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研发的几点思考

2017-05-25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7年4期
关键词:用途配方稳定性

王 星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保健食品审评中心,北京 100070)

关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研发的几点思考

王 星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保健食品审评中心,北京 100070)

目的:2015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颁布实施,赋予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法律地位,结合注册审评法规及产品特点,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研发提供参考建议。生产企业应当具备相应的研发机构、设备和人员,注重产品配方、生产工艺和稳定性等研发过程。方法:系统整理相关法律法规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研发的要求,结合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讨论分析。结果:生产企业应具备相应的研发机构、设备和人员,注重产品配方、生产工艺和稳定性等研发过程。结论:生产企业应当注重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研发管理并建立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注册审评部门应当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式,共同促进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产业规范、快速发展。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产品研发;注册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15年10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第八十条中规定“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当经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1]。为加强注册管理,保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质量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2016年3月正式发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2016年7月正式发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申请材料项目与要求(试行)》等配套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首次赋予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法律地位,注册审评系列法规强调了该类产品研发的重要性,对申请注册该类产品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水平的产品研发能够有效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本文针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研发的要求及特点进行分析,为特珠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产品研发提供参考。

1 生产企业应当具备相应的研发能力

《办法》中规定申请人应当具备与所生产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相适应的研发能力,并要求申请注册时提交研发能力证明材料。结合配套文件的相关要求,可以将研发能力归纳为研发机构、研发设施及设备、研发人员三方面的能力。

1.1 企业应当具备符合要求的研发机构

研发机构是产品研发的平台,研发机构合理的规划与投入是新产品开发、新工艺设计、新技术运用的保障。《办法》及其配套文件中规定申请人应当设立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研发机构,申请材料中应当包括研发管理制度的相关文件,文件应当明确规定研发机构的职责及权限,并且现场核查过程中将针对研发的场所、研发机构的管理制度等进行核查[2-4]。

1.2 企业应当具备相应的研发设施及设备

研发设施及设备是实现产品研发不可或缺的基础,是企业研发能力可以量化的体现,配套文件一方面要求企业提出注册申请时提供研发机构所配备的设施、设备和检验仪器的清单和情况说明,另一方面在现场核查过程中将对研发设施设备与申请注册产品研发过程的符合性进行现场核查[3-4]。

1.3 企业应当配备专职的研发人员

高素质的研发人员是一个企业研发机构的软实力,是研发新产品最根本的推动力,《办法》及其配套文件中明确要求申请人应当配备专职的产品研发人员,并根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特点,要求研发机构中应当具有食品相关专业高级职称或者相应专业能力的人员,研发人员的专业包括食品科学、临床医学、药学等。注册申请时应当提供研发人员的基本情况表,包括姓名、毕业院校、职称等详细信息,并在现场核查中作为关键项进行考察[2-4]。

2 生产企业应当注重产品的研发过程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从最初设计到申请注册成功上市都可以理解为研发的过程,研发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试验不断改进产品,并证明其营养性和安全性。

2.1 产品配方的研发

科学合理的配方组成,符合产品特点和质量要求的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的选择,是保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安全性、营养充足性和临床效果的基础。配套文件中规定,申请人应当提供产品配方的能量和营养成分特征、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的来源及使用依据、各组分含量确定的依据、产品配方的筛选过程等材料[3]。生产企业产品配方的研发应当建立在对所使用食品原料和目标人群的充分掌握和研究的基础上,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和试验研究资料,从总体角度出发,依据科学的理论、借鉴先进的经验、采用科学的检测手段,进行产品配方的设计与研究。

2.2 生产工艺的研发

生产工艺研究包括工艺设计、工艺过程、工艺验证等内容,具体是指产品的形态选择过程、工艺路线及工艺参数确定的试验数据和科学文献依据、对拟定的生产工艺进行工艺验证和偏差纠正的工艺验证材料等[3]。企业应当在生产工艺研发过程中针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特点,选择特殊医学状况下人群方便使用、保证产品稳定性、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形态;充分考虑生产设备性能,进行单元操作研究和关键工艺参数的确认,最终实现商业化生产。

2.3 稳定性研究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2016年7月发布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稳定性研究要求(试行)》,其中详细规定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稳定性研究的要求、试验方法、结果评价等内容,要求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当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依据产品特性、包装和使用情况,选择性的设计其他类型试验,如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过奶嘴试验考察冲调后的产品稳定性、管饲产品通过模拟管饲试验考察稳定性和相容性等[5]。同时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申请材料项目与要求(试行)》中规定,产品研发报告应当包括产品稳定性研究的相关内容[3]。

药品的稳定性研究由来已久,主要内容是基于对原料药或制剂及生产工艺的系统研究和理解,通过设计试验获得原料药或制剂的质量特性在各种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线照射等)的影响下及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据此为药品的处方、工艺、包装、贮藏条件和有效期/复检期的确定提供信息支持[6]。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针对食品稳定性研究的要求还处于探索阶段,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营养成分较多,储备产品上市后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上市前所做的前期准备越充分,未来上市后可能面临的问题将越少,企业应当结合法规要求和产品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稳定性研究,并在申请材料中完整呈现。

2.4 研发结果及数据

申请材料中的研发报告是研发过程、研发结果和数据的具体体现,是对产品研发的综合分析、整合与升华,对申请人自身的经验总结和后续的产品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注册审评要求研发结果及数据应当真实、完整和规范,现场核查中将研发材料的检查作为重要项目,主要核查内容为产品研发相关的文件和原始记录,如产品配方设计、质量控制、生产工艺、稳定性试验研究材料等,并要求产品研发的文件和原始记录与注册申请材料相关内容一致,保持完整性和可追溯性[4]。

3 讨论与建议

3.1 建立质量源于设计的研发理念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虽然是一类特殊食品,但归根结底是食品,对其进行注册审评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具有营养成分复杂、不利于管理控制的特点,在产品研发过程中不能生搬硬套其他产品的方法,但可以参考其先进的研发理念,促进研发水平的快速提升。

制药领域中,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by-design,QbD)的理念不断受到重视,ICH Q8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在药物研发中贯彻实施QbD理念,指出质量不是通过检验注入到产品中,而是通过设计赋予的。从产品概念到工业化均精心设计,是对产品属性、生产工艺与产品性能之间关系的透彻理解,通过前期深入透彻的研究工作,更加科学的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监管风险[7-9]。QbD体系还需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进行完善,但其原则和方法可以引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研究开发过程中,采用对产品质量的预防性措施代替解决产品问题的应急性措施,为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全面快速发展提供参考,例如企业在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选择方面应当充分考虑其特性及相容性,选择合适的原材料;生产工艺研发方面,确定影响终产品质量的关键工艺参数,并对其进行监控;包装系统方面,应当证明所选包装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的适宜性等。

3.2 企业应当建立第一责任人的理念

企业应当建立从配方设计、工艺确定、注册申报到产品上市销售全过程作为产品第一责任人的理念[10],强化责任意识,转变观念,保证产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对社会和公众负责。同时注重产品上市后涉及生产、医院、消费者、监管全方位信息的收集和归纳工作,整理客户投诉、退货、产品召回、不合格项、市场抽检、现场核查等途径的反馈,为后续研发工作提供参考。

3.3 注册审评部门应当创新工作方式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注册审评机制,不仅对申请人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注册审评部门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注册审评部门应当深入思考,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审评体系,一方面注重信息分享,加强审评前、审评过程中、审评完成后与申请人的有效沟通,增加对企业实际研发情况的了解,逐步积累该类产品的审评经验;另一方面应当创新体制机制,根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特点,吸取药品、保健食品、普通食品的管理经验,有针对性地进行审评、制定专业的指导原则,引导申请人有序研发和申请,提高企业研发的积极性。

4.结论

正在起步阶段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产业,其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严格监管、标准的全面制定及相关法规的出台。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注册审评机制一方面将完善行业规范、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该领域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将促进研发合理投入,鼓励企业不断推出优质产品。希望我国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产业能够迎来规范、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1]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S]. 2016-03-10.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申请材料项目与要求(试行)[S]. 2016-07-14.

[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生产企业现场核查要点及判断原则(试行)[S]. 2016-07-14.

[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稳定性研究要求(试行)[S]. 2016-07-14.

[6]霍秀敏,魏农农,何伍,等.解读《化学药物(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10(30):974-978.

[7]FDA.Quality by Design for ANDAs:An Example for Immediate-Release[S/OL]. Dosage Forms http://www.fda.gov/Drugs.html

[8]ICH.ICH harmonized tripartite guideline,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 Q8 (R2)[S/OL].http://www.ich.org/products/guidelines/quality/article/quality-guidelines.html

[9]王明娟,胡晓茹,戴忠,等.新型的药品质量管理理念“质量源于设计”[J]. 中国新药杂志,2014,23(8):948-954.

[10]萨翼.从技术审评看保健食品质量控制要点[J]. 食品工业科技,2014,35(13):26-28.

(责任编辑 李婷婷)

Suggestions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n Formula Food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s

WANG Xing

(Center for Health Food Evaluation,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070,China)

Formula Food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s(FSMP);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egistr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王星(1982— ),女,硕士研究生,主管药师,研究方向: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猜你喜欢

用途配方稳定性
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的制备和稳定性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一招值千金 配方建奇功
基于FLAC3D的巷道分步开挖支护稳定性模拟研究
绝密配方(下)
绝密配方(上)
DNA的奇妙用途
作战体系结构稳定性突变分析
用途
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