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统编本一年级教材的课后练习观照四种意识
2017-05-30范锦飘
范锦飘
统编本教材中有很多匠心独运之处,其中,每一篇课文后面的练习题也别具特色,从中透露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所应该具备的以下几种意识:
一、注重朗读的意识
翻开统编本一年级教材,每一篇课文后面的练习题,第一题基本上都是“朗读课文”或者“分角色朗读课文”。从这里可以看出,教材的编写者对朗读课文的重视程度。的确,朗读课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学习必备的能力,也是课标的要求。因此,教材特别重视朗读能力的训练。通过课文的朗读,培养学生语感,增加其理解和感悟能力。课标在低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还提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可见,朗读的重要作用还包括“情感的体验和感受语言的优美”。正是基于这些认识,统编本一年级教材特别注重朗读。
既然教材如此注重朗读,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特别注重朗读的训练,要切实做好朗读指导,要在教学中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虽然读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读的层次是非常明确的:一是读通读顺课文,认识生字词,会读比较难的句子;二是读懂,能理解课文的内容;三是获得情感的体验,能读出感情;四是在读中感受语言的优美。这几个层次也是朗读的要求,层层递进。
二、学习语用的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可以说,语言文字运用是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统编本一年级教材也把这种能力的培养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翻开这本教材,课后练习有很多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如下表所列:
这些练习题都是一些词语和句子的训练,这也是低年级教学的特点,符合低年级的目标要求,那就是从字词句入手,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类似这样的练习,都是在告诉我们,在一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要有语用的意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课文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挖掘的语言文字训练点,教师应该准确地把握这些教学价值,正确地选择文本的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关注表达的意识
表达,其实也属于语用的范畴,这里之所以单独拿出来说,是因为一年级统编本教材的课后练习题既有口头表达,又有书面表达的内容。有的是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或写下来,有的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有的是让学生说出理由,有的是让学生说课文内容,还有的是让
学生练笔写话,等等。如表2
所列。
这些课后练习题,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自由地表达,练习说话,培养表达能力。这就告诉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挖掘相关的教学价值,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例如,下册第5课《小公鸡和小鸭子》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这时,教师可以相机提问学生:“小公鸡看到小鸭子哭了,它会对小鸭子怎么说呢?小鸭子又会怎么说呢?”学生回答得非常精彩,有个同学说:“小公鸡会说,小鸭弟弟,别哭了,我帮你捉虫子。小鸭子说,谢谢你,你真好。”通过这样的教学,也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提取信息的意识
国际学生阅读素养测试中,有三大阅读素养,即提取信息、分析綜合、评价鉴赏。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阅读素养要从“提取信息”开始,这是最基本的阅读素养。所谓“提取信息”,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能从文本中获得相关的信息,读懂文本的内容。透过统编本一年级教材每一篇课文后面的练习题,我们发现,有很多题目就是要让学生具有这样一种提取信息的能力,如表3所列。
这些练习题都是要求学生在读完课文后,能提取相关的信息,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情况,这是阅读素养检测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从一年级的教学开始,就要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例如,在每一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能够读懂难读的句子,能从课文中提取相关的信息,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总之,统编本一年级教材的课后练习题向我们透露了编者的意图,要求教师在教
学中应该具备以上几种意识,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服务。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南城阳光第四小学)
责任编辑 杨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