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实验教学的改革探讨

2017-05-30左晓青李娜

科技风 2017年9期
关键词:评价机制教学体系教学改革

左晓青 李娜

摘 要:现如今,正是基于素质教育的社会背景,高校护理实验教学课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体教学结构和教学目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教学理念层面实现了进一步升级,从而顺应时代背景下课程以及学生的发展诉求。本文从护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教学意义出发,简要分析了护理实验教学改革后的课程设置和评价机制,并针对护理实验教学改革后的教学体系展开了讨论,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护理实验;教学改革;评价机制;教学体系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护理学是一门兼具理論和实践的综合课程,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不仅仅要掌握相应的理论学习内容,也要进一步参与相关的实践操作课程,从而着重培养自身发现问题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在传统护理实验结构建立过程中,内容零散、学生素质培养不足、教学机制单一化、教学目标定位缺失等问题较为严重,因此,护理实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一、护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教学意义

护理实验教学改革能在教学实践升级的基础上,建构更加完整的管控机制,积极落实相应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理念,确保教学机制和教学方法能顺应教学框架的升级。另外,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无论是整体教学框架还是评价体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能在满足时代教育发展要求的基础上,秉持创新思维和理念,实现护理实验教学的综合优化目标。值得一提的是,在护理实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各个高校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落实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模型,从而实现整体教学维度的优化。

二、护理实验教学改革后的课程设置和评价机制

(一)护理实验教学改革后的课程设置

在护理实验教学改革后,学校要对课程设置进行集中调整,对课时、实验总学时等进行有效改动。另外,也要添加一些原有教学维度中不同的课程模型。例如,《人际沟通》《护理礼仪》等课程,并且也有部分学校设置了《护理学综合实验》等[ 1 ]。

(二)护理实验教学改革后的评价机制

在实际教学机制建立和运行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落实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型,相对应的,就是要结合新型教学评价机制,对课程教学效果给予中肯的评价,从而建立一种更加系统化的评价维度。在课程改革后,不仅要增加人文理念型的课程模型和机制,在课程内容编制以及教学实验准备方面也更加系统化。护理实验也要将综合性实验模块列为教学重点,并且建立更加贴合于时代发展的实验室规章制度。在实验教学改革进程中,教学评价机制改革是从根本上进行转变,评价方法由传统的单一化学习成果评价,转变为综合性全方位评价,并且,在评价路径方面也有不同的改变,其中,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技能专项训练和评价以及小组团队评价等都是实验教学改革后的评价体系,不仅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态度,对于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团队协作系统进行综合分析,一定程度上完成学生综合能力的优化指标。

三、护理实验教学改革后的教学体系

(一)护理实验教学改革之教学理念革新

要想从根本上升级护理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就要结合实际教学模型和教学维度,确保教学层级的有效性,也要树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型,从思想意识层面提高对于教学革新的认知,以保证相应的改良行为顺应行业发展。在教学理念革新方面,要将教学思想结构进行综合化升级,着重培养学生的试验能力和综合水平。相较于传统约束性的课程结构,教师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深度也较为有效,教师传统而保守的理念影响了学生,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果以及教学实际价值,就要积极落实更加有效的教学维度和教学模型,强化教学深度的同时,进一步对教学理念进进行优化[ 2 ]。护理实验教学改革后,要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树立更加长远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确保教师的思想能得到有效优化。

(二)护理实验教学改革之教学内容革新

在护理实验教学改革后,对于教学内容要着重管理,确保教学改革机制和教学改革维度的升级都能顺应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护理实验将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将护理程序课程作为最有效的实践机会。不仅如此,在课程教学内容升级改良的过程中,要同时安排不同的课程社会实践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并对临床场景设计给予更多的观众。

另外,在教学内容设置方面,要将学生的基本学情和内化能力作为最终目标,积极落实更加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的呈现效果。教学方法革新要依托新型教学机制和教学手段,将实验实践课程和理论知识融合在一起,实现整体教学维度和教学模型的最优化。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保证了教学模型的升级。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情景教学体会医患身份和情感的差异,并且在系统化的实验任务中体会教学维度和教学模型。教师要清晰的认知教学设计结构和学生内化能力之间的关系,确保教学框架内的知识能得到有效吸收,从而减少学生的压力,也能建构更加和谐民主的教学课堂,教师要从信息量和教学维度出发,积极落实更加有效的教学效果,确保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形成有效教学互动,彻底摒弃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模式,也能在提高课程直观化以及形象化的基础上,提高整体教学效果,更好的助力护理实验专业学生获取有效的学习经验。

(三)护理实验教学改革之教学资源革新

对于护理实验教学项目来说,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建构有效的课程体系,而这其中,实验室是最基本的教学场所,教师要综合分析相关内容和教学维度,在扩大使用面积的同时,设计结构更加有效。另外,在护理实验教学改革项目中,教学课程资源要区域高仿,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基础上,能给予学生更加直观的教学需求,确保学生能在护理实验中获取更加有效教学信息,确保教学层级结构的系统化优化[ 3 ]。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教学机制建立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体会护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内涵,确保教学资源的合理化分配,也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优化奠定坚实基础,在整体教学理念和教学维度升级后,护理实验教学的框架体系也成为了学生建构教学模型的重点,提高护理教学水平的基础上,满足现代教育背景以及发展趋势对于护理实验教学的要求。只有进一步优化课程改革的思想,才能从根本上助力护理实验教学的优化,为课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英艳,杨立群.五元化实验教学考核方法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08):156-158.

[2] 杨艺,丛小玲,李璐寰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急危重症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3,22(11):35-37,38.

[3] 张颖钒,许小明,王欢等.SimMan综合模拟人在急危重症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6,15(05):55-59.

猜你喜欢

评价机制教学体系教学改革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
注重实绩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