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袋栽平菇的出菇方式比较试验

2017-05-23曾亚平宋泰良

食用菌 2017年4期
关键词:潮菇培养料平菇

王 婷 曾亚平 宋泰良

(1化州市河西农业技术推广站,广东化州525100;2化州市东山农业技术推广站,广东化州525121;3化州市茂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广东化州525121)

平菇生产为了保证潮次和产量及质量大都是采用传统套环的出菇方式,由于揭开封口报纸出菇口培养料完全裸露以致易干燥而影响出菇,从而影响平菇的产量及效益。为了解决上述的不足,笔者通过多种出菇方式进行系统试验,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自育平菇生产种39,培养基材料由化州市茂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提供,培养料为桑枝屑、稻草和麸皮。

1.2试验场所平菇出菇方式比较试验地点选择在化州市茂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试验总站。试验时间为2016年2月20日至2016年6月30日。

1.3试验设计设三个套环的出菇方式:处理1完全除去报纸,处理2不除掉报纸,处理3报纸划口。塑料袋用低压聚乙烯袋,规格22 cm×38 cm。三个处理每个处理50袋,设三次重复。每袋装干料0.8 kg,共450袋。常压灭菌、接种,培养室常温发菌。

1.4出菇管理菌丝发满菌袋在形成原基前,揭开处理1的报纸,用小刀将处理3报纸划一下,按照常规进行出菇管理,子实体八成熟采摘,共出5潮菇。

2 结果与分析

2.1出菇方式对平菇产量的影响出菇期间进行正常生产管理的统计结果显示:处理1生物学转化率达到95%,污染袋为2%;处理2由于头潮菇菇头大生物学转化率只达到90%,无污染袋;处理3生物学转化率达到105%,无污染袋,处理3产量明显比其它两个处理高(表1)。

表1 不同出菇方式对平菇产量及生物学转化率的影响

2.2出菇方式对出菇时间的影响进行正常的日常管理,处理1头潮菇产生原基时间是3月17日,处理2和处理3头潮菇产生原基的时间是3月15日,明显提前2 d出菇。

2.3出菇方式对病虫防治及喷水次数的影响由于处理1采用揭开报纸的方式出菇,套环口培养料明显比处理2和处理3干燥,除下雨天外每天要多喷1次水。由于春夏雨水多,温度升高病虫害明显增加,需要提前预防治理,从2月28日至6月30生产结束,处理1和处理2平均15 d喷农药1次,杀菌剂20 d喷1次,处理1和处理2共除虫8次,除菌6次;处理3则18 d喷1次防虫药,间隔25 d喷1次杀菌剂,共杀虫6次,除菌5次,处理3进行病虫害预防治次数明显少(表2)。

表2 不同出菇方式对病虫害预防治及喷水的次数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平菇不同的出菇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完全揭开报纸的处理1,由于培养料完全暴露,出菇时间迟,湿度管理和病虫预防治次数多;不除掉报纸的处理2,由于报纸的张力影响,头潮菇的菇头明显增大,会消耗一部分营养,生物学转化率最低(90%),出菇时间提前2 d,湿度管理和病虫预防治次数和处理1相当。报纸划口的处理3,由于是报纸划口出菇,培养料无暴露,既提前2 d出菇,生物学转化率最高(105%),湿度管理和病虫预防治次数又较处理1和处理2少。平菇的袋产量,处理3达0.84 kg,处理1和处理2相差不大,分别为0.76 kg和0.72 kg。可见处理3是最佳的出菇方式。

图1 封口报纸揭除及划口出菇

由于处理2未揭报纸,菇蕾需积蓄更多营养才能将报纸顶裂出菇,因而菇头较大影响了产量,处理2和处理3均能较处理1提前2 d现蕾,原因应该是出菇口湿度高和二氧化碳浓度相对高受刺激所致。

猜你喜欢

潮菇培养料平菇
临清市平菇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不同菇潮香菇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变化研究
工厂化高产优质栽培茶树菇培养料配方试验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平菇种植记
草菇出菇为何怪
平菇菌糠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不同注水处理对香菇产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不同含水量培养料栽培银耳期间料理化性状分析及对银耳质量影响初探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