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熹诗文中的成语探究

2017-05-22赵楠楠

关键词:典籍朱熹诗文

赵楠楠

(淮北师范大学 语言研究所,安徽 淮北 235000)

朱熹诗文中的成语探究

赵楠楠

(淮北师范大学 语言研究所,安徽 淮北 235000)

就成语的源流、意义演变以及思想文化内涵三个方面做一些探讨,以期能够把握朱熹诗文中成语的语言特色以及其诗文中丰富的思想内涵。

朱熹;成语;汉语

朱熹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朱熹一生所写诗词和著述甚多,其中诗词37首,著述45部,另有《朱文公集》《朱子语类》和《朱子全书》为后人编纂。

学界对于朱熹诗文的研究从训诂、音韵到理学和教育思想、文学特点等,论著颇多。与语言有关的朱熹诗文研究,大多以训诂、音韵、修辞为主,但对朱熹诗文中的成语研究几乎没有涉及。笔者以《成语大辞典》(第二版)为依据,并且对照朱熹的诗文以及《朱文公集》《朱子语类》和《朱子全书》的原文,共确定成语一百二十二条。本文旨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对朱熹诗文中的成语进行研究。以期能够把握朱熹诗文中成语的的语言特色以及其诗文中丰富的思想内涵,并且对探索汉语成语的发展演变也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一、朱熹诗文中成语的源流

根据成语的源流和出处,可把朱熹诗文中的成语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引自其它典籍,另一种是首见于朱熹诗文的,或者经过后人提炼加工而形成的。其中大多数为四字格形式,也有少数非四字格形式的。

1.引自其它典籍的成语

朱熹诗文中有很多成语都援引自其它典籍,这些典籍有先秦散文、史书以及魏晋到北宋的文献。其中,一部分成语是直接引用其他典籍,另一部分则是截取其他典籍中的某些片段,并经过提炼加工而成语化。这类成语有四十二个,占朱熹诗文中成语总数的34.4%。

(1)直接引自其它典籍的成语

直接截取原文相联系的语言片段,形成成语

这类成语从语言形式到意义都直接引自其它典籍,不作任何改动。如:

①不差毫发:最早出现在唐·张说的《进浑仪表》“令仪半在地上,半在底下,晦朔弦望,不差毫分。”《朱子语类》卷一六引“自慊,正与自欺相对,不差毫发。”[1]100

诸如此类的成语还有“鞭辟近里”“不尴不尬”“不进则退”“不可偏废”“苟且偷安”“克己复礼”“潜形匿迹”“人心向背”“惟精惟一”“无所不包”“纤悉无遗”“勇猛精进”“有害无利”“有头无尾”“愚不可及”“云消雾散”“啧有烦言”“直内方外”,共计二十个,占朱熹诗文中成语总数的16%。

分别截取原文前后两句中各自相连的两个字,再重新组合,组合成的成语大多是前后对应的联合结构。如:

②洪水猛兽:《孟子·滕文公下》:“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朱熹《答刘子澄》之五引“邪说横流,所以甚于洪水猛兽之害。”[1]465

“洪水猛兽”是截取了前一句中的“洪水”和与之相对应的后一句的“猛兽”,并进行重新组合而形成的,是联合结构。

③困知勉行:西汉·戴圣《礼记·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朱子语类》卷八引“今之学者,本是困知勉行底资质,却要学他生知安行底工夫。”[1]631

“困知勉行”是截取了“或困而知之”中的“困、知”以及“或勉强而行之”中的“勉、行”组合而成的,为联合结构。

先直接截取原文中的某个语言片段,再减去其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实词或虚词而构成短语。如:

④困心衡虑:《孟子·告子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朱子语类》卷九五引“困心衡虑者,心觉其有过;征色发声者,其过形于外。”[1]631

⑤格物致知:《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朱子语类》卷一四引“格物致知,便是要知得分明;诚意、正心、修身,便是要行得分明。”[1]395

⑥相反相成:《汉书·艺文志》:“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后形成“相反相成。”朱熹《朱子全书》卷二四引“凡事无不相反以想成。”[1]1178

“困心衡虑”省略了介词“于”;“格物致知”则是先省略了介词“在”,然后调整了词语的先后顺序;“相反相成”则删减了“而皆”。诸如此类的成语还有“四通八达”“肆无忌惮”“相反相成”,共计六个,占朱熹诗文中成语总数的4%。

(2)虽引自其他典籍,但运用同义、近义字词替换原文中相对应的字或词,基本意思不改变。如:

⑦千头万绪:三国魏·曹植《自试令》:“机等吹毛求疵,千端万绪,然终无可言者。”《朱子语类》卷一三六引“世间事,虽千头万绪,其实只一个道理,理一分殊之谓也。”[1]827由同义词“头”替换“端”。

⑧取之不尽:宋·苏轼《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朱子语类·孟子·离娄下》引“他那源头只管来得不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来供自家用。”[1]870由同义词“不尽”替换“无禁”。

(3)提炼概括。 即就其他典籍中的典故,概括引申,取其精华,补其大旨,用四字格的言辞加以概括。虽然此类成语的典故最早出自其它典籍,但较早的书证皆出自于朱熹的诗文。如:

⑨本末倒置,《礼记.大学》里有一句话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1]64意思为做一件事情,掌握本末终始、先后次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因为一般人往往会有误本为末、倒末为本的疏失,所以就有“本末倒置”的说法。较早的书证是朱熹写给他的朋友吕伯恭的信,就提到:“昨所献疑,本末倒置之病,明者已先悟其失。”[2]1435意思就是把根本的事忽略了,反而注重细微末端、较不重要的事。

2.出自朱熹诗文中的成语

这类成语是指来源于朱熹的诗文中,但根据其形成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朱熹诗文中首创的成语

朱熹诗文中首创的成语是指直接采用朱熹诗文中原有的语言片段,不经过任何的加工和改动,并且保留原有的句法格式而形成的成语。这类成语构成了朱熹诗文中成语的主体部分。这类成语共有六十个,约占成语总数的49%。经过对语料库的检索得知,这些成语都是首次出现在朱熹的诗文中,其后才被广泛运用而被后人熟知成为成语。如

⑩“别有用心”,最早出自朱熹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五“方别寻得一头绪,似差简约端的,始知文字言语之外,真别有用心处,恨未得面论也”,[1]83此处的“别有用心”是指另有别的用意,为中性词,但这一成语后来逐渐发展为贬义词,意为心中另有打算,言论或行动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这些成语经过朱熹的首次使用之后,并且在此后的作品中引用的频率还比较高,逐渐被后人所熟知。

还有一类成语,是出自于朱熹对于《论语》《孟子》《礼记》等的注解,是朱熹对《论语》《孟子》《礼记》等原文的评价,或者是对原文的提炼概括,最初见于《四书章句集注》,也属于朱熹首创的成语。如:

(2)省略朱熹诗文原文中连词的成语,如:

(3)更换朱熹诗文中原有的字或词,代之以同义字或同义词,但基本意思不变的成语,如:

(4)提炼概括朱熹诗文原文的主要内容,截取原文的关键字并重新组合,基本语义和原文意义相近,以此形成一个新的短语或词组,并在后人的长期使用中,逐渐凝固成成语。如:

此外,还有一类成语,虽截取朱熹诗文原文中的语言片段,但调换了原文中字词的顺序,得到的成语共有一条:

二、朱熹诗文中成语的意义演变

成语的意义是相对稳定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自古至今,成语是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着的,其语音形式、意义和用法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就成语的意义而言,朱熹诗文中的成语,大部分都保留了其诗文中的原有的意义,这类成语共一百一十四个,约占朱熹诗文中成语总量的93%,还有部分成语的意义在其诗文中的原有意义的基础上发生了改变或转移,这类成语共8个,约占朱熹诗文中成语总量的7%。其成语的意义演变主要有四种情况:词义范围的扩大、词义范围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情感意义的变化。

1.词义范围的扩大

词义范围的扩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有些演变过后的成语在某个义项上的所指范围扩大,[1]211大多表现为使用范围的扩大。如:

2.词义范围的缩小

词义范围的缩小也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有些成语在某个义项上的所指范围缩小;[1]212另一反面是成语义项的减少。但经过调查发现,朱熹诗文中的成语并没有出现在义项上的所指范围缩小,只出现了义项的减少。如:

3.词义的转移

有些成语过去所表示的某种意义与现在的意义完全不同,而且原有的意义和现有的意义之间没有引申、比喻和借代的关系,这种词义变化的情况叫成语词义的转移。[1]213如:

4.词义的情感意义的变化

成语的情感意义的变化,是指成语所表示的喜恶褒贬倾向发生了改变。情感意义的变化往往是伴随着成语的理性意义的变化而发生的。如:

三、朱熹诗文中的成语所体现的思想文化内涵

“朱熹在中国学术史上,常被称为朱子。他不仅学问渊博、深思明辨,而且留下了大量著作,仅语录就一百四十卷之多。”[2]345-355朱熹是理学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其祖籍位于赣鄱的婺源,也是中原文化的核心地带,朱熹一生留下的著述和诗文颇多,其诗文中的成语所体现的思想文化内涵也体现在方方面面,如政治、法律、伦理、教育、哲学等等,这一系列的思想都与中原文化有着深深的关联。

1.道德教育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教育,孔孟时期的教育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朱熹也深受其影响,提出了许多教育的原则以及实施的具体方法,形成了一整套具体的教育观。至今,我们还在继续使用的有关教育的成语里,有许多出自朱熹的诗文,并且对于今天的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具有可借鉴之处。

朱熹重视道德教育,继续发扬和传承了孔孟儒家的道德思想传统,在吸取前人的经验和基础之上,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学习和读书的方法。其一,朱熹在孔子“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的基础上提出“圣贤施教,各因其教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因此则有“因材施教”这一成语,即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培育方式,抓住学生的个性差异。其二,朱熹针对孔子的温故而知新进行强调:“温故方能知新,不温而求知新,则亦不可得而求矣”,于是就有了“温故知新”这一成语,即把温故与知新相结合,对旧有的知识经常温习,才能真正理解。其三,朱熹特别强调“躬行实践”和“身体力行”,提出在道德学习修养上要知行一致,即“困知勉行”,就是要求致知与践行相统一,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在做学问的方法上,朱熹也有所阐发,例如:“融会贯通”,朱熹认为做学问要懂得掌握不同门类甚至不同领域知识的共同性,并将其融汇贯通;“鞭辟近里”,意为作学问要切实,对问题要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2.道德修养的途径

朱熹从事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修养,为此,朱熹也提出了一系列的修养方法,并且这些修养方法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一,内省,即及时省察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规范。朱熹在《乐记动静说》就提到“此一节正天理人欲之机间不容息处,惟反躬自省,念念不忘,则天理益明,存养自固,而外诱不能夺矣”,就有了“反躬自省”这一成语。对于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言行,即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第二,贯穿整个道德修养过程的方法——居敬,也是非常重要的。居敬,即要专一恒常不间断。 朱熹在《寄陈同甫书十五首》之九中说到“但古之圣贤从本根上便有惟精惟一功夫,所以能执其中,彻头彻尾,无不尽善”。朱熹认为,居敬就要“惟精惟一”,即精神高度集中,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松散。第三,“克己复礼”。这一成语最初见于《论语·颜渊》,在《论语集注》中朱熹对这一成语进行了重新的解读。“克己复礼”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即克制自己的私欲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实现“仁爱之理”。“克己”是克制自己的不正当的私欲,而不是抑制自己的正当欲望;“复礼”则不仅是提高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和过程,也是其最终的目的。“克己复礼”不是一味地受制于礼仪规范,而强调的是用于日常的具体事件。第四,“格物致知”。最初见于《礼记·大学》,后来朱熹在二程的基础上对这一成语作了深入的探讨。“格物”和“致知”是统一的,是同一件事情。“格物”即在物的基础上展开穷理的活动,而“致知”则是用推的方法,在已知的事物中探求未知的事物,从而不断获得新知,达到“所知无不尽也”的境界。“格物致知”的本质是提高道德修养的方法,其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理性和伦理意识。

3.为人处世之道

朱熹在对四书注解时,也论及治人治世的观点,由此也形成了一些关于治人治世的成语。例如,《礼记·中庸》中论述了关于忠恕之道的观点“忠恕违道不远”,朱熹注“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意为做人做事要宽以待人,处处为他人着想,不能把自己不能接受的东西强加于人,这也是一种非功利的道德的自我完善;朱熹在《中庸章句》题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不偏不倚则为中,这一论述体现了朱熹为人处世的中庸之道,体现其中庸之道的还有,诸如《论语集注》中“适可而止,无贪心也”,朱熹认为凡事都要把握合适的度,不能有贪念;朱熹《朱子全书·论语》中还提到“若是就此持养,发禁躁妄、动必温恭,只要体当自家直内方外之实事,乃是为己之切,求仁之要,复何病乎”,意为做人内心要正直,行为要方正;《朱子语类》卷七十四中说到做人应光明磊落,“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成语“推己及人”“不偏不倚”“适可而止”“直内方外”“光明磊落”皆来自于以上论述。

综上,通过对朱熹诗文中成语的初步探究,我们可以管窥到朱熹诗文中的成语面貌。通过对朱熹诗文中成语的源流、意义演变以及思想文化内涵方面的研究,试图把握朱熹诗文中成语的语言特色以及诗文中丰富的思想内涵,也期望能够探索汉语成语的发展演变,从而促进对汉语词汇发展史和中华民族语言思维发展史的认知。

[1]万森,等.成语大辞典[M].商务印书馆,2015(2).

[2](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齐沪扬.现代汉语[M].商务印书馆,2007(1).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中华书局,2015(1).

[5](宋)朱熹.四书章句·论语集注[M].中华书局,1983.

Class No.:I206.2 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A Study of the Idioms in Zhu Xi's Poems

Zhao Nannan

(Language Institute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Huaibei, Anhui 235000,China)

Zhu Xi was a famous philosopher and a master of Confucian school. The connotation of Zhu Xi's poetry has profound influence on later generations. Based on the "dictionary of Idioms" (Second Edition), a total of identified idioms of one hundred and twenty-two. The origin, evolution and the meaning of the idiom has been analyzed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grasp the rich connotation of the idioms used in the poems of Zhu Xi.

Zhu Xi; idiom; Chinese

赵楠楠,在读硕士,淮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672-6758(2017)05-0122-6

I206.2

A

猜你喜欢

典籍朱熹诗文
“以文为诗”辨正——从诗文之辨看韩愈长篇古诗的节奏处理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YAU’S UNIFORMIZATION CONJECTURE FOR MANIFOLDS WITH NON-MAXIMAL VOLUME GROWTH∗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朱子深衣”与朱熹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