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操作前不同给药途径的米索前列醇对宫颈软化的影响
2017-05-27王丹王凤英赵艳梅裴丽杨王薇
王丹 王凤英 赵艳梅 裴丽杨 王薇
【摘要】 目的 观察和分析宫腔镜操作前不同给药途径的米索前列醇对宫颈软化的影响。方法 90例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舌下组、阴道组和对照组, 各30例。舌下组采用术前2 h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 阴道组采用术前4 h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 对照组采用术前4 h口服米索前列醇。比较三组患者宫颈软化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颈软化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舌下组宫颈软化时间(33.4±12.6)min短于阴道组(45.7±13.8)min和对照组(62.3±17.6)min, 且阴道组软化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舌下组与阴道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宫颈软化程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舌下组与阴道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颈软化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舌下组36.67%和对照组33.33%,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宫腔镜操作前, 通过术前4 h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0.4 mg, 即可获得较好的宫颈软化效果, 又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宫腔镜;给药途径;阴道给药;宫颈软化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1.085
宫腔镜具有微创、术后愈合快、手术并发症少、手术美观等特点,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妇科手术, 如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子宫粘连剥离术及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等。宫腔镜操作需要从宫颈穿过通道外鞘, 这就需要对原本坚韧、狭窄的宫颈进行有效的软化扩张。若宫颈软化效果差, 则可直接导致术中操作困难、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 并发宫颈裂伤和子宫穿等并发症[1]。本研究选择2015年1~12月于本院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 分别采用米索前列醇三种给药途径, 以确定最佳给药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12月于本院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舌下组、阴道组和对照组, 各30例。舌下组年龄24~52岁, 平均年龄(32.3±8.7)岁, 孕次(2.1±0.9)次, 宫深(8.9±1.3)cm, 原发病为子宫内膜息肉15例、子宫黏膜下肌瘤6例、宫腔粘连3例、宫内节育器2例、其他4例。阴道组年龄23~56岁, 平均年龄(34.7±9.4)岁, 孕次(2.3±1.1)次, 宫深(8.5±1.6)cm, 原发病为子宫内膜息肉13例、子宫黏膜下肌瘤7例、宫腔粘连4例、宫内节育器3例、其他3例。对照组年龄26~58岁, 平均年龄(33.6±8.2)岁, 孕次(2.2±1.3)次, 宫深(8.7±1.4)cm, 原发病为子宫内膜息肉1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5例、宫腔粘连5例、宫内节育器3例、其他5例。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纳入研究前及治疗前均签署相应知情同意书。三组患者一般資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选用米索前列醇片(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94136), 0.2 mg/片。舌下组于术前2 h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0.4 mg;阴道组于术前4 h于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0.4 mg;对照组于术前4 h口服米索前列醇0.4 mg。
1. 3 观察指标 记录三组患者宫颈软化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颈软化程度及不良反应。
1. 4 宫颈软化标准 良好为能顺利通过Heger 9号宫颈扩张器;程度一般为可顺利通过7号扩张器。差为需从4号宫颈扩张器逐渐扩宫才能达到理想宫颈口。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9.2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舌下组宫颈软化时间(33.4±12.6)min、手术时间(28.6±
12.5)min、术中出血量(22.4±7.6)ml;宫颈软化程度中良好28例, 一般2例, 差0例;不良反应11例, 包括恶心、呕吐4例, 腹痛3例, 头晕2例, 阴道出血2例。阴道组宫颈软化时间(45.7±13.8)min、手术时间(29.7±11.4)min、术中出血量(24.2±8.7)ml;宫颈软化程度中良好27例, 一般3例, 差0例;不良反应3例, 包括恶心、呕吐1例, 腹痛1例, 阴道出血1例。对照组宫颈软化时间(62.3±17.6)min、手术时间(42.3±15.2)min、术中出血量(35.3±10.8)ml;宫颈软化程度中良好20例, 一般8例, 差2例;不良反应10例, 包括恶心、呕吐4例, 腹痛2例, 头晕1例, 阴道出血3例。舌下组宫颈软化时间短于阴道组和对照组, 且阴道组软化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舌下组与阴道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颈软化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舌下组与阴道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宫颈软化程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舌下组36.67%和对照组33.33%,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舌下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宫颈组织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组织, 其中胶原纤维占70%, 平滑肌纤维10%~15%, 弹性纤维1%。米索前列醇是一种人的前列腺素E1衍生物, 进入人体后可换转化为米索前列酸进而作用于子宫肌层细胞上的前列腺受体, 使子宫节律性收缩, 并加速宫颈胶原组织的裂解和抑制胶原纤维的合成[2]。有研究表明[3], 米索前列醇可通过上调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 促进宫颈组织中胶原纤维特别是Ⅳ型胶原纤维裂解。以往的研究中, 米索前列醇主要与联合米非司酮用于终止妊娠[2], 也有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报道[4], 临床效果均较为满意。随着宫腔镜的普及, 米索前列醇也逐渐被应用于宫腔镜手术及检查术前宫颈软化中[5], 但米索前列醇给药途径包括口服给药、舌下含服、阴道后穹窿放置给药及直肠给药等。朱筱丹[6]研究发现在终止中期妊娠中, 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引产时间短、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口服给药(P<0.05)。李卫珍等[7]研究发现在瘢痕子宫妊娠人工流产术中直肠给药与阴道给药的手术时间和宫颈松弛度结果相近, 但直肠给药副作用少, 出血量更小(P<0.05)。孟德祺等[8]研究发现, 在宫腔镜术前宫颈软化中, 阴道给药与直肠给药所产生的宫颈软化效果、手术时间、膨供液使用量及不良反应差异不大, 均优于口服给药(P<0.05)。本研究观察和比较了舌下含服、阴道给药及口服三种给药途径的疗效。研究发现舌下含服宫颈软化时间最短, 但不良反应也最明显。口服给药宫颈软化时间较长, 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较多, 宫颈软化效果也不如舌下含服和阴道给药。究其原因为舌下含服可使药物快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到达并作用于宫颈也较快、效果也显著, 但该用药与口服均为全身用药, 故不良反应更为显著。而阴道给药属于局部用药, 药物缓慢渗入宫腔组织中, 对全身影响较小, 不良反应也就就越小。因局部用药药物在宫颈的浓度也较大, 获得的宫颈软化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与舌下含服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 在宫腔镜操作前, 通过术前4 h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0.4 mg, 即可获得较好的宫颈软化效果, 又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马淑贞. 间苯三酚与米索前列醇在宫腔镜电切术前宫颈软化程度的临床比较. 河北医药, 2013, 35(1):114-115.
[2] 方丽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法终止16~24周妊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3, 21(11):
754-756, 759.
[3] 原玮, 曹树军, 高丽萍, 等. 米索前列醇用于宫腔镜手术前促宫颈软化作用机制的探讨. 中国妇幼保健, 2015, 30(7):1115-1117.
[4] 李红.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观察. 中国医学创新, 2013, (29):134-135.
[5] 李彩霞, 申玉红. 米索前列醇在宫腔镜检查中的应用. 中国实用医刊, 2014, 41(21):125.
[6] 朱筱丹. 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5, 31(22):2220-2222.
[7] 李卫珍, 祝勤奋, 王永英. 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对瘢痕子宫妊娠宫颈的影响.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 26(6):1310-1312.
[8] 孟德祺, 冯春宇, 陈美华. 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对于宫腔镜术前宫颈软化效果的临床研究.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6, 37(7):830-831.
[收稿日期:2016-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