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是那孩子的心灵
2017-05-25华燕霞
华燕霞
【摘要】教育者的对象是儿童,他们有着和我们不一样的文化和价值,不能用成人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来衡量和苛求他们。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应该以行者的姿态,以坚实的行为捍卫童年文化。我们要在尊重儿童的前提下理解儿童文化,走向儿童文化,搭建起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之间沟通的桥梁。
【关键词】阅读文化 比较 研究 成人 儿童 差异
美和真是一回事,这就是说美本身必须是真的。——黑格尔
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是因为它是善。——亚里士多德
一、在童声中反思“真实”与“虚伪”
一次校级公开课教学的内容是儿童诗《家》,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最后一句:“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的家。”这时教师提问:“祖国就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它就是我们的家,你们喜欢这个家吗?”孩子异口同声地大声回答:“喜欢。”这时一个小男孩站起来,一本正经地说:“老师,我还是觉得台湾那个家比较好。”这位教师当时愣了一下,思索了数秒后微笑着告诉小男孩:“这是我们祖国的地图,台湾在这里,它是我们祖国的一部分,你喜欢的台湾也属于祖国,我们都是一家人。”小男孩高兴地坐下了。
在评课中,我们许多老师对这一插曲记忆犹新,它竟成了那节课的亮点。都说童真无价,8岁的小男孩勇敢地站起来表达自己爱台湾的想法,没有丝毫伪装的吐露,是多么难能可贵,这是孩子心底的真实想法。我庆幸这位执教者没有打断小男孩的话,我要为新课程的实施而鼓掌,正是它积极倡导宽松自主的课堂,使他们大胆交流,个性表达,真情流露,使我们看到了一个8岁孩子对家乡的爱。
小男孩毕竟只有8岁,他不曾探究纷繁的历史遗留问题,因此他不懂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國的一部分,这是孩子的稚嫩。在尊重小男孩爱家乡的同时,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引领孩子学习真实的历史:台湾是祖国的一部分。因为真实,所以那个片段才令人难忘。
有感于孩子的真,我斗胆对这最后一句诗提出质疑:前面蓝天是白云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这些诗句直观形象,朗朗上口,孩子易于理解,符合孩子的理解认知。而最后出现祖国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似乎太虚伪,更像是高而空的口号,背离了孩子现有的认知。这个年龄的孩子需要进行价值引导的是什么?应该是感性的,以儿童生活为载体的鲜活内容。我认为价值观的形成应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基本的行为准则为基础,逐步过渡到理性内容。如果忽视儿童年龄特征,还是跳不出“思想教育灌输化”的怪圈。注重体验是达成情感目标的有效途径,但如果体验的内容失去了生活的土壤,成了“空中楼阁”,那谈何体验呢?
斯霞老师说得多好:“我们的对象是儿童,他们有着和我们不一样的文化和价值,不能用成人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来衡量和苛求他们。请尊重儿童价值和儿童文化,因为那是最真最纯的情感宝藏。”
二、在童真中明辨“大善”与“小善”
一次我在执教口语交际《保护有益动物》时,学生们通过讨论,说出蜻蜓、青蛙、燕子等是有益动物,蝗虫、老鼠等是有害动物。我在总结时说:“对于有益动物我们要保护它,有害动物就得消灭它。”这时一个稚嫩的声音传来:“老师,我们也要消灭蝗虫吗?蝗虫很可爱的。”又一个学生说:“为什么要消灭呢?我们不是要保护动物吗?”“老师你说人是平等的,动物也应该是平等的。”“如果我们把我们不要的水果蔬菜送给蝗虫和老鼠吃,它们就不用偷吃老百姓的了。”“如果对我们有害的动物都要消灭的话,那人也对动物有害的呀,我们也要被别的动物消灭的”……我抓住这一契机,让孩子们展开了一轮“帮有害动物做好事”的讨论会,大家都在帮有害动物找吃的,让它们不再偷吃、破坏庄稼。
对于善,我们每一个成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好即为善”,在我们眼里,对我们人类有益的就是益虫,益虫为善,善应该保护,反之害虫就应该消灭。这似乎带着很大的功利性。再让我们来看看孩子眼中的善。孩子的稚气语言反映了他们不同于成年人的观点,他们关注益虫和害虫的命运,认为益虫和害虫都应该得到公正的报应。都说童心无瑕,善良是童心的情感核心,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上例鲜明地表现了这些特征,孩子的想法堪称“大善”,他们打破了自然界中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更多地从动物本身出发,站在平等的高度来审视每一个生命,体现了孩子对生命的尊重。帮有害动物做好事更是包含了孩子善良的愿望。这是儿童价值观的体现,是儿童文化的体现。面对这样的心理,我们成人唯有仰视,只有在童心世界里我们才能听到这善良的声音。
福禄贝尔说:“孩子就是我的老师,他们纯洁、天真、无所做作……我就像一个诚惶诚恐的学生一样向他们学习。”是啊,当我们像孩子一样带着善意的目光去看待世界,世界会变得更加纯真,充满爱与关怀。
三、在童心中感悟“美好”与“丑恶”
有教育家曾经指出:“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指望审美情感会自发地形成。必须进行目标明确的工作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就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语文学科教育的特点,进行美的教育。美的教育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去实施,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孩子与成人审美的不同。比如儿童对美的理解是诗性的、热情的,它充满了想象和创造,而成人文化更多的是理性的、冷静的、重复的。
在孩子们看来,汽车是活的,因为“车轮是它的脚”,房子是活的,因为“窗户是它的眼睛”,云也是活的,因为“云会动”。而在成人看来,汽车只是交通工具,房子只是由砖头堆砌成的死的东西,云也只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已。这时,我们会觉得孩子的思维更为广阔和美好,看到的事物更加有活力之美。
狼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种极其凶残的动物,令人不寒而栗,狼来了,狼外婆的故事都诉说着狼的可怕。可当孩子们从《动物世界》中了解到狼是一种群居动物,看到狼面对外来入侵时的团结与镇定,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也要保护每一个狼族成员时,他们会大声告诉你狼是一种了不起的动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审视着世界的美丑,有时候他们看得比我们透彻,看到了事物的本质,而不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当然,当孩子的审美出现偏差时,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及时引导,让孩子对美与丑,是与非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教师与学生都是文化的主体。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应该以行者的姿态,以坚实的行为捍卫童年文化。我们要在尊重儿童的前提下理解儿童文化,走向儿童文化,搭建起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之间沟通的桥梁。
人终有一天会长大,终有一天会告别童年。然而,当一个人在生理的儿童年龄和心理的童年阶段构建起了健康而丰富的童年文化,即便他离开了童年,他的成长阶段也必然会建构起健康而丰富的成年文化,因为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成年后的风筝无论飞得多远,也能沿着童年的轴线找到根源。我不担心孩子们长大,我知道孩子们迟早会有长大的一天,并且每时每刻都在长大。我担心的是,长大后孩子们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这是为师者的责任,这是自觉担当者的使命。我相信,即便孩子们长大了,生理上虽然告别了童年,但纯真的种子已经播下,终究,他们会成为长大的孩子。因为,他们拥有过童年,文化的童年!
【参考文献】
[1]窦桂梅.玫瑰与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吕洪波.教师反思的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贡和法.教育发展的实践与思考[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