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德两国“勤奋”的差异

2017-05-30李俊

职教通讯 2017年7期
关键词:门道秘密深度

李俊

我曾被一个问题所困扰:从许多方面看,中国人和德国人都非常勤奋,在两个社会中,努力工作都是受到高度认可和嘉奖的价值观,并且在中国和德国都常常能看到听到一些人勤勉努力的工作、为了事业拼搏奋斗的事例,但总觉得这里面有一些细微而内在的差别,但又表达不出,同样是努力与勤奋,区别在哪里?陈志武先生曾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我的疑问与其有些关联,但视角不太一样,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之后仿佛找到了一个解释,在此试着做一点阐述,一方面,自己梳理下思路;另一方面,与朋友们分享。

我看到的那篇文章叫《深度思考比勤奋更重要》,其主要观点就在标题中,然而为什深度思考比勤奋更重要呢?文章提出:“深度是触及事务本质的程度,深入理解事务本质是深,只了解事物表面是浅”。“深度思考需要几个前提:内心意愿、深度思考是自己的事、一个自己喜欢的领域、决心。”文章还提出了发展深度思考的方法论。

我非常认同此文的观点(并建议你也有空找来读),并尝试换一个方式再解释一下背后的道理。万事万物,从行星的运行到家具的制作,从销售手机到拉出一首动人的旋律,其背后都有其隐藏的秘密、发生的原因及特别的门道;而对于做事来说,不管是预测日全食还是修理一辆汽车,只有窥探其秘密、理解其原因、掌握其门道,才可能做好。而要至臻完美,不管是制作精致又耐用的桌子,还是踢出能够绕过人墙钻进球门的美丽弧线,则必须深刻的理解所做事情的秘密、原因及门道。让人们的技艺和能力不断提升的,不仅是反复的操作练习、经验的积累,同样重要的是对这些经验的反思、提炼与改进,以及建立在其基础上的“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在此过程中,深度的思考对于事物之秘密(仅此表面无法观察到的)、原因(即背后的逻辑与因果关系)及门道(及行动与行为的方法和诀窍)的掌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受其表象的迷惑,我们很容易忽视许多事情内在的复杂与微妙,它可能是手工制作椅子,或是与孩子的交流,也可能是烧出一盘好菜,但其背后所蕴含的秘密和门道却实际上远远超出了浅尝则止者的想象,没有长期深入的探究与思考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这当然不是唯一的因素,天赋和机会等也都会产生影响)。

怎样才能对一个领域进行持续的深度思考、有效的刻意练习?心理学上已经有了诸多的研究来指出具体的方法和条件,然而有一点是非常明显的:如若没有对所做行当和工作的发自内心的兴趣,则很难对其进行不断的反思、深入的探究,更常出现的情况反而是避之不及。在这个意义上,对于所做事情的兴趣将最终决定我们是否能够在一个领域里取得成就。

更进一步讲,兴趣也可以细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纯粹的热情和喜好,即孔夫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的“乐”的成分;另一方面,则是与喜好紧密联系但略有区别的“好奇”的成分,即对于事物背后奥秘与因果关系的疑惑以及试图解答疑惑的渴望,也就是智识上的求知欲、探究的愿望与行为。

在这里可以尝试回答本文开头提出的那个问题,有许多勤奋而忙碌的中国人,他们的付出与辛劳在很大程度上是为生活所迫、为生计奔波,而在当下的德国,仅“为稻粱谋”而努力工作的情况相对少见,更多的则是因兴趣和热爱而努力,其勤勉之中积极主动的选择较多,被迫的无奈较少,反而有一些人因为不喜欢就不工作,直到找到喜欢的行当和工作为止。同样是努力,但是努力背后的原动力有着明显的差异:为生计奔波的努力有较多被动的成分,是在没有更多选择之下的无奈的辛劳,其过程尽管也会苦中作乐,但相对较少令人激动的成就感;且当生活水平改善而不必再拼搏奋斗时,这种努力的动力可能更快的消失,勤奋则转变为散漫与享乐。而因为兴趣和热爱的勤奋则更多主动的成分,它是在明明有其它更多选择的情况下的积极的探索,其过程尽管也难免会有挫折和困难,但更常伴随着创造、发现与成就的惊喜与欢乐,只要热爱与兴趣不变,这种创造所产生的喜悦会推动人们不断的向着更好、更美的方向不断的努力,精益求精。为生活所迫而付出的努力展現了劳动者的尊严,这些勤勉及其带来的改变命运的故事也会给我们很多感动与激励,然而精致的机械装置、改变生活的科学发现以及伟大的音乐作品却更有可能从兴趣和热爱中产生。

除此之外,与西欧社会相比,我们的社会中也比较缺少对事物背后秘密与原因的纯粹智识上的兴趣,在很长的时间里,一方面,“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那些“劳力者”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他们在手工制作等领域的探索与努力较少得到社会的认可,也很难让他们进入社会上层,从而很难对更广泛的人群产生物质及声望上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即使对于“劳心者”而言,知识本身也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知识所能带来的“千钟黍、黄金屋、颜如玉”;我们缺少探究的好奇,不太关注事物背后的奇妙奥秘,反而更加认可社会与人际关系意义上的能力与学问,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近来极受欢迎的概念“工匠精神”,其背后蕴含的那些价值追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与敬业等,绝不仅仅来自于外在的要求和肯定(当然这也不可或缺),更加重要的是,这些可贵的品质与价值来自于对于所从事的行当或工作的发自内心的兴趣与热爱,来自于对其秘密与门道的持续探究,在这样的内在动力的推动下,勤奋与努力才更加能够最大限度的发展和发挥个体与集体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才能做出最令人赞叹与惊奇的作品,不论它是一辆性能优异的汽车,还是一副传世画作,道理是一样的。

我想在这里不必再额外写“对于(职业)教育的启示”和“政策建议”之类的文字。真正的启示永远都是个人意义上的,不管你是否认同我的观点,这篇小文章对你的启示总是取决于你自己关心的问题及思考的方式。唯一(显得鸡汤味道浓厚)的建议就是,多花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管它是画画弹琴,还是拯救地球。

稍微补充说一点,我们的喜好深深的受到周围环境以及隔壁老王的影响,家人亲戚朋友以及无处不在的媒体时刻在塑造着我们的审美和情趣,因此,有必要尝试探究一下,自己的喜好在多大程度上是“因为别人喜欢我也喜欢”以及“流行的我就喜欢”。也许根本无法清晰的区分,但有些事情仿佛更能激起你心中的涟漪(你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投入忘我),而有些东西更多的只是让自己不那么焦虑(它让你在和隔壁老王比较时更有优越感),两者之间好像还是有条隐约的界限。

猜你喜欢

门道秘密深度
飞船可重复使用的那些门道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探寻360°全声场发声门道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愿望树的秘密(二)
我心中的秘密
第十三章 进化的秘密!
从美国商业补给服务合同看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