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绘本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运用
2017-05-26张和美
张和美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教材资源贫乏、教学评价制度只注重考试结果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综合与实践”这一领域的课程形同虚设。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借助数学绘本辅助“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开展,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数学的历史文化,欣赏数学的独特之美,感知数学的不可或缺,体验数学的无穷乐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数学绘本;运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可见,这一领域的学习具有综合性、思考性、操作性、趣味性等特点,而生动形象的数学绘本是依据学生心理特点编写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趣味性、情境性(叙事性)、生活性等特点,与“综合与实践”领域的特点刚好相匹配,可以有效辅助教学活动的实施。
“综合与实践”这一领域按照活动的内容,可以分为数学文化型、数学欣赏型、综合应用型和操作实践型。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上四方面展开介绍。
一、使用数学绘本中的历史故事,开展数学文化型活动,提升人文素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绘本是一种以图抒情、叙事的故事书,关于绘本的教育价值和功能通过教育教学实践也可以发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叙事性的数学绘本来开展数学文化型的活动,在活动中渗透数学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如一年级学生学习了1到5的知识后,借助数学绘本《过去的人们是怎么数数的呢?》开展“了解计数历史”的综合实践活动。先让学生带着问题“每页中介绍了哪些方法?”进行独立阅读;然后在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每种方法是怎么表示数的,并在图中指一指;接着,引导学生讨论每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让学生说一说现在的数产生的意义。
各类数学史的渗透,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进步、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本质理解,扩大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选用数学绘本中的丰富素材,开展数学欣赏型活动,享受数学之美
我国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教授曾说:“作为科学语言的数学,具有一般语言与艺术所具有的美的特点,即数学在其内容结构上和方法上也都具有自身的某种美,即所谓数学美。数学美的含义是丰富的,如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还有数学中的奇异美等等,都是数学美的具体内容。”可见,数学知识中处处蕴含着美,但是很多孩子在数学学习中不但体会不到数学的美,反而觉得数学特别抽象、枯燥、乏味,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越来越多的学生提不起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些甚至开始厌恶数学。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应该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的美。那么,有着丰富素材的数学绘本就是开展数学欣赏型活动的良好载体。如在学习了图形的知识后,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在不同的绘本中收集各种形状不同的几何图案(可以是交通标志、商标、建筑外形,以及各种各样常见的图案等)。先引导学生进行直观的观察活动,着重于外观之美;再结合图案的来源说明其意义,增加几何图形美观的人文价值(如五环旗帜与五大洲、五种肤色等);然后鼓励学生利用这些图形进行创造,最后让学生们互相介绍自己的创意作品。
只要细心观察、深入研究,就可以发现数学绘本中有许多数学美的资源可以挖掘、利用,如果教师经常在课堂内外寓美于教,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接受数学美的熏陶,那么肯定会有更多的人爱上数学。
三、巧用绘本中的问题情境,实践综合应用型活动,拓展数学思维
综合应用型指在实践活动中,需要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灵活地解决问题。可能是“数与代数”和“图形与几何”的结合,可能是“统计与概率”与“数与代数”结合,也可能是同一领域不同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需要各个领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解决问题。而数学绘本就是贴近生活的,以儿童的视角书写、创造的。因此,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数学绘本开展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如在三年级下学期学习了周长和面积后,可以借助数学绘本《意大利面条和肉丸子盛宴》开展“面积和周长的秘密”活动课,先和学生一起欣赏这个故事,大致了解故事内容;然后让学生把每一次桌子被重新安排后的情形画下来;接着,引导学生把每一张正方形的桌面看成是面积为1平方单位的正方形,那么正方形的边长就是一个长度单位,再引导学生用“面积”和“周长”的字眼讨论每一种安排的大小和可以就座的人数;最后,让学生把刚才故事中的不同的排列方式所形成的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做成表格,使学生们逐步明白,摆放的形状不同,需要的桌子总数也不同。
四、利用绘本中的生活情境,实践肢体操作型活动,培养操作能力
操作型活动是指学生需要借助眼、口、手等感官和肢体的操作来完成的实践活动,这种方式比较直观,把显性动作与隐性的数学思考相结合。基于操作型活动的特点,将数学知识的产生和获得过程巧妙地融入有趣的故事讲述中,密切联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立足于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和思维经验,便于学生认识和理解数学。
如一年级学生在学习了钟表的认识以后,借助数学绘本《精灵的奇幻旅程》开展“时间的认识和运用”的操作实践活动,在阅读主人公乔尼一天的作息时间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哪个时间乔尼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然后,再引导学生利用绘本后面的小学具拨一拨钟面上的时间,说一说拨的方法;接着,引导学生交流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最后,用绘本(图画和简单的文字相結合的方式)描绘自己一天的生活。
选择生动、有趣、短小、和学生生活经验直接相关联的绘本故事,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总之,只要教师善于分析、挖掘绘本中的数学教育资源,就能化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为形象、生动、富有情趣的活动,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数学的历史文化、欣赏数学的独特之美、感知数学的不可或缺、体验数学的无穷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