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代帝陵神道比较研究
——以明皇陵与明孝陵为例

2017-05-22郑艺鸿

关键词:神道帝陵武将

肖 晴,郑艺鸿

(安徽科技学院 建筑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明代帝陵神道比较研究
——以明皇陵与明孝陵为例

肖 晴,郑艺鸿

(安徽科技学院 建筑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神道是通往陵寝的必经之路,两边置有石像生,其规制与雕刻等都代表着当时的帝陵制度。明皇陵、明孝陵均属明代帝王陵墓,在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明皇陵和明孝陵神道的布局、石刻规模和石刻造型,加强对明代帝陵制度演变的了解,为更好地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明皇陵;明孝陵;神道;石刻

《礼记》的“中庸篇”记载: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1]13-14《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古代帝王自命天子,讲究“天人合一”,在陵寝选址和建造上格外严格,有较高的规制。明代统一中原王朝276年,历经十六位皇帝,建有皇家陵园5处,分别是位于江苏盱眙的明祖陵、安徽凤阳的明皇陵、江苏南京的明孝陵、北京昌平的明十三陵和湖北钟祥的明显陵,这些帝陵的规划基本参考了唐宋帝陵的模式,采用神道、牌坊、碑亭、明楼相结合的手法,但在选址、建造规模和雕刻艺术上都各有千秋。现以埋葬明太祖朱元璋父母的明皇陵和埋葬明太祖朱元璋及马皇后的明孝陵神道为例,进行详细地分析和阐述,尽量全面地展现两处帝陵的精华之所在。

一、神道布局

《寰宇通志》:皇陵在府城西南十五里太平乡,国朝仁祖、淳皇后陵也。岁丙午春诏修。[3]405-407《明史》礼十二·山陵中记载:皇考仁祖墓,在凤阳府太平乡。太祖至濠,尝议改葬,不果,因增土以培其封,令陵旁故人汪文、刘英等十二家守视。洪武二年,荐号英陵,后改称皇陵。[4]593明皇陵位于中都皇城西南方,呈正方形,南部有翔圣山和西濠水环绕(图1),《中都志》《凤阳新书》记载明皇陵有皇城、砖城、土城三道城。随着时间的流逝,石材风化,加之人为的破坏,明皇陵几成废墟,仅存皇陵碑、石人、石兽、石柱,但均有破损。1976年,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开始了对明皇陵的修复和保护工作,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皇陵坐南朝北,与明中都城相望。其平面形制与中都城一致,采用了三套宫城的设计,“仿唐宋之制”,与《考工记·匠人营国》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5]37一致,其建筑形制受到了早期都城形态要素宗庙、宫殿和市场布局的影响,带有严格的“礼制”思想。明皇陵神道在砖城北城门以内,陵墓最北面,自北向南,东西对列。总长253米,东西两排相邻间距约为8米。

明孝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山风景区,钟山古称“龙山”。《康熙江宁府志》记载:由钟山而左,有摄山、临沂、雉亭、衡阳诸山,以达于东。又东为白山、大城、云穴、武岗诸山,以达于东南。又南为土张山、青龙、石臽、天印、彭城、雁门、竹堂诸山,以达于南。又南为聚宝山、戚家山、梓桐山、紫阳、夏侯、天阙诸山,以达于西南。又西南绵亘至三山,而止于大江,此诸葛亮所谓龙蟠之势也。由钟山而右,近之为覆舟山、为鸡笼山,皆在六朝宫城之后。又北为直渎山、大壮观山、四望山,以达于西北。又西北为幕府、卢龙、马鞍诸山,以达于西,是为石头城,亦止于江,此亮所谓虎踞之形也。[6]明孝陵神道位于陵宫正北方,由西北走向的石像路和南北走向的翁仲路组成,全长2000米,占地广阔,其平面形制与前朝历代帝王陵墓神道明显不同,呈弯曲状,似北斗七星,与中国造园风格相似,依山而建,蜿蜒曲折,利用空间中形体的起承转合等借景手法收无限于有限之中,展现了“事死如事生”的帝王情怀(图2)。

图1 明皇陵区位图 图2 明孝陵区位图

虽然明皇陵与明孝陵建造时期相近(据记载明皇陵建于洪武十一年,明孝陵建于洪武十四年),但两陵寝的神道在规模、选址、布局以及建造思想上都有很大的区别,明皇陵遵循秦汉至唐宋的皇陵布局形式,以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蓝本,明孝陵在风水理论、等级制度的影响下,受特殊的地形环境制约,对中国造园思想与堪舆理论的运用更加博大精深。

二、石刻规模

《凤阳新书》记载:皇城一座,砖垒,高二丈,周七十五丈五尺,红土泥饬。正殿九间,丹陛三级,黄琉璃,青碧绘彩。金门无间,左右庑各十一间,燎炉一座,角门左右二座,后红门五座,碑亭左右二座,御桥五座,跨金水河。华表并石人石兽共三十六对。[7]231现有石刻32对,自北向南依次为:独角兽2对、石狮8对、石望柱2对、石马与控马者6对、石虎4对、石羊4对、石人6对(图3)。其数量在现存帝陵石刻中居首位。

图3 明皇陵神道

明孝陵神道共有石刻17对,依次为石狮2对、獬豸2对、骆驼2对、石象2对、麒麟2对、石马2对、石望柱1对、石人4对。排列有序,端庄肃穆,体现出了皇家的威严和神圣(图4)。

图4 明孝陵石像路神道

明孝陵神道的石刻与明皇陵明显不同,取消了羊、虎两种常见的动物形象,增加了麒麟、獬豸等神兽形象,增强了帝王陵寝的高贵和神圣色彩。神道数量少于明皇陵,摆放规律也有很大差别,明孝陵由石望柱将神道分为石人、石兽两部分,人、兽区分较为明确;明皇陵神道石刻无论是内容还是放置顺序均与宋陵相仿,由此推断,明太祖朱元璋在为其父母建造陵寝时主要参照前朝陵寝规制进行,建造孝陵时在继承了汉、唐、宋帝陵制度精华的同时,设计理念、文化思想上讲究风水,不拘泥于古制,勇于改进和创新,开创了明清帝陵的一代新制。

三、石刻造型

明皇陵神道石刻32对,明孝陵神道石刻17对,其中两帝陵中种类相同的石刻有石狮、石马、石人以及石望柱四类,笔者试从神道石像生入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其雕塑造型、纹饰等。

图5 明皇陵石狮

《后汉书·班超传》:月氏尝助汉击车师有功,是岁贡符拔、狮子。[8]108-110狮子体量巨大、形象威猛,被誉为百兽之王,是帝王陵墓中石兽的典型代表。明皇陵神道置石狮8对,雌雄各4对,均为坐姿(图5)。形象取意逼真,雕刻手法细腻,局部写实,整体造型装饰性强,与宋陵雕刻手法极为相似。[9]254-257石狮面部眉毛、胡须、鬃毛分别运用不同手法进行表现,立体感强,身体刻有斑斑点点的密集短线,是为表现狮子体毛,采用了浅浮雕的雕刻手法,细节刻画到位,展现石狮的雄壮威武;尾部通过后臀绕至腹部,既解决了石狮站立的重心问题,又给人以温驯的亲和感。石狮均佩戴项圈,上面刻有狮头图案,并挂有不同装饰,项圈四周雕刻二方连续纹样两类,一为花卉纹样,一为几何纹样。项圈在后颈位置用丝带打结,呈左右对称状,打结方法主要有两种:平结和双套结,也是现在常用的打结方法。项圈与丝带的搭配,柔化了狮子凶猛的形象,不再让人望而生畏。明孝陵神道置石狮2对,1对伫立,1对蹲坐,造型雕刻简练生动,体量感强,主要运用写实的手法进行塑造,特征鲜明,有少许装饰(图6)。石狮面部形象略显呆板,肢体僵硬,缺乏生气和力量。在细节刻画上与明皇陵略有不同,石狮背部体毛凸起感强,线条密集流畅,卷曲均匀自然,重在强调体积感与厚重感。石狮颈部佩戴项圈,下挂一响铃,在后颈位置用丝带打结,项圈上没有多余装饰。

图6 明孝陵石狮

图7 明皇陵石马

《易·说卦》中记载:乾为马。[10]38在古代,马既作为和平时期运输、耕地的役使,亦可为战争时期的攻城略地的利器,是历代帝王陵寝常用的雕塑类型。明皇陵神道置石马2对,均为站姿,身披祥云图案的马鞍与带饰(图7)。北面一对石马与控马者相连,由一块石料雕刻,由于控马者的牵引,马头侧向控马者身体,左前腿迈向前方,动态十足。南面一对石马独自站立,为了保证雕塑的稳定性,在腹部与马腿处进行了艺术加工,整块石料并不掏空,对填实部分进行装饰,刻有精美细致的祥云图案。石马形象圆润丰满,比例准确,雕刻手法写实。明孝陵神道置石马2对,1对伫立,1对趴卧,无控马者,也无马鞍与带饰,与神道上其他石刻手法一致,侧重形态表现,突出体量轮廓,健壮乖巧,朴实无华(图8)。

图8 明孝陵石马

图9 明皇陵文官

明皇陵神道置石人10对,其中文臣2对、武将2对、宦官2对、控马者及马倌4对。明孝陵神道置石人4对,其中文臣2对、武将2对。为了更好地进行比较研究,现对两陵中共有的文臣武将石刻进行分析。明皇陵文臣4人(图9),皆有胡须,其中位于东一文臣与其他三位文臣胡须形式不同,为三细绺(其他为宽绺),加之神情与面部特征,可判断其年岁较长。文臣头戴梁冠,右手持笏左手在外,交叠于胸前;身着宽袖长袍,袖垂至膝;左右两侧带有佩饰,为玉佩串珠;背面装饰主要集中在革带以下部位,革带下佩有大绶和三小绶,每两小绶由绶环相连,自然下垂,大绶雕刻云雷图案,纹样清晰,雕刻精美。明孝陵文臣面部及头部风化较严重,面部表情已不清晰,头顶冠饰亦分辨不清,品级难辨,由其胡须可辨长幼(图10)。文臣身穿宽袖大袍,手执药板,足穿云头靴。衣袖衣褶纹理清晰,革带以下配有配饰、大绶及三小绶,配饰纹样与皇陵一致,三小绶纹样与皇陵区别较大,其绶环分三段,每段由绶环连接左右两小绶,配饰与三小绶雕刻较之皇陵凸起较小,与大绶纹样交错,很难分辨。

图10 明孝陵文官

图11 明皇陵武将

明皇陵武将2对,东侧2人无须,西侧2人有须,胡须样式有所差别,西一为一宽绺,西二为三细绺(图11)。武将右手拄剑,置于腹部,左手在外,双手交叠,表情庄重严肃,造型敦实粗壮,显示了武将的孔武有力、威武刚强之态,气势逼人。北面一对武将着装一致,头戴战盔,周身铠甲,下着战靴,肩部披膊,宽袖打结垂于两侧;南面一对武将着装一致,头戴战盔,身着战袍,肩部披膊,宽袖未打结垂于两侧,足穿云头靴。服饰雕刻非常精细,采用高浮雕的雕刻手法,使雕刻层次清晰,图样精美、丰富而不繁杂。明孝陵武将2对,南面一对有须,北面一对无须,可辨长幼。(图12)武将头戴兜签,身着盔甲,肩部披膊。腰佩剑,手执爪,右手在下,左手在上,下有腿裙,脚蹬云头靴,屹立高挺,雕刻纹理、图案清晰精致,但从冠饰、衣着、鞋等装束与皇陵武将区别较大,没有一处相同。《明会典》中称之为:“带刀执爪盔甲将军”。[11]90这与明孝陵中武将装束基本一致,并不代表着明代早期的武将装束制度。

图12 明孝陵武将

明代帝陵为后人展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研究表明,明皇陵和明孝陵虽均为明代早期帝王陵墓,但在陵墓规制、选址、动物造型、人物装束、雕刻手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明皇陵属明初期帝陵风格,神道石象生主要沿袭唐宋风格;明孝陵建造时期各种制度均已完善,其风格较前朝有所突破,石象生造型写实,表情呆板,体积庞大,坚实凝重,成为明清帝陵的典范,开创了陵寝建筑及石刻的新纪元。

[1]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2.

[2]老子.道德经[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3]王剑英.明中都研究[M].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4]张廷玉,等撰.百衲本明史[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

[5]余霄.先王之制——以“周公营洛”为例论先秦城市规划思想[J].城市规划, 2014(8).

[6]高岑.金陵四十景图·第二十-景:后湖[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2.

[7]孙祥宽.凤阳明皇陵及其石刻研究[J].东南文化,1991(2).

[8]李仲元.中国狮子造型源流初探[J].社会科学辑刊,1980(1).

[9]李少林.中国美术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10]郭学雷.“犀牛望月”镜小考[J].装饰,2016(8).

[11]秦浩.明孝陵神道石象生考[J].东南文化,1987(3).

Class No.:J323 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Imperial Tomb Sacred Way of the Ming Dynasty

Xiao Qing, Zheng Yihong

(School of Architecture,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Fengyang, Anhui 233100,China)

The imperial tomb sacred way is a way through which people can go to the catacombs, on both sides of the statue, the regulation and sculpture represents the mausoleum system. Based on the field survey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we discussed the layout, the scale and sculpture of the imperial tomb sacred way to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mausoleum system of the Ming Dynasty. The purpose is to protec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the Ming Tombs; Tomb of emperor Zhu Yuanzhang; sacred way; stone inscription

肖晴,硕士,讲师,安徽科技学院建筑学院。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明代帝陵石刻研究:16BF073) 。

1672-6758(2017)05-0152-5

J323

A

猜你喜欢

神道帝陵武将
按神道 促睡眠
电影中的帝陵
日本神道的《易经》视野
帝陵宝藏
外婆家的“花武将”
秦始皇帝陵青铜水禽坑
西夏帝陵建筑揭秘
日本社会への神道の影響
今夜,我们走过神道
日本女性喜欢男人扮武将