点,《儿女英雄传》受北京话影响大一点,《聊斋俚曲》《孽海花》等也有各自的地域特点。因此,我们进行词汇研究必须考虑地域因素。

二、根据每个常用词发展历史和语义特点增选研究资料

每个常用词有每个词的历史和个性特点。在进行文献材料常用词使用频度的调查过程中,应该有研究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大数据库下,依据不同常用词的个案,增加具有个性特点的语料。刘君敬(2011)擅长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选取不同类别的文献进行考证。如:研究“赔(陪)”时,则选择律令文献,“赔”在明嘉靖以后逐渐被整个社会接受,《皇明诏令》《皇明制诏》等律法、奏议文献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线索。在探讨“赔”的始见年代及其语源“负”时,则仍然依据了律令文献。如:《睡虎地秦墓竹简》所收《秦律十八种》《效律》《法律答问》等书中,表示赔偿时“负”“赏(偿)”并用,“负”有九例。《张家山汉墓竹简》(247号墓)所收西汉初年的《二年律令》部分,也有十余例“负”。而研究“哑”“嘴”则选择通俗文献。刘君敬:《唐以后俗语词用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大学,2011年,第33-41页,第65-68页。王东海(2007)讨论《唐律疏议》中法律词汇时,介绍了“盲”与“瞎”在法律文书中占高比例特殊性,为研究这组常用词兴替,为我们理解“瞎”语义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材料。王东海:《古代法律词汇语义系统研究——以〈唐律疏议〉为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59-261页。因此,除了文献的年代、地域,题材、体裁甚至文风都可根据词义特点加以选择。

(一)扩大传世文献选择范围,传世文献也应该兼顾各种文体

1.首选口语体文献

学界以往比较注重本土传世文献,就是传世文献也应该兼顾各种文体、各种不同类型题材的文献。常用词演变的情况,往往在口语化程度较高的文献中表现得很明显。因为口语化的作品一般贴近社会生活,它对反映生产生活的词汇比较敏锐,语言比较浅显,吸收的口语词汇较多,所以,词汇的变化一般先发生在口语中,然后逐渐向书面语过渡。因此,我们在选取语料时一定要将接近口语的通俗文献和比较典雅的经典文献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才能将常用词的演变情况说清楚。引用材料方面,在对新出现的词语探源时,尽量关注口语程度相对较高的作品,如汉译佛经、笔记小说、杂著、文人作品、史书中的某些对话等等。

2.兼顾史书

不同时期的史书,尤其是官修正史,引章据典、拟古之味明显,再加上有一些诗文、奏疏、诏令等,书面语成分增多,但是,史书也会以正史的形式反映不同时期的语言面貌。在魏晋南北朝,代表北朝的《魏书》与《洛阳伽蓝记》《水经注》《杂宝藏经》《贤愚经》一样重要,代表南朝的《南齐书》《宋书》与《世说新语》《周氏冥通记》《高僧传》《百喻经》一样重要。《魏书》《南齐书》《宋书》的词汇都充分体现了南北朝时期汉语的发展变化,同时也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地域特征,体现出南北朝时期南北汉语词汇的差异。语言发展中一些早期用法的线索能得到体现,可以是口语文献的补充,例如:词组“兄弟”在发生偏指“弟弟”语义的过程中,魏晋至唐宋的史书中就有少数过渡阶段的用例,其语用情况是用“布衣兄弟”“从祖兄弟”等定语修饰语说明兄与弟之间的亲属关系,并不强调“兄弟”在语义上偏指一方。在连文现象中发生偏指解释,也可偏指哥哥等。如:《南齐书》卷五十五《孝义传·萧睿明传》:“萧睿明,南兰陵人。领军将军谌从祖兄弟也。”《宋书》卷五一 《长沙景王道怜传》,太后谓上曰:“道怜汝布衣兄弟,故宜为扬州。”反映了词组“兄弟”到词“兄弟”早期过渡阶段的用法特点。(参见张美兰、穆涌2017)张美兰、穆涌:《〈称谓词“兄弟”历时演变及其路径〉补正》,《中国语文》,2017年第5期,第619-620页。因此,在对词语的流变进行考察时,除了重视口语程度较高的文献之外,对于史书中的叙述语言也要加以关注,力求考察的结论更全面。

3.要考虑专业文献如农书、医书、茶经、食谱等

常用词涉及面广,以往的研究大都选择口语气息较浓、非专业性的语料,但这并不能完全代表汉语史上常用词的发展情况。对一些语义比较专门的词语,我们还要充分利用相关的资料,身体、饮食有关的词,考虑到专门类语料,农书、医书、食谱、茶书等。如研究“甘甜”“辛辣”类等与味觉相关的词语,食谱类、中国烹调佐料史、农业史等方面的文献就应当纳入考察范围。当然,每组词有每组词的个性特点,同样是“辣”,在佛門就有禁忌。虽然魏晋南北朝佛教在中国大盛,由于佛教提倡禁食五辛、全素斋的饮食习俗,食物刺激性味道的“辛”“辣”在佛典中并不常见。“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革葱、慈葱、兰葱、兴蕖,是五种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轻垢罪。”(后秦鸠摩罗什《梵网经》)专指食物刺激性味道的“辣”在佛典中并不常见。研究“疼痛”“疾病”等词语医书应加大考察范围,而古代医方传承前代的内容比较多且保守性较强。

4.常用词研究应扩展研究文献所涉及的领域

汉语词汇演变紧随中国社会变迁与发展。据古典食谱辛辣用料的嬗变考证,唐代是花椒入食谱的高峰时期,词汇史上的“辛”“辣”顺势展开竞争,“辣”凭着词义清晰、指称力强的优势,开始崛起并持续扩展。随着明代辣椒引入中国并广受欢迎,“辣”渐次成为 “味辣”义域的主导词。(参见颜玉君2016)颜玉君:《常用词“辛”“辣”的历史演变和共时分布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增刊),2016年第1期,第110页。又如“桥”替换“梁”,由于原本平直的“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行船、漕运需要,后来有了“桥”这种高而曲的实物设计,更具有形制和功用优势的“桥”就承担了桥梁之义。(参见丁喜霞2005)丁喜霞:《“桥”、“梁”的兴替过程及原因》,《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期,第51-5页。从中国桥梁发展史的角度也可以理解这一问题。

霍生玉(2016:217)霍生玉:《也说“梁”与“桥”的替换》,《中国语文》,2016年第2期,第217页。指出:“桥”取义于“高”。东汉跨水行空的新桥梁(含曲拱、平板)大量出现,而横贯水面、亘于水中的“梁”与之已不相适宜。桥梁建筑技术的进步,正是促使“桥”“梁”更替的主要动因。再如“锅”替代“镬”等词,三足两耳硕腹的“鼎”作为炊具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由于汉代炉灶的普及,无足的“釜”“镬”替换“鼎”,随着社会工艺的改进,烹饪用具又渐成了圆形中凹铁制的“锅”。(参见徐时仪2002)徐时仪:《鼎、鬲、釜、镬、锅的演变递嬗考探》,《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第1-4页。这些研究都需要相关领域研究资料的支撑。

(二)根据不同历时时段文献特点,增加研究资料

1.扩大非传世文献选择范围应关注上古出土文献

秦汉时期因年代久远,其“同时资料”较少,出土文献可以弥补传世文献的不足。魏德胜(2016)指出:出土文献《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早见用“高”来修饰人身高的少数例句。魏德胜:《西北屯戌简牍中身高表达法》,《第十三届全国古代汉语学术研讨会报告论文集》(未刊),2016年,第117-119页。“矢”与“箭”具有兴替关系,魏德胜(2011)指出:两汉时期西北屯戍简牍中,表弓箭义一般多用“箭”,“矢”很少单用,“矢”的本义即是箭,两者之间的差异,似乎不是原材料的区别和方言差异。魏德胜:《西北屯戍简犊中的“矢”、“箭”》,《鲁东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第73-74页。墙斯(2012)利用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帛书古医方),调查常用词“脂”13次,“膏”47次,指出这一数量很可观,因为《史记》《汉书》《韩诗外传》《淮南子》《说苑》《新序》《太玄经》《新书》《申鉴》《法言》《新论》《新语》《盐铁论》《潜夫论》《风俗通义》《论衡》共16种传世汉代文献中,“脂”“膏”总共用例不过113例,除去占了三分之一的“膏腴、膏壤”之类词,真正对研究“脂”“膏”之辨有用的语料实在不多。 从脂肪或油脂来源来看,“脂”有表示牛羊脂之例(3次),而“膏”主要针对豕属(21次),此外还有豹、蛇(各1次)。如对常见的牲畜进行分类,旧说中的有角无角之别说(《考工记》郑玄注:“脂者牛羊属,膏者豕属。”)与之相符。从“脂”“膏”所指的性状上看,两者都是既可指固态,也可指液态。墙斯:《油脂义常用词演变及相关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2012年,第19-20页。可见,出土文献有其特点,不可不重视,常用词研究应加以运用。

2.应关注东汉至魏晋隋唐汉译佛经

中古汉语词汇史研究离不开汉文佛典。在某种程度上,汉译佛典文献比本土文献的口语性程度高,多用白话词汇。这必然也会在常用词的使用上体现出来,更能反映中古汉语常用词更替的频度和面貌,在中古汉语常用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史光辉(2004)指出,东汉中期以后的汉译佛经中常用词“箭”已完成对“矢”的替换,这一点在出土文献中也有同样的体现。而在本土文献中该替换过程则迟至唐代才得以完成。 史光辉:《常用词“矢、箭”的历时替换考》,《汉语史学报》第4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60-167页。表示“焚烧”义,晚汉至魏汉译佛经中新词“烧”基本取代旧词“焚、燔”,而本土文献中“焚”与“烧”则在魏晋以后依然保持共存的态势。史光辉:《常用词“焚、燔、烧”历时替换考》,《古汉语研究》,2004年第1期,第86-90页。孙秀青(2008)认为,表示“欺骗”义,汉魏时期,汉译佛经中新词“欺”对旧词“诈”的替换频度快于在本土文献中的频度。 孙秀青:《常用词“欺、诈、骗”历时替代考》,《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53-56页。王毅力(2009)指出,表示“偷窃”义,魏晋南北朝时期,本土文献中依然以旧词“盗”为主,“窃”次之,新词“偷”少见;汉译佛经中旧词“窃”已少见,新词“偷”对旧词“盗”在数量上具有压倒性优势。 王毅力:《常用词“窃”、“盗”、“偷”的历时演变》,《语言科学》,2009年第6期,第641-647页。王毅力、徐曼曼(2013)指出,表示“倒仆”义,东晋时期,汉译佛经中新词“倒”的兴盛较本土文献更为显著。王毅力、徐曼曼:《汉语“倒仆”义动词的历时更替》,《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2期,第76-79页。胡波(2013)指出,表示“借用”义,两汉时期,本土文献中“借”对“假”的替换慢于汉译佛经。胡波:《常用词“借”对“假”的历时替换》,《语言科学》,2013年第2期,第164-170页。可见,汉译佛经的选用,是魏晋南北朝汉语常用词研究必须注意的环节。汉译佛经表现出口語性比中土文献强,在新旧常用词兴替方面也比中土文献快速的特点。

但是,魏晋南北朝文与同时期汉文佛典在使用常用词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后者是一种翻译文献,是文言与白话混杂、汉语与外来语混杂的文献,复音词极为丰富。因此,魏晋南北朝佛典使用双音词的数量、频率、构式都较同时期文献多。但是,表达佛教观念的汉文佛典,某些词用法特别,某些句式表达也有异于正统文献。这也是我们应用时要注意的。

3.应关注明清域外文献和方言文献

“从周边看中国”是近年来学界推崇的一种研究思路,在汉语言学领域的起步很早,从20世纪上半叶起,就有一些汉语学者自觉地利用传教士记述和双语对音资料来研究近代官话。近十年来,传教士文献、对音文献、东亚地区的汉文小说、官话课本对于重建早期官话面貌、勾勒官话演变历史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近代汉语研究的必备资料,为本土研究提供了“殊方异域之眼”。有鉴于此,我们应该扩大视野。《老乞大》元明清不同時代的四个版本、《朴通事》明清的两个版本。《官话类编》南北官话对照本、《官话指南》南北官话对照本、《语言自迩集》及其改写本等,这批语料都是明清词汇研究的好资料。

北京官话《官话指南》及其沪方言译本《土话指南》《沪语指南》和粤方言译本《粤音指南》《订正粤音指南》作为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官话、沪方言和粤方言的资料,以对话为形式,口语化程度高,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当时不同地域语言现象的好资料。这为我们将历时和共时结合、汉语史和语言类型结合提供了视角。张美兰(2016)指出:以《官话指南》六种(含南北官话两种、沪语粤语翻译版四种)常用词异同为核心,发现其用词差异一方面反映了地域因素,另一方面,词汇的历时演变也是制约地域分布的核心因素。这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常用词历时演变与其共时地域分布的特点,即词在历史时间上“纵”的层次与在地理空间上所形成的“横”的分布具有某种对应性。粤语、沪语除使用了大量方言特征词外,粤语改写本较多保留了古代常用词,沪语虽有保留,但受元明以后官话影响大,用词向南方官话、北京官话靠近,北京官话多使用明清代以来新见常用词。张美兰:《常用词的历时演变在共时层面的不平衡对应分布——以〈官话指南〉及其沪语粤语改写本为例》,《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第54-63页。

4.元明清时期文献应关注语言接触的特点

对于《元典章》《蒙古秘史》《元曲选》中蒙古语对汉语的影响,《清文启蒙》《清文指要》《儿女英雄传》中满语对汉语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界都有关注,如:祖生利(2013)认为清代旗人汉语的满语干扰特征,涉及到常用词部分。祖生利:《清代旗人汉语的满语干扰特征初探——以〈清文启蒙〉等三种兼汉满语会话教材为研究的中心》,《历史语言学研究》第6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117-127页。

三、根据文献版本及材料来源间的继承关系,从异文比较中探讨词汇的演变轨迹

(一)利用各种文献之间产生的不同类异文类别,探求“异”所反映的词的历时兴替特点

张美兰(2013)指出:同义异文是汉语常用词历时研究重要的旁证资料,通过分析“文言与白话语体异文、注疏体注文、原本与改写本或引征异文、同一文献不同时代不同文本异文、同一文献同一时期不同文本异文”等诸种形式的同义异文,有助于厘清词汇新旧历时替换的线索,值得充分重视。张美兰:《汉语常用词历时演变的新视角——以版本异文为视角》,《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第21-27页。

汉魏时期“以今释古”性质的训诂专著,其注文反映了注者当时的词汇语义。后代史书等文献引用前代文献过程中产生的同义异文大都是常用词的新旧变化,

汉代《史记》引用《左传》,唐代《晋书》引用《世说新语》等都是。赖积船(2004)对《论语》与《论语》汉魏注中都出现了的五组单音常用词作了考订、分析和比较,总结了常用词演变过程中涉及的一些词义问题。赖积船:《〈论语〉与其汉魏注中的常用词比较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4年。指出常用词在其演变过程中,由于义点、义位的分合升降,由于能指系统的发展变化,必然地带来词义规约系统的变化。某一新词、新义位、新词形的出现都不是孤立的,它都处在某一词义规约系统中。

一本书经历了多次传写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本子,产生同义词异文表达。汉译佛典的同经异译是很好的例子。由于初译本与异译本译出的时代不同,译者不同(也有译者在不同时期译著同一经典),对此进行对比研究,其词汇、语法、音韵发展演变会得到显现。陈源源(2008)以《法华经》异译三经(《法华经》《添品法华经》《正法华经》)为例,指出其中人名意译时语词使用有些不同,但大部分都具有同义或近义关系。姚秦译鸠摩罗什《法华经》时将西晋竺法护所译《正法华经》中的“目”替换为“眼”,这也从侧面说明,鸠摩罗什时代“眼”在佛经翻译中已经比较普遍使用,“目”已式微,故改为“眼”。陈源源:《同经异译佛经人名管窥——以〈法华经〉异译三经为例》,《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22-26页。熊娟(2007)以西晋竺法护《持心梵天所问经》、后秦鸠摩罗什《思益梵天所问经》、元魏菩提流支《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这三部同经异译佛典为研究对象,根据异译考释了“发遣”“官属”“所可”等词语的意义,阐释同经异译在考释词语意义、探讨词汇的发展演变方面的价值。熊娟:《中古同经异译佛典词汇研究——以〈梵天所问经〉异译三经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7年。邹伟林(2011)以同经异译佛典西晋竺法护《普曜经》和唐代地婆诃罗《方广大庄严经》为对象,比较了常用词“寐”“捐”“立”在该两部佛经中的使用情况,发现“寐”从西晋至唐在口语中表达“睡觉”意时已逐渐让位给“睡”了。表“舍弃”义,替代“弃捐”一组词,有单音节词“去”“弃”“离”,也有双音节词“远离”“委掷”等近义词,“弃捐”逐渐从口语中消亡了。“立”在古今都是一个非常活跃的词或词根,竺法护在《普曜经》中不仅选用了以“立”为词根的多个旧词,如“存立”“成立”“建立”等,还创造了“立造”“住立”“修立”“造立”四个新词,其中“住立”“修立”“造立”后世沿用。邹伟林:《〈普曜经〉与其异译本〈方广大庄严经〉语词比较》,《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179-181页。这些材料分析对汉语常用词深入研究有很大的影响。

19世纪初期,中文圣经一开始就出现马礼逊《神天圣书》(1814)与马士曼《圣经》(1816)两种译本,日本塩山正纯(2013:303-405)选取两者中的《新约》部分,在代词、连词、介词、数量词等方面进行了异同比照,指出两種版本都是浅文言,但《神天圣书》部分用词接近口语词,而马士曼翻译的《圣经》文言味道更浓,如:副词“狠(很)与甚、就与便”,语气词“了与矣”等。这些有利于我们理解早期中文圣经翻译文本常用词的使用特点。塩山正纯(2013)还利用《圣经直解》与《四史攸编》中的用词异同进行对比研究,以早期《圣经》翻译所反映的专有名词用词上的异同因素,说明中西方文化的互相渗透过程中意译与音译方法的运用。[日]塩山正纯:《初期中国语訳圣书の系谱に关する研究》,东京:白帝社,2013年,第106-109页。

作为清代进行教化的口语材料,《圣谕广训直解》《圣谕广训衍》是对雍正皇帝《圣谕广训》进行说解的文本,通过与《圣谕广训》文言文版以及吴语《圣谕广训直解》之比较,为了解当时官话口语词汇和方言口语词汇提供了大量实例,也能看出同义异文之间的关联因素。

(二)同一文献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修订本,需要探讨其“异”的地域分布

学界用得最多的实例是《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的多种版本,不同程度的编改,有编者自己的倾向,有地域变化的因素。《金瓶梅》词话本与崇祯本也体现出雅俗语用方面的因素。威妥玛《语言自迩集·谈论篇》(1867)将《清文指要》全文改编收录作为北京官话教材的阅读篇目,将其中带有满汉合璧硬译的用词加以更改,是研究早期北京话口语词的较好资料,对满汉合璧过程到满语的削弱过程有所了解。(参见张美兰、綦晋2016)张美兰、綦晋:《从〈清文指要〉满汉文本用词的变化看满文特征的消失》,《中国语文》,2016年第5期,第566-575页。宫岛九成《参订汉语问答篇国字解》(1880),全文依照《语言自迩集·谈论篇》而改编,但对相当一部分北京口话特征的词没有直接采用,如:《谈论篇》中的语气助词“来着”,《国字解》通篇未用一例,再如《谈论篇》用北方口语用“老爷儿”,《国字解》用通语词“太阳”。宫岛九成更多地将南方话特点的用词现象加入进去了,如不用“知道”用“晓得”,不用“别”用“不要”,不用“今儿、昨儿、明儿”,用“今天、昨天、明天”。而广部精改编《语言自迩集·谈论篇》而成的《亚细亚言语集·支那语官话部》则比较遵循《语言自迩集·谈论篇》北京官话的特点,基本未加任何改动。因此,同是日本明治时期的汉语教材,同是依据一个底本进行改编,宫岛九成的教材有南方话特点,而广部精的教材是为学习北京官话而编写的。

总之,常用词的发展与社会多方面的因素紧密结合,人口迁徙、政治经济中心变迁、不同方言区的语言差异,这些都是影响常用词词汇历时兴替和南北地域分布的相关因素。充分利用常用词的个性特点选用常规性和个性化的语料,这样可以为词汇研究的纵深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我们在运用文献时不仅大量依靠语料库,还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了解文献的不同构成因素、版本信息等,让文献更好地服务于研究。

猜你喜欢

常用词
常用词“怠”“惰”“懒”的历时演变
汉语常用虚词演变研究浅议
评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的编排
英语科技文献常用词误译原因分析
常用词“开、辟”在“开阔”义上的演变替换
谈常用字词的选取及其等级划分
外语教学中的非词语化现象研究*——以常用词gain, run 为例
春节用语的英语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