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学一做”谈辅导员的政治素质
2017-05-30莫媛
莫媛
摘 要:党中央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对全体党员提出了“四讲四有”的要求。辅导员作为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党员,其政治素质如何,在党员群体中显得尤为重要。但当下的辅导员队伍中仍存在着一些辅导员的政治素质与职业要求不匹配的情况。辅导员政治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除了外界的教育和培养,更重要的是需要我们辅导员们提高自觉性、主动性,加强自身学习和自我塑造。
关键词:两学一做;辅导员;政治素质;自我塑造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9-0152-03
Abstract: In the "studies on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sues of party building",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requires the whole party to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four speak four have". As a member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the political quality of counselor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e group of Party member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counselors whose political quality does not match their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In addition to the exter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t is more important for counselors to improve their consciousness and initiative to strengthen their own learning and self-shaping
Keywords: studies on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sues of party building; political instructor; political quality; self-shaping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在全体党员中掀起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热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广大党员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四讲四有”中将讲政治、有信念放在了第一位,体现了在党员的素质要求中,政治素质是最核心的要求。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党员,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如何,在党员群体当中又显得尤为重要,是关系到人才培养的大问题。早期相关制度文件中,并未对辅导员的政治面貌做出明确的要求,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辅导员的政治素质越来越受重视。2014年3月颁布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中明确指出了辅导员的政治面貌要求为“中国共产党员”。2015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征求对《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修改意见的通知中,在“辅导员的选聘标准”里明确指出辅导员应为中国共产党员。高校选配辅导员,一直将辅导员的政治素质作为一项重要的选聘考核标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里描述了辅导员的能力特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将“政治强”放在辅导员能力特征的首位。
一、辅导员政治素质的涵义
政治素质是人们从事社会化政治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是个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技能的综合表现。[1]我国高校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如何在于高校辅导员是否有崇高的政治理想和坚定的政治立场,能否旗帜鲜明,始终不渝地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在于是否有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能否熟练掌握和主动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否深入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于是否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较强的政治鉴别力,是否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复杂的社会矛盾面前有高度的警觉、正确的判断和灵敏的反应。
二、加強辅导员政治素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如何,是关系到人才培养的大问题,尤其是在网络意识形态激烈斗争的今天,提高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就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
(一)政治性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属性
辅导员工作制度萌芽于抗战时期“抗日军政大学”的政治指导员制度,“辅导员”这一称呼本身就带着“红色”的印记。抗日军政大学的组织机构基本上仿照部队编制,对学生生活实行军事化管理。学校将学员编成若干大队,大队下设若干支队,支队下设若干中队,支队配备政治协理员,中队配备政治指导员,这就是最早的政治指导员制度。政治指导员全面负责基层中队学员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是学校领导对学员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由此可见,“辅导员”这一职业,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天生就带有“政治性”的属性。随着辅导员制度的发展,我国一直将“坚定的政治素质”作为合格辅导员的必备条件。其工作职责中的“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2]也说明了“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体现了辅导员的政治属性。
(二)辅导员的政治素质是辅导员履行政治责任的前提和基础
教育部、各高校如此重视辅导员的政治素质,是因为辅导员身上带有着特殊的政治责任。辅导员的政治责任即辅导员要牢固树立对党和国家负责的政治意识,要有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历史使命感,要向学生传播正确理论,传播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传承民族精神。在当下,履行好辅导员的政治责任还突出表现在对学生进行实现中国梦教育和社会化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辅导员的政治素质是辅导员履行政治责任的前提和基础。辅导员只有自己真信马克思主义、真懂马克思主义,才能跟学生讲好马克思主义,辅导员只有自己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才能帮助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辅导员只有自己真正拥护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给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没有过硬的政治素质,是不能真正的把辅导员这一职业做好的。
(三)加强辅导员的政治素质是应对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的迫切需要
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但意志薄弱,思想不稳定,自主意识强烈,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受外界尤其是西方思想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尤其是在网络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激烈,海量良莠不齐的碎片化信息充斥着网络,功利性、非理性、消极的言论在网络空间中不断冲击和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西方的敌对势力无时无刻不在与我们争夺我们的青年,一些低俗的网络文化也在无孔不入的动摇着、侵蚀着我们的青年。严峻的形势向辅导员们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3]。高校辅导员们,不光要解决学生各式各样的问题,还要牢牢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增强辅导员们的政治素质,提高辅导员们的政治能力,激励辅导员们关注时代议题,解答时代困惑,直面时代挑战,迫在眉睫。
三、当下辅导员政治素质不高的表现
当前,我国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好的,但仍存在着一些辅导员的政治素质与职业要求不匹配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重视理论学习,政治理论水平较低
我们的辅导员,很多不是思政专业出身,这个特点就决定了我们辅导员队伍整体上政治理论水平是比较低的,尤其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很多辅导员都只从政治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知道个大概,却很少有人真正研读过马克思主义的原著。再加上部分辅导员不重视理论学习,在工作中忙于事务性工作,无限挤压了学习的时间;偏重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学校组织的“两学一做”等学习教育活动,也只停留在开开会、抄抄笔记的程度,没有做到真学、深学、真懂;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学校赶一赶,辅导员动一动,工作有需要,临时抱佛脚。辅导员的政治理论水平不够,自己理解得不透彻、不深入,在给学生做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很难将枯燥的理论讲生动,将深奥的道理讲明白,只一味的强调“我们要”和“绝不准”,不但收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反而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
(二)政治意识淡薄,不重视对学生的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和灵魂是政治,没有政治意识、不谈政治,就偏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方向。我们的辅导员政治素质不高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很多辅导员只有思想教育意识,没有政治意识,很多辅导员开展的工作充其量只能叫思想教育工作,而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如我们有一些辅导员,从来没有给学生主动宣传过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从来没有给学生解读过什么叫“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来没有带领过学生学习重要会议文件精神,从来没有就钓鱼岛事件、香港占中事件、南海事件等参与学生的讨论、直面学生的疑问。对于政治问题,一些辅导员们小心翼翼的回避着,且不说谈不好,甚至是不想谈、不敢谈。这样的辅导员,在政治教育面前是缺位的,没有能很好的完成自己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三)政治敏锐性不强,政治鉴别力不高
高校辅导员只有具备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学生事务面前,及时发现和运用严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政治事件,对学生做出正确引导。我们的一些辅导员,在一些理应发挥作用的场合下,却缺乏足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例如,每年的圣诞节,学生群体中就十分盛行举办相应的庆祝活动,而类似中秋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校园里却很少活动、相对冷清。我们的一些辅导员,觉得学生圣诞节乐一乐也没什么,没能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識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高度上来理解和看待类似事件,及时对学生的圣诞庆祝活动进行制止、做出引导。越是在这样的时间节点,越是开展教育的重要时机,辅导员们越是要及时亮剑、主动出击,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引导,主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四、辅导员提高自身政治素质的方法和途径
辅导员政治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由外部要求内化为辅导员自身需要的过程。除了外界的教育和培养,更重要的是需要我们辅导员们提高自觉性、主动性,加强自身学习和自我塑造。
(一)辅导员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辅导员要提高政治素质,必须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要老老实实研读、学习马列经典原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要系统掌握马列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学生成长成才;要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的拥护者、热情的宣传者和积极的实践者;要“学习党章党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合格的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事业添砖加瓦;要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重点的师德教育,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辅导员们只有将这些政治理论自己学懂、学透了,在对学生做教育时才能把大道理讲实、小道理讲正、深道理讲透、歪道理讲倒,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
(二)辅导员要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
辅导员队伍是校内唯一一支全是党员的教师队伍,是一支最年轻最有战斗力的队伍,辅导员的政治素质是一个关系到人才培养的大问题。辅导员要提高政治素质,就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党生修养。党性修养的本质就是要按照共产党的属性,规范自身的思想和言行。当下,全党上下掀起“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热潮,辅导员们要认真贯彻“两学一做”的学习要求,进一步增强“四種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强化政治素质,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严格自律,坚决抵制和防范违反党的原则和思想、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以及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三)辅导员要养成关注世界形势政治的意识和习惯
前面提到了,辅导员政治素质不高的一个主要表现是政治意识淡薄,不关心时政,很少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辅导员要提高政治素质,就要养成关注世界形势政治的意识和习惯,要经常性的观看新闻、浏览新闻网页,关注国际国内的时事、大事,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活学活用,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观点去分析这些事件,提高自身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辅导员只有知时势、懂时事,才能在主动宣传时,通过分析时事具体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让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观点有生命力、接地气;辅导员只有看得清、辨得明,才能在回答学生的疑问时,敢于正面回答、深入剖析,胸有成足、理直气壮的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认清本质。
(四)辅导员要加强职业使命感和荣誉感
我国古代对教师职能的划分有“经师”和“人师”之说。 “经师”是教学问的,“人师”是管学生的品质、作风、生活、习惯的。从辅导员的实际职能来讲,辅导员的角色更接近于“人师”。“人师”的工作是教学生如何做人,是做人的工作,人的工作是天底下最难的工作。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党和国家对辅导员寄予厚望,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交给辅导员。辅导员身份特殊,使命光荣。广大辅导员要深入了解自己从事的职业,热爱自己的职业,增强职业使命感的荣誉感,从讲政治的高度,以对党、国家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自身的政治素质,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担负起对学生教育、培养、管理的责任。
(五)辅导员要向优秀的辅导员代表们学习
我国高校辅导员从诞生至今,已经走过80多年的风雨历程,为新中国高等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辅导员岗位上,涌现了很多先进典型,在我国,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担任高校辅导员。当下,全国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战友已超13万人。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每年举办“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宣传表彰一批有突出表现的优秀辅导员。评选出的每一位年度人物,都是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典范。广大辅导员们要向队伍里的先进代表学习,更好的激励自己。例如,复旦大学辅导员包涵,坚持4年,将对学生的责任和爱,化成了12万字150篇给学生的周记,出版了《包涵心语》;中南大学辅导员林韵玲,在学生工作一线辛勤耕耘发31年,退休后仍义务担任学院关工委委员和马列辅导员,被学生亲切的称为“林妈妈”。这些优秀的代表,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都能源源不断的给予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蓉.论高校辅导员的政治素质[J].现代企业教育,2011(23):102.
[2]教育部令第24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2006,7.
[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